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2016-04-04蔡强强综述熊力伟审校
蔡强强(综述),熊力伟(审校)
(南昌市第三医院骨科,南昌 330009)
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蔡强强(综述),熊力伟(审校)
(南昌市第三医院骨科,南昌 330009)
髋臼骨折; 手术入路; 内固定术; 复位; 并发症; 防治
以往髋臼骨折发生率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和交通业的发展,髋臼骨折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髋臼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8%[2]。髋臼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晚期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移位型髋臼骨折治疗的金标准[3]。笔者就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髋臼的解剖学特点
髋臼为半球形的骨性深凹,直径为4.3~5.7 cm,由髋骨、坐骨和耻骨联合组成,骨性关节面凹凸不平。髋臼边缘的关节盂唇使髋臼加宽加深,臼口变小。髋关节周围有强大的肌肉、韧带,因而稳定性较强。Judet等[4]将髋臼及邻近结构分为前柱、后柱。前柱又称髂耻柱,由髂脊前上方斜向前下方,经耻骨支止于耻骨联合,由部分髂骨及耻骨组成;后柱又称髂坐柱,由坐骨大切迹经髋臼中心至坐骨结节,包括坐骨垂直部分和与坐骨相连的髂骨部分组成。后柱的内侧面被称为方形区或四边体。髋臼的前柱、后柱呈60°,相交形成一拱形结构称臼顶,是髋臼的主要负重区。
2 髋臼的生物力学特点
髋臼顶部占髋臼的2/5,由髂骨构成。正常人体负重力线由第5腰椎、骶髂关节下传,以及由坐骨大切迹前方达臼顶。直立时,将体质量传至股骨头;坐位时,经髋臼后下部至坐骨结节。髋关节压力均匀分布在髋臼负重面上,压应力自臼顶承载面中央向周围递减。在骨盆环稳定性方面,前柱所起作用为后柱的2175倍。前柱提供的最大力量为(2015±352)N,刚度为(302±99)N·mm-1;后柱提供的最大力量为(759±229)N,刚度为(113±22)N·mm-1。由于髋臼的特殊解剖结构,在临床上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及生物力学要求,作出合理的内固定选择,否则会由于内固定不当而导致骨折复位的再丢失[5]。
3 髋臼骨折的分型
目前,在临床上采用最多的是Letournel分型[6],这种分型方法是基于双柱理论之上。将髋臼骨折分为简单骨折和复杂骨折2大类共10种。简单骨折是指涉及1个柱或1个壁骨折或1个单一骨折线的骨折,其有5种骨折,即后壁骨折、后柱骨折、前柱骨折、前壁骨折及横形骨折;复杂骨折至少由2个简单骨折同时存在,其有5种骨折,即T形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横形伴后壁骨折、前柱伴后横形骨折及双柱骨折。该分型几乎包括了所有骨折类型,易于掌握,并能够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
AO分型将髋臼骨折分为A、B、C 3型。A型是指仅波及髋臼1个柱的骨折;B型是指波及髋臼2个柱的骨折,臼顶与完整的髂骨保持一体的骨折;C型是指波及髋臼2个柱的骨折,臼顶与完整的髂骨不相连骨折。
4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4.1 手术适应证
髋臼骨折类型复杂多变,很难制定一个绝对的手术适应证,总的原则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恢复股骨头在髋臼内中心位置及头臼的协调一致,保证髋臼的稳定性。
手术适应证为:1)骨折移位>3 mm,臼顶骨折移位>2 mm,前、内、后顶弧角分别<25°、45°、70°,应手术治疗。2)关节腔内有游离骨块。3)累及后壁40%以上的骨折,并影响关节稳定性。4)合并坐骨神经、血管损伤需手术探查者。5)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失败者需急诊手术。6)无骨质疏松症[7-8]。
4.2 手术时机
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并发症多,患者全身情况较差,急诊手术风险很高。当延时手术时,骨折端会出现骨痂,解剖标志不清,复位困难。一般认为,最佳手术时机是伤后4~14 d[9],但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急诊手术:1)股骨头脱位闭合复位失败。2)当髋臼后壁大块缺损时,单靠牵引无法维持股骨头位置的关节脱位。3)在髋关节脱位复位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8]。
4.3 内固定技术
髋臼是一个复杂的几何体,具有各种曲线和弧度,各型骨折的复位和固定方法相差甚远。手术要求是恢复关节面解剖连续性、髋臼负重区与股骨头同心圆关系及重建关节稳定性[10]。术中应先恢复骨盆及骨盆环的解剖结构,再行髋臼局部复位,顺序是先复位固定耻骨联合和骶髂关节,再复位前柱、后柱、后壁;先复位移位大的一侧,同时争取同一切口复位另一柱,且术中应进行整体、协同复位[11]。术中需要骨盆专业复位器械,前柱钢板应沿骨盆界线放置,髋臼区螺钉应与四方区平行进入。术中行C型臂X线透视,避免螺钉进入关节腔。对髂腰肌发达者应尽量屈曲髋关节,必要时切断部分髂腰肌,避免强行牵拉而造成股神经及血管损伤[12]。
根据各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手术入路的选择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考虑到骨折的时间、骨折类型以及骨折移位程度等。目前,常用的入路有: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扩展髂股入路及改良Stoppa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适用于后壁骨折、后柱骨折,也可用于仅后侧移位明显的横形骨折、T形骨折,其优点是能够适当显露后壁、后柱,肌肉剥离少,出血少。缺点是难以显露坐骨大切迹、髂骨外侧壁,可能会损伤坐骨神经。髂腹股沟入路适用于前壁、前柱及前柱伴后半横骨折,也可用于以前柱移位为主的横形骨折、T形骨折及双柱骨折,其优点是可充分显露前柱、髂骨、骨盆内侧、骶髂关节,且异位骨化少。缺点是不能显露关节面,可能会损伤股神经、血管,不能直视“死亡之冠”,对方形区的显露不理想。扩展髂股入路的优点是可完全显露前柱、前壁、后柱及后壁,很少损伤血管、神经。缺点是在剥离过程中易造成软组织损伤、肌张力减弱等,从而导致异位骨化的发生,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3]。改良Stoppa入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入路,特别是对于累及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其优点是可显露骶髂关节前方、四边体、真骨盆缘至耻骨联合,损伤小,可直视“死亡之冠”,并发症少,且可在同一切口完成双侧骨折的处理及膀胱损伤、尿道损伤的修补,这是其他切口无法比拟的。改良Stoppa入路仅需切开一个操作窗,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应减少,在有效避免血管、神经损伤的同时也不需要切开腹股沟管。Shazar等[14]研究表明,改良Stoppa入路在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中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于累及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对于累及高位髂骨的骨折,可以采用髂窝入路辅助复位,相当于切开腹股沟入路的外侧窗,且创伤明显减小。因此,要处理好复杂髋臼骨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骨折分型及移位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复位技巧以及妥善复位后坚强内固定。
