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研究
2016-04-05肖溢
肖溢
【摘 要】分析高职院校人才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阐明实施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从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改善财会专业教学内容和硬件设施、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建设完善的实践教育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校企合一、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校企合一 财会专业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045-03
随着近几年国家提倡普及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企业的技术能力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财会专业是社会广泛需求的专业,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也很重要,但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水平还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对此,需要改变高校教学模式,实施产学研结合,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财会专业学生技能素养,以适应企业发展与科技研究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人才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高职院校也一直致力于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而近年来出现的经济发达地区招工难现象与这个问题成了矛盾。社会人力资源过剩会导致就业难,社会人力资源缺失就会导致招工难,看似两个不能同时存在的问题,却在这一时期同时存在。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教育与市场脱节。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工作印象普遍为理论知识有余,但实践能力不够,无法应对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毕业生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实际工作经验,操作技能较差。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是学生提高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企业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也非常看重其有没有相关工作岗位的顶岗实习经验。然而,由于学校与企业对实习学生制订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学校与企业责、权、利不明确,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种种原因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兴趣不高。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够,导致他们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财会这一行业存在保密性这种特性,所以学生在实践上无法进行深入学习,而传统的灌输式会计理论教学所培养出的人才缺少实践动手能力,在工作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进入企业工作后还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胜任本职工作。企业在人才培训上花费了物力财力,而学生却因为培训,在企业长时间不能正式上岗而感觉浪费时间,从而选择离开。企业方面认为,与其花费人力、财力对学生进行培训,还不如直接从社会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方式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
二、实施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所谓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教学是指将财会专业的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在理论教学中提高实践教学的技术理论支持;对传统的以课堂为主、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变,实行以实践为主、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中,所谓“产”,指的学校自建的实践实验室,与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共建的实践基地或指合作企业等;所谓“学”,指的是高职院校自身;所谓“研”,指的是对相关技术理论进行研究的科研机构。产学研结合教学就是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各自利用自身所占资源优势,把学校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术能力、工作经验进行有效整合。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有效缩短财会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在财会专业培训中使用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教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通过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能够检验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对的是企业一线的职业岗位,对实际的工作能力要求较高。通过校企合一、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便于理解抽象的课堂理论知识。如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仅有理论知识的支持是不够的,比如,对课本中所提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及会计核算等,虽然做了仿真的处理,但学生还是感觉抽象,没有真实感。如果课堂理论知识掌握后,能够进入企业进行实际的工作操作,学生会在短时间内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
通过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检验理论的教学效果情况。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际的操作经验很重要,但如果在实践中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持,也没有办法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同理,如果财会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也就没办法准确完成实践操作。平时的理论考试,靠投机取巧也许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实践操作中,半点虚假也藏不住。财会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完成情况,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对课堂理论的掌握程度,通过实践操作情况找理论知识弱点,有助于财会专业学生找到理论知识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二)通过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可以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教学管理中,保证教学质量是首要任务,通过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实训,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要想获得社会的认可,毕业生的综合技能素养能满足企业需要是关键,而学生的综合技能素养是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的体现。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就是全面提升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素养,实现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认可,从而实现社会对学校的认可,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几乎所有企业在进行财会专业人才招聘时,工作经验都成为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高门槛”,通过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可以对这一情况进行有效的解决。通过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增加企业对应届生人才选择的信心。在实践实训过程中,对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全真模拟,不仅包括对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填制的全真模拟,还包括对财经法规的运用、具体纳税情况这些比较现实的会计任务进行实践实训。同时加强财会专业学生的会计分析、会计制度设计等会计管理方面的才能,使财会专业的学生综合技能素养符合社会与企业的需要,让财会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环境,满足岗位需求。可见,通过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培训,既可培训出拥有全面的职业技能素养的会计从业人员,又可节省企业的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选用的信心。
(三)通过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可以增强财会专业师资力量
