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文化在山东谚语中的反映及对民众文化心理的塑造

2016-04-07王艳芳

关键词:儒家文化和谐

王艳芳

[摘 要]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思想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了山东民众的观念、行为和习俗之中。谚语作为一种民俗现象,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大众思想的主要载体。儒家文化和山东谚语互相渗透,一方面,儒家经典引用民间俗谚,佐证观点;另一方面,山东谚语中沉淀的儒家文化,对山东民众文化心理的塑造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塑造了山东民众六亲和睦、道德完善、刚健有为和社会和谐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儒家文化;山东谚语;刚健有为;和谐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1-0105-05

On the reflect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Shandong proverbs and its function

in shaping public culture psychology

WANG Yan-fang

(Editorial Office of Journ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Shandong is the birthplace of Confucian culture so that Confucianism has extensively and deeply penetrated into the minds, behavior and customs of Shandong people. As a kind of folk customs, proverbs are the habitual set established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s the main carrier of the public thought. Confucian culture and Shandong proverbs are interpenetrated with each other. On the one hand, the Confucius and his students quote proverbs to support their point of view,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fucian culture in Shandong proverb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psychology of Shandong public culture, such as six relations harmony, perfect morals, being energetic and promising, and social harmony.

Key words:Confucian culture; Shandong proverbs; being energetic and promising; harmony

儒家文化最早起源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是齐鲁文化的核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儒家思想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山东民众的观念、行为、习俗中[1],成为民俗民风产生和发展的基本遵循,成为塑造民众文化心理的准则。谚语作为民俗现象的一种,是山东民众的集体创作,在时间上具有传承性,在空间上具有传播性,是由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2]。儒家文化和山东谚语两者互相渗透,一方面,儒家经典引用民间俗谚,佐证观点。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写到:“《太誓》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大雅》云:人亦有言‘惟一用老。并上古遗谚,《诗》《书》可引者也……夫文辞鄙俚,莫过于谚;而圣贤《诗》《书》,采以为谈……”《大雅》《诗经》《尚书》等典籍中都曾引用了文辞鄙俚的谚语。孟子引用齐地谚语:“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孟子·公孙丑上》)用以强调抓住时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儒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被山东民众所接受,并以谚语的形式表述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与遵循,谚语成为儒家文化的集中表现及民间传承渠道。因此,通过研究山东谚语,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儒家文化在山东民俗中的沉淀,以及这种沉淀对山东民众心态、人格、价值取向等文化心理的塑造。

山东谚语中,自然谚语占12.5%,农事谚语占21.8%,社会谚语占16.8%,生活谚语占35.5%,风土谚语占3.7%,其他谚语占9.7%[3]。社会谚语、生活谚语合计约占52.3%,社会谚语、生活谚语主要反映的是社会事理,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诫的功能,这表明山东社会是典型的道德社会。本文研究对象以社会谚语和生活谚语为主,考察儒家文化在山东谚语中的反映及对民众文化心理的塑造,所引用谚语均来自于《中国谚语集成·山东卷》[4]。

一、强烈的家庭秩序观念,追求六亲和睦

中国古代“家国天下”并举。家庭居于首位,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国与天下也只不过是家的放大。现实中,家庭是维系社会成员关系的基本纽带,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家和万事兴”。因此,儒家对于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从家庭伦理关系开始的。

一方面,儒家文化讲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也是儒家所提倡的最根本的伦理秩序,即要求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所谓“……‘正名,‘名之如此重要,因为它们即是礼制的现实载体。‘名在这里是规范,是义务,是行为,是活动。”[5]山东家庭伦理讲求以父系为中心,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因而形成了等级分明的家庭秩序,正所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莱阳),强调一家之主的权威性。一家之主的角色通常是由男性充当,其中长子的地位尤其重要,“家有长子,国有大臣”(平度),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莱阳),“老大是条龙,小的跟着行”(滨州)。家庭伦理讲究亲疏,亲和疏的标准就是血缘,如“打了春的萝卜立了秋的瓜,死了老婆不过丈人家”(梁山),有表亲和堂亲之分,对于表亲是“一表三不亲”(巨野);注重区别内外,“外甥是狗,吃了就走”(莱阳),“会疼的疼孙子,不会疼的疼外甥”(坊子)。

家庭成员各安其位,各安其事,不同名分的人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然后才能“家和万事兴”(潍坊),“妯娌意合家不散,兄弟团结能移山”(宁阳),实现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家庭结构的稳固。