4.4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不同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15]。选择手术入路的原则是:能够充分显露骨折,以便解剖复位和内固定;术中尽量减少肌肉的剥离,避免血管、神经损伤;操作时间应缩短,减少出血;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6]。
髋臼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异位骨化、股骨头缺血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坐骨神经损伤等。异位骨化的发生与手术软组织剥离范围和程度、手术距受伤时间有关[17]。异位骨化的预防方法是:1)选择合适的入路。2)术中尽量减少软组织的剥离和损伤。3)当关闭切口时,应彻底冲洗切口,术后放置引流管。4)术后口服消炎痛,对防止异位骨化有确切的作用[18]。股骨头缺血坏死主要发生在髋关节后脱位骨折中,其与股骨头损伤程度、脱位时间持续长短有关。伤后应尽早对股骨头脱位进行复位。在骨折手术中应尽量减少软组织的剥离,尽可能保护股骨头的血运。术后早期持续被动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微循环再通。宋晖等[19]指出,髋臼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髋关节磨造和关节软骨愈合,有利于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是关节内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应尽量解剖复位,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或延长其发生时间。坐骨神经损伤可能是髋臼骨折合并伤的医源性损伤。为避免医源性损伤,术中必须保护好坐骨神经,即术中保持患肢伸髋屈膝位,可降低坐骨神经张力;坐骨神经在坐骨大切迹附近易损伤,术中应注意钳齿放置,以免误伤坐骨神经;坐骨神经在坐骨附近走行时位于后外侧2 cm范围内,当剥离坐骨表面股方肌部分止点时,应尽量少用电刀或将电刀调小[20]。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能量创伤越来越常见,髋臼骨折也越常见。对于移位的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的金标准[3]。各类型骨折需不同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材。不管何种术式及内固定方法,均有各自的利弊性。但相信,随着内固定器材发展、手术入路的改良、术中导航及3D打印技术应用,可以提高操作的精确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损伤和感染发生率。
[1] 洪顾麒,王钢.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14,30(2):190-192.
[2] Kelly M E,Leonard M,Green C,et al.Should money follow the patient:financial implication for being the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Pelvic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 in Ireland[J].Injury,2013,44(12):1816-1819.
[3] 汪伟基,高希林,季明华,等.合并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的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5,36(3):196-198.
[4] Judet R,Judet J,Letournel E.Fractures of the acetabulum[J].Acta Orthop Belg,1964,30:285-293.
[5] 顾霄鹏,陆欢,张遂辉,等.新型钩钢板在单足站立位下的生物力学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5(1):15-19.
[6] 相大勇,余斌.如何快速进行髋臼骨折的Letournel-Judet分型[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5):458-460.
[7] 范道勇,王绍均,何波,等.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3):3-4.
[8] 江亚,段廷明,杨祖华,等.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4(1):46-48.
[9] 刘利民.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疗效及手术时机选择[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21(6):21-22,27.
[10] Karunakar M A,Goulet J A,Mueller K L,et al.Operative treatment of unstable pediatric pelvis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J].J Pediatr Orthop,2005,25(1):34-38.
[11] 游景扬,郑勇,白祥军,等.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11):997-999.
[12] 王文志,吕延灼,张英剑,等.18例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6):1407-1408.
[13] 邹祝艺,李金生,徐剑锋,等.不同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8):49-51.
[14] Shazar N,Eshed I,Ackshota N,et al.Comparison of acetabular fracture reduction quality by the ilioinguinal or the anlerior intrapelvie (modified Rives-Stoppa) surgical approaches[J].J Orthop Trauma,2014,28(6):313-319.
[15] 周钢,陈鸿奋,王富民,等.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的荟萃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8):653-659.
[16] 唐天华,唐三元,杨辉.髋臼骨折手术入路与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2):169-172.
[17] 张广泉,赵炬才.髋臼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5):353-354.
[18] 李宁.髋臼骨折后髋关节异位骨化预防及手术治疗[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5,36(1):12-14.
[19] 宋晖,肖涛,李定国.手术治疗髋臼骨折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8):132-133.
[20] 李振威,袁奇亮,朱明生.髋臼骨折脱位并坐骨神经损伤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83-84,85.
(责任编辑:胡炜华)
2015-08-14
R687.3
A
1009-8194(2016)04-0104-03
10.13764/j.cnki.lcsy.2016.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