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制度教化探析
2016-04-05王源平
【摘 要】对大学生道德生活进行制度教化,需遵循公正民主的制度原则和“无一例外”的教化原则,在“有道德的制度—有道德的生活—有道德的个人”的“强约束”制度教化中,建构塑德“公正为本”、尚德“他律认同”、有德“规训教化”、习德“刚性约束”、行德“理解式强制”的全方位制度道德生活,使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个人”。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生活 制度教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030-03
近年来,高校德育一定程度上远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低效的状况,突出表现为“一袋子德育知识”的德育智育化和“主体大多数沉默”的“德育空场”。针对高校德育存在的弊端,杜时忠教授在2002年提出了“制度德育”思想,其核心主旨是“道德的制度形成道德的个人”以及“道德的制度建设比榜样示范更重要”,之后“制度教化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和应然资源”得到德育界的重视。但到目前为止,在这方面的已有研究仍比较少。无论是在理论价值还是在现实意义上,制度教化对于引导大学生道德生活和破解高校德育困境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制度教化:大学生道德生活的重要议题
高校德育研究的一个普遍共识是应当面向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从他们鲜活而富有个性化的生活场域和实际需要出发,置身于其中,以此真切感悟和体验道德问题,以“有道德的生活”形成“有道德的个人”。制度教化面向大学生的道德生活,以“有道德的制度”导引“有道德的生活”和塑造“有道德的个人”,对于他们的道德养成和破解高校德育困境具有关键意义,应当成为大学生道德生活的重要议题。
(一)制度教化是大学生道德养成的关键。制度作为一种具有建构意义和根性价值的人类社会基本规范,是经济学领域实现“利益博弈最大化”和“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交易组织行为,是政治学领域基于人过集体生活的必然和对社会稀缺资源进行权威分配的一种强制性的规范体系,是社会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和整体约束力并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相对固定样式”的社会自我维系系统,是哲学领域以强制性方式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和规范性存在物及社会关系总和。这样一种关键性、稳定性、强制性、可预期的“游戏规则”规范和建构了人类社会集体生活的基本秩序,为其适时地提供工具性的刚性规则、观念性的柔性价值理念及程序化、可操作的制度载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推手和不可或缺的基石。对于道德而言,制度本身具有“人类过正当和秩序生活”的制度德性,同时制度作为工具理性还具有引导和保障道德生成的“他律”作用,因此“以制度教化道德”比“以道德教化道德”更为根本和更具保障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教育阶段是其成长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刚刚从“类军事化管理”的“高他律性”中学时代中解放出来,又即将走向独立自主的“高自律性”成人社会,其道德生活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并存、利己性和利他性并存、幼稚性和复杂性并存等介于被管束和求独立之间的中间过渡特点,因此,适度的制度教化对于培育他们的德性不仅是必要和关键性的,而且是有形和可操作的。
(二)制度教化是破解高校德育困境的根本路径。正如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所言,“德行是人类花园中最美的花朵”,因此德育的重要性也非同一般,我国一直将其置于教育的首位,但其现实遭遇却与其重要性大相径庭。高校德育普遍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假大空”以及“德育洞”(杜威语)和“美德袋”(科尔伯格语)现象、“一大堆正确的废话”、以知识德育和学生管理代替德育、实效性差等德育困境,甚至德育“去道德化”,反而使学生离道德越来越远,导致伪道德和德育边缘化、虚无化。高校德育困境的弊病主要在于:一是道德教育本身的悖论——“有关道德的教育,是道德学而非道德教育本身”;二是高校道德教育的偏差——智育化、管理化、形式化。为此,道德教育应当寻找新的可行性解决方案,而制度教化对于道德建构和德育去垢的意义是根本规范性、刚性、强执行力的,因为道德生活首先是一种制度生活,每个人都是“一种制度里的公民”,制度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并且制度育德的路径至关重要,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人们需要的与其说是好的人,还不如说是好的制度”。制度教化对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建构意义在于:在本体论方面,制度教化“去物化”和“建人化”道德生活,促进人的解放意义和价值;在价值论方面,制度教化使大学生道德生活从失真到本真,还原道德本质和人生意义;在方法论方面,制度教化使大学生从知道到体道,是“去知性论”和“去规训化教育”诟病的最根基路径;在心智论方面,制度教化使大学生从心动到行动、是统一他们的德知、德性、德情、德行的关键路径。毋庸置疑,制度教化成为了破解高校德育困境的“牛鼻子”和关键议题。
二、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制度教化基本原则
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制度教化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即公正民主的制度原则和“无一例外”的教化原则。
(一)制度原则:公正民主。制度从理念、设计到运行、监督、评估都应当以公正和民主为其基本原则和价值诉求。
1.公正即公平正义,是公平和正义的最大公约数和强强联合,公平强调的是以水平为尺度的不偏不倚的工具理性,正义强调的是给人恰如其分所得即权利和义务相匹配的正当合理的价值理性;公平正义意在表达权利和义务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调节和分配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道德品质,本质上体现了因利益博弈和利益分配而构成的社会基本价值关系。一般来说,公平正义从来都是历史的、相对的、有差别的并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因素制约,其对大学生道德生活的重要价值在于:一是道德生活、制度乃至社会的首要根性价值和核心目标;二是体现了道德生活和社会的基本结构,比如分配公正、权利公正、机会公正等;三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的基本理想和发展动力;四是制度的生命线和存在理由,是制度合法性的根本来源。
