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6-04-04郑德芳柳河县中医院吉林通化135300

关键词:空腹胎儿孕妇

郑德芳(柳河县中医院,吉林 通化 135300)

浅议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郑德芳
(柳河县中医院,吉林 通化 135300)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是近几年来的高发病,为方便研究妊娠与糖尿病的关系,提高临床诊断和防治水平,更为了更好的护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我们采用了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得到的结是临床护理路径能更有效的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和胰岛素的抵抗,并且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在不增加护理工作量的基础上,可提高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减少护士和患者的纠纷。

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后发生的,而且是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发病机率在糖尿病孕妇的75%以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的不规范,近几年发病率更是逐年上升,孕妇是本身由于心理、生理及内分泌的改变,容易产生报怨、抑郁、烦燥的心里,不良情绪的高涨,容易引起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上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加上胰岛b细胞分泌相对不足,从而使血糖增高,严重影响孕妇的心理健康和胎儿的健康,治疗不及时将引起一系列的母婴综合症,整个妊娠期间血糖的监控,饮食的合理搭配成为了护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关键,一个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能使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和病情控制受到高度的重视。

1 妊娠期糖尿病实验室检查诊断

(1)我国多采用75 g糖耐量试验。指空腹12 h后,口服葡萄糖75 g,其正常上限为:空腹5.6 mmol/L,1 h 10.3 mmol/L,2 h 8.6 mmol/L,3 h 6.7 mmol/L。其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2)空腹血糖测定: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者,可诊断为糖尿病。(3)应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异常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仅1项高于正常值,诊断为糖耐量异常[1]。

2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妊娠期间为了确保糖代谢的水平正常,会需要更多的胰岛素,但是孕妇本身就分泌受限,在妊娠期的时候,很难维持正常的代谢,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的情况出现,最终患上妊娠期糖尿病。主要原因有三点:(1)在怀孕期间,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都会有一定的增加,但是肾小管在吸收糖的时候,不会增加,这也导致有些孕妇排糖量增加明显;(2)胎儿从母体摄取葡萄糖增加3.到了妊娠的中期和晚期,孕妇体内会出现更多的康胰岛素物质,这也会降低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并且敏感性也会随着孕周的不断增加而不断下降[2-3]。

3 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

3.1对孕妇的影响

血糖过高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可能会导致胚胎死亡,流产的概率高达15%~30%;并且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高血压疾病的概率也是正常妇女的3~5倍;糖尿病孕妇本身的抵抗力比较差,并且出现合并感染的概率比较高,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2对胎儿的影响

出现巨大儿的概率为26~43%,这个概率较高;20%的胎儿生长受限出现的概率;容易出现早产和流产的情况;胎儿畸形的概率也比较高。

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在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的情况下,开展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的根据医生指示或者医嘱进行,而是有预见性和计划的进行。患者也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和护理目标,会更加愿意主动的配合护理,患者的自我护理的能力和意识也会提高,从而确保护理效果能够实现最佳,护患双方的关系也会更好。临床护理路径本身便是根据特定患者群体制定的护理计划表,什么时候该进行哪个检查、该怎样进行护理和治疗,病情情况,什么时候能够出院等一些信息都有较为明确的记录和说明。我院在2014年时,便逐步的把临床护理路径的理念与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系统结合,按照路径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4 临床资料

依据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可以确诊的孕妇24例,年龄26~39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方 法

(1)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如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过敏史情况及一些特殊情况,严格的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特征,通过饮食调理,如食物以五谷和豆类为主,水果要以草莓、菠萝和猕猴桃为主,即要满足母亲的需要,又要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还要进行心理护理,调查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焦虑的发生率为25.6%,必须为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鼓励其坚持饮食治疗,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必要的胰岛素治疗等,以防止低血糖反应;产前护理更为重要,应当在孕28周后每周检查一次,每次除产前常规检查外,均需作尿糖,尿酮体,尿蛋白,血压和体重等进行测定,34~36周后就住院监护,注意观察其有没有头痛、眼花、头晕等现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降低胎儿死亡率;分娩时机尽量选择在正常胎儿落后2周,因为糖尿病胎儿成熟度晚,因此在37周左右分娩。

(2)观察组第1天,评估患者病情及对疾病的认识,讲解血糖控制的达标值及其原因,制定护理计划及措施,给予饮食方面的指导,指导患者该怎样科学的进行饮食,让患者学会进行每餐进食量和总热量的计算,指导其进行少量多餐的饮食。第2~3天时,责任护士需要教会患者怎样计算和测量食物的热量,并督促患者通过运动来进行治疗,将运动的方法、目的以及注意事项讲解给患者,指导患者科学的运动,并控制好运动的实践。第4~6天时,应该告诉患者监测血糖的方法、目的和低血糖时的表现,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处理,教会患者通过胰岛素来治疗的手段,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方法、部位和计量,在护士的指导下,让患者练习注射,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并做好针剂管理。指导患者来学会胎动次数计数的办法。在出院前应该掌握患者的情况,并提醒患者复诊、做好产检,给患者电话,让其在有疑问的时候咨询。

6 结 论

观察组的血糖达标率,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让医生和患者更好的沟通交流,增加二者之间的信任程度,降低医疗纠纷出现的概率,患者也会更愿意配合治疗,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会增加,临床路径实际上是对患者制订健康教育的计划表和时间表,不但护士需要知道,患者也需要知道,并且还应该真正的实施,绝对不能流于形式,这种手段本身便必须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1] 庄翠芳.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中实施效果[J].护理研究,2009,23(1):105-107.

[2] 王玉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管理研究进展[J].天津护理,2009,17(4):242-243.

[3] 杨桂涛.临床护理路径[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8,17(1):1.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5-8803.2016.08.197.02

猜你喜欢

空腹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