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的思考与尝试

2016-04-07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服务艺术院校嵌入式

刘 斌

艺术院校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的思考与尝试

刘 斌

一、引言

嵌入式教学服务是图书馆开展的融入教学一线、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创新服务,是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新形式。该服务发轫于欧美,主要遵从“信息素养能力的教育并非游离于专业课程教育之外,而应当交织于其中,是与该课程的体系、结构、内容的一种高度融合”的教育理念。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嵌入式教学服务已经十分普及。进入21世纪,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将嵌入式教学服务作为一种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新形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为我们艺术院校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艺术院校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必要性

(一)艺术院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嵌入式教学服务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由于长期受专业课程的熏陶,艺术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善于观察、个性鲜明。他们善于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和社会,在看待问题、处理问题时更加趋于感性,容易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而忽略其他的价值判断。

在对待学业方面,他们比一般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更加重视专业学习。他们认为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决定今后人生道路的关键。因此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他们尤为重视,肯花时间,肯下功夫,而那些能提高他们自身文化修养、综合素质的教育却往往被忽视。

基于以上两点,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基地的高校图书馆有义务也有责任为艺术院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与专业知识有效融合的信息素养教育新手段。嵌入式教学服务就是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导向式教学为手段的全新教学模式,将信息素养教育无缝融合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建立与专业课程相适应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信息素养能力。

(二)嵌入式教学服务可以有效地取代文献检索课及常规性培训

文献检索课和不定期培训是高校图书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手段。近些年来,文献检索课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教学过程往往更注重理论内容的讲述,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需要。尤其是在艺术院校,同学们本就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获取,对于一般性知识不太感兴趣,这种枯燥的文献检索课就更不能达到授课的效果。不定期的常规性培训(目的性不强的以普及图书馆知识为主的培训)由于和专业课教育脱节,目的性和实用性不强,往往很难吸引大部分同学的关注,而且这种培训缺乏连续性,很多培训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学生很快遗忘,达不到提高信息素养的效果。而嵌入式教学服务弥补了以上两种方式的不足,首先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教学,受众面广且能够充分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其次嵌入式教学服务所采用的问题导向性学习方式能让同学们通过信息技能的训练解决专业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效果立竿见影,这能极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最后,嵌入式教学服务具有连续性,能有效地夯实基础,避免遗忘。

(三)嵌入式教学服务不仅是深化图书馆创新服务的需要,而且还增进馆员和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扩大了图书馆学术影响力

嵌入式教学服务是资源和用户间的“催化剂”。传统的学科馆员制度是以图书馆的资源为中心开展的参考咨询、用户培训与资源推介,并没有真正和教学科研有机融合。图书馆员虽然通过大量的宣传打通了资源与用户连接的“最后一公里”,但如何让这些资源与用户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让资源真正被用户所熟知所利用,真正在他们教学科研中起到实质性作用,这是我们欠缺的,而嵌入式教学服务恰恰以其和专业课紧密结合的优势,让资源与用户充分接触,并不断激发用户的文献需求,从而促使资源和用户之间产生“化学反应”。

嵌入式教学服务为图书馆员提供了一个和师生便捷沟通的渠道。通过这个渠道,馆员和师生间不仅增进了了解,更加深了相互之间的友谊,并为我们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嵌入式教学服务为馆员提供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馆员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有利于馆员向专家化、学者化发展。同时,相对不定期培训这种零敲碎打的宣传方式,嵌入式教学服务这个平台对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宣传力度更大,范围更广,效果更明显。这种教学模式一旦得到师生认可,图书馆在师生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自然会大幅提高。

三、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尝试

嵌入教学对象:本科二年级美术史论系40名同学

专业课程:中国美术史专题研究——汉唐美术(共12学时)

考核方式:实践性论文(不少于1500字)

两次嵌入时间:第三学时—第四学时,第十学时

评价机制:两次课前和课后的问卷调查、上机实习感受、教师反馈

地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整个嵌入式教学服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讲授阶段及课后评价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

