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6-04-06聂江南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审美教学汉语言文学应用研究

聂江南

摘要: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汉语言文学逐渐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该项学科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承担着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等重要的教学功能。美学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力的基础条件,所以,加强审美教学与人文思想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促进学生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社会需要。但是在部分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不注重对学生的社会专业素质与实用性技能的培养,所以,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就是重中之重,协调课程内容安排的均衡性。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审美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092-02

汉语言文学具有深厚的学科背景,主要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教学理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与人文素养。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能够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文学素养的提升,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要的审美素养也是增加学生竞争力的必备职业素养,所以高校需要注重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通过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审美价值取向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1.审美教育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与教学现状

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仅需要学生具备娴熟的写作技巧,更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与行文结构的安排更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文字的感染力,注重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审美教学的感染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素养,通过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传承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能够通过个人的专业技能服务于社会,创造社会价值。但是汉语言文学的实际课程教学存在需要改善的问题,比如说课程的设置不科学,首先表现在高校审美教学的课时内容不够,教学的方式也不够与时俱进,导致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讲解难以挖掘其深度,由于实践课程的缺乏使得对学生的专业技能难以强化,导致学生主要的专业能力仅仅体现在具体的理论分析上,难以通过具体的实践经验加以佐证。目前有许多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并不够扎实却能够顺利毕业,也表现出了目前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考核并不够完善。与此同时,部分同学虽然选择了这个专业但是并不热爱它,所以自身对所学的专业缺乏认同感,内心的抗拒与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不了解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高,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专业文化素质的缺乏,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个人的价值与意义。

2.审美教学的操作方式

2.1 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作为高校的学生,基本都会具备想要大展宏图,渴望有所作为的心理特点,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学习心理,告知学生审美教学对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重要性,当学生建立基本的审理理念之后就是自主的将其内化在个人的价值信念之中,并且将之指导个人的行为方式。所以,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中审美教学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全面提高个人的文学修养,让学生全面感知到美的教学与美的作用。

2.2 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老师个人的人文修养与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老师需要立足于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之上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所以老师自身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与人文修养。老师需要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发表个人的见解,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绪变化,在感受的美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文学敏感力。在培养学生更高的艺术鉴赏力的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思维,让学生在作品的分析中了解其意境美,情感美,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审美结构,建立正确的审美价值意识,促进健康审美观的形成。

2.3 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汉语言文学专业最近几年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但是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依旧存在诸多需要加以改善的部分。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老师将教学重点局限于知识点的内容识记与古诗词的背诵过程,审美内容的课程教学处于极度的缺乏状态。所以,合理的课程设计主要表现在审美教学在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有效结合,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学习美,而不是机械化的背记。在安排具体的课程内容时,老师需要选取具有审美价值的文本内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程的教学安排,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最大限度内实现审美教学与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紧密结合。在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讲解中充分挖掘作品的艺术境界,在引导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美时,还需要注重文艺作品的外部艺术表现结构与内部思想之间的渗透。一般来说,文学作品都会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老师需要充分利用这种特质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品位的建立。

2.4 优化课程的教学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内容安排做到统一筹划,对于课程的重点内容做到浓墨重彩,次要部分进行简单的弱化与省略。将审美教学融入到汉语言文学的课程教学之中,不需要对重点,难点加以详细的解读,需要重点教授的是充分让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学与审美教学之间的联系,分析其内在关联以实现教学的目的。还需要将理论经典与感性材料均衡处理,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人文思想的早期与审美教学之间的联系,使得人文思想中的理论基础成为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审美素质的理论来源,实现审美教学的课程目标。

3.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汉语言文学课程内容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增强学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表现。目前,各大高校的审美教学得到一定的重视,为保证审美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需要老师不断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以更为丰富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文学作品的鉴赏过程中,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课程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式的学习习惯,在学生的内心驱动下主动的投入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谭敏.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年 09 期.

[2] 覃宏、常玉荣:《地方工程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教育与职业》,2008(5).

[3] 程民,刘方.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与实施[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55-59.

猜你喜欢

审美教学汉语言文学应用研究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