师资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一个健全完善的实践实训体系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往往是主要力量。拥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财会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满足实践操作教学需要,同样,仅拥有财会实务工作能力的专业实践教学老师在实践教学中也难以胜任,这是因为实践教学教程还需要理论的支持和总结。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是对会计工作的全真模拟,要求教师既要有实践教学的指导水平,又要有扎实的理论水平做支撑,理论和实践要进行有效的结合。长期的产学研结合实训教学,恰好能够帮助财会专业老师这两方面互补,帮助理论教学教师增长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经验,帮助实践教学教师提高课堂理论水平、增强科研能力。通过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模式实施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也能培养出具有“双师”标准的技术型教师队伍,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素质水平。
三、校企合一、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加强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财会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不一定只局限于学校的实践教师,也可以邀请企业有经验的行业技术人员、本行业的专家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指导。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可以深入到企业当中,对基层的会计进行培训,为企业解决理论上难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问题汇编成案例,用于对财会专业学生的教学。同时,选择与会计核算较规范及财务制度较健全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让学校成为企业的技术支持后盾,企业成为学校的实践实训教学的基地。把与企业合作中获得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利用与企业合作的契机,加强引入企业对学校的投资,来对学校的实践实验条件进行有效改善。建立有效的奖励激励体系,提升财会专业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财会专业教学应遵循“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内仿真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的形式组织教学,实施“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四段递进的实训方案,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以专任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通过分岗实训、混岗实训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实训教学,进行岗位能力训练;校外顶岗实习以校外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通过在生产、经营、管理一线顶岗实践组织教学,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校企专家论证,共同建成具有真实性、生产性,集教、学、做于一体的突出专业特色的校内实训基地。最后的顶岗实习前即第四学期末共计5周,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仿真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进行综合的职业训练,此改革举措能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专业技能训练以及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了加强顶岗实习及毕业实习的教学管理,切实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外出顶岗实习及毕业实习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应制定管理规定。第五、六学期在校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辅导老师,指导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及毕业实践,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中小企业、各类酒店宾馆超市联系作为财会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分批分期地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财会岗位进行轮岗实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各类企业财会核算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六学期最后4-6周总结实习经验,相互交流实习心得,撰写实习论文,实现理论与实际完美结合,较好地实现学生技能培养与岗位“零距离”对接,使学生毕业就能直接上岗,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架起桥梁,实现择业、就业阶段的平稳过渡。
(二)改善财会专业教学内容和硬件设施
高职财会专业的课堂教材的选用,要体现专业性,符合企业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制定财会专业的教材选用方案时,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选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财会专业教材,共同制定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考评标准。与相关科研单位共同研制、编写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财会专业教材,这样能够保证教学教材与企业工作内容同步,缩短学校教材与企业工作岗位的距离。
在实践教学硬件设施方面,教学的所用会计信息可由合作企业提供。为了保护会计数据的保密性,企业也可以提供上一年度的会计信息资料给财会专业学生进行实践实训教学使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要和企业所用一样,保证实践教学的仿真度。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引入资金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尽力打造出仿真度较高的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用财务核算软件使用上也要保持和企业一致,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增强财会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是财会专业教学的主体,对实践教学的品质和效果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在师资力量建设上,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首先,鼓励财会专业教师深造,参加各种高资质专业考试,取得更高的专业资质。积极培养青年教师,为其业务水平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学校应注重让教师参与到企业或科研单位实际工作或研究当中去,鼓励财会专业老师每隔一段时间轮流到企业进行半年的专业社会实践,为企业提供基层会计人员培训或者直接参与到实际工作当中进行兼职。财会专业理论教师应当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深入到实践现场发现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这样有利于改善财会专业的师资结构,强化专业化的教学水平。其次,邀请企业内技术人员或会计师、审计师这些行业内的高技能人员加入到财会专业教学队伍中来,作为外聘教师充实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为学生传授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一线的知识,并结合自身的从业经验进行实例讲解,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这样,校企之间人才进行双向流动,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对企业的会计业务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真正实现了双方共赢。
(四)建设完善的实践教育保障体系
财会专业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的支持,因此,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十分必要。从管理上看,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牵扯到学校和企业中的多个部门,要想实践教学能够有序地进行,就要对实践教学的管理监督体系进行完善。企业和学校是两个本无关联的个体,他们之间的合作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牵线、协调、管理,校企之间的合作才能持续进行。从资金投入上看,实践实训教学离不开资金做后盾,没有资金的支持,一切都没办法进行下去。因此,要动用一切社会力量,政府方面给予财政上的补助,学校自身通过商业化的运行,再动员企业进行投资捐助,来做好资金方面的保障,保证产学研教学模式教学的开展。
总之,高职财会专业在教学上实施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应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财会专业学生技能素养进行提升,建立起具有“双师”标准的教师队伍,在企业与学校间建立互惠的桥梁,打造双方共赢、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让学校的实践实训教学通过校企合一、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迈出新的一步。
【参考文献】
[1]胡俊芬,卞艳艳.浅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方式[J].商场现代化,2008(1)
[2]贺胜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产学研结合方式初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3]何玉英.对高职会计专业产学研结合的探索[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5)
[4]谭红翔.探索高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6(Z1)
[5]王炳志.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探讨[J].财会月刊,2010(6)
[6]课题组.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建设指导方案/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课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2013B050)
【作者简介】肖 溢(1962—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副高职称,本科,研究方向:财经管理、高职教育。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