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古琴文化传承模式新思考

2016-04-04彭岩湖南科技大学湘潭411201

音乐传播 2016年1期
关键词:古琴文人传统

■彭岩(湖南科技大学,湘潭,411201)



高校古琴文化传承模式新思考

■彭岩
(湖南科技大学,湘潭,411201)

[摘要]自古琴诞生以来,“琴”与“道”就始终密切相连,“琴道”是古琴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强调“琴”与“道”的结合,探索“琴道”修为的程式化、系统化,是传统古琴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得以传承的关键。高等院校具有传承古琴文化的理想土壤,在大学生中建立琴社、琴馆等社团组织,使学生通过定期的琴道修为活动来历练琴艺、洞明琴理、践行琴道,不失为探索古琴传承与保护的新思路。

[关键词]琴道古琴文化传承学生社团

彭岩,湖南科技大学音乐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研究。

本文为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刘鹗琴学研究”(项目编号:14YJA760022)阶段性成果

古琴音乐是中国历史上由中华民族独立创造、其传承一直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古琴艺术已经形成一整套独立而完整的琴学文化体系。随着旧式文人士大夫群体的消亡,传统的琴学文化如何才能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被科学地传承和保护,如何才能被现代文人群体接受并固守,这是现代琴学文化传承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聚集着当代最庞大的文人群体,拥有最适合琴学文化传承发展的人文环境。探索琴学文化体系在高校存在的可行性和生存模式,对传统古琴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琴”与“道”

“琴”字在古代一般单指古琴这一件乐器。由于琴在中国音乐发展与社会文化方面具有深远影响,所以“琴”字常常被用来命名其他乐器,比如胡琴、扬琴等等。“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方法、道理、途径、德行、思想体系等等。“道,所行道也”,“道”常常与一种行为相联系,阐释的是有关行为的方向、规则,以及行为本身给人们带来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感悟。

由历代琴论可以看出,自古琴诞生以来,“琴”与“道”就始终密切相连。最早关于“琴道”一词的记述见于东汉桓谭的《新论》,其中专设“琴道”篇章。宋代朱长文的《琴史》对琴道也有深入的分析:“夫心者道也,琴者器也。本乎道则可以用于器,通乎心故可以应于琴。”①蔡仲德注释《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653页。晚清小说家刘鹗在《十一弦馆琴谱》中也强调:“琴之为物也,同乎道。”②[清]刘鹗《十一弦馆琴谱》,中国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直至1937年的《今虞琴刊》里,仍有“琴道”一词出现。当代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Robert van Gulik)也将他1940年出版的琴学论著定名为《琴道》(TheLoreoftheChineseLute:Anessayin Ch’inideology)。

古琴包含很多人性和社会性内容,它可以正人心、绝尘俗、荡心志、发幽情、通造化。历代琴家们在研习古琴时,关注的不只是作为普通乐器的古琴,他们常常赋予古琴有关精神、文化、道德、修养、品格等的人文品质,并在操研中励志明道、克己自省,以古琴的精神品格喻个人精神品格,使人琴达到完美统一。所以传统的琴乐活动更像一个特别的文化行为,这种“文化行为”与日本的“茶道”、“花道”非常相似。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古琴艺术常常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其特殊性就在于它超越了普通乐器“音”、“声”、“技”、“器”的器乐化层面,自身承载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这种精神文化内涵深入哲学层面,达到“道”的境界,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整套独立而完整的有关琴制、琴谱、琴曲、琴论、琴派等方面的琴道文化体系。古琴所具备的“道”的精神文化内涵是任何一件普通乐器都不具备的,是古琴艺术价值的真正体现。

二、琴道与古琴文化传承

与“琴道”文化比较相近的是日本的“八道”(歌道、书道、茶道、花道、剑道、艺道、柔道、香道)。比如茶道,是通过繁杂的规则来磨炼人心,用一种仪式来向人讲述禅的思想。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几百年来,日本茶道能够以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持续传承,在现代多元文化环境下,也能始终保持其传统,并被大众所接受。

借鉴日本对茶道、花道等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理念,探索“琴道”的程式化、系统化、仪式化,使传统古琴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凝练成特定的文化行为,形成稳定、易操作且被广泛认同的“琴道”文化修为模式,不失为探索古琴传承与保护的新思路。