馆员与院系及图书馆主管领导沟通,让他们对嵌入式教学服务有基本了解并获得相应支持;馆员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授课对象、授课形式及最终考核方式,讨论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及教学细节,并就信息素养教育的嵌入时机与嵌入方式达成一致,精心准备教学资源及相应课件。

2.课堂讲授阶段

第一、二学时,任课教师已对汉代美术画像砖画像石进行了两个学时的专题性讲述,学生对汉代这种特殊的美术形式已有初步了解。第三学时,图书馆员开始第一次嵌入式教学服务,以画像砖、画像石专题为例讲述如何获取各类型文献,包括馆藏经典纸质文献、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高清图库、精品课程等,并通过一些知识发现平台为同学们介绍专题的经典文献、最新成果、学科发展趋势、学科热点以及该选题的权威作者、研究机构的分布状况等。最后,我们还会为大家介绍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以及所有可用资源。第四学时安排同学们在电子阅览室上机操作,由教师布置问题,同学们分组讨论、研究并利用图书馆各种检索工具获取问题答案,馆员负责现场指导。这种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一专题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和获取,有助于巩固课堂讲授的信息检索技能,还可以加深同学对专业课程的认知。

第二阶段的嵌入时间是在实践性论文写作之前,主要以讲述的方式解决与论文写作相关的各种问题,包括如何确定选题,如何搜集和占有材料,如何写提纲,如何提取关键词,文摘、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及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为同学们完成论文打好基础。

3.课后评价阶段

我们对嵌入式教学服务的评价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来自于教师的课后反馈,一种是来自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经过本次嵌入式教学服务,任课教师认为:这种嵌入式教学服务的模式,对同学们了解图书馆、正确使用图书馆的资源有很大帮助。以前同学们不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及使用方法,遇到问题习惯求助于搜索引擎,面对网络资源的良莠不齐,同学本身又缺乏信息的评价和筛选能力,往往是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有找到需要的资源。嵌入式教学服务采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不仅向同学们介绍了很多优质的文献资源,更通过实际操作教会了大家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去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相对于讲座式的培训在效果上更好,也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第二次嵌入的论文指导教学更是解决了艺术院校同学文化根基浅,基础差,对论文的书写格式、基本要求不了解的问题,此次教学正好解决了上述问题,为以后写更高级别的研究性论文乃至毕业论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学生的反馈主要体现在问卷调查中,在两次嵌入教学的课前和课后我们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针对课前及课后学生信息意识、信息技能、接受效果进行针对性设计,每次发放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

根据问卷回馈,针对重点问题做如下分析:

(1)文献资料获取途径的选择

课前与课后学生对图书资源的利用从25%上升到80%,这说明信息素养教育中关于传统搜索引擎和图书馆资源优劣对比的讲述让同学们在资源获取途径上有了质的改变。同学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在图书馆获取学术资源的重要性与权威性。

(2)对数据库资源的了解程度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反馈来看,87.5%的同学对数据库的了解仅存在于知道这个层面,能够做到基本会用的仅占12.5%。一方面,二年级的同学刚刚进入专业学习,对各方面资料尚无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一般的培训很难做到与同学们的专业需求以及兴趣挂钩,为了使用而使用的理论讲解与操作演示根本不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通过两课时的嵌入式教学服务,学生对数据库资源的了解和掌握大大提升,同学们基本能掌握几个重要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更有37.5%的同学能够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

(3)对图书馆OPAC系统及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的了解程度

利用图书馆OPAC系统进行馆藏文献的检索、续借等操作是使用图书馆的最基本技能。课前问卷只有20%的同学能够做到熟练使用该系统,而课后调查90%的同学都认为自己掌握了该系统的使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只有10%的同学知道在馆藏文献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在课后调查中有50%的同学选择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而另一半同学选择了馆藏数据库以及网络获取方式(例如百度文库),这说明了学生资源获取的多样性。

(4)对论文写作的了解程度

此次问卷反映出学生对论文写作的格式、要求,关键词的选取,摘要、参考文献的著录等了解程度均低于10%,课后能做到基本掌握的也在50%左右,这说明还是有近一半的同学在论文写作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我们也在考虑适当增加论文写作的指导时间,尤其对于高年级以及毕业班的同学。

