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褐斑中医临床研究近况

2016-04-05陆小连莫晓枫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黄褐斑医家血瘀

陆小连,莫晓枫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2.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53)

黄褐斑中医临床研究近况

陆小连1,莫晓枫2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2.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53)

Recent developments of TCM clinical research on chloasma

黄褐斑;黧黑斑;面尘;病因病机;治疗方法

黄褐斑(chloasma,melasma)是一种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属于中医“黧黑斑”“面尘”范畴,民间又称“蝴蝶斑”[1]。其发病特点为颜面部出现面积大小不等的浅褐色至深褐色的色素斑片,一般呈对称性分布在额部、眼周围、颧颊部、鼻旁和口唇周围,边缘多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阳光照射颜色会加深,严重影响患者美观[2]。目前流行病学显示,本病患者女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9)[3]。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加重,并且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失眠等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给患者带来诸多烦恼与痛苦[4-5]。近年来中医学者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临床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对黄褐斑的研究及治疗由来已久,《阴阳十一脉灸经》(战国至秦代)首次提出了黧黑斑的症候,并详细论述了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6]。综观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报道,现代医家对于黄褐斑病因病机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 从脏腑功能失调论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指出:“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也指出:“面黑皯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气血不调,致生黑。”故现在多数医家认为本病责之于脏腑功能失调,五脏六腑之精气充盈,气血运行通畅,则能上荣于面;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则面部晦暗枯槁,或生黑斑,“有诸内必形诸外”。孙亦农认为五脏在生理功能上各有所司,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络脉瘀滞于面部;若心气不足,无法充养血脉,或脾胃运化失调,气血津液生成不足,则面部肌肤失于濡养;肺宣降功能失常,清精无法输布,浊气不降反升,上扰于面部;肾精亏虚,肾之本色外显,均可引起面部黧黑斑。故其治疗上注重于脏腑调理[7]。余土根认为本病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应首辨脏腑虚实,虚者主要因肝肾亏虚、脾虚湿盛而起,实者主要因肝郁气滞所起,故辨证论治以补益肝肾、健脾祛湿、疏肝理气为主[8]。许子春将黄褐斑分为肝热郁火型、脾虚湿热型、肾气不足型,主张治疗上注意区分脏腑定位,并自编歌诀,“面汗定位脏腑宗,左肝右肺额心中;鼻脾眼眶同颏肾,上唇则为瘀胞宫[9]。”而刘吉凤等[10]通过对14篇名老中医治疗黄褐斑文献的数据分析,发现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主要责之于肾、肝,其次是脾,该三脏占总频数的78%。

1.2 从情志失调论

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曾指出:“黧黑如尘久始暗,原于忧思恼怒成。”本病以女性患者居多,而“女子以肝为先天”,故古代医家治疗多强调舒肝解郁、调畅情志[11]。张明等[12]通过对307例黄褐斑患者进行心理学量表测定,发现抑郁障碍者249例(82.11%),焦虑障碍者89例(29.99%),在中医分型中肝气郁结型占60.59%,表明情志失调是黄褐斑的主要病变机制。张明[13]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黄褐斑患者的病程、伴随症状、皮损颜色深浅均受情志的影响。情志不畅,或肝气不疏、气滞血瘀,或心肝失养、气郁血虚,或相火妄动,肝肾阴亏,脉络空虚,肌肤失养,均可引起黄褐斑。故治疗上除用药物调畅情志外,更应进行心理上的疏导。

1.3 从“瘀”“虚”论

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曾指出:“黧黑斑者,水亏不能济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现代多数医家亦遵从此理,从“瘀”“虚”论治。周文祥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好发于女性,女性因其特殊生理变化易引起血瘀,血瘀致面部络脉瘀滞而形成黄褐斑。认为“血瘀,经络不通”是黄褐斑的基本病理特点,治疗上多予活血化瘀之法[14]。吴景东认为脏腑失和为本病之病因,其本在于“血瘀”,血瘀又可引起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失和加重,周而复始,病情迁延难愈,故其主张“通因通用”之法,以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15]。张荻[16]总结王旭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指出“阴虚血瘀”为本病主要病机,主张以“滋肾化瘀”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0%。

1.4 从中医体质差异论

中医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通过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共同作用形成的生理、心理、形态结构等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人体个性特征[17]。王琦认为治疗疾病从体质着手,可以通过纠正体质偏颇,降低疾病发病率,提高疗效[18]。廖岩等[19]指出体质偏颇是损美性疾病产生的土壤,并影响其转归。王相东等[20]通过对149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评估,发现偏颇体质者占93.96%,其中以痰湿质、气郁质、阴虚质居多。华晔[21]对12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评估,发现存在明显的体质偏颇,痰湿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湿热质>特禀质。故其主张在治疗上根据体质差异,改善体质偏颇。

2 中医治疗方法

由于社会的变迁、古籍的遗落散失等,中医相关著作中并未有本病特效疗法的描述。而本病作为一种难治性、损美性疾病,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及医家的关注。现代医家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了多种中医疗法,各有见地,现择其代表性疗法概述如下。

2.1 中药内调法

现多数医家根据病情所需,或辨证施治,或予专方验方,疗效可观。陈彤云根据藏象理论,认为本病责之于肝、脾、肾三脏,故选用逍遥散、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等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22]。朱良春认为本病病机可归纳为肾亏肝郁血弱和肝郁气滞血瘀,故活用“肾气丸”和“逍遥散”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23]。李思仪[24]认为本病主要归结于郁、虚、瘀,故采用桂枝茯苓丸对4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总有效率达85%。王合等[25]认为本病主要因肝郁气滞、木郁克土而起,故临床采用自拟理气消斑汤,并与口服维生素C泡腾片组作临床对照研究,发现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李咏穗[26]采用自拟美白玉容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黄褐斑患者144例,治疗12 w后患者MASI(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下降平均为14.86%。