另一方面,在家庭伦理上,儒家主张父子亲(父慈子孝)、兄弟睦(兄友弟恭)、夫妇和(夫敬妇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各种人际关系中,首要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所谓“亲亲为大”(《中庸》)。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关系包括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孝。首先,父母对子女有哺育之责,如“儿女都是父母身上的肉”(乳山),“女儿是娘的连心肉”(巨野);其次,父母对子女有教育的责任,认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样子”(莱阳),“爹勤子不懒,娘俭女不馋”(巨野),不能娇惯子女,“娇子不敬,爱子不孝”(成武),“明君不养无用之臣,慈父不爱无用之子”(福山)。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就是孝。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山东谚语中有“百行孝为先”(泰山),“千经万典,孝义为先”(济南)等谚语。儒家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世上却有不孝的儿郎”(巨野),强调的是对父母的尊敬,所谓“三十年前父教子,三十年后子敬父”;“顺者为孝”(坊子),“孝敬父母有百般,不让生气最为先”(泰安),强调对父母的顺承;“羊羔知跪乳,人要孝父母”(泰安),强调的是对父母的供养。兄弟和睦的原则是“兄友弟恭”。弟弟要尊敬兄长,“长兄如父,老嫂比母”“长兄如父嫂比母,老嫂比母差几分”(莱阳);兄弟之间要相亲相爱,团结和睦,“同胞兄弟,情同手足”(泰安),“兄弟亲,兄弟亲,砸断骨头连着筋”(临朐),“兄弟睦,家乃肥”“兄弟同心,黄土变金”(平阴),“打虎还是亲兄弟,上阵还是父子兵”(成武),“兄弟们恭恭敬敬,妯娌们和和顺顺”(莱芜)。夫妇和,强调“夫敬妇听”,讲求夫妻之间的琴瑟和鸣,夫妻之间只有“夫妻相爱,不瞒直言”(桓台),“热不过火口,亲不过两口”(临清),“最亲莫如父母,最近莫如夫妻”(临朐),才能真正做到相敬如宾,才能做到夫妻同心,“夫妇顺,家道昌”“夫妇和,家道成”“夫妻同心,黄土变金”(诸城),“夫妻和睦家业兴,夫妻不合不安宁”(桓台)。

家庭伦理中严格的等级观念,使得山东家庭结构相对稳固,形成民众追求六亲和睦的心理。同时,受家庭伦理中严格的等级观念影响,也产生了一些愚孝与歧视女性的思想,如“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世上只有不孝的儿郎”(巨野),“ 官打民不羞,父打子不羞”(兖州),强调父母的绝对权威;“夫字天出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裳”(成武),“家是儿的江山,闺女的饭店”(庆云),“拉巴闺女赔钱货,拉巴儿女柴火垛”(东平),表现出对女性的轻视和重男轻女的落后心理。

二、崇德尚义的价值观念,追求道德的完善

由家庭伦理的孝亲,推广扩大,而至爱众人,是儒家伦理道德观推演的脉络。而要做到爱人,孔子认为,必须修己:“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学而》)修养的目标是“道”—人伦道德,即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德”即心中得道,是指人们的内心情感和道德信念[6]。山东谚语“人无德不立”(巨野),“大德可回天,君子能安贫”(泰安),“人敬品高,高品教人”(日照),“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单县),“听音听话,看人看品”(滕州),“人要脸,树要皮,不要脸的下流痞”(沂水),“有德千军万马,无德从者仨俩”(陵县),“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崂山),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而道德的修养,是长期的事情,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养德百年,丧德一日”(博山),“养家千日,败家一时;养名千日,败名一时”(滨州),“行多成习惯,习惯成德行”(日照),因此,人只有经过不断的修身努力,“善行不可离手,善言不可离口”(乳山),才能以“君子之守”实现道德的完善。在道德和才识之间,首先看重的是道德,其次才是“德才兼备”,如“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 (巨野),“先爱德才,再爱人才”(滕州),“此人行不行,先看德才能”(陵县)。

义利的问题,也是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儒家学者历来注意义利之辨,力倡公利,反对私利。子曰:“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义为人的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合乎义者积极为之,不合乎义者则不为之,所谓“不取蝇头利,不发不义财”(滕州),“别为名利跑人前,别为学习落人后”(山亭)。义利有时不能兼得,“名也有,利也有,两条路不能并走”(曲阜),则取义舍利,“要学桃园三结义,莫学张仪伐苏秦”(泰安),“财物如粪土,人品值千金”(历下)。孔子主张“见义勇为”,为义而为者是君子,为利而争者是小人,因此,孔子将义和利对举,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山东谚语中,“君子交心,小人逐利”(蒙阴),“君子惧失义,小人惧失财”(巨野),“真君子仁中取利,大丈夫义内求财”(滕州),都是认为君子之间的交往是以道义为基础的,而小人之间的关系是以利害为前提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义利观,尚义而轻利。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孟子·离娄下》)一切言行都以义为出发点和归宿地[6]。这种价值观渗透到山东谚语中,表现为追求道德上的完善,轻视和淡漠物质利益:“不取蝇头利,不发不义财”(滕州),“黄金有价,情义无价”(曹县),“名誉比金子更可贵”(滕州),“百金求名,千金买誉”(滕州),“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沂水)。

