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文人笔记与京派电视剧

2016-04-04张智华朱怡璇

齐鲁艺苑 2016年5期
关键词:京派四世同堂同仁堂

张智华,朱怡璇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



北京文人笔记与京派电视剧

张智华,朱怡璇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875)

北京文人笔记包括北京古代文人笔记和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主要指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文人所写的笔记,或者撰写北京轶事、与北京关系密切的文人笔记。北京文人笔记为电视剧的创作尤其是京派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而笔记中对老北京历史人文、世俗风情的描写也为京派电视剧营造北京意象和风韵提供了重要参考。

北京文人笔记 ;京派电视剧 ;创作素材;灵感来源;北京意象

笔记又称随笔或札记,是一种随笔记录、不拘体例的文体,起源于先秦、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熟于唐宋,繁盛于明清。“笔记虽非纯文学文体,文人却多有涉猎。内容繁杂,体式不拘,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感,则随手记录,皆可成为笔记。笔记大致可以划分为笔记文、笔记小说与史料笔记,它们各占三分之一左右。”[1]

北京文人笔记包括北京古代文人笔记和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主要指大部分时间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文人所写的笔记,或者撰写北京轶事、与北京关系密切的文人笔记。北京是文化古城,历来是文人学者聚集的地方。历代封建王朝实行的科举选士制度、官僚制度以及后来的首都地位,都自然而然使北京成了文人最集中的地方。许多文化名人都与北京有着极深的渊源,而这些文化名人的笔记中总能寻到北京的故都风貌和北京的风土人情。林语堂先生的笔记《辉煌的北京》叙述了北京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展现了北京文化的各个层面。老舍先生也有许多专门写北京的散文、杂记、随笔,如《北京的春节》《兔儿爷》《想北平》《下乡简记》《我热爱新北京》《宝地》等等,张恨水的笔记散文集《绿了芭蕉》中不论是 “旅京札记”中描写北平风物及回忆故人乡情的文字,还是《两都散记》中我们看到的关于北平博大的历史氛围和市井风情的描写,这些北京现当代文人笔记中对北京绘声绘色的描述都流淌着这些文化名人浓浓的人文情怀。

北京文人笔记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因为这些北京文人所记的随笔和札记材料真实,内容丰富、具体、信息量大,有着其他文学作品和文献不可替代的独到之处。笔记的史料价值是与笔记的特点有着很大关系的,笔记内容庞杂、不拘类别,有闻即录。读书有感、疑问、考证都记录于此;耳闻目睹、街谈巷议、道听途说都可作笔记内容,出行、游览、访问一类的游记也是笔记的一种,所以从笔记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前朝史实,又有当代见闻。从北京文人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老北京人物、史实、文学、艺术、社会生活、风俗人情、名胜古迹、自然科技,这些对于我们了解北京的古都风貌和历史、人物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这些笔记的作者在写笔记时很大程度上是自得其乐或是作个人回忆、记录之用,因此也就直来直去,不隐讳避嫌,说真话,记真事,往往写正史不敢写和史官不屑于写的一些人与事。这些决定了笔记材料及史实的真实可信。当然笔记中记录的历史和人物往往因为作者个人的主观偏见和认识的狭隘,也存在不够客观的地方,但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野史和杂说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象正史那样装腔作势”[2](P108)。笔记中流露出的思想上的无拘无束、写作上的自由轻松,使笔记文体受到历代学者、文人、官吏、隐者等的钟爱,成为他们寄托思想、切磋学问,甚至是消闲遣日的形式。正因为笔记散和杂的特点才使得笔记成为了我们了解更加真实的历史人物的重要文献材料,而同样的北京文人笔记对于电视剧的创作,尤其是京派电视剧的创作来说,也具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张智华在《京味影视特色及其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一文中总结道:“北京特色影视以京味文化作底蕴。其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兴起、发展、繁荣三个阶段。北京特色影视表现北京胡同、四合院平民生活;展示紫禁城、王府和大宅门的恩怨情仇;北京市井文化和风俗民情引人关注;京味语言和京味音乐耐人咀嚼。”所谓京派电视剧是指“以反映京都地域文化风情为主体,具有独特的京味式语言机趣与诙谐,着眼于历史与现代北京人生活和心理变化历程的电视剧流派”[3]。京派电视剧作为北京独特的地域文化与电视剧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成为地域流派电视剧中风格鲜明的一支。自1985年的电视剧《四世同堂》起,京派电视剧的创作不但从未中断过,而且还不断涌现出大量具有浓郁北京地域特色的优秀电视剧作品,这其中以北京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及解放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为故事发生背景的电视剧与北京文人笔记、尤其是现当代北京文人笔记联系最为紧密。

