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益城市化之路:中国新型城市化的重大战略抉择

2016-04-07陈玉和胡晓倩付晓刘娜

陈玉和++胡晓倩++付晓++刘娜

[摘 要]当今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产业化没有真正完成,城市化步履蹒跚,城市化的品质与城市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或不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城市化仍然是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抓手。中国进一步的城市化要赋予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内涵,精益城市化将是中国新型城市化实践的重大战略抉择。充分认识城市和城市化,精益城市化是中国所有公民最大最全面的生产实践活动,考验着中国的全面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决心。精益城市化和精益城市建设是超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包括精益城市化的组织协同、精益城市化计分卡、精益城市化战略组织、精益城市化战略地图、精益城市化资料信息基础、精益城市化方法论与精益城市化系统工程等等。

[关键词]战略抉择;精益城市化;全员全面创新;组织协同;战略中心型组织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1-0005-08

Taking the road of essential urbanization: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CHEN Yu-he, HU Xiao-qian, FU Xiao, LIU Na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590,China)

Abstract:On the way of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is still on its way and urbanization is faltering.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o in quite a long time, urbanization is the key to come out of the trap of middle-income. Further urbanization in China should be given a new connotation to new-style urbanization, and the essential urbanization should be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 in the practice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ity and the urbanization, essential urbanization is the largest and the most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practice for all citizens in China, and it also tests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Essential urbanization and essential urban construction are the complicated and huge system engineering themselves, includ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essential urbanizati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of essential urbanization, the strategic organization of essential urbanization, strategic map of essential urbanization, the data base of essential urbanization, the methodology of essential urbanization and the system engineering of urbanization.

Key words:strategic choice; essential urbanization; full-scale innovation of all citizens;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strategy-centered organization

一、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产业化与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发展的两个轮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60多年,其城市化在前30年波折起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走了回头路。而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的城市化既有野蛮的、粗放的生长,也受到不合理理念、体制机制的影响,使得城市化的发展没有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真正带来助力,产生了系列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时还有声音在呼吁“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现在改革开放已30多年,这“三真”问题在农村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国的城市居住人口和城市人口是两个概念,2010年人口第六次普查结果显示,在城市的农村人口有2.2亿,2015年,在城市的农村人口的增加数据没见到准确的统计,笔者认为可能在2.5亿~2.6亿之间。严格来讲,这些农民工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为城市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农民工流入量最大的行政区域也是从农民工身上获得利益最多的地方。比如在首都北京,不仅仅农民工,甚至很多受过较好教育的高层次人士,也是没有北京户口的,他们受到的剥削可能会更多。在几乎完全计划经济的时代,农村农民给城市和发达地区补贴,据说从解放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累计约7000亿元人民币,以今天的价值计算约70万亿元人民币不止。

中国在产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错误观点与导向,严重违背发展逻辑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发展的共同性与公平性。在忽视发展的共同性与公平性的情况下,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就当然地失去了。无论我们多么积极地理解新常态,在当前局势下如果没有全面战略性创新举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跌入陷阱几乎就是必然性事件,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遭遇的困难又趁火打劫,近来虽不能说被搅得周天寒彻,但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教训远比经验多,社会体制机制是一个方面,但更主要的是我们权衡利弊得失的能力,励精图治的韬略谋画,等等。我们需要深刻地反思,但更要战略创新的突破,真正关心国民的利益,真正思虑国家持续竞争能力的提高。新型城市化要有时代发展的高度,要有历史的定位意识,才能使其真正成为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此我们提出精益城市化和精益城市建设,作为中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理念创新及社会战略实践创新的发展思路。当然,在中国实施精益城市化与精益城市建设这样的重大战略创新,其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精益城市化和精益城市建设需要从政治到社会,从观念到行动,从体制到机制,从组织到行为的持续创新、变革。改革、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执行,从中国社会的传统和现实看,政策法规执行上的跑、冒、滴、漏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现实的土壤,能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依宪执政将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的精益城市化战略和精益城市建设是系统的、综合的、全面的、深刻的革命性创新,这本身就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超级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包括对城市相向的认识、对精益城市化的认识、对精益城市建设的认识、精益城市化要解决的问题、精益城市建设要解决的问题、精益城市化的战略地图与精益城市建设的战略、精益城市化的组织协同与精益城市建设的组织协同、精益城市化和精益城市建设的战略中心型组织等等问题。本文着重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城市系统的属性、精益思想概述、精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的战略创新之路、精益化城市评价工具:精益计分卡、精益城市的内涵与外延、精益城市化战略性变革的启动。

