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40例临床观察

2016-04-06章松乔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麻黄汤中西医结合

章松乔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药房,云南 蒙自 661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40例临床观察

章松乔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药房,云南蒙自661100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麻黄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8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黄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80例患者的不适症状和病情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麻黄汤;中西医结合

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的临床常见多发病,好发于儿童和老年人群,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严重危及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临床上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多以西药为主[1],但这种治疗方式远期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大,降低了临床效果。近些年,随着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中药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临床疗效。本次研究探讨中药方剂麻黄汤加减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4.6±8.5)岁,病程1~2天。所有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5.6±8.5)岁,病程1~2d;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4.6±8.5)岁,病程1~2d。入选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内科学》和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2]。80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呼气性喘鸣及双肺湿啰音等,中医辨证可见咳嗽气喘、喉中痰鸣、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排除患者药物过敏史和手术禁忌症,排除患者肺热咳喘、心源性哮喘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咳喘史。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80例患者住院后给予临床检查和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如给予阿奇霉素针(海南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870)、多索茶碱针(武汉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10),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气雾剂等,同时静滴利巴韦林(天津君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7932)、口服祛痰止咳药物对症治疗等。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黄汤加减治疗,具体方药组成:麻黄4g,桂枝10g,前胡12g,甘草10g,姜半夏10g,苏子10g,杏仁12g,陈皮12g。若患者痰白清稀伴有泡沫可加用生姜3片,细辛3g。共7剂,1剂/日,水煎服,早晚服用。两组患者共服药5~7d,期间若出现副作用,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情况,如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等。疗效评估标准:治愈: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如喘憋、咳嗽等消失,检查觉哮鸣音消失;好转:患者咳嗽、喘憋症状减轻,听诊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或存在少量痰鸣音;无效:患者的病情无改变或临床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治愈+好转)×100%[3]。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均有缓解,但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腹泻1例;对照组患者有恶心、呕吐症状4例,腹泻2例。两组不良反应症状轻,治疗结束停药后自行消失。

3讨论

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又被称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好发于婴儿和老年人群。该病临床常见刺激性干咳、呼气性呼吸困难、夜晚或清晨咳喘加重等,严重者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临床上治疗该病多以抗炎、抗病毒及止咳平喘等方法为主,但临床效果欠佳。近些年,中药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中,效果显著。本次研究探讨麻黄汤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喘病”的范畴[5],多由于外感风寒,导致肺部受到侵犯,肺气不能宣降,上逆而咳喘。治疗上以降逆平喘、宣肺止咳为主。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可宣肺解表、散寒;甘草、杏仁利气化痰;苏子、前胡平喘降逆;生姜、细辛化痰平喘。诸药合用,起到良好的解表、发汗、平喘及宣肺的功效[6]。同时,临床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采用麻黄汤,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痛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英龙.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采用麻黄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J].中国疗养医学,2014,32(7):48-4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0-161.

[3]王学航.麻黄汤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4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9(8):74-75.

[4]毛芝芳,吴清,郑利锋,等.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合并支原体属感染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09-910,913.

[5]施昕,吴建新.小陷胸汤加减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6):1175-1176.

[6]鹿振辉,张惠勇,张琼,等.风叶咳喘平合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风热犯肺)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J].中成药,2014,36(6):1151-1155.

(收稿日期:2015.11.10)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114-02

猜你喜欢

麻黄汤中西医结合
论麻黄汤不是发汗峻剂※
麻黄汤证与伤寒的对比研究
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麻黄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以《伤寒论》为纲探析麻黄汤新用❋
“三元一线”教学法引进方剂学教改的体会
加味射干麻黄汤为主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