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原子论批判思想*
2016-04-04刘海江
刘海江
(贵州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原子论批判思想*
刘海江
(贵州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从物质和形式的矛盾出发确立了原子何以成为原子的问题意识,指出在伊壁鸠鲁的思想中,原子的直线运动、偏斜运动和排斥运动构成了原子实现自身的辩证过程,同时表明原子只有在与其他原子的联系中才能获得自己的独特规定从而成为独立的原子。但伊壁鸠鲁在强调自我意识的安宁时却陷入了原子论意识的窠臼,甚至对作为原子概念之实现的天体持批判态度。马克思亦由此而在自我问题上批判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意识,突显了共同体思想。这种思想是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博士论文;伊壁鸠鲁;原子论意识;共同体
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解读是对一种解读的解读,即马克思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之间的差别进行了解读,我们的解读则是对马克思的这种解读的进一步解读,因而必须区分马克思所解读出来的思想和马克思本人对他们思想的评价,否则就会导致对马克思这一时期思想的混淆和误解。这种混淆和误解尤其容易出现在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原子论思想的态度上。由于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从自我意识的角度出发,批判了德谟克利特而赞扬伊壁鸠鲁,于是一些研究者认为马克思此时还是一位原子论主义者,而忽略了同时存在的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原子论思想的批判。笔者的目的就是要在区分马克思解读出来的伊壁鸠鲁思想和马克思本人思想的基础上,指出马克思对原子论思想的批判,同时认为正是这种批判体现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共同体倾向,为其后来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原子的概念与偏斜运动
晚期希腊哲学产生于古希腊的衰落和瓦解过程之中。此时的希腊民族受到外民族的侵略和统治,个性受到压抑,作为社会生活之反映的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就是主体性思想和伦理倾向开始突显。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时代的德国与晚期希腊在思想状况方面比较接近。当时英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民主政治都已经比较发达,德国却仍然处于封建专制制度之下,德国哲学面临思想启蒙、唤醒民众个体意识的重任。因此,德国古典哲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主体性倾向,并在发展的过程中被不断强化。从康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1]到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2]思想都是这一倾向的具体体现。
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过程中,黑格尔首先注意到了晚期希腊哲学和自我意识的关系,因而在《精神现象学》中讨论自我意识的发展时首先就从晚期希腊哲学开始,后来又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具体讨论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思想。但从总体上看,黑格尔对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原子论思想的分析还只是一种物理学的分析。从概念的运动过程来看,他认为原子论思想还处于十分幼稚的阶段,因而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
马克思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思想的比较是明确接着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来说的。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由于其《哲学史讲演录》的庞大,对一些细节问题无法深入。而他在分析的过程中并没有像黑格尔一样简单地把两人的原子论思想都确立为概念发展的一个环节,而是以物质和形式之间的矛盾关系为基础。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原子存在物质和形式两个方面,物质的方面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形式的方面则是原子的概念,即原子何以成为个别原子。伊壁鸠鲁之高于德谟克利特,就在于后者仅仅是从物质的原则来分析原子的性质,伊壁鸠鲁则从形式的方面来理解原子的性质。因此,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观点没有超出自然哲学的范围,局限于本质和现象的矛盾而难以自拔;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观点却与个体自我意识的建立联系在一起,原子论观点成为个人获得心灵平静的宇宙论基础。