北京文人笔记为京派电视剧中尤其是这一时期的家族剧和名人传记剧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家族题材电视剧“以表现家族发展变化、矛盾斗争为主要内容,一直受到我国电视剧创作者和广大观众的青睐,已然成为我国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依托我国丰富的历史资源和传统文化机制,将个体家庭的纷扰离合融汇在时代变幻的浪潮之中,史诗色彩浓厚,同时家与国一起成为叙事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4]。《四世同堂》《大清药王》《大宅门》等都是京派电视剧中家族剧的经典作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与说服力。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小说,描写了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侵华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平城,小说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这部电视剧两度被搬上荧屏,1985年版的电视剧《四世同堂》和2009年版的《四世同堂》,两部电视剧的播出都引起了社会关注,形成了一股“四世同堂”热,使老舍先生的原著在荧屏上焕发青春。1985年,曹禺先生看了电视剧《四世同堂》后称赞道:“《四世同堂》是一部很好的电视连续剧,它忠实地体现了老舍先生作品的风格。浓郁而亲切的风土人情的气息弥漫始 终。它记述了历史,同时又记述了北平的风情,北平的人,及他们特有的思绪、情感和生活。”[5]电剧版的《四世同堂》将小说文字里的京味符号转化成具体的物象及语言,营造了浓厚的北京风韵。

《四世同堂》虽是由老舍先生的小说改编,但在电视剧的改编创作中要想抓住小说《四世同堂》的灵魂,使电视剧具有与小说一脉相承的风格,老舍先生所写的大量关于北京的随笔、散记、游记、日志等笔记内容对电视剧中北京风韵的塑造、小说人物心理的把握,对作家笔下北京人与北京事的领悟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北京胡同里长大的老舍,可以说是被城墙和四合院一天天带大的。老舍是著名的“京味作家”之一。北京是老舍的家乡,北京文化是老舍的心系所在。他用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艺术的北京”,从此人们对北京的观照,就不能不带上老舍的眼光。老舍有许多专门写北京的散文、杂记、随笔,如《北京的春节》《兔儿爷》《想北平》《下乡简记》《我热爱新北京》《宝地》等等。老舍的儿子、作家舒乙先生长期致力于搜集父亲老舍关于北京的文字,并汇编成册,另外他本人还写了很多和父亲老舍、和北京有关的散文、杂记、随笔,如《父亲最后的两天》《老舍散记》《老舍的爱好与关坎》《老舍和朋友们》《老舍的平民生活》《我爱北京》等。根据老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作品众多,如《月牙儿与阳光》《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离婚》《二马》等,老舍先生及舒乙先生的笔记作品为由老舍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创作、电视剧人物形象的塑造,电视剧作品背景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创作人员不仅以小说为创作原本,还将相关的笔记作为重要的参考文献,以此来体悟作家老舍笔下的北京和北京人,正是如此,我们才能在电视剧《四世同堂》中看到那些被真实还原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生活。电视剧《四世同堂》在场景的选择上,再现了北京城独具特色的胡同、四合院、护城河、老城门等,正是这些具有地域建筑特色的美学符号,构建了北京人民奋斗抗敌的坚实堡垒;在物件细节的运用上,独特食物和器物的专有名词体现,也无不显示出北京的特色,如北京食物兔儿爷、冰糖葫芦、蛤蟆酥等,器物有小蒲篓儿、线渣箩等;在地域风俗的展现上,婚丧嫁娶的场景叙述正是对北京民族文化的深沉蕴藉。而这些内容正是在老舍先生的笔记中大量着墨描写的,也是老舍笔记中最带有他个人情感和个人风格的记录,这些京派电视剧中大量的北京风韵的营造,正是受到老舍及舒乙先生的笔记的启发。

22集电视连续剧《大清药王》以蜚声中外的北京老字号“同仁堂”为蓝本, 将镜头对准了乐家老店,此剧着力塑造的是乐家第十代传人乐宏达和第八代传人乐阔海祖孙二人的形象。由张铁林饰演的乐宏达极力维护“同仁堂”二百年声誉,保住老字号的秘方。讲述了一个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中国民间“药王”的传奇。剧本之所以选取1894年到1901年的7年作为“大清药王”的表现阶段,是因为这是中国人民最受屈辱也是反抗最为惨烈的阶段。“国家不幸诗家幸”,这一段也最能编写出情节曲折、环环相扣、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剧情。

两位编剧杨晓雄、张永和均为著名历史剧作家, 张永和编剧的曲剧《烟壶》和京剧《风雨同仁堂》更是甚获观众口碑的优秀剧作。当年为了写好《风雨同仁堂》,编剧张永和曾经在同仁堂生活了4年,创作剧本时搜集与参考了大量乐氏一族的书信、日记、随笔、药目,及乐家后代人所搜集和撰写的关于乐家轶事的随笔和史料笔记。比如清同治年间由乐平泉(号印川)与夫人许叶芬(号少雀)为首共同整理出来的《同仁堂药目》,乐崇熙所写的《乐家老铺的谱系与轶事》《同仁堂轶事》等等笔记材料。以乐平泉与夫人许叶芬为首整理出来的《同仁堂药目》内容包括序言及乾隆、光绪版药目相关内容,还记录了与假冒同仁堂的商业投机者进行反复斗争、有时还要借助官府力量以求禁绝这类以假混真的事件。这些笔记中记录的这类事件都在电视剧中作为故事生发的素材而进行了艺术加工,成为剧情当中的一部分。