这种崇德尚义的价值观念,追求道德完善的文化心态,一方面,让山东人留给世人“人情厚朴”“民风淳厚”的质朴印象;另一方面,也给世人以顽固、偏执的印象,如“死要面子活受罪”(滕州),“脸面贵似金”(滕州),“金银如粪土,脸面值千金”(巨野),“能叫心受苦,不叫脸受热”(诸城),“宁叫身子吃苦,不叫脸儿遭罪”(长岛)。

三、以人为本的济世观念,追求社会责任的刚健有为

和睦家庭、有德行的君子,则可以博爱于民,博施于众,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激励了世代文人。

人本主义思想,强调以人为中心,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民为贵”思想等,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儒家以人为本的济世观念包括民本思想、富民思想和贤良政治。

民本思想,即“民为邦本”,对于整个社会来讲,“苟无民,何以有君”(《战国策·齐策》)。孔子认为“为政在人”(《中庸》),“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强调人乃万物之根本,一切为了人的利益,一切依靠人的本心。山东谚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乳山),“治国安邦民为本”(巨野),是说人民是国家的邦本,是国家稳固、富庶的基础;“水可涨船,也可翻船”(曹县),“水能载舟,也可翻船”(菏泽),“国靠大家伙,大家伙靠国”(莒县),民心的向背是构成君主权力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孟子在孔子“仁爱”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在儒家思想中,民本的价值观实高于对君主权力的肯定[7]。“士气不可辱,民意不可欺”(乳山),“足寒伤心,民怨伤国”(乳山),是讲民意的重要性,统治者要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否则会造成民怨,动摇国本;“国家有道百姓乐,天地无私万物荣”(临淄),“大海不会干枯,人民不会迷途”(曹县),“只有千年的百姓,没有千年的江山”(滕州),强调人民相对于君主的价值更高。

富民思想。孟子曰:“民之为道者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滕文公上》)山东谚语“民足国安”(福山),“没有小家月常缺,哪有国家月长圆”(泰山),老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安定与富足;而如何才能“富民”呢?“国运通,民运通”(梁山),“国泰民可安,国强民也富”(乳山),“国富民强,国破家亡”(台儿庄),国家富足了,安定了,老百姓才能富裕安定。

贤良政治。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公之。”(《论语·为政》)主张政治上使用有德的贤良之人,利于治国安邦。“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巨野),“任人唯贤,长治久安;任人唯亲,国家必乱”(巨野),“得人者兴,失人者衰”(泰安),“家有孝子人安乐,国有忠臣世太平”(成武),“时危见臣节,乱世识忠良”(单县),贤良之人可定国安邦,“能爱邦内民,能敌境外侵”(福山),而道德卑劣之人,则“奸臣门下多恶吏”(莱阳);虽然主张“ 一身不当二役”“一臣不保二主”(滕州),但是若“君不正难正臣,自不正难正人”,则臣子也可以改弦易张,“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滕州),“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不正,儿去他乡”(临清),这一切取决与君主是否“以德为政”。

济世不能贪图享乐,而是要救民于水火,因此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任重而道远”。孔子的“其知不可为而为之”可谓极佳地诠释了儒家积极入世的刚健精神,“骏马不怕路远,蛟龙不怕滩险,刚钻不怕物坚,有志不怕困难”(肥城),“不出千金力,难打百斤鱼”(单县),“熟读游泳学,不如下大河”(新泰),只有直面困难,艰辛付出,才能有所收获。儒家往往以济世为己任,“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浩然之气充盈天地间。新儒家之一的张载言:“生,吾顺事;没,吾宁也”,活着时就作为社会的一员做需要自己做的事,尽应尽的义务,一旦死去,也就安息了,这是对人生“生无所得,死无所丧”的觉解。“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鱼台),“破巢之下岂有完卵”(肥城),国家的危亡,与个人息息相关,对国家和人民要有担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梁山)。因此,居庙堂之高,则“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为其国,后为其家”(梁山),夙夜在公,兢兢业业,国家利益大于小家的利益;要尽忠职守,做能臣干将:“大公无私人人敬,损公利己人人憎”(梁山),“忠臣不怕死,怕死非忠臣”“水火不相容,忠奸不并立”(梁山),“学英雄流芳百世,随奸邪遗臭万年”(崂山);当国家出现危难时,则挺身而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泰安),“时危见臣节,乱世识忠良”(单县)。

