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巫仪与史诗戏剧
——以贵州威宁古彝戏“撮泰吉”为例

2016-04-04刘小梅

艺术探索 2016年4期
关键词:阿布面具彝族

刘小梅

(中国戏曲学院 基础部,北京 100073)

巫仪与史诗戏剧
——以贵州威宁古彝戏“撮泰吉”为例

刘小梅

(中国戏曲学院 基础部,北京 100073)

贵州威宁的古彝戏“撮泰吉”具有华夏中原的“巫史传统”印记。它是彝族的一个部落分支向后代传涌迁移历史的一种特定方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表露出原始宗教祭祀仪式到戏剧雏形的发展过程。其存在形态具有综合性、史诗性、巫仪性、口语化等四大特征。

巫仪;史诗戏剧;口语文化;“撮泰吉”

史前艺术产生于文字产生之前。史前绘画是人类艺术史上第一个引人注目的章节,这些壁画远离原始人的居住区域,往往位于大的洞窟群深处。这种绘画行为的关键在于其制作是出于某种仪式或者宗教目的,而不是像现代人那样出于装饰的目的。通常认为,如果创作这些作品是出于巫术或宗教的动机,那么图像制作就非常有可能来源于交感巫术。所以当史前时期人类开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时候,艺术就产生了。从这个角度上说,艺术起源于人类企图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控制世界的愿望。进言之,史前绘画起源于巫仪。

人类艺术史上叙事艺术的兴起,主要存在于两种方式:一种是视觉叙事(雕刻),一种是文字叙事。人类最早的书写体系形成于公元前3 400~3 200年间。到了公元前2 900年,象形文字被改进成楔形文字。而人类文字的逐渐形成,往往伴随着某一政治、宗教体系的发展过程。出于巩固特定政治、宗教体制的需要,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把自己的故事记刻在了一块石碑上,这就是出现于公元前2 800年苏美尔时期的《吉尔伽美什史诗》。该史诗用这种楔形文字记录,也许可以看作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史诗书写了。而世界上不少民族,迄今为止还没有基本完备的文字体系,仍处于较为原始的口语文化的状态中。

这样看来,叙事艺术而非抒情艺术,可能才是人类最早也最重要的艺术领域。一个民族或部落讲述和呈现自己历史的方式,体现了其时的文明阶段,也决定了它的艺术取向。而从人类接受的角度看,当视觉叙事和文字叙事走向融合的时候,必然会联合绵远古老的巫仪的思维方式,而走向类戏剧的仪式表演。

在上古中国,巫师阶层首先构成了各个方国的主要精英,而史官又在巫师阶层中占据了重要和崇高的地位。非常有可能的是,“巫史传统”是殷商社会之前极其重要的传统。当代学术界也认为,三苗、巴蜀诸文明和其他几个南方文明体的祭祀方式一开始就不同于中原,正是因为这种不同造成了后来的文化分裂。而巫史作为社会的精英人物及其所执行的“巫史传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特点。

贵州威宁遗存的古彝戏“撮泰吉”具有鲜明的“巫史传统”的印记。“撮泰吉”是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一种古老的戏剧,是彝语的音译名称。“撮泰吉”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演出地点在村旁山间的一块平地上,若遇天灾人祸,年成不好,则隔几年才举行一次。它是彝族重要的民俗活动,演出的内容有祭祀祖先、民族迁徙、拓荒耕种、买卖牲畜、交媾繁殖后代等。演出完成后表演队伍进寨到每家每户进行“扫火星”

的驱邪纳吉活动。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彝族“撮泰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看来,“撮泰吉”的形态似乎呈现为“巫史兼容”。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么我国彝族的来源反而又多了一条论据。我国彝族的起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云南说”,另一种是“羌氐说”。“羌氐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其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青海地区的古氐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转向西南方向而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后来形成了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地区的滇蕃等——这就是彝族的先民。确实,羌人的图腾是黑虎,彝族也是黑虎。而且,在祖先崇拜的问题上,苗族认定自己的祖先是蚩尤,彝族也称自己的祖先是蚩尤。在距今大约五千年的黄帝时期,河北地区发生过著名的黄帝和蚩尤大战,也就是华夏族和以苗族为主的九黎之间的战争。那么,非常有可能的是,彝族的先祖最初是生活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受到了华夏文明的影响或者本来就是华夏一族的分支,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的“巫史传统”。虽然三千年前彝族祖先已分布于西南部分地区,但彝族的“毕摩”至今都宣称他们是认识甲骨文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彝族很有可能和华夏族是同源同祖。

