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球运球射门综合练习教学设计”的反思

2016-04-07章扬安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215021

校园足球 2016年12期
关键词:球门射门踢球

章扬安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215021)

“足球运球射门综合练习教学设计”的反思

章扬安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215021)

本篇“足球运球射门综合练习教学设计”是以江苏省《初中体育教师备课用书》(下称《备课用书》)为依据,应用于2016年11月“江苏省初中优秀课评选活动”执教现场,设计时间是在课前不足24小时,设计上课学生40人,男女混班。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根据《备课用书》所述,初中足球教学内容包括:七年级的脚内侧踢球,脚内侧接地滚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正面运球;八年级的脚背内侧踢球,脚内侧接球,脚内侧运球,大腿接球,运球射门综合练习;九年级的脚背外侧踢球,脚背外侧运球,直传斜插“二过一”,斜传直插二过一等内容。

足球运球射门综合练习正是《备课用书》中八年级的最后一个内容,即“运球射门综合练习”。该内容中的射门技术在前面的教学中未曾出现,但必须要用到此前所学的运球和踢球技术,因此该教学设计应该是运用前面学生已掌握的基本技术,整合安排新的教学过程。

二、根据学情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通过对此前教学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对足球这项运动还是比较喜爱的,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且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一年多的学习,具有了一定的足球基础,而且在教师未教授射门技术前,学生已经在不同的练习场合有过足球射门的体验。因此在做本篇教学设计时,关键是如何做好教学技术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安排。考虑到“足球运球射门综合练习”是足球技术中比较全面、复杂的技术,牵涉到球感、跑步姿势、协调性以及对球的控制等。因此,笔者选择“脚背正面运球”和“脚内侧踢球的射门方法”作为本次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运球与踢球技术的合理搭配,教学难点是控好球,射准门。

三、设计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体现“健康第一”,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学安排要注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为达成以上目标,笔者在整个设计中从准备活动部分开始,即安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一定的区域中,自主选择“三种颜色的通道”进行运球计数游戏——“看谁通过的次数多”。目标是既让学生热身,又让学生自主设计运球线路,争取较好的成绩,该项设计将学生主体作用和激发运动兴趣较好的贯穿其中。

在基本部分的教学中,射门技术教学如何避免密度低,强度小的问题?笔者设计的两个教学方法,一是“乒乓式”练习法,二是“环形”练习法。“乒乓式”练习法让4个相邻的同学站成长方形,4人脚下放置标志盘,短边距3米,两标志盘形成模拟门,长边距10米,用于相向的两同学一运射、一停球,交替练习,练习距离可做调整,该练习优点是可避免射门后拣回球造成的时间浪费,达到既能练习踢与停球的技术,又能做到有效合理的练习密度。

“环形”练习法即利用前一个练习留下的10个模拟门(一、四列同学脚下的标志盘留下,二、三列在练习前撤除),所有同学在两排模拟门之间逆时针环形运球,依次射门、捡球、运球、射门,该练习的优点是学生在不停的跑动中运球射门,运动强度、密度都非常高,练习的圈数根据学生情况可做灵活的调整。

体能练习环节安排了四个项目的循环组合练习,高频跑、连续躲闪练习、双脚合分跳、屈腿连续跳,每个练习安排绳梯、标志筒、障碍架等辅助器材。

整个基本部分的安排宗旨是让学生尽可能的多练、多动,达到掌握技术,发展体能的目的。同时设计也考虑到场地、器材布置不易过度复杂、繁琐,尽量能做到重复利用和授课中的快速调整。

四、教学过程

1.授课的开始部分在整理队伍后安排了运球游戏和熟悉球性练习。运球游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区域中按顺序通过“不同颜色通道”,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计数,“看谁通过次数多?”,并配音乐;熟悉球性练习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做双脚交替踩球练习25次、盘球25次、拨球25次。

2.在主教材部分,安排两个运球射门学习方法,第一个“乒乓式”练习法即相邻四人一组,2球,相对两人同时直线正脚背运球后用脚内侧踢球射门,对面无球两同伴用脚停球,后交换练习,8~10次/人,2组。第二个练习是环形跑动运球射门,连续、依次射门、捡球、射门10次,一圈约100米,练习5~6圈。

3.素质练习安排了四项内容,6米绳梯高频跑、连续躲闪8个障碍练习、6米绳梯双脚合分跳、屈腿连续跳8个障碍练习,采用循环练习方式,做2~3次。

4.放松练习是在舒缓的音乐中自上而下做4个肢体的拉伸练习,结合呼吸的调整。

5.师生小结,下课。

五、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一节体育课的预设,虽然在设计时已经综合考虑了诸多方面的因素,并结合教师本人的经验对教学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但是课最终会上成什么样?即课生成的效果同之前的预设是否存在差异呢?这就是教师孜孜不倦研究教学的基本原因之一。