(5)对嵌入式教学服务形式、内容、结构、时间安排及培训效果的调查

对于此次嵌入式教学服务学生满意度达到90%,很多同学评价这次课程学到了不少东西,这种教学方式解决了他们想要查询专业资料却无从下手的问题,为他们能迅速找到权威可靠的教学资料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通过对整个嵌入式教学服务反馈结果的分析,这种教学形式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在整个嵌入过程中,馆员与教师密切合作,走入教学一线,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整个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大量权威文献资源的推送也为学生在学习及科研道路上顺利前行提供了保障。

四、艺术院校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面临的问题

虽然国内很多高校都有实行嵌入式教学服务的经历,但始终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对艺术院校来讲更是处于萌芽期。虽然在一些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尝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开展长期、系统的嵌入式教学服务必须得到广泛支持

嵌入式教学服务虽然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通过简单几次课想解决根本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是需要长期、系统开展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嵌入式教学服务体系。这就需要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包括院系领导,包括专业教师,包括图书馆的领导和各部门以及教务部门。

(二)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对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及用户至上的服务意识以外,从事嵌入式教学服务的馆员还需要具备与嵌入式学科相对应的学科背景知识,熟悉学科热点及发展方向,了解学科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这对于我们艺术院校图书馆员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于艺术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专业性更强,学科跨度更大,图书馆员一般只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的背景知识,要想深入了解并熟悉一门艺术学科难度较大,尤其是要建立一支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团队难度就会更大。

除此之外,图书馆员还应具备很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嵌入式教学服务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专业教师的认可、支持与积极配合。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师个性鲜明,在教学领域通常会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嵌入式教学服务很有可能与他们的教学模式不相融合,这就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与积极配合。这时就需要馆员具有很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处处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配合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做到在专业课程的嵌入中产生积极作用,在不打乱专业课教学秩序与节奏的同时,做到按需而动,切勿生硬植入,从而做到信息素养与专业教学的相互交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现信息素养与专业课教学的共同发展。

(三)嵌入式教学服务效果难于评测

相对于国外已经形成的一整套嵌入式教学服务的评价体系,国内高校对嵌入式教学服务的摸索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综合型院校虽然进行了很多尝试,但对嵌入式教学服务中的信息素养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与标准,通常采用的意见反馈和简单问卷调查式的评测很难做到准确、客观。虽然一些院校利用数据库的统计功能将数据库的访问量作为评价信息素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也难有充分的说服力。

五、结语

艺术院校推行嵌入式教学服务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一项新举措,我馆开展的嵌入式教学服务遵循了专业课嵌入、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三原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收到良好效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成果和大家共同分享,问题也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笔者希望此次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尝试能为更多的艺术院校图书馆开展此项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让嵌入式教学服务在艺术院校中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1]龚芙蓉.国外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之“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0(3):147-149,178.

[2]于春萍,李艺纹.关于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本土化的思考[J].现代情报,2013,(3):17-19,23.

[3]薛调,刘彦庆,王玉荣,刘云.地方大学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实践研究——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9):91-96.

[4]王君莉,刘静.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的探索[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3):63-65.

[5]刘淑贤.高校图书馆嵌入学科课程教学服务模式及实践探讨——以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嵌入式服务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4(6):116-120,90.

刘 斌: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Re fl ections on and Attempts at Embedded Teaching Service at Art Academies

/Liu Bin

本文基于天津美术学院图书馆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实践,对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内容、模式、评价办法进行论述,同时对艺术院校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为其他艺术院校开展该项服务提供参考和依据。

艺术院校;嵌入式教学服务;高校图书馆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nt, modes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embedded teaching service 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of embedded teaching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Library of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providing embedded teaching service at art academies and a series of existing problem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other art academies in providing such service.

art academies; embedded teaching service; university library

猜你喜欢

教学服务艺术院校嵌入式
来华留学生对全英文授课教学服务满意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嵌入式软PLC在电镀生产流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Altera加入嵌入式视觉联盟
倍福 CX8091嵌入式控制器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