从文化主题看,也许正因为迁徙流远,所以“寻根”成为古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个主题下的彝族文化艺术也往往带有了一种崇圣悲凉的色彩,“撮泰吉”也不例外。

一、“撮泰吉”存在形态的综合性

“撮泰吉”是流布于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曙光村裸戛院子的彝族古戏。关于“撮泰吉”名称的含义,多数研究者认为,“撮泰吉”本是彝语,“撮”意为“人”,“泰”意为变化,“吉”意为“游戏、玩耍”。三字相连,可译为“人类演变的戏”或“人类变化的戏”,简称“变人戏”。也有专家认为“撮泰”意为“猿人”,因而“撮泰吉”就是“猿人戏”。

“撮泰吉”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在野外举行,基本情况如下:

时间:上古。

地点:原野上。

人物:惹嘎阿布——山林老人(山神),不戴面具,贴白胡子。

阿布摩——1 700岁,戴白胡子面具。

阿达姆——1 500岁,戴无须面具。

麻洪摩——1 200岁,戴黑胡子面具。

嘿布——缺嘴,1 000岁,戴兔唇面具。

阿安——小娃娃,阿达姆之子,戴无须面具。

牛——二人扮演。

狮子舞——三人扮演。第一部分:祭祀。演出者身上都缠着布以象征裸体,戴面具以猿猴步态行走,由阿布摩领着跟在狮子和牛之后出场。他们手握棍棒,发出猿猴似的叫声,绕场一周后,开始向天地、祖先、山神、谷神及四方神灵斟酒祭拜,方向一致向西——这是彝族先祖迁徙来的方向。

第二部分:耕作和交媾。这是活动的主体。祭祀完毕后,扮演者脚手弯曲、手拄木棍笨拙地行走,用吸气发声如猿鸣,齐声呼出惹嘎阿布,用彝语念诵对白,描述和表演如何送种子、买牛驯牛、整地播种、收割脱粒、贮藏等农业生产过程。劳动间歇有嘿布挑逗阿达姆与之交媾,阿布摩发现后打走嘿布后与阿达姆交媾的情节;还有叙述谷种、粮食来历的情节。

第三部分:丰收庆贺,演狮子舞。(该段内容原来没有,是近代才加入的)

第四部分:扫寨,包括扫火星。由惹嘎阿布率领去各家各户扫除灾病瘟疫,在每家扫一间房子就要一个鸡蛋,在房子四角扯下一束茅草。四个撮泰阿布到各家都要把木棍插在土坑上摇来摇去,并祷祝一番。在不能生育的人家还要挑逗夫妇俩像“撮泰吉”表演的那样进行猿猴式的从后面交媾,祝福他们早添人丁。然后到村外埋三个鸡蛋占卜年辰,烧吃剩下的鸡蛋后呼:“火星走了!火星走了!”[1]173

综观裸戛院子的“撮泰吉”表演,它应该属于一种多层次的、综合状态的呈现。第一、第二部分应该是彝族一个部落分支的史诗;第四部分则有古老的祈请丰收和生育的巫仪色彩;第三部分的狮子舞则非常可能是后世为增强观赏性所加,甚至就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加入进来的,跟原初的“撮泰吉”呈现形式无关。可以说,“撮泰吉”具有长期的历史,表露出原始宗教祭祀仪式到戏剧雏形的发展过程。

二、“撮泰吉”的史诗特征

某种程度上,“撮泰吉”可以被看作彝族的一个部落分支用以向后代讲述和传诵自己迁移历史的一种特定方式,它是威宁草海彝族部落的一部“史诗”。

英国文化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乡土孕育了戏剧,而移民创作了史诗。”[2]这里的“移民”指的应该

是海洋移民,而非大陆移民。笔者认为,当一个民族或部落四下迁徙的时候,他们出于寻根的需要,出于建构一个部族文化共同体的需要,一般都会特别注重史诗;当一个民族或部族稳定以后,逐渐稳固下来的祭祀仪式就会发展成为戏剧。

