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实践与探究
——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Reading第二课时为例

2016-04-06江苏省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目标语言主线本课

江苏省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 郭 翔

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实践与探究
——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Reading第二课时为例

江苏省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 郭 翔

郭翔,江苏省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英语教师。曾获玄武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玄武区优秀中队辅导员,玄武区第四届好青年称号,南京市第九届中小学口语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3年获得南京市外办和南京市文明办授予的“南京亚青会英语推广使者”称号,并在南京电视台电视选拔赛中获得季军。曾获得2016年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5年南京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除了对第一课时所学文章进行复习巩固外,主要任务是处理文中出现的知识点。在语言知识教学中,教师应该从语篇视角出发,依据“精选点,串主线,重文本,创情境,多输出”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以主线的串联、情境的创设和语言知识的运用为抓手,有效地对文本进行挖掘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课;第二课时;情境教学;语言运用

1.引言

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每一册都分成8个单元(9B除外),各个单元按照一个话题展开语言学习。各单元的重点为阅读课文,一般通过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重点完成理解阅读文章,培养阅读技能;第二课时则强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目标语言知识对相关话题进行表达与阐述。

2.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现状及对策

英语阅读第二课时不在于教师灌输学生多少语言点,而在于教师通过课堂引导,鼓励学生使用目标语言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徐菲 2015)。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的问题:

2.1 语言知识过于细碎,缺乏主线引领

有的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容量大,就将英语阅读课中的所谓“语言点”在第二课时全盘细致讲解,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实际参与语言输出过程,只是埋头记笔记。笔者认为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精选语言知识,并通过一条主线,将这些语言知识与单元话题有机结合,这样的课堂思路会更加明晰,学生学习会不吃力,从而做到了促进学生自我认识,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

2.2 语言知识脱离语篇,缺乏文本分析

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完全脱离了第一课时的文本,孤立地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第二课时仍是第一课时的延伸,对于检查学生第一课时对文本的理解,对文章脉络的掌握,对课文基本词汇的学习都离不开对阅读文本的重现。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通过对目标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关话题的意义,并更好地进行表述与表达。如果没有文本的重现,这样基于意义的语言学习也就无从谈起。对文本的复习,一来可以检测学生对前一节课的理解,二来可以让学生通过表达,对目标语言知识的学习进行热身,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开展语言输出。

2.3 语言知识脱离语境,缺乏有效操练

部分教师对于语言知识的教学只停留在讲解、认知层面,很少给学生自主运用的机会,即使有,也大多是机械性的翻译练习。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要看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口头或者笔头语言输出的时间比例与班级覆盖面。缺乏扎实有效的及时巩固训练,语言学习就如蜻蜓点水,学生浅尝辄止;缺乏趣味新颖的语言拓展训练,语言学习就如隔靴搔痒,操练不够到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教育部2012)。”所以在阅读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精选点,串主线,重文本,创情境,多输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实现有效层进学习,提升学生语言输出的能力。

3.例谈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策略

笔者将以自己的一节优质课评比课为案例,内容为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Reading部分的第二课时,浅谈关于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策略。本节课授课教师借班上课,学生层次较高。第六单元Reading的内容是残奥会志愿者,执教教师层层深入,从reasons to be a volunteer,ways to be a volunteer,chances to be a volunteer三部分入手形成主线,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教学媒介,设计了较为丰富的师生、生生互动项目和反馈练习,引导学生使用目标语言表达,完成口头和笔头的语言输出。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理解,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3.1 拉近关系,复习阅读文本,引导话题浮现

由于是借班上课,教师需要尽快与学生彼此熟悉,建立起交流上的互相信任。此外,开场导入的方式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现了课堂的活跃程度,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此阶段,教师应该围绕自己设置的教学主线,创设话题交流情景。

(1)看图回答,引入话题

因为授课教师参加过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文化教育志愿者活动,所以当天教师身穿青奥会志愿者服上台讲课,首先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暗示。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当志愿者的图片,引入关键词,如volunteer,Olympic Games等,点明本课的主要任务是Learn to be volunteers for Olympics。

【设计说明】

现代英语教学是个性化的课堂,教师应该将自己的特色展示出来,最大化地影响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一件衣服、一件道具,无声的教育所营造的气氛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推动力。