2.民主指主权在民,即人民当家做主,其实质是人民以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根本原则,是“人民治理的制度,或更准确地说,由所有公民参与决策的制度”,尽管现代社会对于民主有各种非议,但它仍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不坏的政治制度。对于大学生道德生活而言,民主的重要价值在于:第一,民主是大学生享有自由权、平等权的根本保障机制;第二,遵循民主原则有助于体现大学生个性化的道德生活需要和人本关怀;第三,民主原则实质是大学生道德生活的根本制度。
(二)教化原则:“无一例外”。制度如何影响并引领大学生的道德生活?毋庸置疑,制度以其规范性、可操作性、可预期、稳定性、节省成本等优点并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游戏规则”,制度是他律,道德是自律,从发生学来看,道德的最佳路径是“他律—自律—自觉”,因此制度教化应当成为道德养成的重要前提条件;从人性论来看,人是有理性的,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基于“性恶论”逻辑起点的制度他律比基于“性善论”的道德自律更有行动力和生命力。制度的生命力除源于以公正为首要价值的价值理性外,还在于“无一例外”的程序化工具理性,正是这种“无一例外”从根本上保证了制度成为公正民主的最佳行动载体,使制度以“程序化自律”的强制纠错系统成为最有价值和最有保障的他律,值得道德托付和信任。因此,制度是人类社会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它没有例外,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的例外意味着制度的失败。制度一体两面,“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其“无一例外”的约束也意味着“一视同仁”的保护。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否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在公正民主和“无一例外”的制度中生活,唯此才能真正造就他们“有道德的个人品质”。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起点公正的差异性和制度系统的开放性,不能把制度简单固定化乃至僵化,应当赋予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村生源的大学生一定的补偿正义,如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制度和贷款制度,但这些制度的实施落地也需遵循公正民主的原则和程序化规范化路径。
三、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制度教化现实理路
在“有道德的制度—有道德的生活—有道德的个人”的逻辑演进中,通过制度教化,大学生得以建构“塑德、尚德、有德、习德、行德”的全方位制度道德生活,进而成为“有道德的个人”。
(一)制度道德生态:塑德“公正为本”。公正是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制度的灵魂和生命线,制度一旦缺失公正就如同行尸走肉抑或不复存在,因此在制度教化下会逐渐形成以“公正为本”的良性道德生态,以此引领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生活。“公正为本”的制度道德生态建设还需以民主为基本程序,让大学生平等公开参与高校各项制度改革和建设以及各类德育活动中,以主人公的责任担当行使自己各项权利和义务。制度不公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诟病和民众最根本的诉求,也是当前我们党高压反腐治吏的治理目标和政治新常态的突破口。据相关调研显示,大学生对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也存在制度不公的抱怨和诉求,比如,贫困生助学金和各类奖学金的发放、各类保送工作、公派留学、成绩评定、就业推荐等,高校也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有不同程度的潜规则现象,如果某个同学自身条件不够,靠与辅导员或某个老师或学院领导搞好关系也能获取相关利益,这种制度的“恶示范”必将损害校园的公平正义,也将损害制度本身,而在制度“恶示范”之下纵使德育如火如荼开展,收效也将甚微,甚至走向“伪道德”。公正对于制度和道德生态的至关重要性,正如水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至关重要性,是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有在公正的价值理念和民主的基本程序之下,道德生态才能常态化良性发展。
(二)制度道德氛围:尚德“他律认同”。良好道德生活还需要有良好的道德氛围,制度教化能够为大学生的道德生活提供“他律认同”的氛围,促进他们形成尚德、从德、立德的思想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他律认同”。其一,制度是一种关乎社会基本行为规范的“互惠型”他律,西方学者研究表明,“遵守制度可以看作一种不言自明的契约性协议,即我行为恰当,我也被恰当地对待”。这种默契实质上反映了制度互惠主义——“制度为我、我为制度”,也即“一报还一报”。其二,制度的功能在于确定界限、形成秩序、提供预期、营造环境,它有效地防止了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不可预见性,“制度使日常生活中反反复复的讨价还价最小化;降低了交易费用”。制度这种“可预期”和“成本小”的功能回答了“为什么要遵守制度”的问题——“我那样做事因为我期望得到我所看重的结果。”因此,制度能够创造一种基于合理利己主义的制度认同感和信任感,“信制度所信”成为社会成员的普遍共识。其三,制度所内含的程序正义使其具有合法性效应,“即使程序的最终结果对一个人相当有害,只要这一结果是以她的公平标准相协调的方式达到的,她也会把它作为正当的结果加以接受”。由此可见,制度尽管是一种外在的他律,但这种他律却因其内含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使其具有令人信服的合法性根基和制度德性,使遵守制度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为,进而创造出“他律认同”的制度道德氛围。
