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分析

2016-04-05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刘佳音

中国商论 2016年3期
关键词:信贷风险风险分析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刘佳音



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分析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刘佳音

摘 要:当前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换挡时期,而汽车行业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其受到了经济发展换挡期的多方面影响。汽车金融信贷业务作为汽车金融服务的核心业务之一,其受到的影响也是较大的。本文从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的现状分析入手,分析了引发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的外部与内部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汽车金融 信贷风险 风险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出现了汽车信贷,直到2002年,为更好地刺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国家逐步放开了汽车消费贷款等方面的限制,该政策也间接导致了国内汽车行业的井喷式发展。但是,我们需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金融信贷风险给我国正常金融体制带来的影响。为更好地保证我国企业金融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促进汽车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全面实现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的分析,本文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控制企业金融信贷风险实际意义。

1 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现状

国内经济在过去10年发展速度较为迅猛,汽车行业作为直接的受益行业之一,汽车销量突飞猛进,汽车金融也出现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表1为国内汽车行业2003年到2015年1月产销情况。

表1 我国汽车行业2003~2015年1月产销情况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截至2015年1月,国内汽车的产量与销量相对于2003年有了近6倍的增加,我国已经进入到汽车社会。

虽然当前国内企业金融行业仍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受到国内企业金融产业起步总体较晚、参与主体较为单一、消费基础较差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金融产业存在有较大的信贷风险。在2015年4月,上海召开的中国汽车论坛中,著名汽车销售总监李亮指出,国内汽车贷款的比例为近40%。此外,根据“汽车之家”发布的相关数据表明当前,国人在进行汽车消费时已经逐渐认识到汽车贷款给自身生活带来的利好,再加上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调整,选择采用贷款的形式购买汽车的人数必将越来越多。

另外,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6月,国有的四大商业银行在汽车消费贷款方面的总额已经超过了6000亿元,占据四大商业银行总贷款总额的近20%。同时随着贷款数额的不断增加,由此造成的违约率相对于先前有了明显的增加,部分地区由于汽车信贷导致的坏账率已经增加到12%。截至2014年,我国的汽车消费贷款已经有超过2100亿元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部分地区的汽车贷款中出现不良贷款率已经超过了近45%,同时其中隐藏的潜在问题更多,严重影响到我国银行金融的正常运行。

2 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形成原因

当前导致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按照原因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两大方面。

2.1 外部因素分析

2.1.1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到汽车金融信贷风险,按照政策类型不同可分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种。其中前者主要为对税收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整。后者主要为对利率与货币供给的调节。当这些政策发生变化时,将直接影响到市场物价水平与人民收入水平。而物价水平与人民收入直接决定了汽车贷款的还款情况,从而引发汽车金融信贷风险。

2.1.2 经济周期性波动

首先,经济周期可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及复苏4个阶段,若处于经济的繁荣时期,市场投资总额增加,整体的资金需求量提升,银行的利率必然升高,增加了客户的还贷风险,诱发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发生。其次,若处于经济衰退与萧条的时期,居民收入必然下降,失业率增加,车主的还贷能力必然降低,导致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增加,出现大面积的违约现象。可见,在由于经济周期性的波动给汽车金融信贷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2.1.3 社会环境与市场竞争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汽车金融消费信贷的余额已经突破了3500亿元;同时,其预测到2020年,国内汽车金融消费信贷余额将增加到5000亿元。这表明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空间还是较大的,较大的空间必然诱发市场竞争的加剧、竞争活动的增加,各大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将会更多。例如,中国银行当前推出的“房车通”、“车贷宝”等类似的软件,均是为更好地提升自身在汽车金融信贷市场的占有率;中国农业银行也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站服务式车贷中心;光大银行推出了“乐购车”;招商银行提出的“车购易”最快能够在1个小时内得出审批的结果。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诸如上述的类似活动,引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给汽车购买的社会市场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出现为抢占汽车金融信贷市场而不顾自身利润、降低信贷门槛的情况,导致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的增加。

2.2 内部因素分析

2.2.1 内部员工的信贷风险识别能力

汽车通过信贷的方式进行购买时,所需的环节较为复杂,各种信贷模式有着不同的计算规则,这就无形中给员工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很多金融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该方面有着较大的欠缺,存在较为突出的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导致无法掌握客户的真实动态性信息,无形中增加了甄别客户信用等级的难度,诱发了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增加。