针对琴道修为模式,历代琴论中有比较细致的阐释。比如早在南宋时期,赵希鹄就在《洞天清录·古琴辩》中讲到古琴样制、弹琴之室,以及挂琴、盥手、对花、对月、临水等细致要求。明代是琴学发展的繁荣时期,琴道修为模式进一步细化,比如琴家杨表正在《重修正文对音捷要真传琴谱》中对琴道修为的时间、地点、心理、人物形象、服饰甚至手指甲的长度都有细致要求;潞藩朱常淓在《古音正宗》中则分别从指下十善、指有五病、身有五谬、琴有十四宜弹、琴有十四不宜弹、琴坛十友、琴有九不祥、琴有二十疵、操琴有十戒、鼓琴有十二欲等方面对琴道修为各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更是将琴道归纳为二十四琴况,分别从审美意境、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论述。《溪山琴况》中讲:“琴道几绝矣,然天之不欲绝此道也,赖有此书之传,可为垂世。”①易存国著《中国古琴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472页。正是由于历代琴论的流传,使得探索琴道修为的程式化、仪式化,有了具体的参照和标准。

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强调“琴”与“道”的结合,一方面为当代古琴修习者提供一个可以自觉遵从和操演的古琴文化行为模式,另一方面对古琴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特定的“琴道”文化修为模式,可以充分挖掘古琴的精神文化内涵,使古琴在现代多元化的文化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文化认同和共鸣,并能够保持其传统的精神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为古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创造一个理想的文化生态环境;可以使现代古琴修习者自觉地遵从和固守古琴文化传统,使古琴在现代社会中能以更接近传统的文化方式进行传承和保护。

其次,可以很好地将哲学化的“琴道”与普通乐器古琴的发展区别开来,使琴道文化践行者与普通的古琴爱好者可以自行选择,避免传统的“琴道”文化受到古琴的现代化发展与变革的影响;可以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古琴修习者,找到“琴道”精神文化方面的共鸣点,并自发地在实践中验证和固守,为古琴文化的国际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可以充分发掘古琴“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美学思想及其所蕴含的宗教哲学、文化历史、处世态度等精神内容;可以深刻探究“琴道”文化与中华民族个性中固有的宽容、谦虚、崇尚自然、向往超脱的精神特质的关系,为我国艺术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提供新思路,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精神文化财富。

三、文人音乐与高校人文环境

与普通乐器相比,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的古琴,其传承保护的内容和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它需要保护的不是“古琴”这一物质遗产,而是古琴所蕴含的包括精神文化内涵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说它需要传承保护的是“文化”而不是“文物”。而针对“文化”的传承保护,关键是要保有一个适宜文化生存的良好人文环境。

琴道文化体系的研究对象无疑应当是“人”,“人”的因素是影响古琴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这里所指的“人”,是基于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文人群体”。这些文人群体一般都具有博学多才、志趣高雅、卓尔不群的特质。他们不受世俗羁绊,对俗恶文化有一种自觉的抵抗。琴道文化刚好契合了文人群体的审美趣味,成为历代文人们完善自我修养、表达个性观点、批判社会现实、抵御世俗文化的重要工具。古琴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和“文人士大夫阶层”密切结合,为“琴、棋、书、画”文人四艺之首。古琴音乐活动形式多为文人的自娱自乐,或文人们组织的雅集活动,所以琴乐常常被看作“文人音乐”的主体。在古代,正是有共同志趣的文人群体的积极参与,才使得古琴始终有一个稳定而良好的人文环境。①参看彭岩《刘鹗“以声写情”思想与文人音乐文化下移》,载《人民音乐》2013年2期,第66-69页。

随着近代社会的剧变,士大夫阶层完全消失,传统琴学急剧衰退。但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消亡,并不一定意味着古琴传统的文化环境一定会趋于衰亡。“琴道”理论已经形成完整而独立的体系,这一体系就建构在历代的琴论经典中。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古琴的精神文化内涵已经浸润到中国人的心里,得到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和推崇,而且这种认同和推崇不会随着传统琴学的衰败而消失。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具有传统文人情怀和文人气质的知识分子,仍然可以从历代琴论中找到精神文化方面的共鸣点,并自发地在实践中验证和固守之,即我们仍然可以营造一个适宜传统琴道生存发展的人文环境。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其英文版著作《琴道》后序中讲道:“茅斋萧然,值清风拂幌,朗月临轩,更深人静,万籁希声,浏览黄卷,闲鼓绿绮,写山水于寸心,敛宇宙于容膝,恬然忘百虑。岂必虞山目耕、云林清閟,荫长松,对白鹤,乃为自适哉。”②Robert van Gulik,TheLoreoftheChineseLute:AnessayinCh’in ideology. Tokyo: Sophia University,1969,p. xiii.作为一位汉学修养极其深厚的西方学者,高罗佩可以运用娴熟的文言文对琴道文化进行深刻的阐述,他对琴道的理解可谓深邃。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琴道文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可以被不同文化背景的文人群体所认同。③参看彭岩《对古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载《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2期,第89-92页。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有着最适合琴道文化传承发展的人文环境。首先,高校拥有最庞大的现代文人群体,这一群体中不乏传统文化的倡导者与捍卫者,他们很容易在琴道的精神文化层面找到共鸣;同时,高校历来有注重德育、践行传统、强调创新的教育理念,这与琴道的乐教思想相近。其次,高校校园对个性化的文化现象有着最广泛的包容性,琴道文化修为活动不易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干扰;而且,针对高校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国家有相关艺术教育政策引导。最后,高校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可以为“琴道”修为活动营造高雅的艺术氛围。