(三)制度道德观念:有德“规训教化”。“路径依赖”是制度及其观念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制度教化的基本路径是“规训”,也即规诫教训,“规训”是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创造性使用的一个关键性术语,该词包含有教育、纪律、训练、校正、惩戒等多种意蕴。从根本上说,制度兼具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基本特性。在硬实力上,制度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形式,一旦形成,便以“必须遵守”和“不得违反”的强硬姿态告知社会,不容妥协和变通,如对酒驾的严厉处罚;在软实力上,制度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结构化、程序化了的主流价值观,以其全局性、公正性、合理性、适切性等特点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价值导引社会道德生活,约束和修正个人行为。在福柯看来,规训既是权力干预个体的训练和监视手段,也是不断制造知识的手段,因此是“权力—知识”相结合的产物,这正是制度的根本特性。正是通过规训教化,制度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强制性权威和意识形态性价值观,从而在人们头脑中牢固树立了制度“规训”德性。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初涉社会,年轻阅历浅,思想活跃,特立独行,对于他们来说,单一的道德说教很难奏效,而通过制度规训德育的软硬兼施,有助于形成对制度及其德性“他律认同”和“规训”的路径依赖,进而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德育知识和观念,习得德性,达到德育效果。
(四)制度道德训练:习德“刚性约束”。马克思曾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种应当“向善”的自律本质上是一种软约束,它不能保证人们在现实利益与道德追求发生冲突时依然能够“自律”,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换句话说,“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因此,要想实现道德的“应当”,需要借助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力量,在制度的“刚性约束”和道德的“应当自律”的有机结合中,习得制度化的道德情感、道德理想、道德命令、道德行为等一系列道德规范,实现道德力量和制度力量的优势互补组合。作为一种“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的训练和习得至关重要,古代“慎独式”只适用于道德高尚的君子,而对于普遍人来说,制度的刚性约束更有力量、更为奏效也更具普遍意义。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以刚性约束的制度教化来习得道德,也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即制度的刚性权威和强制介入是否会引起大学生的普遍反感。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增强制度形成的民主参与过程,加大对制度“他律认同”现实依据的解释力度,通过共同讨论、学习和民主参与,使大学生们普遍认识到制度之所以“硬性约束”人们是为了更好地“普遍保护”人们,遵守制度就是维护“公共利益”,也就是维护“自身利益”。已有的德育经验表明,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习德,不失为在现代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一个值得赞赏和尝试的方案。
(五)制度道德行为:行德“理解式强制”。客观地看,高校德育困境并不具有特殊性,还有中学德育困境、公务员德育困境、企事业单位德育困境等,其实“德育困境”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要想入情入理入心做好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在多元利益诉求、价值观和道德理想相互冲突和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是十分困难的。在宏观道德生态和中微观道德氛围的熏陶之下,在“道德认同—道德观念—道德训练—道德践行”的成长序列中,道德宛若一棵幼苗,需要用心培育,使其在风霜雨露的常态下茁壮成长。这其中,制度力量给予了这棵幼苗“风霜”一般的生命体验,使其置身其中,“不知不觉”具有了制度教化所赋予的“风霜式”德性。当然这种“必须遵守”的强制力量不等同于专制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强制力量也具有理性,也体现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因此这是一种“不得不”同时也“愿意接受”的强制力量,总体上是“理解式强制”。制度虽然也会随着时代境遇和社会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迁,但其“理解式强制”在道德成长的过程中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既使德育摆脱了乌托邦空想,又面向人们的制度惯性生活世界,由此看来,制度德育无疑是一个颇具生命力和实效性的德育路径。尽管学术界目前对制度德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仍很薄弱,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德育资源和具有范式意义的德育思路,需要学术界和德育工作者对此加以重视和认真研究。
总而言之,制度教化给予大学生道德生活的强约束力和德性力量,不愧为“强道德路径”,通过“有道德的制度—有道德的生活—有道德的个人”的“路径依赖”,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破解高校德育困境,制度道德生活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钱文彬,黄启兵.论高校德育的隐忧和趋向:一种管理主义的视角[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6)
[2]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93
[3]卡尔·波普.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549
[4]詹姆斯·G 马奇,约翰·P 奥尔森.重新发现制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1
[5]辛鸣.制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5-121
[6]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M].上海:三联书店,1996:48
[7]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1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82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十八大精神专项课题“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SBD13YB053)
【作者简介】王源平(1965— ),男,湖北赤壁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