英国人类学家杰克·古迪则说:“无首领的部落会写出部落迁徙的故事,有首领的部落则创作统治者到来并建立王国的故事。”[3]52与华夏族相比,彝族并非标准的农耕民族,可是华夏族因为久居中原,迁移甚少,所以史诗一向不发达。《大雅·生民》是《诗经》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之一,是周人叙述其始祖后稷事迹并用以祭祀的长诗。“撮泰吉”与《生民》相近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有历史的因素但也带有浓重的神话或传说成分;不同之处在于,《生民》气势磅礴,规模宏阔,展现了汉民族最初从事农耕的历史,反映了当时农业已同畜牧业分离而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事实。因为传说中的农神、周民族的部落首领后稷大约生活在尧舜时期,是上古中国氏族社会由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时期的一个伟大人物。“撮泰吉”则反映了彝族的一个小部族——显然属于没有首领的部落,经历了灾荒年月由云南辗转迁移来到贵州草海的过程。

《生民》中有关于后稷进行农业生产以及相关粮食作物产生的详细描写: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4]

与汉族相比,彝族是一个史诗较为发达的民族。对于辗转迁移的彝族而言,寻根也一直是该民族古代思想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在“撮泰吉”中,不单为彝族寻根,甚至为人类寻根的观念都是十分明显和突出的。“撮泰吉”中《耕作》部分的台词如下:

四人: 惹嘎阿布,惹嘎阿布!

观众: 你们几位撮泰阿布从哪里来?

阿布摩: 我们从撮泰沟凑(今云南境内)发来。

观众: 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阿布摩: 我们送粮种来给你们。

观众: 哦!

阿布摩: 惹嘎阿布在哪里?

观众: 他就是惹嘎阿布。

四人: 惹嘎阿布!惹嘎阿布!(惹嘎阿布来到场中)

惹嘎阿布: 你们几位撮泰阿布昨晚上歇哪里?

阿布摩: 我们昨晚上歇谷彻贝谷(云南境内)。

惹嘎阿布: 谷彻贝谷那地方怎么样?

阿布摩:谷彻贝谷那地方,

边收割,边插秧。

五谷的秆秆有手膀粗,

五谷的颗粒有拳头大,

摘半颗就够做晌午饭,

摘一颗就够做晚饭。

从谷彻贝谷那地方,

五谷粮食分一支,

落在阿余斗米(今云南东川)。

在阿余斗米,

分出一支粮食,

落在古闹陆居(今贵阳)。

在古闹陆居,

分出一支粮食,

落在八滴猴兔(威宁草海)。

在八滴猴兔,

分出一支粮食,

落在纳缕祖古(威宁盐仓土司家)。在纳缕祖古,

分出一支粮食,

落在裸戛院子(威宁板底乡曙光村)。

惹嘎阿布: 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阿布摩:狗年是荒年,

猪年又打霜,

虎年燕麦锈黄了,

兔年荞子不结果,

三年没打雷,

九年谷不熟,

不闻雀鸟叫,

活人没一半。

我们送谷种来解救他们。[5]

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在所看到的《生民》仅仅是周人祭祀先祖后稷时留下来的文词。当时围绕着这些文词,显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歌舞和音乐,所谓的“诗乐舞”同时起源——当时的《生民》正是以这种“撮泰吉”式的综合形式存在的。所不同的是,远在孔子删编《诗经》成书的时代(约公元前500年)之前,《生

民》祭祀中的文词已经被书写并固定、保留下来;而威宁草海彝族的“撮泰吉”表演,却是在1987年由罗德显(彝族)、杨全忠(苗族)两位首次整理演出记录本并译成汉语的,期间应该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口语文化阶段。

三、“撮泰吉”的巫仪特征

“撮泰吉”过去是在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的夜间打着灯笼火把演出,后来为了便于观摩和拍摄才有了白天的演出。而旧时演出场地的布置也颇具神秘氛围:“撮泰吉的演出场地选择在村寨后靠山的一块平地。场地的四角由4人扛着4根2m多长的木杆,杆尖上悬挂着灯笼。灯笼呈长方形,以竹片作支架,上下底边各宽30cm左右,高40cm左右,4个灯笼分别为红、绿、白、黑色。黑色灯笼仅是底部糊黑纸,其余的灯笼均为单色。过去在夜间演出,观众带来很多火把,林立场地四周,灯火交辉,颇为壮观。”[6]而且其面具的总体风格以黑色为主,具有原始、粗犷、稚拙、怪诞的特点。夜色笼罩下,这样的场地配上这样的面具和装扮行走,多有一种恐怖诡异、神秘幽深的氛围。