关于同仁堂创办的年代,乐氏一族的随笔和日记也有记载。乐松生在《北京同仁堂的回顾与展望》(《工商史料(一)》154 页,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编)中说:“关于同仁堂创办的年代,根据药目叙中说是 1702年(康熙壬午),我们为什么说是1669年呢?那是根据现在正阳门外大栅栏同仁堂门市部悬挂的一块康熙己酉年的老匾而来的。”这些都为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大清药王》是一出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正剧,虽然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走的却并非戏说之路,它有别于近年来充斥荧屏的古装言情、武打戏,在一段鲜为人知的家庭悲欢中,包含了深厚的历史情感和文化底蕴。导演韩刚说这个戏有一个“魂”,就是同仁堂的家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在戏中被反复强调的还有爱国、诚信、自强、敬业、奉献等至今都应该被广泛弘扬的道德信条。而这个家训正是与今日同仁堂的堂训一脉相承的。乐梧冈在笔记中提及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句至理名言正是今日同仁堂的堂训。电视剧透过百年前的风雨悲欢,使人们领略到一家老字号乃至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反响,不仅电视剧前的观众对这部描写北京老字号的电视剧情有独钟,北京同仁堂后人也对这部电视剧非常满意,认为拍得与同仁堂历史非常“神似”,“有韵味,有劲头”,称赞这部戏“中心提炼得好”,“这是一个‘德’字”,不像别的戏,“‘点’不是药,在别的地方”。可见,编剧在前期深入生活中,对乐氏一族的书信、日记、随笔、药目,及乐家后代人所搜集和撰写的关于乐家轶事的随笔和史料笔记进行了潜心的研读,并从中挖掘电视剧创作的素材和寻求灵感,体悟同仁堂的人物和同仁堂的精神。

电视剧《大宅门》同样是以中医药事件为主线的故事,主要围绕家族事业展开。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兼导演郭宝昌正是同仁堂十二世三房的四先生乐达聪的养子,电视剧《大宅门》的主要人物白景琦的人物原型正是导演郭宝昌的养父。郭宝昌两岁时作为养子进入大宅门,就是北京赫赫有名的“同仁堂乐家老药铺”大家族,直到文革开始“大宅门”消失,历经24年,收集、积累了大量素材,包括他亲自的经历,到1963年他已珍藏了一大木箱的信件、随笔、日记、药目等笔记文字资料和照片、图片资料,他的亲见亲历及这些资料成为他创作《大宅门》的第一手资料。正因为郭宝昌导演深厚的生活历练及丰富真实的素材来源使得电视剧《大宅门》具有剧本和导演的先天优势,2001年一经播出红遍中国,成为无数观众追捧的经典。同仁堂曾出资办了一个普励小学。电视剧《大清药王》的编剧张永和及电视剧《大宅门》的编导郭宝昌均毕业于此。普励小学校门正对同仁堂制药厂后门, 校内传颂着许多同仁堂的故事, 所以两位的作品都与乐家氛围对路, 大体上近似当时的情况[6]。正是《大清药王》和《大宅门》的编剧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又长期深入生活,查阅和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笔记资料,才能创作出耐得住观众和时间考验的好剧本。

北京文人笔记中往往记录有北京文人在当时的年代中北京生活的点滴,必然涉及到当时北京的文化、生活风貌,也常常能从北京文人笔记中看到文人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对于京派电视剧中家族剧的创作,笔记中的日志、随笔、札记记录的事件和人物,都为家族剧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和故事生发的素材内容,而笔记中对老北京历史人文、世俗风情的描写也为京派电视剧营造北京意象和风韵提供了重要参考。

[1]张智华.笔记的类型和特点[J].江海学刊, 1993,(3).

[2]鲁迅.这个与那个[A].华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吉平,王峰.我国地域流派电视剧发展现状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张智华,郑军港.论家族剧的艺术范式与美学意蕴[J].中国电视,2014,(9).

[5]曹禺.永远珍美的玫瑰——看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J].红旗,1985,(16).

[6]乐崇熙.同仁堂轶事(六)中兴人物乐印川和许叶芬[J].家庭中医药,2007,(2).

(责任编辑:景虹梅)

10.3969/j.issn.1002-2236.2016.05.023

2016-07-27

张智华,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来源:2014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北京文人笔记研究”(批准号:14JDWYB004)。

J97

A

1002-2236(2016)05-0116-04

朱怡璇,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学2014级博士生。

猜你喜欢

京派四世同堂同仁堂
TWILIGHT LOVE
Twilight Love
家里的宝
同仁堂知嘛健康空间
南北“同仁堂”谁是老字号
《四世同堂》
同仁堂的里子和面子
浅析大学语文中的京派文学
浅论林徽因小说的淑女风范
同仁堂 跨越十四年的拿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