1.课一开始就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着让学生尽可能多活动的原则,去掉了一些可有可无的“热闹”环节,在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后,一开始的运球游戏设计,就让学生自主带球动起来,达到热身和复习运球技术的目的。运球游戏——“看谁通过的次数多”,要求学生在游戏的前半部分只要在规定区域运球依次通过规定“通道”,并不要求计算通过次数,从而让学生先熟悉游戏的方法并保持一个低强度,待游戏进行较为流畅后再要求计数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不断跑动运球的积极性。从课中实施的情况观察,学生刚做游戏时尚有些拘谨,场上有20个三种颜色的通道(设计人均一个标志盘组成20个通道或称模拟小球门,分布在30m×25m的区域中),利用率很不均衡,学生整体运球跑动不够流畅,随着游戏延续,情况越来越好,特别是教师下达计数比赛的要求后自主运球跑动的人流明显快起来。因此,该游戏完成好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在开始前一定要把游戏要求讲解清楚,最好结合教师的示范,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不时用语言提示要求。而游戏的效果决定于教师对时间段的把握,准备部分的活动主要目标是热身,强度控制要恰到好处。

2.更合理把握教学效果与运动负荷的关系:

本节课设计根据教材要求,运用已学足球运球和踢球的技术完成射门的教学任务,并还要安排素质练习,时间相当紧张。因为运球射门教学耗时比前面学习过的足球基本技术要大,要达成教学目标必须保证学生有一定的练习次数,因此追求较大练习密度、保证每次练习质量是本部分教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部分设计的第一个“乒乓式”运球射门练习法,学生在课中完成还是比较好的,原因是学生直线运球射门,既有门标志,又有运球和射门分界点(操场草坪深浅分界线)标志,射门后又不考虑捡球,因此无论是学生完成的动作质量,还是练习密度都是较高的。而设计的第二个“环形”运球射门练习法,因学生要不断在运球、射门、跑动、捡球中连续完成多次练习,强度和密度高了,难度也比前一个练习大。但是,观察课中实际完成的运球射门的质量却没有前一个练习的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运动中把握射门的距离不合适,因为该练习只设了模拟球门而没有设射门点的标志,设计初衷是要求学生临场自主把握不同距离的射门练习,但实际练习中学生射门距离的选择普遍偏近,可能是自射自捡的原因,影响学生发力射门。如果考虑让学生环形运球过程中面对模拟球门正、反两面都能射门,练习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3.足球运球射门练习设计多样性的思考:

通过课后的反思,发现前期由于时间的原因设计还有许多局限性,例如在“乒乓式”运球射门练习法中,笔者开始在教学时设置了运球射门的标志线,后根据练习的进度提示学生可以前后自主调整射门点,改变射门的距离,提高或降低练习难度,但未考虑可提示学生通过改变模拟球门的宽度,同样可达到目的,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对于“环形”运球射门练习法,可考虑改为“纵向左右”运球射门练习,即利用原有的五个一排的模拟球门,纵向运球在第一个球门的左面射门1次,捡球后在第二个球门的右面射门,依次连续,运球返回起点继续练习。这样捡球化时更少,男女生可以利用原有的两排的模拟球门进行分组练习,练习效果和次序会更好。

4.素质练习设计和教学辅助器材运用的思考:

本次教学设计素质练习安排了高频跑、连续躲闪障碍练习、双脚合分跳、屈腿连续跳练习,采用循环练习方式,练习效果比较理想。但从身体发展全面性的角度出发,安排考虑不够全面,上肢的练习没有安排,更合理的设计是去掉一个跳的练习,增加一个锻炼上肢力量的练习,例如四肢爬行练习,这个练习也是要求学生在动态中完成,也能保持组合练习一致性的要求。对于教学辅助器材运用,教师应遵循从便捷性、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公开课和常态课可以稍有区别,但绝不能因为追求华丽而过分繁琐,失去教学的推广价值。在本次教学设计中,笔者曾考虑使用简易小球门和标志盘模拟小球门的选择,最终因考虑学生练习密度的要求和场地布置的便捷性,还是选择了后者,其缺点是对射门高度无法进行限制。

猜你喜欢

球门射门踢球
2020—2021赛季欧冠联赛切尔西队射门情况分析
踢球
呵呵
小议青少年男子手球队中远距离射门能力训练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水天一色》《踢球的女孩》《傍晚》
旋风小子(4)
认识足球(二)
像梅西那样踢球
弹球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