2.2 外治法

作为一种难治性皮肤病,内服药常有药力不易到达皮损表层的缺点,故现亦有部分医家采用针灸、推拿等外治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李清玲等[27]采用毫针针刺治疗黄褐斑,基本穴位:阿是穴(皮损局部)、合谷(双)、血海(双)、三阴交(双),并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发现3个疗程(30 d)后针刺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维A霜组。李杰[28]采用耳穴刺络疗法治疗本病,以肺、心、内分泌、耳尖为主穴,再根据不同病情,酌情选用肝、肾、卵巢等穴,总有效率达85%。张贵锋等[29]采用薄氏腹针治疗本病,减轻患者疼痛度的同时,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83%。此外,为提高治愈率,部分医家提倡将多种针灸推拿疗法结合使用。老锦雄等[30]选用体针辨证施治配合神阙穴隔盐灸治疗黄褐斑,3个月后,治愈率为15%,显效率为36.7%,有效率达100%。毛忠南等[31]采用经络美容法治疗本病,即先予经络调整,再予体针辨证施治,最后面部皮损处局部围刺,3个月后有效率为92.6%。江燕等[32]采用推拿、针刺、穴位敷贴综合治疗,即先按摩穴位疏通相关经络,再体针辨证施治,再予耳穴压豆和祛斑粉敷贴,最后埋线,180例患者中显效170例,好转10例。

2.3 多联综合疗法

亦有部分医家采用多联疗法,以期起协同之效。周重远[33]采用“中医三联疗法”,即中药煎剂、中药面膜结合耳针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李龙昌[34]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采用面部皮损局部和相应体穴针刺、推拿结合中药煎剂治疗黄褐斑,总有效率达90%。刘宜群[35]通过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制定了养生美容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黄褐斑,即在中药内服、七白膏外敷的基础上,再予养生茶、药浴、循经推拿、香薰、音乐、养生药膳治疗。

3 小 结

黄褐斑,作为一种难治性皮肤病,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中西医学者均在积极探索其病因病机及有效疗法。中医学者通过对古籍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对本病有独到的见解,形成了一系列独有的治疗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且副作用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见地。但总体而言,仍存在疗程长、治愈率低等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且各报道或为小样本量临床试验,或为一家经验之谈,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作为后续的探索,如何能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寻找出一套更为完整、优良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提高临床普及率,是目前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德宇.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10-313.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440.

[3]何黎.黄褐斑诊治新思路[J].皮肤病与性病,2012,34(1):13.

[4]江军,黄金明,钱伟,等.一个遗传性血色病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其遗传基础初探[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11):842-844.

[5]杨婷婷,杨国红,王曙光,等.黄褐斑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3):604.

[6]伊波史.黧黑斑中医证治的文献整理与外用方用药规律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7]冯沛,孙亦农.黄褐斑的五脏论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4):433.

[8]齐凤鸣.余土根治疗黄褐斑临床经验[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2):70.

[9]杨绮,张绮娟.许子春治疗面部黄褐斑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3):204.

[10]刘吉凤,谢梦洲.名老中医治疗黄褐斑的规律探析[J].中医药导报,2008,14(12):12.

[11]孔庆喧,王莉.黄褐斑发病机制与中医治疗浅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2):118.

[12]张明,李丽琼,吴志明,等.黄褐斑中医证候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3(6):10.

[13]张明.黄褐斑与情志因素相关的中医文献和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14]王萍,程萃华.周文祥从血瘀论治妇女黄褐斑经验[J].甘肃中医,2011,24(1):11.

[15]解玉平.导师吴景东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经验[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

[16]张荻.滋肾化瘀法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17]马晓峰.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史及中西医学体质学说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18]俞若熙,杨寅,陈雪梅,等.从血瘀体质论治黄褐斑的理论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3):749.

[19]廖岩,王琦,郑丹.论体质与损美性疾病的相关性[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3):149.

[20]王相东,樊西玲,郭小青.从中医体质角度调治黄褐斑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10):1 353.

[21]华晔.黄褐斑的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0):30.

[22]陈勇,曲剑华,陈彤云.陈彤云对黄褐斑的辨证论治[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1):99-100.

[23]邱志济,邱江东,邱江峰.朱良春治疗颜面黧黑斑经验的临床运用——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4,13(6):443.

[24]李思仪.桂枝茯苓丸证治规律研究及治疗40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25]王合,侯慧先,刘坤,等.自拟理气消斑汤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2(1):21.

[26]李咏穗.自拟美白玉容汤治疗黄褐斑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27]李清玲,李萍.针刺对黄褐斑患者血清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12):15.

[28]李杰.耳穴刺络法治疗黄褐斑6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6,14(7):21-22.

[29]张贵锋,黄泳,区伟雄,等.薄氏腹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7):1 156.

[30]老锦雄,李子勇.针刺加神阙隔盐灸治疗黄褐斑60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1):35.

[31]毛忠南,王世彪,常亚霖,等.经络美容法治疗黄褐斑及其对患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9):789.

[32]江燕,吴宁.针灸治疗黄褐斑18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20):66-67.

[33]周重远.中医“三联疗法”治疗黄褐斑40例[J].江苏中医药,2008,40(1):52.

[34]李龙昌.针刺加推拿为主治疗黄褐斑[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650.

[35]刘宜群.肝气郁结型黄褐斑的中医养生美容综合疗法[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2):40.

(编辑:梁葆朱)

R275

A

1671-0258(2016)01-0072-03

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ZA095)

陆小连,在读硕士,E-mail:huijinlili@126.com

莫晓枫,Email:137788560@qq.com

猜你喜欢

黄褐斑医家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血瘀体质知多少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