四、琴道与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培养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④《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32页。在这里,“道”可以被看作一种普世真理,一种个人可以坚守的世界观。“道”不会永远被社会所认可,而个人对“道”的坚守,则是“道”得以传承的主因。同样道理,社会大文化环境中琴道文化日渐式微的现状,以及部分人对琴道文化的偏见、摒弃与背离,都不是影响琴道文化传承的主因,关键是在现代多元文化社会中,是否还有人愿意践行琴道。

当代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最具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人群体,是践行传统文化、创造先进文化的主要力量。他们虽然脱离了旧式文人所沾濡浸润的文化环境,但他们注重文化修养,追求高尚雅致,强调个性情操,向往自由、超逸和脱俗的文人情怀与情感特质,这些都与旧式文人一脉相承。所以,在当代多元文化大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也可以找到传统琴道文化的共鸣点,他们同样可以成为弘扬琴道文化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琴道”绝不是一个玄虚空幻的概念,它以琴这件古老的乐器为载体,内容包括琴制、琴谱、琴曲、琴歌、琴人、琴论、琴派等方面,涉及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艺术、美学等学科,涵盖辞章、乐律、典籍、金石、书画、阴阳、术数、民俗等诸多传统文化领域。大学生在琴道文化修为活动中可以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比如,在传统思想文化方面可以了解到古代宗教哲学思想、乐教思想、礼乐文化、音乐美学等,进而了解古代经学、玄学、理学文化思想以及古代君子人格、文人气节等;在中国传统音乐方面可以了解乐律、乐曲、乐调、琴歌、戏曲、曲牌等,以及减字谱、工尺谱等传统音乐记谱法;在典籍文化方面可以了解《神奇秘谱》等古代乐谱典籍,以及《乐记》、《琴史》、《溪山琴况》等音乐论著。

五、高校学生社团与琴道的践行

琴道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和古琴传统人文环境的变迁,是现代古琴艺术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两大新问题。琴道文化的传承,关键不在于古琴演奏的音乐本身,而在于古琴自身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所以,面向专业团体展开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以及面向普通爱好者展开的世俗化、商业化发展,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基于这一关键原因,通过细致分析我们认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生践行琴道、开展琴道文化传承的一个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群众组织。可见,高校学生社团组织与古代文人们开展的琴社、琴派组织以及文人雅集等琴学活动形式非常相似。依托高校大学生教学管理平台,在学生中建立琴社、琴馆等社团组织,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定期的琴学修为活动来历练琴艺、洞明琴理、参悟琴道。在当代,利用高校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可以构建适宜传统琴道文化生存的人文环境,使古琴艺术在现代社会能以更接近传统的文化方式被传承和保护。

在高校中践行琴道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将琴道与将古琴当作普通乐器来演奏的行为区分开来。与普通乐器演奏相比,琴道是通过严谨、精致的古琴演奏行为,来修德立身、克己自省。换句话说,缺少了精神文化内涵,古琴就只是一件普通乐器了。所以,对哲学化的“琴道”和器乐化的“古琴”,要加以科学区分,对其不同的文化状态、艺术形式和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琴道社团活动,与音乐院校中的专业化器乐教学不同。正如前文所言,古琴的专业化、器乐化、职业化发展,或许能够给古琴带来一些新的发展空间,但并不能解决传统琴道文化传承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让古琴文化在高校中传承发展的关键,是通过有效的舆论宣传和科学的政策引导,充分利用高校大学生的琴社活动,在高校中构建和维系琴道文化的传统人文环境,强调大学生对琴道精神文化内涵的认同和固守,鼓励他们身体力行践行琴道。

(责任编辑:韦杰)

猜你喜欢

古琴文人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文人与酒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文人吃蛙
老传统当传承
寻访千年古琴
宋代文人爱睡觉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