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呈贡老年大学花灯教学现状调研
2016-04-05徐兴兴
徐兴兴
【摘 要】花灯是云南的地方剧种,深受地方民众喜爱。本文针对呈贡老年大学花灯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力图探究当前昆明呈贡地区的花灯传承状况,并结合花灯的历史发展脉络,为花灯的艺术性和社会功能性做出探析。
【关键词】云南花灯; 教学;现状;老年大学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55-01z
一、云南花灯发展的历史脉络
花灯广泛流行于云南各地,是一种深受地方民众喜爱的民间歌舞乐种。云南花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主要以歌舞演绎故事为主,表演形式灵活。笔者从花灯的发展脉络着手,以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来与当今的呈贡老年大学的花灯教学进行对比反思,以此探寻云南花灯的艺术性与社会功能性。明代初期,明军入滇标志着汉文化开始大规模进入云南,花灯就是人口迁移从中原汉族地区带来的社火文化。直到辛亥革命,这种包罗了彩灯、武术、杂技、龙灯、高跷、霸王鞭、旱船、戏剧人物装扮和花灯演出的社火活动一直在昆明流行,群众把这些表演笼统的成为看灯。辛亥革命后,社会形态和人民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一股花灯改革之风悄然从玉溪发起。老艺人从滇剧和曲艺善书中移植、改编了一些曲目,如《蟒蛇记》、《金铃记》等,还学习了滇剧的表演形式和化妆。这些改革,使玉溪花灯改变了以往以歌舞为主的表演形式。建国后,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的召开促进了云南花灯的发展,大批优秀剧团纷纷成立,传统曲目得到整理改编,新创曲目不断涌现。改革开放后,国家重视民族音乐的发展,花灯工作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创作演出了一批新的花灯剧目,如《淡淡的茴香花》、《情与爱》等相继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进入21世纪,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花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为了探索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下花灯的保护和发展,云南省进行了针对专业文化剧团的文化体制改革,大量的专业剧团被整合或取消,在客观上就造成专业花灯剧团的减少,专业的花灯演出也随之大量减少。由于群众文化需求,农村为主体的业余花灯剧团数量增多,但多以群众自娱自乐的方式而存在,注重娱乐性,缺乏创新和艺术性,受众趋于老龄化。传统传承方式渐趋消亡,专业花灯教学则青黄不接,花灯的传承面临着断代的危机。
二、呈贡老年大学花灯教学现状
呈贡老年大学成立于2005年,并在2011年成立艺术团,在每个社区关于花灯开设了花灯演唱班和花灯歌舞班。截止2014年年底,呈贡老年大学的花灯教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全县56个社区的29个社区里开设了花灯课程,共有花灯班54个,共计1446人,17位专职教师,含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演员,二级、三级编导,还有专业的花灯传承人。仅下庄一个社区就有9个班,200余名学员。每天晚上花灯学员都会自发前往老年大学进行排练,每周日全天会有专业花灯老师按照不同班级进行授课。每个社区以班级为基础组建花灯歌舞表演队,积极投身于社区活动,经常参加昆明地区甚至全省的花灯比赛,并多次获得好成绩。与此同时,呈贡老年大学的专业花灯老师还对花灯进行了创新。2014年,呈贡老年大学校长张宝华老师以呈贡本地农民到外地租地为背景创作了新花灯剧《花灯追梦》。
三、呈贡老年大学花灯教学对花灯发展的积极作用
呈贡老年大学花灯教学在花灯艺术发展面临困境时进行实践创新,把花灯教学融入社区群众日常生活中,对花灯的传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呈贡老年大学艺术团与专业花灯剧团有区别又有联系。老年大学艺术团和专业花灯剧团一样,具有优秀的花灯演员、编剧和花灯传承人,具有花灯人才基础,是老年大学实现花灯创新的保证。老年大学校长张宝华老师的现代花灯剧《花乡追梦》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2014年8月31日,《花乡追梦》在昆明离退休活动中心进行首演,以其贴合百姓生活的特点,受到戏迷群众的热烈追捧。此后在昆明会堂和昆明老年大学活动中心进行多场演出,同样得到广泛赞誉。与专业花灯剧团的“精、专、高”相比不同点是,老年大学的花灯教学立足于基层社区群众,既扩大了学习花灯的受众面,又是对业余花灯爱好者的一种正规教学,同时对社区青少年产生影响,呈贡老年大学正探索出一条花灯传承发展的可行之路。
其次,在社区老年大学开设花灯教学,将花灯的生存空间由民俗活动转移到了社区学校,使传统传承方式由口传心授和心领神会转变为体制教学。教学之余,老年大学组织花灯学员积极参加昆明地区各种花灯比赛,参加各种花灯演出,促进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老年大学的这种创造性改变,缩小了台上花灯与台下听众的距离,使社区群众转变为一个“花灯人”。同时,这种身份的改变,使学员在生活之中会把自身所学传授给家庭青少年,无意中促进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口传心授和心领神会传统传承方式的发展。学校教学、社区教学、家庭教学,三种教学形式如一张网覆盖整个社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力推动了云南呈贡花灯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呈贡老年大学将花灯加入社区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为社区增添了活力和朝气,丰富了社区群众的业余生活,加深了花灯在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作用。而花灯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尤其对社区中“空巢老人”这一群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的精神缺失,增添了生活热情。同时花灯进入社区老年大学课堂,使更多的群众能够学习花灯,让花灯拥有更广泛的传播群体。这种教学模式立足于花灯生存发展的生态空间,推动着花灯在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发展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