刚健有为的济世观念,有时表现为鲁莽和愚忠。如“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吃哪国的饭,不说哪国无道”“吃纣王的土,不说纣王无道”(诸城)。

四、贵和尚中的天人观念,追求社会秩序的和谐

孔子提出“和为贵”的命题,并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能否践履“和”的思想原则是判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中”则是人们认识和实践“和”的根本方法[9]。《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即“持中”,无过、无不及。“中”的掌握,要以礼为原则,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

贵和尚中的观念,往往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际和谐。

孔子称:“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其身体力行,保护自然环境,防止资源枯竭之举,也为后世儒家“取物不尽物”的主张定下了基调。“布谷叫,播种到”(禹城),“雷打惊蛰前,农民好种田”(郓城),“人不误地工,地不缺人粮”(梁山),自然界是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有其变化的规律性,人类的活动要遵循这种规律性; “立春好栽树”(乳山),“寸草挡丈风”(单县),“平原绿化树成林,沙土窝里不起尘”(张店),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也要自觉维护自然环境的和谐;“宁叫蚕老叶不尽,不叫叶尽蚕不老”(泰安),“鱼长三暑”(长岛),反对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保持自然界生物的生生不息与持续发展。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突出了和的地位和价值。山东谚语中关于人际关系、和睦相处的处世交际谚语数量很多:“和为贵,忍为高”(惠民),“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沂水),“行下春风盼秋雨,行下人情随来往”(鄄城),“情深恭敬少,知己谈笑多”(郯城),互相敬重和人情往来,都是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个人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儒家主张“正己正人”“成己成物”,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准则,和平地处理矛盾与分歧,甚至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与己,要做谦和稳重的君子,“做人要正道,待人要诚恳”(成武),切忌“一斤骄傲,败千金美德”(乳山),“穷人乍富,挺腰抹肚”(沂水)描写的是得意忘形、忘乎所以的是小人行径,与儒家所提倡的稳健持重、平和冲淡的君子形象相悖。与人交,则与人为友,而不与人交恶,“宁与千人好,不与一人仇(梁山),“多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惠民),“朋友越多越好,冤家一个嫌多”(莱阳);与人为善,而不恶语相向,“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一言百日寒”(博士);人际交往中出现矛盾时,要忍让,努力化解矛盾,避免事态扩大,“冤冤相报何时了,购销冤仇万事休”(梁山),“忍一时之气,解百日之忧”(郯城),“让人一步最为高,冤家宜解不宜结”(枣庄);“办事有分寸,占理也让人”(陵县),“遇事谦让,能忍自安”(济南),则可以避免矛盾的出现,“事要省,人要绕,省事饶人祸自消”(桓台),“恭可息人怒,让可息人争”(诸城);处事要开朗大度,一视同仁,“处事度量要开朗,切忌暴躁把身伤”(泰安),而不要“劝自己心窄,劝别人心宽”(肥城)。

只有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才能达至社会和谐的目的。

当然,有时贵和尚中的观念,也表现为懦弱,不思进取。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沂水),“人算不如天算”(鄄城),“命里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寒亭),认为一切都是命定的,缺乏进取精神。为了达到与人和睦的目的,常把“忍”“让”挂在嘴头,“忍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清云淡”(巨野),“忍让为高,和气为贵”(乳山),“处世以‘让字为高”(乳山)。生活追求平稳,随大流,“人随潮流草随风”(曹县),“人随大流不挨罚,羊随大流不挨打”(邹平),“前有车,后有辙,人家咋着咱咋着”(泰安)。

五、结语

儒家思想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了山东民众的观念、行为和习俗之中,这种影响在谚语中沉淀,成为山东民众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遵循,进而塑造了山东民众的文化心理。“家和万事兴”的家庭伦理观念、“大德可回天”的道德伦理观念、“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社会伦理念、“和为贵”的天人和谐观念,塑造了山东民众特有的精神品格和人格特质。同时,儒家思想借助山东谚语这种通俗、生活化的形式,通过人们的口头、文学作品(如明清小说)等形式,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当今,既要充分认识到山东谚语中的精华,去其糟粕,更要研究和挖掘谚语中的文化内涵,为文明山东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刘德龙.齐鲁文化与山东民俗[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1(6):4-11.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

王学凯.山东谚语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7.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谚语集成·山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9.

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88.

姜国柱.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观[J].中国文化研究,1996(4):29-33.

孙海.儒家“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关系探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

董玲.从明代理学的变迁中看儒家的“济世”思想[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4):1-4 .

邓文平,吴方来.“贵和尚中”理念对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积极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0(2):183-184.

[责任编辑 张桂霞]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和谐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儒家文化助推核心价值观培育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