二、城市系统的属性

在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抉择中,实现现代化建设,构建高效集约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优质绿色的城市产业,走精益城市化之路,把握城市系统的属性是不可逾越的阶段。

全面把握城市系统的属性即对城市属性及其特征谱系的理解与认识(见图1)。城市系统的元属性,即城市系统的合目的性,具有社会性、经济性及文化特性。城市系统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目的,其自身是整个社会生产的一个环节,其生命则在于它能符合人类的理性准则—具有经济性。城市系统的元属性反映了城市系统存在的价值—合目的性,以及城市系统实施的必要条件—经济性,城市系统具有的特质—社会性和文化性。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既要考虑城市系统的存在价值与实施条件,又要兼顾城市系统具有的特质。人类塑造了城市,也塑造了人类自身,城市是人类自身的映射,映射出人自身达到的境界或水平。如何让全体市民充分参与城市的建设发展是最为关键的方面。

在所有的规模结构合适的项目工程中,城市是最大的建设工程—城市是由人生产或发明创造出来的。城市始终是人们没有完成的创意性作品,随着人类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将这个巨大的创意作品做得越来越精美,乃至可以进行精益化的规划与建设。由于城市是人类社会进行的最大、最多样化的系统工程,所以,城市系统具有一般的工程特性,即城市系统的科学性、技术性、工艺性(可观测、可操作、可控制)、风险性与安全性、可修复性等。城市系统具有一般的工程特性,使人类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够应用科学技术,对城市系统进行观测、操作、控制,保持城市系统的安全,持续修复城市系统以实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千年大计。

图1 城市系统的属性及其特征谱系

城市系统的一般属性,包括城市系统的整体性、层次结构性、动态性、联系性、可选择(优化)性、协同性,相对应的,城市化应该是一个有层次结构性、动态性结构的过程。城市整体发展运行的过程中,各种联系性要素进行选择与优化、协调与合作,以推动城市整体加强,共同发展。城市的这种系统性,要求城市规划建设要将当前与未来、局部与整体、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设计,要有整体观念,要进行综合集成的优化。其最高目标应该是持续的整体的协同发展。

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可被分为三个层次:物理层次—随机性、模糊性、非线性及耗散性;社会层次—柔性、开闭两重性、反直觉性、分散的群控制性;中间层次—组织、约束、突变、编码及旋进发展。

这规定了我们认识优化复杂的城市系统需要运用精细的方法,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只用线性简单思维的方法,要代之以系统思维准则。城市化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现代城市人口复杂、人口密度大。由于城市系统分散的群控制性,需要按照群体的不同特征,在城市化各个阶段设置相对应的行动管理小组,由相匹配的各行动小组成员,在离散的时空中推进城市化。城市系统旋进发展,城市化要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反复地试错、积累及磨合,慢慢趋于成熟,不能急于求成。

城市系统的基本属性,即物质、能量、信息不均匀地分布于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这种不均匀分布,决定了在城市化各个阶段需要对物质、能量、信息进行观测、操作、控制,以实现协调、匹配。比如在城市规划布局时就需要充分考虑这一城市系统的基本属性,实现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的协调推进、集约紧凑、疏密有致。

根据Ashby定律,如果要正确地控制一个系统,系统中的变数必须大于或等于系统可以被控制所需的变数(变数,是指我们要测量的系统中的各元素几种可能的存在状态)。只有控制系统中的变数,才能吸收组织环境中的变数。因此,面对复杂综合的城市系统,我们要认识它、驾驭它,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孜孜不倦地探究其性质,违反城市系统的属性,城市化就会南辕北辙。因此,探讨城市系统的属性是我们启动精益城市化战略性变革的起点和依据,城市系统属性的揭示与把握是我们明确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难点与重点的基础,也是我们走精益城市化之路更合理、更有效的保证。

三、精益思想概述

精益思想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人类文明发展高级阶段的产物,精益是伟大的创新,精益模式是前所未有的伟大模式,是人类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制胜法宝。

