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手机交互界面设计人性化的实现途径

2016-04-07刘中华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交互手机实现途径

刘中华



试论手机交互界面设计人性化的实现途径

刘中华

摘要:手机作为移动的信息接收终端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且正在逐步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使人与手机的交互更加符合人的实际体验或人性化,必须要从人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进行设计。

关键词:手机;交互;界面设计;实现途径

作为一种载体,手机用户是通过与手机的交互行为来获取信息的,手机交互界面就成为了引导用户通过有效操作来交流信息的重要桥梁。因此,手机界面交互设计就成为了人机交互领域里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被赋予的技术和功能也越来越多,功能的多样化,必然带来操作方式的复杂化。然而,手机用户所期待的却恰好相反,他们希望手机操作更加人性化、简单化、智能化,如何使手机更加人性化、简便化,笔者研究认为途径有二:一是结构显示性功能方面;二是交互信息传播方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的考虑,就把握了人性化要求的根本,使手机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

一、显示结构功能及实现途径

显示性结构功能是指直观性表现出来的设计界面、图标、位置展示方式等,它们是工具,但也直观的代表着某种特定信息。在手机功能复杂化的今天,工具性功能的表达设计虽然不怎么困难,但过于纷繁复杂会给使用带来不便。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要从人们的认知习惯和操作习惯入手进行设计。人与手机交互的愉悦,实际上是人通过操作体验手机满意度决定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获取信息的过程就是人们将知觉到的信息与记忆中的表征相匹配的过程。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获取信息的过程就是将来自外部刺激的信息与大脑记忆中的“心里模型”相匹配,这时,“人们或能下意识的、自动地作出反应或能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从而节省大脑信息处理资源,减少失误。”[1]这里所说的“模型”可以是经验、行为、习惯、认知等。这就是说,通过人机交互行为获取信息的过程与人的经验、习惯等相符合时,才能提高人对信息的认知效率。因此,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一个与人的操作、认知习惯相符的界面交互设计,能够更加有效的传递信息。设计心理学家诺曼曾提出:“要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应使其操作方式与人的知识和经验认知形成自然匹配。”这里的“自然匹配”就是指手机的界面设计要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和操作习惯。是否合乎用户认知和习惯性操作的设计就成为手机交互界面设计重要的因素。结构显示性功能包含三个层面,应该从这三个层面去寻求人性化的实现方法。其一是操作结构功能显示层面。比如,从中国用户的操作习惯来看,不同于欧美国家较多的人们习惯用左手的特点,大多数中国人在平时的行为中习惯用右手进行,无论是写字还是吃饭,右手操作成为多数中国人做事的习惯。根据这种特征,针对中国用户的手机界面设计应该符合右手操作的习惯,那么在设置常用的一些按钮时应该更多地考虑让右手进行便捷的操作。在当前市面上有的品牌手机把常用的返回键设置在右下角,有的品牌手机则把常用的返回键设置在左下角。从操作行为经验来看,前者明显要比后者符合用户的惯常行为。前者的设置使得用户在操作体验上更加便捷,心里的体验较为愉悦,因而更加容易受到用户的青睐。再比如:手机界面上的导航图标按钮,根据这种习惯也应放在屏幕界面的右侧。同时,如果是常用到的按钮还应该适当的将其尺寸变大,以加强操作过程中的识别性和有效性。其二是图表符号层面。图标是显示性结构的重要系统,不同图标表达不同信息,它是信息分类的标志。图标符号也是要依据人们的习惯进行。当然,这个方面在现实中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系统可供人们选用。但是随着手机功能的复杂化,图标系统却不应当越来越复杂,而是要求更加简单化、人性化,其人性化的手段或途径,一方面有些新的功能要设计合理的新符号;另一方面将更多的是对现有的庞大的符号系统进行归类概括,以增加使用的便捷性,而不是无限扩展。其三,是手机交互的程序结构层面表现。包括结构之间以及进入下一层结构和交互过程程序。结构显示性功能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结构功能的实现过程设计。随着手机功能的的复杂化,这些程序结构设计也应尽可能的人性化。比如,信息层级的过渡、浏览方式以及短信编辑发送过程等,其操作过程应做到简便易行。从人的认知习惯和操作习惯角度入手进行手机的界面设计能较好地增强用户操作体验,进而提高手机的可用性。