(2)潜移默化,展示结构

展示完自己志愿者图片后,教师询问学生Do you know why I want to be a volunteer? 讨论“reasons to be a volunteer”,并把这一点作为主线的第一个关键词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完成关于教师做志愿者的原因的正误题,更好地拉近师生关系。教师领读并巩固本课重点短语expect to do。

之后,通过教师“Volunteering is giving, not receiving.”的过渡语,让学生明白给予最重要,然后进行给大家发零食的游戏(Snack Time)。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不透明零食袋,学生通过“I expect to find/eat/have…”的句型猜测教师手中有无相应的零食。例如学生说I expect to find a piece of chocolate in the bag,袋子中若确有巧克力,学生就会得到一块巧克力作为奖品。

完成reasons的分析后,教师呈现本课的结构框架,并在黑板上动态生成,即本课的主线,开展头脑风暴,通过场景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成为一名志愿者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奥林匹克精神。

【设计说明】

从T/F的三道练习到学生游戏中的竞猜,教师实质上实现了对目标语言知识的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过程,符合学生从低阶向高阶过渡的认知过程,体现了对学习内容的支持,教师搭建的学习“阶梯”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紧张程度,让他们在游戏的愉快氛围中运用语言,并将志愿者“Volunteering is giving, not receiving.”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做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授课教师从reasons、ways、chances三个关键词层层深入,体现出本课的思路,用一条主线将本课的要点串联起来。教师应抓住语篇的主要线索,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条明晰的教学主线,有意识地围绕重点开展系列化的教学活动。这样就可将散落在语篇中的信息有机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有序的认知内容(卢爱华 2014)。在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形成一言堂,而应积极推动学生的自主思考,教师只是起到引领作用。为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通过“know a lot about Olympics/be able to speak English”等短语,以及幻灯片上的字母和五环图标进行暗示,从而促进学生学力的提升。

3.2 创造情境,梳理阅读文本,自然融入语言

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互适应的具体事件、场景或者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以此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张爱辉等 2008)。同时,结合目前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情境中的语言输出环节需要与时俱进,贴近青少年生活;开放度高,不规定明确的标准答案;参与形式要多样,包括同桌对话、师生对话、单人陈述、小组合作等形式。

(1)be a volunteer with knowledge——梳理文本,巧用图示

通过“be a volunteer with knowledge”的解读,学生明白成为一名志愿者需要对奥运会/残奥会较为了解,授课教师则利用这一机会检查复习巩固阅读文本,具体步骤如下:

①以“when,where,who,how,why”入手,回顾文本中对特奥会的介绍。

②呈现本课重点词汇和句型be similar to、it is necessary、chance、give up、a great success、spare time,采取选词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对特奥会意义的短文填写。

③猜测上海特奥会的徽标,通过对徽标的讨论,学习短语be similar to。

④完成李海和刘明这两位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对话,复习文章中关于运动员评价和奥运精神的词汇和句型。如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win a gold or silver, but to take part。

【设计说明】

该环节旨在通过师生问答、短文填空、图标识别、对话填空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复习和理解阅读第一课时的内容。从残奥会的基本信息到残奥会的意义,再到参与残奥会的感受,学生从基本词汇到关键词组再到句型,一步一步理清阅读文本的脉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测学生对于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基本信息的理解,通过师生之间对文章大意的交流激活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理解阅读材料中语言知识的意义(马黎 2012)。在此环节学生对大量目标语言的理解已经不难,下一阶段将进入目标语言的集中大量学习。

(2)be a volunteer with skills——发散思维,提升学力

在阅读第二课时中,教师应该将语言知识进行重新建构,使之有机地融入本课的主线中。在设计语言知识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努力构想语言情境,让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体会到学科本质的观念与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力的提升。

这一环节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①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自己总结成为志愿者所需要的技能——language skills/communication skills,重点复习阅读文本中的confident一词。

②通过“It is necessary for these volunteers to receive training if they want to have these skills. ”学习volunteer的动词和名词用法,练习造句和看图猜测。

③学生两人一组对话,让学生选择大白、超人、哈利·波特中谁最适合做志愿者,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能够在哪些方面帮助别人,自己想做怎样的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运用volunteer to do的句型。