(一)精益思想

思想是变革的先导,精益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的思想,是一项重大的理念创新。在把握城市系统属性的基础上,启动精益城市化战略性变革离不开精益思想的指导。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是与浪费针锋相对的,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发明的精益生产方式,成熟于精益生产的推广应用,并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广泛实践。精益思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包括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设计等等;精益思想的核心是注重效率、效益和全局性,强调消除浪费、创造价值,追求低成本、零缺陷、持续改善。

(二)精益思想的五原则

价值(Value)。精益思想认为产出的价值只能由最终使用者来确定,价值也只有满足特定使用者的需求才有存在的意义。

价值流(Value Stream)。价值流是指从投入到产出,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识别价值流是施行精益思想的起点,并按照最终使用者的立场寻求全过程的整体最佳。

流动(Flow)。精益思想要求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步骤)流动起来,强调的是“动”。传统观念认为“分工和大量才能高效率”,但是精益思想却认为成批、大批量生产经常意味着等待和停滞。精益将所有的停滞看作组织的浪费。

拉动(Pull)。拉动的本质是让生产者按使用者需要拉动生产,而不是把使用者不太想要的产出强行推给使用者。拉动生产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和压缩提前期,保证使用者在要求的时间得到需要的产出。

尽善尽美(Perfection)。用尽善尽美的价值创造过程为使用者提供尽善尽美的价值。精益思想的尽善尽美有3个含义:使用者满意、无差错生产、生产者自身的持续改进。

将精益思想应用于城市化发展的变革中,需要在实践中遵循精益思想的上述五原则,这是思想向变革跨越的行动指南。具体来说,要使精益思想在城市化变革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要通过与市民的对话,精确定义价值。其次,识别价值流,即确定城市化产出的全部价值流。城市化中有明确的能创造价值的步骤,如城际高铁建设、铺设高铁运行轨道;有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在现有技术与生产条件下是城市化不可避免的步骤,如为保证质量,在城际高铁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要进行质量检验;还有不创造价值且可以立即去掉的步骤,如城市化过程中盲目的形象工程建设。再次,使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步骤流动起来,可以抛开城市化发展预测,直接按照市民的实际要求去实施。让市民按需要拉动城市化,而不是把市民常常不想要的城市化成果硬推给市民。最后,当城市化中隐藏的障碍逐渐暴露,需要追求尽善尽美。

四、精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的战略创新之路

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建设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巨大事件,中国城市化是每一个中国人重大创造与发展的机遇。中国城市化固然有着难以计数的超级工程,但更重要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点滴贡献,聚沙成塔,涓流成海,若没有每个公(市)民为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发力贡献,中国将无法真正建设成为持久繁荣与昌盛的现代化的文化大国强国。将中国的城市化与每个公民有机联系起来,是考验我们的社会和政府成熟度的试金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上,没有一个公民是多余的,也没有哪个公民是不能为城市化文明贡献建设力量的,更没有哪个巨人的贡献是超越了其能力或责任的。这是中国发展城市化并能够实施精益化建设的根本基础。

中国城市化战略创新,从城市化角度讲,城市化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即精益城市化、精益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发展的精益管理。精益城市化是宏观上的重大决策与广泛的重大事务;精益城市建设既包括新城市的建设,也包括对已有城市的扩展建设与改造;城市发展的精益管理是城市永葆发展活力的保证。从精益的角度讲,包括过程精益、规模精益、布局精益,以及城市在具体可持续发展诸要素考虑方面的精益。