2.2.2 汽车金融公司自身的经营风险

部分企业金融公司为更好地拓展自身的业务范围,在具体的企业信贷的过程中,不能严格地执行国家制定的各种信贷政策,出现不同程度的违规经营。再加上其内部各个部门在具体工作时协作能力不强等因素的影响,互相扯皮,导致汽车金融信贷业务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洞,人为地增加了汽车金融信贷风险。

2.2.3 贷款人还款能力风险

当前我国并没有构建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这必然增加了汽车金融信贷风险。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在办理汽车贷款服务时只能从一些书面资料了解贷款人的信用情况,这就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使得本没有充足还款能力的客户顺利地通过贷款的方式购买了汽车,诱发了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的发生。

3 加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策略

3.1 加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外部措施

3.1.1 逐步完善与个人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

逐步完善与个人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降低汽车金融信贷风险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的主导,应根据汽车消费的具体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出与个人信用信息相关的收集、整理、流动及使用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确保信息的公正、客观性,逐步构建完善的个人信用破产管理制度,全面实施个人信用报告制度,并做好对信息的及时更新。更新内容主要包括有客户的商业保险情况、家庭情况、个人信用记录及有无犯罪记录等。这里也需做好对客户个人隐私资料的保护。

另外,逐步的推行个人信息电子化建设,在各大银行之间实现全面的个人信用信息交流机制,确立科学合理的个人信用评价机制,在充分利用客户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手段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判定。此外,在逐步完善与个人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时,可将征信机构纳入到法律法规的建设中,从而更为有效地解决与信用评估相关的问题。也需将个人约束机制纳入其中,必要时可对违约较为严重的个人进行经济与法律双层面的制裁。

3.1.2 构建完善的二手车市场

当前二手汽车为降低汽车金融信贷风险的主要抵押物之一,因此,进一步规范二手车市场是对于降低汽车金融信贷风险是较为关键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首先增强对二手车市场的管理力度,减少对二手车交易主体的限制,逐步将汽车的经销商与金融公司作为二手车市场的主体,避免二手车交易过程中各种不必要的税收政策的限制,逐步实现二手车交易税费标准的统一性,构建科学合理的二手车评估体系,制定出严格统一的二手车标准,强化二手车服务,这均能有效降低汽车金融信贷风险。

3.1.3 增强国家宏观政策的透明性

国家宏观政策对于汽车金融信贷风险有着较大的影响,其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未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走向,从而导致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因此,全面增强国家宏观政策的透明性是较为重要的。在具体实施时,可针对与汽车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深入地解读,帮助企业行业厘清汽车金融信贷风险与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之间的关系,帮助企业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汽车金融信贷自身的风险。

3.2 加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内部措施

3.2.1 降低经营风险

首先,应构建出完善的风险评级系统,将信用评级的相关软件逐步引入到自身企业中,对自身潜在的客户进行定量分析,更好地提升信用评估数据的可利用性。其次,构建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自身内部管理工作,强化汽车金融信贷风险责任,层层分担责任,准确地落实到个人,充分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增强责任的针对性,防止出现相互扯皮的情况。

3.2.2 减少操作风险

首先,应完善汽车金融信贷管理体系,金融机构应提升自身的风险意识,明确自身内部风险控制的目标,提升自身持续经营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降低自身损失概率的发生。其次,优化人员招聘与培训制度,更好地提升汽车金融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将控制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升级为防范汽车金融信贷风险。

3.2.3 推进我国汽车金融产品的创新

推动我国汽车金融产品创新有利于分散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吸引更多的优质客户办理汽车金融信贷业务,从而降低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在具体实施时,可首先借鉴诸如德国、美国所开展的汽车融资租赁服务,采用分期租赁收费的方式,提升汽车的使用效率,盘活汽车购买所需资金。其次,大力鼓励一些资质良好的企业金融公司适当地开发融资性商业票据或者大型的债权,从而更好地提升汽车信贷的贷款服务专业化水平,降低汽车金融信贷风险。

4 结语

全面降低汽车金融信贷风险不仅对金融机构有利,其对广大的汽车消费者也是非常有利的,能够使汽车市场更为规范化,这样才能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周浩,周密.汽车信贷能走出当前的困境吗——基于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模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6).

[2] 李智敏.GPS对汽车消费信贷系统核心能力提升研究——以中航金城汽车消费信贷信息化应用为例[J].会计之友,2012(16).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1(c)-068-03

猜你喜欢

信贷风险风险分析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新常态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析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展望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税收风险的探析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民间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析与控制
四川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