APP下载

南极长城站气温、风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2016-04-07王亚婷郭光源

陕西气象 2016年1期
关键词:气温降水

马 强,王亚婷,张 翠,何 云,郭光源

(1.固原市气象局,宁夏固原 756000;2.吴忠市气象局,宁夏吴忠 751100)



南极长城站气温、风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马强1,王亚婷1,张翠1,何云1,郭光源2

(1.固原市气象局,宁夏固原756000;2.吴忠市气象局,宁夏吴忠751100)

摘要:利用南极长城站1985—2014年所获取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其气温、风和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城站年平均气温为-2.2 ℃, 气候变化趋势率为0.079 ℃/10 a,近30 a长城站气温升高了0.24 ℃,秋季气温增速最大。年平均风速为7.3 m/s, 最多风向为ESE;大风天气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3 d,冬季大风日数(13 d)较其它季节多,春季平均风速(7.9 m/s)较其它季节大,大风主要风向集中出现在N—W、S—E两个方向区间。降水主要以雪和雨夹雪为主;月平均降水量45.5 mm,降水日数为25 d,降水日数无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它三季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年降水量为546.5 mm,年降水日数为296 d,降水量变化趋势与以往结论相左,近30 a长城站的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气候变化趋势率为41.8 mm/10 a。

关键词:南极长城站;气温;风; 降水

长城站(60°12′S,58°58′W,海拔高度10 m)位于南极半岛附近的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上,处在极地西风带南极辐合带边缘,其气候属于典型的亚南极海洋性气候[1];全年影响长城站的天气系统有:极地气旋、南美洲高压、南极大陆高压等,其中极地气旋是对长城站天气状况影响最主要的天气系统[2]。长城站天气复杂多变,常会出现大雾、雨雪、大风、雪暴等恶劣天气现象,晴好天气较少[3];黄耀荣等[4]分析了长城站的气压场和风场变化,认为长城站气压的年际变化可能存在着4~5 a的周期性变化,夏半年盛行东高西低的气压形势,冬半年盛行西南高东北低的气压形势;许淙等[5]对长城站的温度场和湿度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年低温、高湿、长时间降水是长城站的天气特点;卞林根[6]等对南极长城站1985—2008年风和降水等要素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长城站具有明显的气候变暖趋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呈减少趋势。本文对长城站近30 a的气温、风和降水变化规律特征进行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分析,以期获得长城站气候变化特征,使其对研究南极地区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1资料和方法

所用资料为1985—2014年南极长城站气象台(世界气象组织国际区站号:89058)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气温、风向、风速数据采用自动气象站正点数据,正点数据采样频率和算法为:气温数据每分钟采样6次,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后,求算术平均值;风向、风速数据每秒采样1次,求取10分钟滑动平均值;降水数据为人工定时观测值。利用统计距平分析法[7]和线性趋势拟合方法对长城站气温、风和降水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统计分析,获得长城站近30 a气候变化趋势及规律。四季采用气象学统计划分:春季(9—11月)、夏季(12月—次年2月)、秋季(3—5月)、冬季(6—8月)。

2气温变化特征

2.1年际变化

近30 a长城站的年平均气温为-2.2 ℃,最高为-0.7 ℃,最低为-3.4 ℃。1985—2014年平均气温距平变化表现为缓慢增温趋势,气候变化趋势率为0.079 ℃ /10 a(图1),可以看出升温阶段和降温阶段持续时间相差不大,降温年份(13 a)较升温年份(17 a)相对偏少;气温变化分为三个阶段(表1):1985—1995年气温变化波动较大,波动幅度为2.7 ℃,平均气温距平为-0.3 ℃,属于相对偏冷期;1996—2005年气温波动较小,波动幅度为1.7 ℃,平均气温距平为0.4 ℃,正距平有9 a,这一时期气温回升趋势明显,属于相对偏暖期;2006—2014年气温波动较大,波动幅度为2.3 ℃,平均气温距平为0 ℃。从三个阶段的距平值可以看出长城站气温变化呈增温趋势,近30 a长城站气温升高了0.24 ℃。

图1 1985—2014年长城站年平均气温距平年际变化(直线为趋势线)

2.2季节变化

从表2可看出,长城站近30 a夏季总体呈变冷趋势,共降温0.22 ℃,气温波幅最小为1.7 ℃,最低平均气温为0.3 ℃,比全年最低平均高3.7 ℃。其它三季气温变化总体为增暖趋势,尤以秋季为甚,期间共增暖0.77 ℃,甚至有些年份秋季平均气温大于0.0 ℃;春季近30 a增温0.13 ℃,气温波幅为3.6 ℃;冬季近30 a增温0.12 ℃,是气温年际波动最大的季节,波幅达8.2 ℃。各季的气温气候变化趋势率分别为:0.044 ℃/10 a(春季)、-0.074 ℃/10 a (夏季)、0.259 ℃/10 a(秋季)、0.041 ℃/10 a(冬季),说明近30 a长城站春、秋、冬季呈增温趋势,秋季气温增温趋势最明显,而夏季呈降温趋势。

表21985—2014年长城站气温的季节特征

3风变化特征

3.1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

1985—2014年长城站年平均风速为7.3 m/s。从图2可看出:月平均风速分布呈单峰状,10月最大为8.5 m/s,1月最小为6.0 m/s。平均风速季节特点为春季最大,冬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小。