1.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既是人居问题,更是人们在城市发展与建设中形成地理区域文明格局的过程。人口的城市化是集约化,而集约化又需要各方面的支撑条件,一座城市的集约与集中性的消耗是高度相关的,仅仅从城市选址来讲就需要考虑城市地理、生态、气象、地质、水文、环境、资源中长期(二三百年至四五百年)的发展变化趋势,既有宏观方面,也有微观方面。城市化建设需国土规划与整治,形成宜居的空间区域。这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布局问题。由于地理空间的非均质性,城市布局受限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布局精益就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关键的问题在于保障精益信息资料的全面、充分积累。中国已经形成了若干超大城市和城市群,但远没有完成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考虑流动人口,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尚不到40%,以中国庞大的人口而言,城市化人口的上限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严格科学深入的研究论证,这个问题与规模、比例和布局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2.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精益化。城市的规模效应,是中国城市化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考量。由于中国人口的特殊性,即使有三五个,甚至七八个人口三千万到五六千万的超大城市群也不足为怪。但是如果单个城市人口超过三千万就可能因过于庞大而带来城市病,甚至城市崩溃(灾害或灾难造成的严重后果)。精益城市建设能不能克服大城市的规模上限?日本大东京12000多平方千米,人口达到3600万,是不是精益建设与管理取得的成效?当然,精益在根本上是科学的解决方案,符合科学原理而取得的创新突破。基于中国的国情,人口规模特别大,国土地理生态气候变化大,宜居区域相对较小,城市最佳规模与大规模城市数量存在重大的权衡问题。毕竟城市的集约化经济是基于规模要求的。我们可以讲,中国的城市总量与城市规模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大城市对资源的吸纳与对人口的吸纳是相反相成的。我们相信精益建设、精益管理能够大大提升我国国土资源的承载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3.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精益之路是一项真正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中国经济社会的系统变革,需要全面深入的变革。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精益之路是中国亘古未有的创举,更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方面的创举。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不可能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之路,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战略创新在于从我国国情出发,吸取和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教训与经验,用精益思想应对中国城市化的挑战,争取获得重大突破。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精益之路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重生之路,中国的新型城市化战略,也是中国制造业2025的姊妹篇。

4.精益城市化是思想观念的革新。精益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而精益城市化的实践则需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精益城市化是科学城市化的深化,本质精神仍然基于科学理性或科学方法论。唯有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获得确定性,离开了科学我们将一事无成。我国在城市化与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总体讲就是因为缺乏科学理性使然。城市化、城市建设以及城市运转的精益是我们要达成的目标。真正达成精益城市化就是发明、创造与创新的实现。

五、精益城市化与精益城市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一)精益城市化的内涵与外延

精益城市化的内涵应该包括经济精益城市化、人口精益城市化、空间精益城市化三个方面。

经济精益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中基于城市系统的合目的性、经济性,存在经济活动的集中倾向,存在利润最大化动机下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向心力,进而在空间形成经济活动的精益聚集。经济精益城市化是精益城市化的动力,其实质是精益分工、专业化生产以及减少交易成本。城市经济活动的本质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这需要通过城市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来进行。一方面是通过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技术的进步实现城市规模经济;一方面是城市分工链的加长和部门的细化,城市协作关系的实现依赖城市聚集经济。

人口精益城市化是指非城市人口不断向城市精益转化和集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的精益动态过程。人口精益城市化与经济精益城市化相辅相成。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到城市系统一般的系统特性,可以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物质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精益城市化过程是个深刻的、全方位的变革过程,可以包括物质层面的精益城市化和精神层面的精益城市化。因此,人口精益城市化包括城市人口数量上的增长和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文明程度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提升。

图2 精益城市化技术路线图

空间精益城市化是精益城市化的载体,是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精益转变,是城市地域的精益升级,是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精益转变过程。空间城市化包括城市向心增长与空间集聚以及离心增长与空间扩散。向心增长的空间过程,主要表现在内城更新与改造、外城蔓延和郊区城市化等三种增长形式。离心扩散的空间过程,主要表现在轴向扩展、新城建设和城市郊区化等形式。空间精益城市化需要将地理生态空间、气候条件与分隔的功能与价值相联系。精益城市化是基于城市系统多层次的复杂性,将国土治理与城市化结合起来,考虑进去。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沙漠也可能变成良好的功能区,地球上的每一寸空间都不是多余的,垃圾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我们没有发现它的价值或不懂得如何利用。

(二)精益城市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形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精益城市建设主要包括精益城市人口建设、精益城市经济建设、精益城市生态建设、精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精益城市人口建设方面,人口是城市建设的推动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动力。人口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主体,城市建设又会影响到人口再生产状况、人口数量和质量状况。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结构较差,流动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多西少、东密西疏。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户籍二元结构制度使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造成城市与农村的割裂、分离。精益城市人口建设要基于城市系统的基本属性,即物质、能量、信息不均匀地分布于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在精益城市人口建设的各个阶段对不均匀分布进行观测、操作、控制,以实现协调、匹配。具体来说,需要持续改善人口结构,提升人口文化程度,缓解人口老龄化,按照主体功能分区要求,把握和遵循人口迁移、人口分布规律,调控人口合理分布。以人为本,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增强城市的吸纳能力、承载能力、包容能力,把人口分布在适宜居住的空间。