【设计说明】

教师设计了填空题Many __________ (volunteer) __________ (volunteer) ________ (help) those special athletes in 2007. 来帮助学生理解volunteer的名词和动词用法,并让学生总结引导出volunteer to do的短语。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万红红 2015)。大白、超人和哈利·波特都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电影人物形象,这样的“超级英雄”无疑让学生眼前一亮,而且教师设计的超现实问题有良好的参与度和开放性。教师既复习了volunteer to do的用法,又让学生与同桌讨论自己理想的志愿者岗位。同时,在学生编排完对话后,教师要积极鼓励,“If you can help others, each of you is a hero. Do you think so?”这样,超现实的问题又回到了现实,让学生明白志愿者的意义所在。

(3)be a volunteer with Olympic Spirit——价值引领 意义操练

①教师引领:要成为志愿者就意味着要放弃很多个人的业余时间(give up spare time),并要求学生在文本中找到有关内容。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出示的跑步、跳高和拳击项目的图片,用本课的目标语言阐述奥林匹克精神,通过“Don’t give up running/jumping/fighting.”的句型让学生自发总结出奥运精神faster、higher、stronger。通过此环节学习give up sth./doing sth.和spare time。

②进而再由教师导入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名言: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is not winning but taking part.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也发现了类似的句型To Li Hai,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win a gold or silver, but to take part. 在此环节学习并进行适当拓展not sth. but sth./not doing sth. but doing sth./not to do sth. but to do sth. 并进行开放式讨论: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not _____ but _______. 学习巩固not…but…的句型。

【设计说明】

教师呈现的跑步、跳高和拳击项目的图片营造了奥运会赛程紧张的气氛,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关于give up doing sth.这一短语的掌握情况。跑步、跳高和拳击这些项目与奥运精神faster、higher、stronger一一对应,这样的教学符合“支架”理论,让学生学得不累。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就是要努力将任务分解,探索学生的语言就近发展区。

not…but…的变式操练与运用更为扎实,既有奥运之父的名言,又回归阅读文本,并设置了开放式的问题,体现了英语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性。

3.3 语言输出,拓展文本话题,情感意义升华

本节课的结尾部分以chances为主题词,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自制的特奥会宣传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度,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口头和笔头的语言输出,最后教师点评升华本课主题。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①播放教师自己配音录制的2015年洛杉矶特奥会宣传片,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为下面学生的语言输出活动做准备。

②设计阅读拓展活动,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短文的书写,明确4人小组分工,并尽量用本课所学到的目标语言,写好后小组代表汇报,并将写好的卡片粘贴到事先准备好的特奥会海报上(固定在黑板上)。

③教师、学生总结评价,全场齐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You and Me)。

【设计说明】

课堂上媒介技术的运用要树立“更高效、更健康”的理念,教师自制的录制视频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残奥会的画面丰富了学生的背景知识,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内容支持,并且水到渠成地引入到小组活动中来。此外,小组分工明确,关注到各层次的学生,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既有笔头输出也有口头输出,并且及时提供本课的目标语言,让学生能上台展示,并在海报上张贴,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最后的歌唱环节将本节课的情感升华,在歌声中学生能自然而然地体会奥运精神和志愿者精神。

4.结语

“精选点,串主线,重文本,创情境,多输出”的教学策略是上好英语阅读第二课时的关键所在。“精选点,串主线”要求教师准确预测,剪裁语言素材,立足教材,更要研究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一定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消化和思考的时间。“重情境,多输出”要求教师平时积累大量的素材,改变自己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同时教师不能忘记复习文本、处理文本、拓展文本,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提升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基于以上的教学策略,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对文本话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卢爱华. 2014. 围绕话题,重点训练,明晰主线——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1-7.

马黎. 2012. 体现语言运用的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0):17-24.

徐菲. 2015. 激励学生探究英语阅读第二课时教学——以一节省级评优课的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1):29.

张爱辉,王淑萍,刘焕朝. 2008. 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J]. 教学与管理(4):123-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目标语言主线本课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中国大学生对越南语虚词的误用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数字主线
下沉和整合 辽宁医改主线
概念任务下中英双语者非目标语言的词汇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