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2016-04-05王雁领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畜牧兽医水产局274000
王雁领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畜牧兽医水产局 274000)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王雁领(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畜牧兽医水产局27400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肝肿大、出血、坏死和水肿。
1 病原
(1)鸭肝炎病毒,为细小的RNA病毒,呈球状,直径为20~40纳米,核衣壳为二十面立体对称,无囊膜。病毒存在于病鸭的肝、脾、全身组织和血液中,并可随粪便排出。病毒能在12~14日龄鸭胚或9~10日龄鸡胚中培养,但初次分离以鸭胚为宜。接种后经6天死亡,可见胚体发育受阻,呈侏儒胚,腹部水肿明显,肝肿大呈绿色,表面常有黄白色坏死灶。(2)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37℃下可存活3周,在25℃下为4周。加热56℃ 1h仍可存活。在粪便中能存活37d,在育雏室内可存活10周。在37℃的2%来苏儿溶液中能存活1h,在0.1%甲醛溶液中能存活8h。
2 流行病学
(1)本病主要发生于1~4周龄的雏鸭,成年鸭和其他动物不感染。病鸭和病愈带毒鸭(一般可持续排毒1~2个月)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传染途径主要为消化道,但也可通过呼吸道。(2)本病流行无严格的季节性,但以初春季节较多发生。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育雏室湿度过大,饲养密度过高等都可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3)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日龄有关,一般随日龄增长而减少。10~14日龄的雏鸭发病率最高,但死亡率则以10日龄以内的最高,可达80%~95%;17~25日龄的雏鸭发病较少,死亡率为16%~50%;4周龄以上的雏鸭则很少发病,死亡的更少。
3 症状
潜伏期为1~4d。雏鸭突然发病,病程急剧,在几小时内即不能走动,食欲废绝,眼半团呈昏睡状态,有时有腹清泻,随后即出现神经症状,运动不协调,双脚痉挛,呈游泳样运动,头向后仰,翅下垂,呼吸困难,不久即行死亡。急性病例常突然死亡,无任何病状表现。病程约3~10h,病雏多数死亡,耐过康复的生长迟缓。
4 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变为肝肿大,质地松软,极易撕裂,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色泽随患病雏鸭年龄而有所不同,2~5日龄病鸭呈褐黄色,10~30日龄病鸭呈浅黄到淡红色。有些病例,还可见肝实质中有坏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有时略肿大,外观可看到斑纹,被膜下有小的出血点。肾肿大,充血。心肌质软,呈熟肉状。肺郁血。肠黏膜肿胀、充血,覆有粘液。脑充血、水肿、软化。
5 诊断
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鸭,发病急剧,传播快,死亡率高,病鸭有明显神经症状,剖检肝肿大、变性或出血等特征性病变,根据以上特点常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5.1鸭胚接种取病鸭肝组织悬液,加抗菌素处理后,接种于12~14日龄鸭胚尿囊腔内,经5~6d死亡,可见到胚体发育受阻,呈侏儒胚等病变。取尿囊液接种2日龄雏鸭,接种后第4天出现曲型病状死亡,即可确诊。
5.2病毒鉴定可作病毒中和试验,利用特异性高免血清或康复鸭血清,通过鸭胚和雏鸭,与病毒作中和试验,这是本病较为有效的确诊方法。
6 类症鉴别
主要与鸭瘟相区别。鸭瘟主要发生于成年鸭,病变表现与本病不同的,主要为食道和泄殖腔黏膜发生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
7 防治
(1)加强雏鸭群的饲养管理。(2)当雏鸭发病时,可利用高免血清或康复鸭血清给每只雏鸭肌肉注射0.5ml,能预防本病和降低其死亡率,效果很好,保护率可达90%~100%。(3)在本病常发地区,可用鸭肚炎病毒(强毒)给留种母鸭进行免疫注射,经过免疫的母鸭所产的蛋含有抗体,孵出的雏鸭在15日龄内可以得到保护。给母鸭免疫的方法是:取病鸭的肝、脑组织制成1∶10稀释悬浮液,加抗菌素处理后,吸取无菌上清液,以0.2~0.3 ml接种于11~12日龄鸭胚绒毛尿囊膜上,取48~96h死亡的尿囊液和羊水,用抗菌素处理后,离心沉淀,经无菌试验合格后,即可成为疫苗。用生理盐水作4倍稀释免疫母鸭,皮下注射1ml/只,隔5~14d后再注射1次。经2~3周后,母鸭所产的蛋则含有抗鸭肝炎病毒抗体。(4)在本病流行地区的雏鸭,于出壳后可利用病愈母鸭或高免母鸭所产的蛋,制成蛋黄液进行注射,也可防治本病,保护率可达90%~100%。蛋黄液的制作方法,取高免种鸭所产的蛋浸泡于2%来苏儿溶液中,将蛋壳刷洗干净后,抹干,打开蛋壳,把蛋内容物倒入灭菌容器内,除去蛋白,将蛋黄充分搅拌,然后用灭菌生理盐水按1∶5稀释,每500ml蛋黄稀释液加青霉素100万IU、链霉素1g。密封后,置4~8℃冰箱内可作短时间保存、备用。初出壳的雏鸭,每只皮下注射0.5ml。已发病的雏鸭每只皮下注射1ml。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6)06-0042-01
收稿日期:(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