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发展的探究
2016-04-05李荛伶罗贵球
李荛伶 罗贵球
【摘 要】分析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其对ESP教师的岗位要求,探讨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并基于国内已有的ESP教师培养的理论争论与实践探索,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为例,对大学英语老师如何转型为ESP教师进行具体探索。
【关键词】高职 大学英语教师 ESP教师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144-03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传统上以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通用英语)教学为主,而目前随着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能力培养,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用英语)以及ESP教学方式途径等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打造稳定的ESP师资队伍是建立一个完整ESP教学体系的先决条件。依据ESP融合语言教师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结构特点,ESP教师应该首先满足是一名合格EGP教师的条件。因此,把现有英语语言学专业出身的大学英语老师转型为合格的ESP教师,是目前我国建立稳定ESP师资队伍最快速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试分析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其对ESP教师的岗位要求,探讨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师如何转型为ESP教师的具体路径,从而就如何建设ESP师资队伍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其对ESP教师的岗位要求
ESP教学是与某种具体专业、科目或者用途目有密切联系的英语教学,这种教学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明确的目的性,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Hutchinson T.& Waters提出:专门用途英语不是一种区别于通用英语的“特殊种类英语”;只是通用英语的一种特定功能变体(variety of English)。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专门”,是指通用英语各项技能在某一行业的具体运用,根据行业工作岗位的社会需求,侧重的技能不同。因此,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仍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包括语言教学的所有特征和要素。实际上,ESP课程是语言类课程(language-based course),区分于以专业内容为主的专业课程(content-based course)。第二,特殊的教学内容,即行业化的内容。培养英语学习者在行业活动环境中运用各种语言技能是ESP教学的主要目的。Strevens和Dudley-Evens & ST,John的ESP教学理论也指出:在ESP 教学范畴里,ESP教师应具备英语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应行业知识,这仅仅对ESP教学方法来说,最核心的问题是需要考虑学生未来工作的“目标需求”和目前的“学习需求”而采用相应行业侧重不同技能的教学方法。
ESP的教学特点、目的和方法要求ESP教师具有行业知识结构。Hutchinson T.& Waters提出,ESP教师有五种角色:语言教师课程设计者、教材提供者、ESP合作者、ESP研究者、ESP的评估者。李红认为,ESP 教师的个人知识结构应该由两方面的知识构成:第一,ESP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EGP教师,有外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理论的基础。第二,ESP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如作为计算机英语教师,这名教师首先应是一名成功的EGP英语教师,另外,应熟悉计算机行业中的术语,基础的、核心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计算机英语技能在行业工作情景中的应用。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行业相关英语技能的能力。
二、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一)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是社会与学生个人学习的迫切需求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也兴起过ESP的研究,但ESP的发展在当时因各种原因而被搁浅。随着当今世界和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掌握英语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熟练掌握相关行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现行大学英语对各行业的英语工作场景使用针对性太少,企事业单位更偏向聘用充足的行业英语加上深度相合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由于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需求是外语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缺少的启动步骤,因此,本课题以两个专业为例,通过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对有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在校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做了具体的调查。毕业生、企事业单位与在校生三方问卷有效回收率均超过70%,问卷调查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我们得出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分析如下:第一,76%的企事业单位与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不符合行业岗位的英语要求,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影响不大。第二,90%的企事业单位、毕业生与在校生都强烈要求增加开设行业英语的内容教学。可见,行业英语教学的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巨大。第三,对行业英语听说、专业词汇与资料翻译、写作三项的熟练掌握程度需求,企事业、毕业生与在校生三方的需求度从低到高,分别是50%、60%、70%。第四,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对工作中使用的英语技能理解不一致。毕业生认为工作中使用最多的英语技能为听力与阅读,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非英)则要求较强的阅读行业英语能力。第五,毕业生和企事业单位、在校生对工作中使用的英语技能希望亦不一致。毕业生希望提高听说、写作能力;企事业单位认为员工行业英语阅读与写作技能有待提高;在校生则认为全部技能都需要学习,其中口语尤须提高。第六,毕业生认为使用英语最多的场景是阅读机器指令,企事业单位认为是产品与服务介绍、业务电子邮件。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低,ESP教学远远落后于社会和学生学习的迫切需求
