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工笔画创作
2016-04-04李梦恬
文/李梦恬
浅谈当代工笔画创作
文/李梦恬
周思聪先生曾经写道:“有人说画画是苦事,有人说画画是乐事,其实,没有苦哪有乐?只不过入了迷,虽苦心甘。”每每创作时,有过灵光闪现的亢奋,有过面临选择的纠结,有过作画过程中酣畅淋漓的快感,也有过处于瓶颈期的焦躁不安,但总体看来,创作于我而言是快乐而单纯的,创作过程中艰辛的探索对我来说是“痛并快乐”的体验,我享受这种感觉,通过这一过程激发我对创作的感受与认知,从而在每一张新作品中获得新想法,取得新进展。创作对画家来说就像是嘴巴在说话。无论选择什么题材,用什么样的表现方式,都应该是画家真情实感的流露。本文将从继承创新、题材选择、画面语境三方面浅析当代工笔画创作。
当代;工笔画;创作
在进行工笔画创作的过程中,笔者总在思考有关继承传统与突破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当今,每天有太多的资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对于从事中国画创作的艺术家来说,当我们的创作环境不再像古人那样单纯,心境与古人相比产生巨大变化,各种新的绘画工具材料产生与介入,面对西方艺术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们该如何创作?首先要肯定的是我们要继承传统。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历史上有才华者留下来的心灵产物,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留存至今,是宝物,是经典。不拿来细细研读,好好借鉴,是极大的损失。师古人之迹,先师古人之心,我们应怀着对传统的敬仰,从绘画的本质及所传递的精神意境的角度去揣摩、理解、感悟,而不是仅局限于对作品表象的学习。前人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对物象的细微观察,勤学苦练的学习精神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其次是借鉴西方艺术,西方绘画虽与传统中国画体系不尽相同,却也是在西方几千年的文化体系中逐渐形成、打磨的,是西方艺术的经典。“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古今西方艺术成就,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吸收,去粗取精,取舍得当,将对西方艺术感悟最深的精华部分用于自己的创作中。尤其对于以写实风格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工笔画来说,吸收西方素描体系及造型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我们进行当代写实性工笔人物创作提供了借鉴。最后是中国画创作的突破创新,换言之就是如何把握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艺术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这是因人而异的,文化修养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素养不同,品味格调不同,对事物的喜好不同,都会使画面产生不同面貌。卢沉先生曾说过:“跟古人走不行,跟洋人走也不行,走自己的路,创造非古非洋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任何古人洋人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最可贵的品质是独创,思路上的突破是我们在创作中不断出新的关键因素。这需要画家开阔眼界,提升修养,在去粗取精、有选择性的吸收过程中将所学所感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马蒂斯将创作热情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认为没有激情就没有艺术。创作应该有感而发。关注每年各种大大小小的展览,我们便不难发现,许多画家在创作中追求速度与效果,利用图片的拼贴和技法的堆积完成创作,为参展而参展,为获奖而迎合,为名利而讨好。画家进行创作,无论是表现历史题材、社会题材,还是文学题材、生活题材,只要能触动自己的心灵,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定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切不可掺杂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成分。对于题材的选择不迎合,不讨好,不功力,朴实稳健,执着追求。
再来谈谈画面中的语境。“语境”中之“语”,意在叙述与表达,于画家而言,语境则是表现其心理活动,反映艺术素养,传达心境意境的重要方式与手段。首先,在当代工笔画创作中,语境囊括了构图、造型、线条、色彩、技法等多方面内容。这些因素的相加体现画家的艺术风格面貌,并间接映射出画家的内涵、修养与品位。因此,语境的探索对创作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有关构图,自古以来就有一套章法。早在东晋,顾恺之就提出“临见妙裁”,“妙裁”二字便指构图;南齐谢赫更是在其“六法”中提到了“经营位置”一说。取舍、远近、虚实、藏露、呼应、疏密……这些构图要领是一代代画家学者通过大量的研读与实践总结得出的,具有很高的参考学习价值。我们在取古法而用之的同时,更要在创新方面下足功夫。我们大可吸收古今中外各时期经典绘画中的构图样式,在拓宽视野的同时勤于思考,加以创作实践,在求变中求新。正如王伯敏先生所言:“画家的创新创造,是画家必须自觉承担的历史任务。可以相信,中国画的新章法,在传统的基础上,必将发展。”在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当代工笔画坛,有遵照对象的写实风格,有装饰感十足的变形风格,有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的抽象风格,也出现了将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崭新绘画面貌。笔者认为造型方式的确立,与画家本人的艺术修养、生活经历等息息相关。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心理状态不同,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不同,体现于画面,也会在造型风格上产生不同面貌。艺术最重要的是具有独创精神,无论偏爱哪种形式与风格,我们都应该在努力提升各方面修养的同时大胆尝试与实践,方可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独一无二的造型语言。中国画用线造型,自古以来,线条的表现方式就有多种,前人更是将其归纳总结为“十八描”,并赋予每一种描法恰如其分的名称。如高古游丝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柳叶描等。笔者认为在进行工笔画创作的过程中,无论偏向于传统还是力求创新,都不可舍弃线条的表达,对于当代工笔画创作者来说,继承以线为主的造型方式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但我们又不可拘泥于古人的概括并坐享其成,而应该怀着对传统的敬畏着眼于未来,在探索中创新,不断丰富中国画的语言表现形式。正如这些年,唐勇力先生提出的“线性素描”,就是对当代写实工笔人物画造型语言的探究。在中国传统工笔画中,色彩占据重要地位。谢赫“六法”所提及的“随类赋彩”,姚最在《续画品录》中谈到的“丽服靓装,随时变改”,均意指画家在遵照现实物象色彩的同时,也要赋予主观感受与表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作为工笔画创作者,我们是幸运而幸福的,颜色种类的繁多为我们进行工笔画创作提供了便捷,并在工笔画创作过程中带给我们无限的发展空间。技法于工笔画而言,同样也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好的技法运用在创作中可以使画面效果锦上添花。例如在表现牛仔质地的衣物时,我们可以在用毛笔皴擦后用橡皮擦,用砂纸打磨,以此制造磨白磨旧的效果;在表现衣服布料上的纹样时,可以用撞色、贴箔等技法;在表现首饰、头饰时,可以用到沥粉、贴金等,甚至可以将版画等其他画种的技法融入现代工笔画创作中,以此来丰富画面效果。但在当今的工笔画坛,有些人舍本逐末,将重心转移到如何制造出某种画面效果,完全忽略了绘画的本质。历史上流芳百世的作品都不是靠技法而流传的。绘画归根结底是要回归其本真,技法层面的探索只能起到装饰与添彩的作用,决不能等同于绘画的本质。正如郎绍君先生在“南北工笔画对话学术展”座谈会上所说:“恰当的制作可以丰富艺术的表现力,但制作的滥用,一定会导致技巧难度的下滑,笔墨与渲染功夫的衰退,艺术惰性的滋长,创造性思维的萎缩,以及风格化的泛滥。”但对于从事工笔画创作的画家来说,技法的探索与创新是必要的,尤其在工笔画百家争鸣的当今,如果能将技法巧妙运用与创作本身完美结合,必能使作品大放流光溢彩。但我们决不能主次颠倒。丰富的技法表现是为服务整体画面,若起不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倒画蛇添足,主次不分,只会让观者生厌。
作为当代工笔画创作者,我们应该在造型与个人修养上下功夫,在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修养的同时把握好市场与学术信仰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功力,不急于求成,着眼于当下,踏实稳健地探索,对未来的艺术道路从长计议。
【李梦恬,苏州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