马克思在比较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思想时,首先指出了他们对原子的理解存在一些重要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原子在运动形式上的差异。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只有直线下落和排斥两种运动形式,而伊壁鸠鲁则在这两种运动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偏斜运动。第二个方面是原子性质的差异。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存在形状和体积两种性质,伊壁鸠鲁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重力这种性质。
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之所以在德谟克利特的观点之外又添加了这些新的见解,乃是出于对原子形式的理解。因此,马克思一开始就给原子下了一个定义,即原子“便是纯粹的形式,即对一切相对性的否定,对与另一定在的任何关系的否定”[3]33。从马克思的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原子乃是一种独立性的原则,即原子要从与其他定在的关系中摆脱出来获得独立。但是,这一说法立刻表现为一个矛盾:只有当原子与其他原子存在联系的时候,才能谈得上摆脱与其他定在的联系。所以,原子是一种在与其他原子的联系中获得独立的存在物,原子的各种性质都要从它们的这一矛盾特性出发才能得到理解。
在马克思看来,原子的这一矛盾特性首先就体现在它们的运动中。如果原子只能作直线运动,就将消失在直线之中而失去自身的质。正如直线下落的苹果和铁块都将消失在直线之中而体现不出其苹果和铁块的性质差异一样。所以,只有通过偏斜运动,原子才能把自己的独立性体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原子的直线运动体现了原子的绝对独立性原则,但所有的原子都将在直线运动中因不能碰上其他的原子而消失在唯一的“一”之中。因此,偏斜运动是原子摆脱直线运动的纯粹抽象性而显示自身的第一步。从个体的角度来看,这是个体获得自我意识从而给予自身以特殊规定的过程。马克思因此把偏斜运动看作是原子获得灵魂的过程,即“原子的灵魂只是一句空话,而偏斜却表述了原子的真实的灵魂即抽象个别性的概念”[3]35。
马克思在这里把原子的灵魂和偏斜运动结合起来具有特别的意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异于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特质。黑格尔只是把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子理解为绝对精神的异在形式,青年黑格尔派的鲍威尔则把自我意识和物质世界对立起来,否定了感性世界的精神意义。马克思在这里把原子的运动看作原子的真实灵魂,突破了传统哲学对精神的抽象性理解而把精神和物质的运动结合了起来,体现的是实践唯物论的倾向。
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运动的这一解读在伊壁鸠鲁思想的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上,可以说直到黑格尔为止,所有的人都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思想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思想的简单模仿。即使他们多数都注意到了伊壁鸠鲁在原子的运动中增加了偏斜运动这一形式,这种运动形式也只是被看作物理学上的耻辱,因为没有原因的外在运动在物理学上是无法立足的。这些观点都是从纯粹物理学的角度解读原子论思想的结果。但是,马克思却开始从个别的原子如何成为个别的原子这一角度重新理解偏斜运动的意义,从而发现了原子的个性和内在必然性的问题。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原子的偏斜运动因为没有外在的原因而是一种耻辱。因为在物理学的视域内,一切个别事物都是静止的和消极的存在,只有外力的推动才会获得改变位置和运动轨迹的动力,否则就是神秘的和不可思议的。但是,离开物理学领域而进入社会领域,我们到处都可以找到无须外力的推动而发生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就必须从个体的个性和内在需要来理解。并且对于个体的活动来说,外在自然力量的推动才是偶然的因素。马克思后来因此认为人的解放就在于让偶然的个人成为有个性的个人。所以,对于偏斜运动的认识必须联系伊壁鸠鲁整个的哲学追求才能得到理解,割裂了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他的哲学体系之间的关系,就无法理解其原子论思想的深意。
二、从偏斜到排斥:原子独立性的生成过程
马克思在历史上第一次指出了偏斜运动在伊壁鸠鲁哲学中的重要意义,这也是他在博士论文中提出来的最具有魅力的思想之一。但很多学者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解读也就到此为止,认为马克思此时的思想还停留在抽象的原子论观点之中。笔者认为这种传统解读是有问题的。因为仅仅停留在偏斜运动之中的原子并没有实现马克思一开始就提出来的原子的概念,即原子的独立性问题。前文已指出,马克思给原子所下的定义乃是一个矛盾。作为独立原则的原子恰好意味着原子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的原子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原子的独立性在这里只能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即通过与其他原子的联系而建立起来的独立性。如果要求绝对的孤立性,那么在直线运动中就已经实现出来了。但这种直接的、绝对的孤立性只会让所有的原子消失在直线下落运动中而成为“无”。对其他的原子不存在的东西,对自己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原子的偏斜运动其实是一种自我拯救运动,即通过偏离直线而让自己从那可怕的虚无之中产生出来而成为一个原子。因此,这种自我拯救运动又是自我造就和自我生成的运动。