精益城市经济建设需要考虑城市系统的一般系统属性,即城市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联系性、协同性等。在精益城市经济建设发展运行过程中,需要将各联系性经济要素选择与优化,使之协调与合作,以推动城市经济建设共同发展。主要包括建立明确清晰、公平公开的市场调节型经济,发展内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均衡可持续发展,市场运作与国家调控相结合的经济生产,财政分权化与极大的地方经济自治相结合,满足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需求的集约化商品生产。此外,还要注重需求驱动下的更加均衡的消费品生产和服务;遵循以区位为基础的协议地价的土地有偿使用原则,经济组织转型以自负盈亏为准则;发展以市场需求为驱动的现代生产和服务性企业;产业结构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从而拓展产业空间,促进生活服务功能、非生产性建设的发展。

精益城市生态建设是城市健康发展的支撑,城市其他各要素建设与生态建设密切相关。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时空不均衡性、整体性、动态性。城市系统的复杂性规定了我们在精益城市生态建设方面,需要运用精细的方法,遵循系统思维准则,以区域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分异规律为依据,以多种生态功能集聚为手段构建生态保护空间网络。以生态园区和生态廊道为依托建立生态网架,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构建布局均匀、功能多样、高度链接的生态安全格局体系。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对人居环境进行生态规划,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动态平衡,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精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城市系统具有一般的工程特性,即城市系统的科学性、技术性、工艺性、可修复性等,人类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持续修复、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建立高效快捷的交通通信系统,即在机动化、高速公路、航空运输发展的基础上,构建高速轻轨交通系统,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多样、安全、迅捷的通信系统;发展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设施体系,逐步减少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控制污染气体及碳的排放,增加安全、可持续类型的核能的使用份额,提高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份额;健全环保设施,包括园林绿化、污染治理、回收利用,将生活垃圾进行系统化、智能化的回收和再利用,使废弃材料循环再循环,形成无止境的产品流;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给水、排水系统和城市防灾体系。

六、精益化城市评价工具:精益计分卡

精益城市是一种战略变革与创新,精益城市化和精益城市建设是一项超级复杂的巨系统工程,随着技术、规则、客观实际的快速变化,它们的推进必须成为一个持续的、共同参与的过程。而精益计分卡作为一种战略执行工具,为精益城市化战略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描述、沟通、执行这一创新型战略。平衡计分卡的制胜方略,战略执行的坚实基础—战略中心型组织用以管理战略执行的五个基本原则,即高层领导推动变革、把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使组织围绕战略协同化,让战略成为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使战略成为持续性流程。

建立精益城市化战略中心型组织是战略有效执行的基石,把战略作为变革和管理流程的核心,将精益城市化战略以统一的语言传达给整个组织,并将战略与变革的驱动因素相关联,形成以绩效为导向的文化,将所有市民、所有业务单元都与精益城市化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一,需要将精益城市化战略转化为具有逻辑结构的战略地图和计分卡,使组织所有的业务单元和市民参与者达成对精益城市的统一理解和共识。第二,协同是组织设计的最高目标,组织是由很多机构、业务单元和专业部门组成的,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精益城市化战略,而战略中心型组织需要根据精益城市化战略主题和优先次序在组织内各个分散的单元间传达一致的信息,全面协调运用平衡计分卡,确保组织整体绩效超过组织内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绩效总和。第三,战略中心型组织需要所有市民通过自上而下的沟通过程来理解战略,并建立基于各职能部门与平衡计分卡挂钩的绩效奖励机制,这样战略变成了每个市民的工作,因为每个市民都理解它,并有动力去执行。第四,管理流程不仅围绕城市化预算与运营计划建立,而且将预算流程与战略融合,建立精益城市化战略回顾会议制度,持续完善学习和适应战略的流程。第五,精益城市化领导团队的积极推动和参与是战略中心组织建立、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图3 基于精益计分卡的精益城市化技术路线图

精益城市化战略分为四个战略主题,即人文安全、生态环保、空间布局、经济发展。为了有效执行以上四个战略主题,可以把其转换为城市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目标,分别开发四个战略主题的计分卡,并抓住四个战略聚焦领域的重点,将客户(市民)角度放在计分卡的顶端,财务角度的目标是达成客户目标的驱动因素,用之衡量以合理的价格提供城市服务和城市运行的资金保障。内部流程的目标支持城市改变并提升服务方式,学习与成长的目标是加强工作人员培训以支持持续的改进,注重城市技术提升。通过部门级的战略目标来衡量工作绩效,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思考自己的工作如何为城市的最高层面目标做出贡献(见图3)。