我国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投入大、效率低,行业英语教学远远落后于社会与学生学习对行业英语的迫切需求。经过本课题的调查数据表明,2008至2012年5年期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四级通过率在0%到5%之间,高职B级通过率在10%到30%间徘徊。据此,我们可以认为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是几乎无效的。卫乃兴、周俊英、刘润清、秦秀白、刘法公、蔡基刚、陈冰冰等学者指出我国大学英语太过重视基础英语,忽视ESP教学,极大影响了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并指出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应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马俊波提出要建立一个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国内众多学者已就ESP的需求分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堂设置、教材编写、考核方式等,对如何搞好我国的ESP教学提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但非常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我国本科和高职高校都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ESP教学体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第一,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英语师资培养结构不够合理,缺乏专门的ESP教师教育专业。第二,教育行业没有一支成熟稳定的ESP教师队伍。蔡基刚提出,ESP方向研究在我国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是一个空白。我国传统的师范英语属于通用英语范畴,专业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主要偏向纯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之间没有关联,英语师资与各行业的专业师资培养各自为政,没有考虑到“专门用途英语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更没有考虑到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是一门应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学科。
三、国内ESP教师培养的理论争论与实践探索
(一)国内对ESP教师培养对象的争论
我国对ESP培养或培训对象为传统的师范类英语专业教师还是专业教师至今仍有很大争议。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选择教师和提升ESP教师素质的矛盾,逐渐建立专职ESP教师的队伍,国内学者针对ESP师资的培养对象提出了三种意见:一是建议把在职的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培训等各种途径转型为ESP教师。如刘润清、王蓓蕾、蔡基刚、陈冰冰、熊倪、高战荣、李晓荣。二是建议由英语功底好的优秀专业课教师,而非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英语教师担任ESP课程的教学。如黄建滨和邵永真,朱万忠、韩萍,赵足娥。三是主张本科段主修为英语专业,硕士或博士阶段主修为其他行业的教师为ESP教师,并指出由这些教师授课是比较理想的授课模式。
(二)国内ESP师资建设的一些实践
我国目前有些学者已进行ESP教师培训的一些实践研究。比如第一种,主张把在职老师转为ESP教师,高战荣提出大学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加快EGP教师向ESP角色的转换。李晓荣认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可采取校本培训模式、团队合作模式和自我发展模式三种模式,实现EGP教师向ESP教师的顺利转型。第二种建议把英语功底好的优秀专业课教师转型为ESP教师的实践。朱万忠、韩萍、赵足娥、余丽雯认为可以通过各种措施与方法方法促进专业教师转型的执行。至于第三种方法,目前国内有一二十所高校采用本科段英语专业,硕士博士阶段为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为ESP教师的模式,例如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我国个别高等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ESP教师的培养存在问题,并尝试ESP的教学工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设了法律英语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教学。上海外贸学院定期派大学英语教师到英国进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培训。这种措施当然非常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从国内大部分高校目前的条件来看,非常不现实;能够做到的学校太少;结果是仅仅小范围解决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内ESP教师短缺的整体局面。
综合中国现在大学院校,第三种实行起来会有很多现实的限制,实施起来需要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改变。如改变我国“晋升副教授应具有与所从事专业一致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一职称评定的规定。在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的院校,实施需要更长的时间。第二种ESP师资培养方法,把专业教师转变成ESP教师,难度比语言教师即大学英语教师转变为ESP教师更大。笔者认为,对于大部分的高校,如何把在职的大学英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教师顺利转型为合格的ESP教师,是最适合建立我国专职ESP教师队伍的途径之一。此措施满足合格的ESP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EGP教学教师的条件。对于我国现在绝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需要转为ESP教师的国情,此种做法是比较切合当前师资队伍结构现状的,也正好符合学生和社会对ESP教学的迫切需求。
四、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发展的具体探索——以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为例
我们对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的专业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做了现状及需求抽样调查,对本院要建立ESP教师队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因为ESP教学对教师岗位有某特定专业知识与语言教学背景的双重要求,该院专业教师本身语言功底差、没有英语教学经验,但专业阅读能力强,他们选择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阅读+翻译”,缺少语言各项技能的训练,几乎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知识被动接受者的角色;相似的,语言教师担任ESP教学,因为不懂相应学科专业知识,也难以做到ESP教学。大学英语教师承担ESP教学的困难是: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不了解计算机行业英语使用的场景与技能需求;缺乏与学生水平相适应的专业英语教材;缺乏ESP英语教学的口语训练;学生接受能力太低,行政管理的支持力度不够等。