偏斜运动并不会造就原子的独立性,反而是原子在偏斜运动中发生碰撞和结合的原因之所在——事实上,这也是伊壁鸠鲁之所以要提出偏斜运动的原因之所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卢克莱修说得对,如果原子不是经常发生偏斜,就不会有原子的冲击,原子的碰撞,因而世界永远也不会创造出来。……它们只是由于偏离直线才相撞。”[3]36-37所以,偏斜运动是个别性形成的基础,但并不是个别性的完成。偏斜运动只是自我意识的萌发,原子真正要成为原子,就必须要有进一步的运动,这种运动就是伊壁鸠鲁提出来的原子的第三种运动:排斥。
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思想中包含了物质和形式之间的矛盾,原子的物质性体现在直线下落运动,即一种被迫的、不自由的运动之中。形式的方面则体现在偏斜运动之中,即原子要在偏斜运动之中实现自身的个别性,这种运动必须是出自它自身的要求和意志。但偏斜运动的结果不是把个别性的要求完全实现出来,而是把原子带进了原子的世界之中,即原子在偏斜运动之中碰上了其他的原子,建立了和其他原子的普遍联系。如果原子就此停止于偏斜运动之中,个别性同样得不到实现,而是消失在与众多原子的联系之中。以前之所以有学者在分析马克思博士论文时只局限于偏斜运动,就是没有注意偏斜运动所具有的建立普遍联系的意义。原子在偏斜运动中为了实现个别性,就必须抵抗普遍联系。但原子的唯一对象就是原子,因而原子就必须要摆脱与其他原子的联系,这就是原子之间的排斥运动。所以,只有在排斥运动之中,原子的自我意识才出现。这种最初的自我意识也就是简单的自我意识。它把自身看作是独立于其他原子的存在,因而也是抽象个别性的自我意识。由此可见,只有在排斥中,马克思在前面给原子所下的定义才可以得到实现,即原子才“摆脱”和“否定”了与其他定在的关系而成为“纯粹的形式”。
马克思认为,也正是在原子的排斥运动中,我们才能够理解伊壁鸠鲁为什么要把重力看作原子的质。在关于原子的质的理解上,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同样存在差别。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只有形状和体积两种质,伊壁鸠鲁则在此基础上加上了重力的规定。但事实上,认为原子具有质的观点和原子的概念是相矛盾的。德谟克利特之所以提出原子的质,是因为他仅仅着眼于用原子来解释现象世界,对于原子的质的规定和原子的概念之间的矛盾缺乏自觉的意识。伊壁鸠鲁则从原子的概念本身来理解这些质,这就使得他在提出原子的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矛盾的说法,如对于原子的形状和体积的理解都是这样的。在认为原子具有某些质的时候,他同时又否定这些质是原子固有的规定,在对重力的理解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马克思认为,“重力是作为处于物质自身之外的观念上的点的物质个别性。然而,原子本身就是这种个别性,它像重心一样,被想象为个别的存在”[3]43。如前所述,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观念包含了物质和形式的矛盾。因此,原子的个别性也包含了物质和形式两个不同的方面。物质是纯粹的空间存在,物质的个别性在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中就得到了表现。重力则是从形式的方面来理解的个别性,这种个别性不仅要求原子以个别的形式存在,同时还要求原子意识到自己的个别性,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原子的差异。因此,形式上的个别性必须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才能实现,体现在原子的运动中,于是有了原子的直线下落运动、偏斜运动、排斥运动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直线下落运动体现了原子的物质个别性;偏斜运动是对原子物质个别性的否定,使得原子建立起与其他原子的普遍联系;排斥运动则是对普遍联系的进一步否定,但这种否定以原子的自我意识的生成为基础。只有原子在与其他原子的联系中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并排斥与其他原子的联系时,真正的个别性才能建立起来。
因此,在马克思看来,赋予原子以偏斜运动和重力的质,体现了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根本区别。德谟克利特只是从物理学、物质的角度来理解原子,伊壁鸠鲁却从主体、自我意识的角度来理解原子。换而言之,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自然科学的,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观点却是人文科学的。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原子的个别性是毋庸置疑的存在,而在伊壁鸠鲁看来,原子的个别性则是一个矛盾的生成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的问题之所以会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因之所在。
三、不可分的元素和天体:原子存在的共同体根基