七、精益城市化战略性变革的启动

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精益城市化就是一项复杂的大规模变革,而变革的成功往往依赖科学的组织变革流程。实施精益城市化的战略性步骤是:增强实施精益城市化的紧迫感;组建一支精益城市化指导团队;为精益城市化变革确立明确的愿景;将愿景有效地传达给城市每一位成员。在这四个精益城市化战略性步骤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改变人们的行为。在改变人们行为的过程中,目睹-感受-变革的流程要远比分析-思考-变革的流程更为有力。

增强实施精益城市化的紧迫感是战略性变革成功启动的第一步。这一过程就是要确保城市化建设的每一位相关者在做事的时候有足够的紧迫感,能够谨慎地观察自己所在城市面临的机遇,存在的问题,能够激励自己身边的人培养一种“立即行动”的气氛,最终使城市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意识到精益城市化变革的必要性。在增强紧迫感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人们对精益城市化的自满、恐惧和愤怒情绪,及时将这些负面情绪转化为紧迫感;需要让人们意识到,即使不是组织的最高领导者,能做到的事情也可以是无限的。

组建一支精益城市化指导团队是战略性变革成功启动的第二步。首先,要想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精益城市化指导团队,需要引进、选拔各种各样的人才,找到适当的团队人选。这些适当的人选必须是有一定的可信度、权威,对城市化运作机制有一定了解,具备与规划、组织、控制相关的权威和管理技能,具备与愿景、沟通、激励相关的领导技能。其次,指导团队需要提高信任度,具备协作能力。因为,一旦失去了信任,权威和服从就变得没有意义。正如尼古拉斯·卢曼所说,信任是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具体来说,信任也是指导团队的简化机制,是精益城市化运行的简化机制。

为精益城市化变革确立明确的愿景是战略性变革成功启动的第三步。精益城市化的未来愿景是:城市低成本、零缺陷、持续改善的运行;城市化实现共同性、公平性、持续性、集约性;人们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城市的关怀与尊重,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共享无差别的国民待遇和社会进步的结果,集智慧、生态、宜居、平安、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精益化城市。

将愿景有效地传达给城市每一位成员是战略性变革成功启动的第四步。为了使人们对精益城市化形成共识,建立责任感,更多地释放活力与创造力,精益城市化指导团队需要把简明扼要的信息通过畅通的渠道传达给每一个人。有效沟通愿景不仅是数据传输,指导团队更需要抓住人们关心的问题,接受人们的不安情绪,取得人们的信任,使人们对愿景树立信心。这种沟通需要简单而真诚地从人们的真实感受出发,解决人们的焦虑、混乱、愤怒、怀疑,消除沟通障碍,以保证愿景的有效传达。

八、结语

中国的城市化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对于西方国家产业化落后于城市化的现状,中国呈现出的是城市化落后于产业化。这一格局的弊端日益凸显,城市发展中不合理、不可持续、不规模经济的事件显现,城市化由粗放型向精益之路转变势在必行。精益城市化,是对城市化缺乏规律与准则、野蛮生长的战略性变革,是一项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在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抉择中,把握城市系统的属性和精益思想的基础上,分析精益城市的内涵与外延,基于平衡计分卡,推进精益城市化战略的执行,启动精益城市化战略性变革,走精益之路,对中国的城市化与现代化意义重大,对于国家的未来与世界的发展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陈玉和,张幼蒂,韩可琦.论矿山工程最优设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8,17(6),582-585.

陈玉和.系统认识与系统改造问题[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0(4):1-4.

陈玉和,李光禄.地球表层体系的属性考察—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基础[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1,3(1):21-25.

詹姆斯 P 沃麦克,丹尼尔 T 琼斯,丹尼尔·鲁斯.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生产之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6-20.

顾朝林,赵民,张京祥.省域城镇化战略规划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2-10.

贺雪峰.城市化的中国道路[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20-24.

沈健.智慧城市:城市品质新思维[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1-5.

许学强.中国城市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82-186.

邵益生,石楠,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1-45.

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85-521.

卡普兰,诺顿.战略中心型组织:平衡计分卡的制胜方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0-122.

[责任编辑 王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