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贡井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6-04-04童小兰朱春雷自贡市贡井区农牧林业局
□童小兰 朱春雷/自贡市贡井区农牧林业局
自贡市贡井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童小兰朱春雷/自贡市贡井区农牧林业局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推动力量,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自贡市贡井区家庭农场培育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培育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体,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依托国家政策、现代科技和农业机械,从事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生产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为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自贡市贡井区家庭农场培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对策建议。
1 发展现状
自贡市贡井区发展家庭农场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势头猛、潜力大。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全区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从2013年底的0家发展到如今的202家(其中,2014年底9家,2015年底72家),占全市家庭农场总户数的15.5%,同比市内其他区县新增速度最快。2016年上半年,全区家庭农场流转土地666.67 hm2,占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的17.0%,家庭农场已成为贡井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发展最快的新生力量。
1)广泛宣传引导,政策扶持有力。全区各级党政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近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发展家庭农场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出台《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建立了小额扶贫贷款及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风险保证金,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融资渠道,利用返乡农民工创业资金对符合政策和条件的家庭农场每家给予1万元的补助,促进了家庭农场的迅速发展。
2)坚持全域发展,经营规模适度。全区家庭农场遍布11个乡镇,其中龙潭镇28家、成佳镇34家、五宝镇27家、桥头镇40家、长土镇3家、白庙镇10家、艾叶镇8家、章佳乡8家、莲花镇6家、牛尾乡17家、建设镇21家。从种养殖规模看,单个家庭农场种养殖面积在6.67 hm2及以下的有166家,占82.2%;6.67~13.33 hm2的有35家,占17.3%;13.33 hm2以上的有1家,占0.5%。实践证明,在贡井区丘陵地形条件下发展3.33~6.67 hm2规模的家庭农场,有利于推广中小型机械作业,也便于管理和提高效益。
3)增强发展能力,经营模式多样。引导农户通过租赁、代耕、转包、互换等方式将承包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对家庭农场优先安排农机购置累加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家庭农场补助等重点项目,整合项目资金200多万元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全区家庭农场中,“单打独斗”经营模式的有98家,占48.5%;“企业化”经营模式的有56家,占27.7%;“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有28家,占13.9%;“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经营模式的有20家,占9.9%。
4)注重结构优化,产业日趋多元。按照自贡市农牧业局出台的《自贡市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积极组织全区家庭农场申报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目前全区共有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全区家庭农场中,主要经营种植业的有99家,占49.0%;主要经营畜禽养殖业的有43家,占21.3%;主要经营水产养殖类的有22家,占10.9%;种养结合类的有23家,占11.4%;其他类(如休闲观光农业)的有15家,占7.4%。
5)加强培训服务,规范经营行为。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等各类培训资源,培训以家庭农场主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全区涉农部门及乡镇共开展此类培训27期次,培训1 6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通过培训和宣传,使得家庭农场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合规地流转、租用土地(林地),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生产管理、产品质量管理等制度,生产经营行为更加规范。
2 主要问题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贡井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培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和制约束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策推动没形成合力。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谁来种地”的问题日趋突出,农村耕种方式迫切需要从组织形式上实现突破,家庭农场的发展迎来了重要契机。但是,贡井区目前在制定和执行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方面,力度还不够,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方面扶持措施还不配套、不完善,没形成体系。
2)要素制约仍十分明显。大多数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要素获得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约束,主要集中在资金、土地、保险和技术等方面。家庭农场一般投资额度大、投入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在融资筹资方面普遍存在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杂、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而通过政府“农业担保公司”贷款,“农业担保公司”不仅要扣减贷款额的10.0%作为风险抵押金,而且要收取1.8%的担保费,融资成本高,家庭农场难以承受。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高,少数农民惜地意识浓,土地流转形式不规范,家庭农场很难长期成规模地集中连片租赁到土地,难以稳定地保持适度规模经营。如必祥家庭农场受到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房建设用地问题的制约,导致农业生产经营有面积无规模、有数量无效益、有特色无品牌,基地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农业财产保险机构现有险种单一、保障低,不符合农业风险分担机制和推进规模化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政策性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仅覆盖大宗粮食、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和肉牛,其他经济作物、禽类和水产还没有纳入政策性保险,一旦发生灾害就可能带来严重打击。如龙潭镇金猪养猪场,2015年发生火灾,造成经济损失达360余万元,仅获2.5万元仔猪赔偿款,养猪场难以恢复生产。
3)人才和技术都比较紧缺。家庭农场主总体上应是农村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在所从事的行业中往往都有着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但从全区家庭农场的统计数据来看,家庭农场主平均年龄40岁以上,从文化程度上看,70%高中及以上学历,30%初中及以下水平,家庭农场营业者大多是“4050”人员,从事生产的主体成员普遍存在高龄化、低能化问题。2007年,乡镇机构改革撤销了农村经营管理站,乡镇一级无机构、缺人员,加之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措施落实和技术服务不到位,制约了家庭农场的规范有序发展。如贡井区四月阳光家庭农场、硕丰家庭农场都亟需蔬果种植方面的专业技术指导。
4)生产经营水平不高。全区家庭农场大部分是由当地种养殖大户发展而来,一般都沿用传统的经营模式,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和营销管理能力,对国家政策、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离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要求差距甚远。加之贡井区属丘陵地区,农业设施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同时,品牌建设滞后,产品特色不明显,家庭农场多为直接销售初级农产品,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3 对策建议
1)做好政策引领,优化发展环境。抓紧出台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家庭农场的准入制度、登记制度和监管指导制度,制定完善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财政、税收、保险、金融、科技、人才、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构建起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体系,消除业主对政策不持续、税赋要增加、优惠不落实等方面的顾虑,使其主动注册登记发展家庭农场。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方向,加快构建网络多层、投入多元、服务专业、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家庭农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做好规划布局,加大引导扶持力度。结合实际,坚持规划优先、合理布局,依据全区不同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传统优势、产业特点,对全区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整体规划。按照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放宽农场主、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产业类型等登记条件,坚持集约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道路。要遵循业主自愿、因地制宜、市场导向、政策扶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以种养结合、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为主的家庭农场,培育壮大产业特色鲜明、运作管理规范、社会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的家庭农场。
3)争取要素保障,确保健康发展。坚持从项目支持、土地流转、金融扶持、人才培训、技术服务、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在土地流转上,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严格流转大户资格的审查,通过规范流转合同、准入审核、过程监管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防止农民随意毁约,防止业主假借家庭农场之名将土地另作他用或套取项目资金和享受优惠政策,保护好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在金融支持上,整合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将农业项目重点向家庭农场倾斜,发挥项目资金引领带动作用。按照政府资助、社会资本为主、企业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大力推行农业设施抵押、土地经营权证质押、农业订单质押、信用等级评定等做法,盘活农业资产,扩大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家庭农场资金难题。在指导服务上,加快形成“区上有专家、乡镇有技术员、村组有示范户”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家庭农场带头人、农村职业经纪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为家庭农场的科学经营和发展壮大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鼓励科技人员和家庭农场进行技术合作,建立服务关系,开展政策、信息、技术、管理等指导服务。
4)做好示范带动,激发发展活力。按照“发展、规范、提升”的思路,积极创新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鼓励集群集约抱团发展,改变“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实现信息上的共享、技术上的互动、资源上的互补、农场间的共赢,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要认真总结示范性家庭农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引导和扶持农民企业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致富能手等群体创办家庭农场,激发农村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