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托毒丸治疗静止期银屑病50例
2016-04-06王兆博王俊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014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北京中医药大学015级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刘 杰,王兆博,王俊志(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014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北京中医药大学015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蜈蚣托毒丸治疗静止期银屑病50例
刘 杰3,王兆博2,王俊志3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29;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目的:观察蜈蚣托毒丸治疗静止期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用蜈蚣托毒丸治疗。结果:痊愈3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8%。结论:蜈蚣拖毒丸治疗静止期银屑病疗效良好。
[关键词]静止期银屑病;蜈蚣托毒丸;疗效观察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丘疹、斑疹和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为主,覆盖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和薄膜后有点状出血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1]。属中医“干癣”、“风癣”、“松皮癣”、“白疕”等范畴。笔者用蜈蚣拖毒丸治疗静止期银屑病5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0例,均为2014至2015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10~60岁,病程6个月~10年。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为静止期银屑病,病期较长,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皮损紫暗或有色素沉着,鳞屑较厚,有的呈蛎壳状,浸润明显,苔薄舌紫暗有瘀斑,脉细涩。
排除标准:①治疗前1个月进行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维甲酸类药物的系统治疗。②伴有心脑血管、肝、肾等内科疾病。③处于哺乳期和妊娠期。
2 治疗方法
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自制中成药蜈蚣托毒丸治疗。药用大黄1500g,炮穿山甲200g,赤芍300g,当归尾300g,蜈蚣100条,全蝎300g,连翘300g,蒲公英300g,紫花地丁300g,金银花300g,皂角刺300g,乳香150g,没药150g,甘草300g。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后制成水丸,每次3g,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
3 疗效标准
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对于治疗前后皮损处的红斑、浸润、鳞屑评分来评价疗效。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痊愈:皮损全部消退,PASI评分降低大于90%。显效:PASI评分降低60%~90%。有效:PASI评分降低20%~60%。无效:PASI评分降低小于20%。
4 治疗结果
痊愈30例(60%),显效8例(16%),有效6例(12%),无效6例(12%),总有效率88%。
不良反应:出现胃部不适感、腹泻、恶心5例,改为1日2次口服后继续治疗。治疗期间无肝肾功能受损病例。
5 讨 论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主要由感染、免疫紊乱、内分泌影响、代谢障碍等因素引起。中医认为银屑病由营血亏损,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其主要证候有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
中医认为银屑病与“血”密切相关,发病初始为血热证;随着病情的发展以及时间的延长,热毒瘀久不解,煎熬营阴,导致阴血虚,形成血燥证;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受阻,血行不畅,经脉阻塞,淤血内阻,转化为血瘀证。静止期银屑病的病机可以概括为“毒、热、瘀”, 关键病机为“血瘀”。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随证加减。蜈蚣托毒丸由大黄、炮穿山甲、赤芍、归尾、蜈蚣、全蝎、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皂角刺、乳香、没药、甘草组成。方中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大黄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乳香、没药相须为用,活血行气止痛。当归尾、炮穿山甲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全蝎、蜈蚣攻毒散结,息风止痉,通络止痛,以助上述活血药清除凝滞于皮肤、血液、经络之瘀毒。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得血热得清,营血恢复运行,周流无阻,淤血得化,瘀滞的斑块消退,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药证相合,故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蜈蚣托毒丸为水丸制剂,易于崩解,溶散快,吸收快,易于吞服,便于服用和携带。
西医认为,血瘀证是以微循环障碍为基本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类证候,引起微循环障碍的原因涉及血液流变学、血浆成分、血管功能与结构改变等多方面[3]。因此,降低银屑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内血液瘀滞,有助于银屑病的缓解。药理研究揭示,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动力等作用,并能调节免疫功能和皮肤组织细胞代谢。因此,蜈蚣托毒丸治疗静止期银屑病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 陈达灿.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科学出版社,2008:286-287.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299.
[3] 梁爱华,刘建勋,杨洪军.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2):55-57.
[中图分类号]R275.98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4-0334-01
[收稿日期]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