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魂、中国梦”讲座与民族歌剧文化的传播
2016-04-04栾铭鸿
■栾铭鸿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民族魂、中国梦”讲座与民族歌剧文化的传播
■栾铭鸿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文化呈现了一种多元交织并存的基本模式。就新音乐而言,以西方音乐为躯体、以中国传统音乐为灵魂的总体状态将会相对稳定。其中,由于声乐艺术具有相对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当下中国音乐的发展和推进也以声乐艺术为主流。声乐拥有的更广泛、更快速的发展态势,以及更强劲的社会文化传播能力,在短时间内看来不会被改变。同时,中国的民族音乐传统悠久而深厚,许多民族还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因此,新音乐也会在与社会主流音乐趋同的总体发展趋势中,继续保存自己鲜明的民族个性。
其中,民族歌剧是中国主流音乐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歌剧相对于音乐会和独唱来说,是一种更为综合的艺术形式,其表演形式、内容都很丰富,所以相较于音乐会独唱而言,其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应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民族歌剧在吸收了西方歌剧艺术的精华之后,又融入了中国特有的故事题材、人物,并结合重大的历史事件,在音乐素材方面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民间音乐、地方民歌等艺术元素,因此被打上了“中国制造”的鲜明文化烙印。这也是中国民族歌剧应该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力的又一个原因。
可以说,中国从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以歌舞、宾白并重,亦属于“歌剧”性质,但毕竟还不是歌剧。中国的歌剧可以说真正诞生于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儿童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黎锦晖作曲),以及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聂耳作曲)等,它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而40年代初的《上海之歌》(张昊作曲)、《大地之歌》(钱仁康作曲)、《秋子》(黄源洛作曲)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剧特色以探索中国歌剧创作的道路方面,起了重要的先行作用。标志着我国歌剧的发展真正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则是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马可、瞿维等作曲)的诞生,该剧对后来中国的歌剧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为了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戏曲相区别,此种歌剧被称为新歌剧。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歌剧创作,如《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等。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新歌剧在继承《白毛女》的传统时,又吸收了地方戏曲的特点和西洋歌剧的一些有益经验,陆续出现了《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等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伤逝》(施光南作曲)等优秀作品。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民族歌剧的创作更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大量借鉴西方元素的作品,在中国却失去了很多的基层观众。观众对新作品的喜爱,往往远不及对《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江姐》等的喜爱。这种现状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2014年9月起,辽宁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音乐教育协会执行主席、中国民族声乐学会常务理事郭建民教授策划并举办的以“民族魂、中国梦——中国民族经典歌剧”为主题的系列学术讲座,可以作为对这种现状的一个学术回应。
该系列讲座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间举办了20余场,因其内容、形式丰富,每场都是人满为患。本着“以讲带演、以讲带唱、讲中有歌、歌中有戏”的中心思路,主办人一改传统学术讲座的形式,在以讲为主的同时安排了学生的许多演唱示范。该系列讲座自始至终把中国歌剧艺术的历史与中国革命交相辉映,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中国梦”的历史环环相扣地通过歌剧传达出来,在走进外国语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大连市教育局、长海县县政府等机关单位以及部分国家干部培训机构之后,受到广泛欢迎,许多单位还举办了后续的座谈会来进一步回味和总结。部分单位对讲座做了全程录像,并在内部视听媒体上进一步传播。在校的学生们纷纷在网络上给这一系列讲座“点赞”,不少人表示,课堂若能如此,应该不会再有现在这样明显的“翘课”问题。
该系列讲座在剧目的选择上力争兼顾深度和广度,让各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剧目登场。抗战后期、中共七大召开前创作的《白毛女》,新中国成立前后创作的《刘胡兰》,配合妇女解放运动及新婚姻法而创作的《小二黑结婚》,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的《洪湖赤卫队》,由《红岩》改编创演的《江姐》,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创作的大型歌剧《党的女儿》,表现党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玉鸟兵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以及大型交响诗篇《木兰诗篇》、《运河谣》等十余部歌剧作品,可以说是部部精彩。由歌剧带出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通过歌剧回顾历史,在传播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警示世人勿忘历史,是该系列讲座的另一大亮点。
据了解,主讲人还将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讲座的内容,除了走进高校、政府机关外,还将走进地方演出机构和群众文化培训机构,为更多的歌剧爱好者提供欣赏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感受中国民族歌剧及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力,在接受熏陶的过程中,提升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审美情趣和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并增强家国情怀。另外,该讲座也在与传媒机构合作,准备将讲座的视频在公共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广泛传播。
笔者在衷心希望这个系列讲座越办越好的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传统民族音乐爱好者能通过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传播音乐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去领略中国音乐及其文化的魅力。
栾铭鸿,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音乐传播专业2013级本科生。
(栏目责任编辑:魏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