二、信息传输交互功能及实现途径

信息传输交互功能是指人们利用手机接受信息、发布信息,或进行交流的功能,是人们利用手机终端最终的目的。智能化手机并不是提供给人们看界面、看图表,而是信息的交互传输。手机功能的复杂化,使信息也更加多样化,信息交互传播手段和途径也就随之多样化,那么在设计过程中就要综合利用一切传播方式或一切感觉通道来传输不同的信息。复杂化时代信息传播交互功能的实现,将是更充分合理运用人的各种感觉通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知觉是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感觉是知觉过程中获取信息的首要阶段,也是人类一切认知和思维活动的起点。[2]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接收器接受来自外界和人自身的各种表现为刺激形式的信息,……产生感觉。[3]人的感觉接收器或者说是感觉通道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这些感觉通道能够获取不同的信息刺激进而多方面最大限度的得到完整的信息。[4]可以说不同的信息刺激对于人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上的反映有不同的影响,是手机交互界面设计人性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智能手机的触屏特征使得用户在与手机交互上具备了以听觉、视觉、触觉来获取信息的基础。

视觉是人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知觉是视觉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它能对呈现的对象所传达的信息内容进行主动筛选,并区分信息的主次关系。[5]那么,当信息以视觉的形式表现时,信息的主次关系就非常重要。那些主要信息或者说是对用户较重要的信息应易于次要信息被呈现出来。因此,在进行界面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信息对于用户的感觉刺激方式或水平。那些对用户重要的信息在视觉的呈现上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刺激,以引起用户的注意。例如,一旦当信息在手机上呈现时,可以将手机的界面设置成低纯度的灰色色块作为背景的画面,在其上面的信息则可以根据信息的主次程度采用不同纯度的色彩来表现,通过色彩对比刺激人的视觉从而引起人的注意。而对于那些相对次要的信息则应该用弱化的刺激方式。当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如果各种品牌的手机在视觉表现及操作方式上类似,那么用户在购买时会凭借个人经验去挑选,而某品牌手机界面设计以及其它不同信息刺激的感受上与其他品牌有着较大差异的时候,它对人的视觉刺激就过于强烈,消费者便会注意到该款手机。这种理论也提醒着设计师,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用户对信息呈现时的变化是否可见以及可见的程度,这不仅有利于用户对信息的把握以及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满意度的提升,也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

声音能够引起听觉的注意,它也是人机交互过程中信息传达的一种表现方式。人的听觉对声音的变化是较为敏感的,它可以说是对视觉获取信息方式的有益补充。声音的表现是丰富多彩的,有紧张的、缓慢的、高亢的、低沉的曲调等等,这些节奏及强度的变化对人的刺激水平是不同的,但它是可以被较好地把握的,因此,声音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它的设置最好是要配合信息传递的主次关系进行。这样它才能与视觉的表现相一致,有利于信息传达的高效性。

智能手机的触屏特征较之于过去的普通手机更好地调动了用户的触控体验,有人戏称手机是当前锻炼“指间的运动“的一种工具。由用户的触控发出指令产生信息的变化这一过程带给用户极大的体验感满足。但在当前的手机界面设计中,依然有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手机在用户触控命令发出后,没有及时得到反馈;有的则是由于变化较小,对人的刺激水平不够,而使用户忽略信息的变化。触屏方式要结合界面的设计,包括图标的大小、结构、色彩甚至动态的变化形式来进行。

三、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手机交互界面人性化,也就是手机使用的便捷化。这是提高手机智能化的重要内容。手机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功能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可以预见到在未来生活中,人们在紧张的工作时,可用手机控制功能开启厨具做饭炒菜,等下班回家饭菜就做好了;人们进门不再用钥匙开门,而是用手机按键打开大门。未来生产上,比如农田管理,农田装有电子监控监测水分、虫害,并把监测信息反映在手机上,通过手机控制功能可以开启农田灌溉、虫害防治设施。功能越是复杂化,其操作更应人性化,只有这样才能更简便、高效。心理学在交互界面设计领域里的应用研究,是手机交互界面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这种研究已经为手机人性化、智能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人的多种感觉通道,通过人机交互使传达的信息被用户快捷且轻松地察觉,就是设计心理学在界面设计上运用的一个创新。今后,在信息感知多通道研究方面还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例如:如何在交互界面中应用以帮助那些在某类感觉通道受损的用户对信息接受上,或者如何利用用户习惯的语言、手势等熟悉的方式与产品进行更好地交互等。目前,已有某品牌手机制造商研究出利用嗅觉与人交互的应用,这种手机试图通过释放某种熟悉的气味来唤醒用户。多感觉通道应用在界面设计领域的研究还在深入发展,包括苹果公司、华为科技及腾讯公司等各大科技公司,都相继成立了相应的设计研究团队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力争使其产品的界面设计更加的人性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研究会带来人机交互方式上更大的便捷性的突破。

刘中华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 唐纳德·诺曼. 设计心理学[M]. 梅琼,译. 中信出版社,2003.

[2]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M]. 王垒,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74.

[3] 威廉·詹姆斯. 心理学原理[M]. 田平,译.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4] 柳沙. 设计心理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1.

[5] 鲁道夫·阿恩海姆. 视觉思维[M]. 滕守尧,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016(2016)02-0141-03

猜你喜欢

交互手机实现途径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多点触控交互技术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概论
关于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大学教育变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