既然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从原子的形式出发来理解原子的方式明显比德谟克利特从物质的关系出发来理解原子的方式要高明,这是否意味着马克思此时就完全赞同伊壁鸠鲁的思想呢?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读,即误解了马克思对伊壁鸠鲁思想的解读和表现于其中的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事实上,马克思在认为伊壁鸠鲁的思想高于德谟克利特的时候,又对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观点进行了批判。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伊壁鸠鲁的原子思想相对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思想的高明之处,而不像前人一样把伊壁鸠鲁看作德谟克利特哲学思想的拙劣模仿者,就在于马克思在解读伊壁鸠鲁原子论思想的过程中注意到伊壁鸠鲁的原子思想中包含了物质和形式之间的矛盾。原子的观点在德谟克利特那里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现象世界的时候提出来的一个原则,身处晚期希腊世界的伊壁鸠鲁则把这一原则运用于追求自我意识的独立和自由,从而不自觉地把自我意识的原则贯彻了进去。也就是说,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伊壁鸠鲁比德谟克利特多了一种原子论意识,即孤立个人的意识。对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意识的局限性,马克思从不可分的本原和不可分的元素、伊壁鸠鲁的天体学说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批评,从而使自己的共同体思想得到了彰显。
由前文论述可知,认为原子具有规定和原子的概念是矛盾的。德谟克利特对这种矛盾缺乏自觉意识,因为他始终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如何用原子来解释现象世界的问题上。伊壁鸠鲁则从原子的形式出发把这种矛盾展示出来,从而提出了一些相互否定的观点。伊壁鸠鲁在一些地方认为原子没有质,在另一些地方又认为原子有体积、形状和重力等性质。因此,有些人认为伊壁鸠鲁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原子。但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在这里只是区分了不可分的本原和不可分的元素,这是同一种原子的两种不同规定,而不是两种不同的原子。
不可分的本原和不可分的元素是从原子与现象世界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区分的。元素是现象世界的基础,具有一定的质并形成现象世界;本原并不涉及质的问题,它们自身就是完成了的存在,是独立存在的原子一般。这种区分是很明显的,但伊壁鸠鲁的区分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误会呢?马克思认为这是因为伊壁鸠鲁的思想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原子论意识。“在他那里,发展的每一环节立即就悄悄地转变成固定的、仿佛被虚空的空间从与整体的联系中分离开来的现实。每个规定都采取了孤立的个别性的形式。”[3]47-48为了论证自己这一看法的准确性,马克思特意以“无限”作为例子来说明。“无限”本是原子和虚空的特质,但伊壁鸠鲁有时似乎把“无限”变作了特殊的存在。这样,伊壁鸠鲁就把个别原子在与他物的关系中获得的规定独立化为实在的东西,从而取消了事物之间的关系。
对于不可分的原子和不可分的元素的区分,必然会产生出一个矛盾:原子作为原子一般,是没有任何具体规定的,但作为现象世界之基础的元素则在与其他原子的联系中而有了自己的特殊规定,这些规定构成了我们理解现象世界的基础。所以,通过不可分的元素,作为世界本原的原子就和我们生活的现象世界有了联系。当德谟克利特没有作这样的区分时,就不能把原子和现象世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但是,当伊壁鸠鲁把元素的规定独立化的时候,同样不能解释从原子向元素是如何过渡的,因而只有假设出一些相互矛盾的规定,通过这些规定的相互抵消来解决元素的具体规定性问题。由此可见,尽管伊壁鸠鲁区分了不可分的本原和不可分的元素,但他的原子论意识却阻止他通过原子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原子的规定。而马克思在认识到了原子的具体规定和原子间关系的联系之后,其实也就否定了抽象的原子一般。原子一般作为没有规定的存在,不过是一种声音、虚无。所以,马克思通过原子间的关系来理解原子的规定的思想在此时已经清晰可见。
具体的原子总是在与其他原子的关系中才有了自身的规定,那么具有各种特殊规定的原子就不仅仅是抽象的与其他原子没有关系的原子,而是与其他原子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的原子,用黑格尔式的语言来说,这种原子就是具体共相,是普遍的存在。这种普遍的存在物在古希腊思想中被看作是天体。马克思指出,古希腊哲学家都十分崇拜天体,并把天体看作是自己精神的现实表现。从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思想来看,天体也可以说是现实的和完成了的原子。因为原子是具有独立性和个别性形式的物质,是形式和物质、概念和存在之间矛盾的解决。天体作为永恒不变的东西恰好就是原子独立性形式的体现,天体的运动亦是偏斜运动,并在偏斜运动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总之,天体可以看作是原子论思想的现实表现。
