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2016-04-07孔维虎宋富娟刘正康

当代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六盘水市生态旅游生态文明

孔维虎,宋富娟,刘正康

(1、中共六盘水市钟山区委党校,贵州 六盘水 553000 2、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基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孔维虎1,宋富娟1,刘正康2

(1、中共六盘水市钟山区委党校,贵州六盘水5530002、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4)

摘要: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六盘水市包括钟山区、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及红桥新区,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六盘水市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区域竞争力不够突显,合作力度不强,致使很多的优势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本文在分析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应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积极做好统一规划,打造卡斯特独特的旅游景区,创新开发旅游产品,整合旅游线路,加强生态旅游的合作营销,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等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旅游;发展;六盘水市

生态文明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进展过程中的一种高端形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一种人类自身和自然界一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文明。因此,创建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明,应建立在相关知识背景的基础之上。选择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是人类在诸多环境问题的困扰之下而选择的一种适合人类发展轨迹、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农村那种安静、宁静、舒服的田园生活,从而使生态旅游或者是乡村旅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与生态旅游相违背的规律,很多现象与生态旅游的本质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破坏生态平衡的现象时常出现。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主张塑造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共同持续发展。因此,在新的发展环境下,积极探索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发展生态旅游,开拓新的、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历史背景的旅游产品,重树生态旅游形象,打造大健康、养生旅游,对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1 2007—2012年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基本概况

一、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六盘水市包括钟山区、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及红桥新区,是三线建设时期诞生的一座极为年轻的工业城市。六盘水市地处滇、黔两省的结合部,属于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上游的分水岭,南盘江、北盘江流域两岸,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该市气候宜人,炎热夏季月平均气温为19℃,是休闲旅游避暑的天堂。

六盘水市风光壮美,景色宜人。毛泽东一首“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让人们充分感知巍巍乌蒙山的恢弘气势。今天的六盘水市,正逐步从工业城市向旅游城市转型,积极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养生度假城市,涌现出一大批生态旅游景点,如国家AAAA级风景区玉舍国家森林公园、贵州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明湖国家湿地公园、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坡上草原、野玉海等。连片的风情旅游景点在静静流淌的北盘江、古老而又神秘的牂牁江、美丽的月亮河及众多的高山湿地盆地,点缀着群山沟壑,让游客流连忘返。

二、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发展的资源分析

六盘水市是三线建设时期诞生的一座极为年轻的工业城市,2014年末全市国土面积为9965km2,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常住人口为288.2万人,人均生产总值为5876美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凉都六盘水”、“中国凉都——六盘水”、“世界这么热,我想去凉都”、“19℃的夏天,六盘水”等旅游口号,从一定层面上为六盘水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森林生态旅游资源

六盘水市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共有五个林区,分别是戈厂林场、双坝林区、石河林区、沙沟林场以及赵家大箐等。其中戈厂林场,现更名为戈厂生态园,是六枝特区月亮河森林公园所开发的特色休闲旅游景区之一,该生态园建于2006年,是集森林生态休闲、农家乐于一体的综合型休闲旅游度假场所。戈厂生态园空气清新,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其餐厅的建制很好地与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合于一体,家常菜的色、香、味、形,一一展现了本地区时代发展烙印。

2、岩洞生态旅游资源

六盘水市岩洞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以落花洞、出水洞、碧云洞等为主。其中碧云洞位于六盘水市盘县境内,又名“水洞”,属于纯天然喀斯特溶洞。明代《一统志》称碧云洞为“普安第一奇观”,是《中国名胜辞典》中唯一收录的六盘水市名胜景点。碧云洞地处南盘江与北盘江水系的分水岭地段,水位海拔高度差异大,地质地貌构造极为复杂,地形变化多样,溶洞星罗棋布,是极为典型的喀斯特作用重要的地质地貌,其洞穴的空间分布记录了整个地质变化的历史过程。碧云洞景区由碧云洞、碧云洞攀崖、碧云洞陡崖、星宿洞等景点组成,是同一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孪生溶洞群,整个景区面积约18km2,碧云洞现在已经开发为碧云公园。

3、峡谷生态旅游资源

六盘水市峡谷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有阿勒河峡谷、普古六车河峡谷、格所河峡谷、冷饭河峡谷、北盘江野钟大峡谷等。位于六盘水市盘县和水城县交界处的普古六车河峡谷,其主体部位在普古乡境内,也是六盘水市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峡谷两岸绝壁的顶高在1500至1800m之间,水面海拔约为750m,峡谷全长为20km,两岸景色形态各异,千奇百怪,被有关专家誉为“贵州张家界”,游览六车河峡谷风光,是一种很美的享受。

4、其他生态旅游资源

在整个六盘水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比如:温泉生态旅游资源、河流生态旅游资源、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农家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等,为六盘水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在六盘水这样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城市,如何发展旅游业,又给政府及学者提出了很多的难题。

三、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1、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环保措施

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制定完善有效的生态旅游发展保护体制机制,是新时期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前提。对于六盘水市而言,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对相关旅游项目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协调,根据不同的景区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推动整个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并依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进行监督与管理,努力探索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体制机制。

2、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解说系统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解说团队,对于整个旅游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整个解说系统应由导游对整个旅游景点的讲解、解说牌以及解说标识、旅游手册、游客中心等组成。对于整个生态旅游景区的解说,不仅要向旅游者传播相关旅游环保的知识结构,传播环境保护的技巧,帮助旅游者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使旅游者在整个旅游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环保素养。因此,在讲解的时候,应结合六盘水市曾经的发展状况、今天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构想。解说不是灌输,是通过简单易懂但又包含极为深刻的环境保护的哲理的知识体系、小故事、小笑话,达到使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要求

对于六盘水市而言,生态旅游的发展是盘县生态旅游发展、六枝特区生态旅游发展、水城县生态旅游发展的总和,不同的环境下,其发展有不尽相同的地方,但有些发展的理念、发展思路、发展策略是可以去借鉴的,在借鉴的基础上才有创新,才有发展。另外,六盘水市的生态旅游,还可以参考贵州省其他地州的发展情况,甚至可以参考全国的。在比较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更快、更和谐的发展。

四、结论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对六盘水市来说,应该不断加大创新力度,结合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所特有的生态旅游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同时应加大旅游人才的引进,为他们搭建合理的平台,为六盘水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为六盘水市生态旅游产业、六盘水市绿色经济带来更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李祖扬、刑子政: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2]朱元秀、徐长乐: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竞合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6).

[3]梁学成、刑盼盼:陕南生态旅游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探究[J].生态经济,2014(7).

(责任编辑:刘冰冰)

猜你喜欢

六盘水市生态旅游生态文明
一线光阴入洞中
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山的国度
My Room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