“撮泰吉”中有多处上古风俗的遗留,这也是“撮泰吉”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首先是与人类生殖相关的情节。“撮泰吉”中与性相关的情节有两处:一是在劳动间歇嘿布挑逗阿达姆与之交媾,阿布摩发现后追打嘿布并与阿达姆交媾;二是在扫寨(扫火星)时若遇到不能生育或孩子不能存活的夫妇,撮泰老人可以任意说与性相关的风趣话:“你们搞了没有啊?搞进去了没有?”然后阿布摩还趴在阿达姆肩上从其后抬腿作交媾动作加以示范,并大声说:“要这样搞才行呢!”有时候高兴了,四人还会合唱一首情歌。撮泰四人每到一户人家,还把木棍插入门前土坑中摇来摇去,[1]178以隐喻两性间的交合。但是彝族并非性开放的民族,此处如此明确的交媾情节,应该是古代彝族人知道后代的繁衍与性行为有关之后,力图促使五谷丰裕、人丁兴旺的巫仪类的遗留。这类两性交合的巫术隐喻行为,在古希腊乃至世界范围内人类先民的生产生活中,都是颇为普遍的。

其次是山林老人惹嘎阿布装扮中的“凸眼睛蛋壳”形构造。“撮泰吉”中的惹嘎阿布,直译为“位于山林上方的祖先”,意译为“山神”,是自然神和智慧神的化身。他在剧中与其他人不同:不佩戴面具,行走、说话都如同常人。可是惹嘎阿布装束上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戴着用两个鸡蛋壳制成或是用树枝编成的眼镜,据说是为了表示这位老人的威望和智慧。为了表现这位老人的魔力,有时候他戴一顶奇形怪状的帽子,有时候戴的是铁锅或砂锅,绑两把尖刀在头上或用两个苞谷代替尖刀,脚下甚至穿犁地用的铧口。惹嘎阿布教“撮泰”老人种植五谷、使用农耕,带领“撮泰”老人念祈祷词驱邪逐疫,及时指点“撮泰”老人解决疑难,其身份近似于彝族的“毕摩”。彝族的“毕摩”即巫师,有意思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扮演惹嘎阿布的演员文道华祖上数代皆为“毕摩”。

实际上,在“撮泰吉”中,惹嘎阿布的蛋壳眼镜或者树枝眼镜使得他虽然没戴一般意义上的面具,但本质上依然昭示着一种面具式的存在。这种存在似乎在现今发现的古代文明遗迹中得以印证。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指出:“每一种面具都有自己的神话,为其传说的或神奇力量的起源提供解释,而且奠定它在仪典、经济生活和社会中的位置。”[7]12另外,据他的《面具之道》记载,在跨越北美大陆的弗雷泽河入海口的南北两侧以及温哥华岛的东边,有十多个印第安人部落,他们使用的面具叫做“斯瓦赫威”。斯瓦赫威面具的眼球就是圆柱形的,它们代表了一种不受任何干扰的目力。阿拉斯加北部的爱斯基摩人以及地居偏东部的爱斯基摩人,他们把暴凸眼珠跟目光犀利联系起来。舒斯瓦普人的“风神”则有着一颗大脑袋和一对鼓眼睛。而加拿大东部的阿尔冈基亚人的萨满则挖空杜松木,制成有魔法的望远镜用来从事通灵活动。[7]110

今已知的历史和考古资料证明,人类文明在6 000前产生于肥沃的“新月地带”即今天的以色列到伊拉克地区;1 000多年后,扩展到希腊和印度;又过1 000年,扩展到欧洲和中国;第三个1 000年后,文明扩展到西非和美洲。所以,如果我们相信在“新月地带”之后,所有的文明都是在原生文明的直接和间接的刺激下产生的,[8]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撮泰吉”中惹嘎阿布的蛋壳眼镜和“斯瓦赫威”面具的背后可能有着原本相通的巫术理念。

四、“撮泰吉”的口语文化特征

目前威宁草海的“撮泰吉”属于孤本。原生口语文化养成的人格结构更加偏向社群性和外向性。1984年被发现之前相当长的岁月里,“撮泰吉”显然都属于纯粹的口语文化范畴。所以“撮泰吉”也具有相应的社