结合Hutchinson T.& Waters上文提出的ESP教师岗位五点要求考虑,本文选取大学英语即语言教师进行实践。
其一,课程目标。经过一个学期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学习、参与专业实训课和专业实习的实践,和专业教师共同编写ESP教材,设计ESP教学大纲,ESP教学内容和ESP工作场景教学,大学英语老师能承担计算机英语教学。
其二,培训时间。具体为2个学期。
其三,培训框架与内容:针对本院大学英语老师转型为ESP 教师的前三种难题,我们采取以下的措施。(1)校本培训模式:由专业教师为大学英语教师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为期两学期,每期16周,每周两课时。通过专业课的课程,大学英语教师熟悉计算机专业核心内容与实训项目,为以后ESP教学内容设计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和针对性的ESP英语场景教学设计做准备。(2)团队合作模式:大学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组成2-4人的结对小组,通过团队合作的平台,大学英语教师与计算机专业教师共同分析学习者特定的学习需求和该专业英语场景需求,联合制定教学大纲,合作编写ESP教材,计算机英语讲义,专用术语,工作场景与工作过程等的课堂教学用语,共同收集教学资料,进行集体备课;每一个教学单元一起拟定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大学英语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研究适合计算机英语的教学方法,大学英语教师向专业教师及时咨询、请教授课时遇到的专业问题,确定切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3)组织大学英语教师到计算机实训课参加听课,到计算机专业的实习公司参加专业实践,对计算机行业运用英语的工作场景有更深刻的了解,扩充相关行业的实际工作知识。(4)自我发展模式:通过ESP语料库、电子图书馆、网络培训和网络合作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ESP水平。学校定期组织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计算机英语的ESP语料库学习,通过电子图书馆、网络培训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计算机英语术语与专业知识。(5)大学英语与专业教师制定一套适合学生的ESP英语学习评价系统,以形成性评估占70%,终结性评估占30%的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其最终目的是掌握实际工作的英语技能而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学习分数。
其四,教学效果。实践结果显示,学生对大学英语增加ESP教学的做法认可度非常高,强烈要求增设大学英语教师担任的计算机英语课程。参加本课题ESP教师校本培训的大学英语教师,经过一年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学习、参与专业实训课和专业实习的实践,和专业教师共同编写计算机英语校本教材,设计计算机英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场景教学,在由EGP教师转型为ESP教师的道路上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
五、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需求调查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团队合作与参加行业实践是在职大学英语教师转型为ESP教师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这种措施的特点是:以大学英语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为基础,在实际教学中与专业教师互相合作学习,交流教学经验,提高自身ESP教学的水平,向ESP教师快速转型,以满足社会和学生日益增大的行业英语教学需求。
本文只是对建立ESP教师队伍的有益尝试。当然,各高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和师资教学情况不尽相同,本文的措施亦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如何培养更成熟的ESP师资队伍,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进行实践的内容。
【参考文献】
[1]Dudley-Evans,A.&M.J.St.John..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plinary Approach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125
[2]Halliday M A K,McIntosh A and Strevens P.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64
[3]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马俊波.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4)
[5]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存在的依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6]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时期的我国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中国外语,2012(1)
[7]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1)
[8]高战荣.国外ESP教师教育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知识发展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4)
[9]李晓荣.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型[J].教育与职业,2012(14)
[10]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1]张炳阳.2007,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N].光明日报,2007-03-01
【基金项目】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北部湾高职高专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一体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2JGZ201)
【作者简介】李荛伶(1973— ),女,硕士,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人文与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专门用途英语;罗贵球(1976— ),女,硕士,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人文与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课程教学论,商务英语。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