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2016-04-04严文萍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手术室陕西西安710061

关键词:护理

严文萍(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手术室,陕西 西安 710061)



盆底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严文萍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手术室,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全盆底网片植入术的患者42例,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情况及出院指导。对所有患者术前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术后加强对排尿的观察、护理和康复锻炼。结果 手术顺利,患者住院时间5~7天,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或异常。结论 盆底重建手术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操作方法简便,而且治疗过程安全有效。但是术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护理和出院指导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妇产科学;盆底重建术;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盆底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等,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1],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给患者家庭带来了较重的压力负担。根据盆底重建术传统手术方式的了解,发现治疗该病症经常采用的方式有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曼式手术等。文献报道30%的患者需再次接受手术治疗。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对盆底重建术的研究也有了新跨度的提升,与传统的盆底重建术相比当前盆底重建术的手术器械、修补材料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它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解剖和功能。盆底重建术主要是利用生物网片植入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在前、中、后部经定位刺穿导入,用于加固阴道直肠筋膜和膀胱阴道周围组织韧带,起到重建盆底结构的效用[2]。选取我院收治的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42例,对其术前制定个体护理计划并有效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妇科进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的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42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3±2.16)岁,其中60岁以上36例,占81.2%,其中11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内科疾病。依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分为:子宫脱垂Ⅱ2例,Ⅲ13例,Ⅳ17例;阴道前壁膨出Ⅱ9例,Ⅲ14例,Ⅳ19例;阴道后壁膨出Ⅲ20例,Ⅳ22例;其中有10例患者为子宫切除后残端脱垂,行盆底重建术,32例患者均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盆底重建术。

1.2 治疗方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均进行网片修补盆底重建手术。为了保证所有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盆底重建手术中聚丙烯网片均由强生公司生产。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子宫Ⅲ度脱垂至溃烂的患者,担心身体有异味害怕别人歧视,检查、手术暴露部位涉及身体隐私,往往在心理上有身体意向紊乱,自尊低下等问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术前渴望手术成功,改变目前的不适状况,同时又对疾病治疗的预后缺乏信心,因此多有自卑、焦虑、恐惧等表现,对此,医院可安排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自卑、焦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在手术前通过幻灯片向患者及家属演示手术的大致过程,告知此种手术的特点,如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3]。

2.2 安全护理

在使用灌肠药物时应及时观察患者的腹泻情况,反馈给医生,必要时补液治疗,并适当缩短禁食时间。保持地面干燥,避免因地面湿滑造成患者摔倒。此外,一些术后无法自主行动的患者,应安排医护人员进行24 h的监察照顾。若是医护人员较忙,则可以安排患者家属进行相应的照抚工作。

2.3 术前准备

(1)协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如血尿便常规、心电图、盆腔B超、肺功能、术前凝血功能测定等,同时准备足够的血液,以备术中输血急用;(2)皮肤准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术前1天常规手术部位备皮,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3)饮食及肠道准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患者术前3天应进无渣饮食,使用肠道抗菌药物。

2.4 术后观察与检测

2.4.1 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心电、血压监测,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血糖的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按照实际情况记录在登记表中,一旦发现患者的身体不佳,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并将患者生命体征图告知主治医生,方便其进行诊治判断。

2.4.2 局部护理。患者术后24 h内若是阴道填塞碘伏仿纱布止血,医护人员应重点观察会阴切口有无渗出,渗出液的量及颜色。注意观察尿管是否通畅,尿液的颜色和尿量。

2.5 饮食活动

2.5.1 饮食。患者术后4~6 h进食无奶、无糖半流质饮食,在排气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方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并嘱咐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避免便秘。

2.5.2 活动。患者术后6 h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可进行简单的床上翻身活动;术后24 h医护人员可监督患者在床边活动;术后48 h患者可适当下床行走,活动四肢;对于身体虚弱的高龄患者活动时须有陪人监护进行四肢活动,特别是下肢主动伸屈,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6 尿管护理及尿量的观察与测定

通过关闭导尿管每2 h开放一次以锻炼膀胱功能。拔除尿管后嘱患者多饮水,有尿液时应及时入厕,不要憋尿。若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可口服诺氟沙星或三金片以缓解症状。对于以发生排尿困难的患者,可通过热敷、按摩、温水冲洗或热气熏蒸等进行治疗,必要时适当延长保留尿管时间。

2.7 出院康复指导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最常见及最严重的并发症为侵蚀和感染,发生率约为1.7%。常见症状表现为疼痛、排便或排尿困难。血尿、血便等。因此定期随访尤为重要。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嘱咐患者应及时与手术医生联系,与此同时,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等体力劳动。进食高蛋白,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 结 果

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并未出现心理障碍,住院时间5~7天,平均住院时间为(6.1±1.5)天。术后1例患者在拔出导尿管后出现尿潴留,通过热敷、热气熏蒸,患者排尿困难症状缓解。

4 讨 论

本研究中,对42例患者随访1年,未发生盆腔脏器再次脱垂及大小便异常情况,所有患者对术后生活均非常满意。通过本文的总结分析我们认为,盆底重建术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患者术前渴望手术成功,改变目前的不适状况,同时又对疾病治疗的预后缺乏信心,因此多有自卑、焦虑、恐惧等表现,对此,医院可安排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其自卑、焦躁等不良情绪。其次,医护人员在手术前通过幻灯片向患者及家属演示手术的大致过程,告知此种手术的特点: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最后,加强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各项术后指标观察,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康复活动,以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乐 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8-73.

[2] 杨 欣,王建六.盆腔脏器脱垂治疗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7,8(1):3.

[3] 任 常,朱 兰,朗景和,等.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12):760-762.

本文编辑:张 钰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06.197.02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