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祥林嫂死因新探

2016-04-06周舟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神权祥林阿毛

周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391-01

鲁迅先生的《祝福》已教过好多遍了,但心中总有一个疑窦,那就是"祥林嫂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很多的教学参考资料上说:"小说主要是通过祥林嫂的一生,揭示封建社会中'四权'对劳动妇女的残酷压迫。"这样的理解思之再三总觉欠妥。"四权"说似像一个笼统的标签,它既可以贴在祥林嫂身上,也可以贴在刘兰芝、窦娥身上,甚至所有生活在封建社会被奴役的妇女身上。可她们真的都是被"四权"害死的吗?细细想来,都是,又都不是。因为她们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既有着不同的生活遭遇,也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和鲜明个性。所以她们的死,也应各有其独特的原因,而不能用一个标签来简单粘贴。

先说政权。纵观《祝福》全文,没有哪一句话能证明祥林嫂的死是由政权所害。祥林嫂生活的时代是什么政权,我们可以通过小说的字里行间作揣测。从鲁四老爷"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可以推测祥林嫂生活在清末民初,那时是北洋军阀政权。而"北洋军阀政权"是怎样去迫害祥林嫂的,课文中根本就没有谈及,那怎么能说祥林嫂是由政权害死的呢?

再说夫权。祥林嫂先后结了两次婚,第一个丈夫是祥林,第二个是贺老六。祥林对祥林嫂怎样,文中只字未提,我们不得而知。小说的基本故事情节是始于祥林死后,那么,祥林不应该对祥林嫂之死负责。至于贺老六,祥林嫂和他结合虽然属于买卖婚姻,但是,婚后两人却有一段幸福的生活。小说通过中人卫老婆子之口介绍:"……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她真是交了好运了。"由此看来,贺老六也不是害死祥林嫂的凶手。

小说中倒是涉及到了神权。柳妈曾对祥林嫂说过这样的话:"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神的威慑力令祥林嫂感到无比恐惧:"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然而仅此就认为祥林嫂是神权害死的吗?非也。其实,阴间官府和阳世官府一样,都是愿意接受贿赂的,而阴司的价目还很低。祥林嫂只用了大钱十二千便捐了门槛,走通了神的后门,赎了罪,而神也就不再惩罚祥林嫂了。所以神权害死说也站不住脚。

另,族权对祥林嫂的迫害,文中着墨最多。婆婆凭借什么把祥林嫂抢回去并且卖了,凭的就是族权这把令人胆寒的利刃。当祥林嫂被抢回之后,鲁四老爷大骂其婆婆"可恶"时,又说出"然而"二字,"然而"什么呢?把其后的潜台词补充出来,就是:"根据族权,婆婆作主把她抢回去,这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然而祥林嫂却并未因这次迫害而死。在贺老六家拜堂时,如是一头撞死了,族权害死说自然也可算成立。可是两把香灰一抹就完事了,到年底就生了阿毛,生活还不错。如此看来,族权害死说自然也就不能成立。

那么,祥林嫂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妇女只能是男人的附属物,即所谓"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有了男人,妇女才有所依附;而失去了男人,妇女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祥林死了,而祥林嫂又未生下男孩。"从子"条件既不具备,只好被捆被卖。虽然贺老六死了,但有阿毛"还可以守着","从子"条件具备。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阿毛又被狼吃了,于是大伯来收屋。试想,为什么阿毛活着时大伯不来收屋,阿毛死了大伯就来收屋了呢?根据封建宗法制度,只有男人才有继承权,妇女无夫无子可从,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依靠。

祥林嫂的精神麻木了,"整天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祥林嫂的心已经死了,活着的仅是一具躯壳而已。

祥林嫂所处的年代,是一个充斥着浓厚封建意识的社会,封建思想的气息存在每一个角落,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无不被困于封建礼教的牢笼之中,被封建思想的枷锁所束缚着。封建礼教不仅侵害着人们的肉体,更在他们的精神上下了蛊咒——尤其是封建女性。

祥林嫂在那个充满封建礼教的社会里,封建礼教这一罪魁祸首制造了她又亲自毁了她。于是她试图挣脱礼教的魔掌,逃离礼教的监牢。她逃离了家庭,命运却捉弄她,她第一次逃脱了婆婆对她的束缚,而等待她的却是婆婆对她的逼婚。第二次的抗婚失败,以及后来的丈夫儿子的离世,使她屡次经受了生活对她的摧残与折磨。最终,"阴司"的封建迷信剥夺了她最后生存的权力。

"礼教"、"迷信"无时不在束缚着她。夫权、族权、神权编织的网笼罩了她,使她陷入牺牲的行列。希望之光也曾眷顾过祥林嫂,那便是她的反抗。但是,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反抗终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咀嚼祥林嫂的悲哀"、"嘲笑她脸上的伤疤的"这些下层国民,他们同样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他们无论在有事还是没事的时候同祥林嫂聊"阿毛的故事","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赶来",等听完祥林嫂的讲述后便"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然后"满足的去了"。"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熟了,便是最慈悲的老太太们,眼里也看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她讲就很厌烦。他们对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不是发自内心的同情,而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话题。他们谈论祥林嫂头上的伤痕,以此寻开心,虽然她们没有柳妈尖刻、诡秘,但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祥林嫂的痛苦之上,使祥林嫂精神极度衰弱、苦闷,"于是又只剩下一个,终于没趣的走了"。

鲁镇的人们从鲁四老爷到善女人柳妈,他们无意逼死祥林嫂,只是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信仰等,在祥林嫂身上表现自己的态度、观点。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谋而合的织就了一张天罗地网,将祥林嫂紧紧困住里面。而这张网就是他们认为理所应当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封建礼教道德与迷信思想。祥林嫂总是被人奚落着,嘲讽着,咀嚼着灵魂。题目所谓"祝福",却是祝福着祥林嫂以外的的迫害人物。

猜你喜欢

神权祥林阿毛
一起玩·阿毛犯错了
阿毛的故事
阿毛故事
“大吃一井”的阿毛
“四层”:引导数学高考的一面旗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农村宗教信仰问题的认识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对农村宗教信仰问题的认识
艺术视角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局限性探析
一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