根深蒂固的原子论意识不仅阻碍了伊壁鸠鲁把不可分的本原和元素明确地联系起来从而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同时也阻碍了他对天体的理解。和古希腊的多数哲学家对天体的崇拜相反,伊壁鸠鲁认为天体是心灵迷乱的最大来源。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伊壁鸠鲁对天体的研究也是为了获得心灵的平静,而天体则会搅乱这种平静。天体之所以会搅乱心灵,是因为当天体作为完成的原子已经是具体普遍性,而不是抽象个别性。天体的运动轨迹是在与其他的天体的相互作用中确定下来的,既体现了天体的独立性,又体现了天体与其他天体的关系。马克思因此得出结论:“如果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被设定为绝对的原则,那么,由于在事物本身的本性中占统治地位的不是个别性,一切真正的和现实的科学当然就被取消了。”[3]63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在现实的事物中占统治地位的其实并不是抽象个别性。所以,当伊壁鸠鲁把抽象个别性作为自己的哲学原则时,必然会导致脱离现实的结果。这种与现实的脱离也体现了伊壁鸠鲁的时代特征。
从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原子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这一时期对自我意识的理解体现了共同体主义的倾向。现代共同体主义有两个基本的主题,即用共同体来解释自我意识的基础和社会的规范来源。在分析伊壁鸠鲁原子论思想的过程中,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思想的核心是原子如何成为原子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自我意识的突显过程以及原子与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原子只有在与众多的原子的联系中才成为原子。当伊壁鸠鲁由于其时代的局限性而打上了原子论意识的烙印,试图离开原子之间的联系来理解原子的概念,寻求个体生活的永恒安宁时,就会陷入不可克服的矛盾,从而在哲学史上招致了长期的误解。只有在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把抽象个别性的自我意识的产生置于与其他同类事物的联系之中,确立了自我的共同体根基,才能从伊壁鸠鲁自相矛盾、盘根错节的论述中发现其原子论思想与德谟克利特的区别及其不可避免的问题。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5.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张 燕)
Critical Thoughts on Atomic Theory in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LIU Haijiang
(School of Marxism,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25)
Starting from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terial and form, Marx established in 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roblem of how an atom became an atom, having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thought of Epicurus, the linear movement, deflection movement and exclusive movement constituted the dialectical process of atoms to realize themselves, and at the same time an atom could become an independent one only when it obtained its unique stipulation in the association with the others. But Epicurus had fallen into a set pattern of the sense of atomic theory while emphasizing the peace of self-awareness, even held a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 the celestial body a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atoms. Just from this point, Marx criticized Epicurus’ sense of atomic theory concerning the problem of ego, and highlighted his own thoughts of community, which laid a premise as well as a foundation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his theories of communism and human emancipation.
Marx; doctoral dissertation; Epicurus; consciousness of atomic theory; community
2016-06-27
刘海江,男,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
A81
A
1672-0695(2016)05-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