群性功能和外向性特征。

人类历史始于文字和书写。在没有书写能力的社会组织里,文化仅靠代际传播,通常被认为是停滞落后的。但对于祭神意识及其文化心理而言,往往越是在缺乏书写能力的社会组织,表现就越突出。在这种浓厚的意识氛围的影响下,相应的巫术仪式会更加具有神圣性和规范性。可以肯定的是,“撮泰吉”是含有这种古老的神圣性和规范性的,尤其体现为它的咒语和神话成分。

杰克·古迪说:“在纯粹的口语社会,记诵与歌曲可以囊括全部人生经验,还包括宇宙观与神学观。”[3]45这同样可以用来概括“撮泰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态特征。我们说,当今少数民族部落的口语文学往往具备了基本稳定的祭祀功能,但其内容又随着时代不断变化。从文学的角度看,“撮泰吉”作为以口头形式传承的民间文学作品,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往往被时人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进行修改和补充,根据每次演出的条件、情景和观众的情况进行恰当的表现。现在看来,“撮泰吉”的“喜庆”和“扫寨”全都是后人所加,已经不需多论。就祭祀中的“铃铛舞”而言,它们本是彝族葬礼中跳的一种舞蹈,也是在近代才被加入“撮泰吉”中,以增加演出的氛围。即使是耕作部分中“撮泰”老人抽烟的情节,以及惹嘎阿布在祝酒词中向苞谷和洋芋敬酒的情节,也都是后来加入的。原因非常明显,烟草、苞谷和洋芋原产于美洲大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开始传入欧洲,然后再由欧洲传入中国,而威宁地区是在清代中叶才开始种植烟草、苞谷和洋芋的。[9]

据现在学界的考定,“撮泰吉”在清代中叶基本得已定型,其时正值彝族的多个族群由古老的狩猎生产迈向农耕生产、进入近代社会的转型期。“撮泰吉”很好地反映了这种转变,所以它是多元且多变的。可以说,它在一个“作品”中同时包含了几种互不同时、互不同质的内容,呈现出一种历史层级式的存在。即它既有古老不变的、规范性的一面,也有在巫仪转化成戏剧的进程中,出于娱乐性和观赏性的需要随时代发展变化的一面。

当然,随着彝族各部落和族群结束口语社会进入现代生活,我们也看到,文本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也为我们的研究对象规定了一个基本界限。或者说,有意识的记忆培养、口头谱系的传承已经远远不能应对飞速变化的现代社会,文本的出现也使我们的研究对象得到了基本的定型和保存。

[1]王明贵.《撮泰吉》与彝族寻根哲学观[M]//陆刚,主编.撮泰吉调查研究文集.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

[2]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M].郭小凌,王皖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109.

[3]杰克·古迪.神话、仪式与口述[M].李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37.

[5]罗德显.撮泰吉——古代彝族民间戏剧演出记录本重译[M]//陆刚,主编.撮泰吉调查研究文集.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36-37.

[6]罗曲,李文华.彝族傩戏撮泰吉[M]//陆刚,主编.撮泰吉调查研究文集.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99.

[7]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面具之道[M].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刘仲敬.经与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4.

[9]顾朴光.彝族古戏“撮泰吉”浅探[M]//陆刚,主编.撮泰吉调查研究文集.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125.

(责任编辑、校对:关绮薇)

AProbeofWitchcraftCeremonyandEpicDramawithCuoTaijitheAncientYi MinorityDramainGuizhouProvince'sWeiningCountyasCaseStudy

LiuXiaomei

CuoTaiJi,the drama of the ancient Yi minority in Weining county of Guizhou,is reminiscent of the witchcraft tradition of ancient China.As a specific way of tribal history inheritance of a Yi minority branch,the development of it coincided the process in which primeval sacrificial ceremony involved into embryo of drama.It is comprehensive,epic, witchcraft-like,and oralin presentation.

Witchcraft,Epic,OralCulture,"CuoTaiJi"

J80

A

1003-3653(2016)04-0114-05

10.13574/j.cnki.artsexp.2016.04.014

2016-05-11

刘小梅(1973~),女,内蒙古集宁人,博士,中国戏曲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戏曲史论、艺术传播。

猜你喜欢

阿布面具彝族
彝族海菜腔
巨人阿布的烦恼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我们摘下面具吧
酷酷的面具
红气球不见了
巨人阿布的烦恼
面具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