图2 1985—2014年长城站月平均风速和大风累积日数

长城站年平均八级以上的大风(≥17.0 m/s)日为133 d,月平均大风日为11 d。大风日最多的为2001年(229 d),占全年日数的2/3以上,可见多大风天气是长城站的天气特征之一。2013年8月19日日极大风速达38.0 m/s(12级大风),致使长城站科研楼外墙保温板被大风吹落,气象观测仪器损坏严重。由图2可看出,大风累积日数10月最多(445 d),1月最少(156 d);从月平均大风日数来看,冬季大风日最多(13 d),秋季和夏季次之(12 d),春季最少(6 d)。

3.2风向

由表3可看出,长城站大风风向春季集中出现在N—W方向区间;夏季、秋季集中出现在S—E和N—W方向区间,且出现日数相近;冬季大风也主要出现在N—W、S—E方向区间,以N—W方向区间出现大风次数最多。总体来看,长城站大风风向主要集中出现在N—W、S—E两个方向区间。

表31985—2014年长城站大风风向季节分布

d

由1985—2014年长城站日最大风向频率玫瑰图(图3)来看,全年最多风向为ESE,次多风向为WNW。各个季节风向的分布与大风风向分布特征一致。其中春季最多风向为W,夏季最多风向为WNW,秋、冬季最多风向为ESE(表4)。

图3 1985—2014年长城站全年日最大风向频率/%玫瑰图

%

4降水变化特征

4.1年际变化

长城站平均年降水量为546.5 mm,年降水日数为296 d,占全年日数的2/3以上。由1985—2014年长城站降水量距平和降水日数年际变化(图4)可以看出:长城站降水量距平趋势变化和年降水日数变化基本一致,降水量年际变化呈增加趋势,降水量距平气候变化趋势率为41.8 mm/10 a。1985—1990年,降水量除1987年为负距平外,其它年份(5 a)均为正距平;1991—2007年降水量明显减少,负距平年份有15 a,只有1999年和2006年为正距平,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就出现在这段时期(1997年为293.9 mm);2008—2014年降水又开始明显增多,年降水量均为正距平,且距平值较大,2013年降水量达到最大(878.8 mm)。总体来看,近30 a长城站的年降水日数和年降水量变化趋势相符,降水增加了125 mm。

图4 1985—2014年长城站降水量距平和降水日数年际变化(直线为趋势线)

4.2季节变化

1985—2014年长城站的月平均降水量为45.5 mm,月平均降水日数为25 d,无显著季节性变化(表5)。季降水量秋季最多,其次为夏季,春季和冬季几乎相同且相对最小,季降水量变幅春季最大(226.3 mm),其次为秋季(214.3 mm)和冬季(167.9 mm),夏季最小(159.0 mm)。季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有的年份降水量相差4~5倍,其中秋季波动最大。各季的降水量气候变化趋势率分别为:14.1 mm/10 a(春季)、-2.7 mm/10 a (夏季)、29.5 mm/10 a(秋季)、1.3 mm/10 a(冬季),说明近30 a只有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它季降水呈增多趋势。

表5 1985—2014年长城站降水量

5结论

(1)长城站年平均气温为-2.2 ℃, 气候变化趋势率为0.079 2 ℃/10 a,近30 a气温升高了0.24 ℃;春、秋和冬季呈增温趋势,其中秋季增温趋势最明显,夏季呈降温趋势。

(2)长城站年平均风速为7.3 m/s,春季平均风速较其它季节大,最多风向为ESE;大风天气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3 d,冬季大风日数较其它季节多,大风风向主要集中在N—W、S—E两个方向区间。

(3)长城站年降水量为546.5 mm,年降水日数为296 d,30 a来降水量呈上升趋势,降水量距平气候变化趋势率为41.8 mm/10 a,降水增加了125 mm。月平均降水量45.5 mm,月平均降水日数为25 d,降水日数无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它季节降水呈增多趋势。

参考文献:

[1]卞林根,马永锋,逯昌贵,等.南极长城站(1985—2008)和中山站(1989—2008)地面温度变化[J].极地研究,2010,22(1):1-9.

[2]陈善敏,卞林根.1985年影响南极半岛地区的极地气旋[C]//国家海洋极地研究中心.南极科学考察论文集(四).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10-20.

[3]黄耀荣,许淙,张海影,等.西南极长城站地区晴好天气研究[C]//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考察海洋气象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356-362.

[4]黄耀荣,许淙,尹涛.南极长城站气压场和风场分析[C]//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考察海洋气象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351-355.

[5]许淙,黄耀荣.南极长城站温度场和湿度场分析[C]//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极地考察海洋气象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396-401.

[6]卞林根,马永锋,逯昌贵,等.南极长城站(1985—2008)和中山站(1989—2008)风和降水等要素的气候特征[J].极地研究,2010,22(4):321-333.

[7]白冰,薛万孝,孔令旺,等.甘肃省1963~2012年气候变化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3,33(2):41-45.

[8]国立极地研究所.南极气象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9]Schwerdtfeger W.南极的天气和气候[M].贾朋群,卞林根,张永萍,译.北京:气象出版社,1989.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马强(1986—),男,汉族,宁夏固原人,学士,助理工程师,从事地面综合气象观测。

收稿日期:2015-08-14

文章编号:1006-4354(2016)01-0025-04

马强,王亚婷,张翠,等.南极长城站气温、风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16(1):25-28.

猜你喜欢

气温降水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与有效降水对比分析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为什么南极降水很少却有很厚的冰层?
气温多变季节应谨防猪流行性感冒
我国南方地区1960-2009年冬季气温分析
辽宁春播顺利 夏季关注降水
降水现象仪模拟软件设计与实现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
ESSENTIAL NORMS OF PRODUCTS OF WEIGHTED COMPOSITION OPERATORS AND DIFFERENTIATION OPERATORS BETWEEN BANACH SPACES OF ANALYTIC FUN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