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共性与民族个性
——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解读

2016-04-04李晓艳

李晓艳

(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国际共性与民族个性
——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解读

李晓艳

(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 湖北 宜昌443002)

摘要: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及声乐教育家马秋华在美声、民族、通俗三种不同风格的演唱方法教学与实践中,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声乐理念和声乐教学方法,坚持世界共性与民族个性在声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世界的共性;民族的个性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文化艺术有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的声乐事业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期。中国选手参加国际声乐大赛并大放异彩,西方声乐、欧美港台通俗音乐也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这一时期,声乐界出现了不同歌唱形态的唱法分类:美声唱法,具有西方演唱特征;民族唱法,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演唱特征;通俗唱法,具有通俗易唱特征。中国声乐舞台上形成了三种唱法并存的发展态势[1]。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马秋华教授把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融会贯通,不拘一格带入到她的声乐教学实践中,在所有演唱方法的共性基础上去发展各种唱法的个性。经过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马秋华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和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就是:在中国民族声乐体系的基础上,继承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民族审美情趣,走出了一条在当代多元文化共存下的国际化与个性化、民族化与时代化的声乐发展创新之路。

一、当下中国声乐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教学理念和教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来看,我国高校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是很不均衡的。许多院校的声乐教学对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声乐人才,达到什么样的演唱水平,声乐艺术教育教学的体系建立还不尽人意,与国际上的声乐艺术人才培养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专业音乐院校研习西方古典音乐的教师和学生目标是能在国际声乐比赛舞台上取得奖项,自傲于自己是西方最科学的演唱理念,对中国声乐作品的研习较少;学习中国民族声乐的教师和学生,认为本民族的音乐缺乏国际视野,在教学上大量运用西方的教学理念,使其演唱失去了中国的民族特色。综合性大学音乐院校的声乐专业学生对西方声乐艺术更是学了些皮毛;而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则以模仿代表性的歌星为其演唱目标,千人一面万人一声;现代流行歌唱艺术更是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教学理念是各显神通。传统的戏曲教学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如何继承、发展、创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受教育体系、宣传导向的影响,多数青少年对中国本民族传统声乐艺术了解甚少,当下我国传统声乐艺术如果不在声乐教学领域大做文章,恐怕所谓繁荣也只是一句空话[2]。

目前我国的声乐教学主要存在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专业化,教学模式单一化,教学实践缺乏化等问题。以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为例,该赛事是我国专业声乐比赛,旨在展示中国声乐品牌。从比赛实际情况来看,中国选手的演唱特别注重声音和技术唱法;在语言语音、情感表达、人物表现上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尤其是准确理解、完整表达西方声乐艺术精华方面仍处于落后状态。中国国际声乐比赛是一个宣扬中国声乐作品的平台,以演唱中国优秀的声乐作品、歌剧,传承中华民族声乐文化为目的。中国选手本应在演唱本民族声乐作品时表现得心应手,但实际上却不尽人意,多数选手重唱法、重声音、重炫技,对中华民族独有的声腔语韵、民族风格等方面都不能准确表达,更不用说通过演唱来表达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当下声乐艺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如何体现技术性、科学性、民族性,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使演唱艺术国际化、民族化,中国音乐学院马秋华教授可谓是成功的案例,她的教学理念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和借鉴的。

二、马秋华的声乐教学理念

1.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的特点

马秋华教授的教学理念和其他声乐教育家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不提倡用分类具体的各种唱法去训练学生,而是根据需要,吸纳各类唱法的优点,只要是科学的都可以用在学生的声乐训练上。如著名歌唱家戴玉强,他是马秋华教授去解放军艺术学院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之前一直学习美声唱法,但在方法技巧上存在很多问题,马秋华就在训练过程中加入了民族唱法的练习,问题解决后又返回来唱美声,这样的训练方式让戴玉强最后把美声、民族这两种唱法都唱通了,可以自由地根据作品需要去选择唱法。马秋华教授此前一直教授美声唱法,对民族唱法并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戴玉强的例子其实是她对国际演唱方法共性的初步探索,事实证明马秋华教授很有前瞻性,戴玉强如今的成就也足以说明她这种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马秋华的丈夫是我国很有影响力的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这对她在民族唱法的教学和研究方面非常有利,她很快抓住了民族唱法教学的核心。在她试着将传统美声教学与美声民族化融合在一起的美声教学中,王莹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是学习美声的,但始终风格特色不明显,马秋华教授为其定位美声民族相融合的唱法后,得到了“漂亮美声”的美誉,王莹不但可以把纯美声的艺术歌曲唱好,更重要的是她能把民族唱法中的特色带入到美声歌唱中,经她首唱的《军营飞来一只百灵》美妙动听,既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也得到了观众的喜爱。正是这种敢于创新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引导着马秋华走向自己声乐艺术的高峰,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马秋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集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时尚性于一体的教学理念[3]。

2.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的内容

第一,兼顾国际共性。

国际共性是指歌唱的科学性,是汇总了全世界的优秀唱法所共同具备的特性,它包括科学的发声方法、科学的气息运用等,是所有歌唱的前提。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国际唱法是美声唱法,它起源于意大利,意为美好的歌唱。世界上许多经久不衰的歌曲和歌剧都是运用美声唱法,其演唱方法的科学性正是它拥有持久旺盛生命力的灵魂所在。美声唱法非常注重准确性、规范性,要求通道、共鸣腔打开,强调气息的支持和运用,重视起音和声音的连贯度,注重声区的统一及有效的控制音量,声音的灵活性和音质的优美也是美声演唱中非常重要的。马秋华本身是唱美声的,对美声的热爱自是不言而喻,她认为,美声是以通道为共性的演唱主体,字是服从声的走向,丰满、明亮、共鸣、抒情是美声的特质,歌唱通道长,共鸣腔体大,起音柔和、精准轻巧,声音传送好。马秋华把美声唱法教学分为三种类型:①国际比赛型,这类学生除解决发声方法以外,还必须学好德语、意大利语、法语等外语,大量地演唱外国艺术歌曲、歌剧,最后参加国际大型比赛;②美声民族化,在国内要得到观众们的喜爱必须把中国字和语言结合好;③美声通俗化,声音依然是很流畅的,腔体打开,很口语化的演唱,语言咬字松弛,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这三种类型的唱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美声唱法的科学性,这是它们的共性。在任何演唱中,只有掌握了国际共性的演唱,才能更好地去展现其个性,不然就是地基不牢的高楼,迟早会倒塌。

第二,突出民族个性。

民族的个性在马秋华的声乐教学理念中,主要是指区别于美声唱法的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特色的唱法,但它同样也具有美声唱法的国际共性的科学性,并不会影响民族唱法的个性发展。马秋华教授始终强调要在共性的前提下去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如她的学生我国著名的歌唱家萨仁呼,以蒙古族的长调见长,马秋华教授在给她上课的时候不仅强调民族个性的突出,也非常注重在科学性的发声方法前提下去表现民族个性,当她那嘹亮悠远的歌声响彻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时候,得到了西方国际声乐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赞叹。萨仁呼的成功是我国民族声乐的重大突破,也证实了我国民族唱法个性的发展必须依附于国际的共性,民族唱法只有继承美声唱法的国际共性,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民族个性,未来也才能走得更远直至成为世界唱法。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马秋华对民族唱法的认知是非常深刻的,她与金铁霖结成伉俪之后,在金教授深入钻研中国民族声乐的过程中,马秋华很好地结合自己扎实的美声基础和艺术见解,学习和借鉴了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的精髓。她认为,民族唱法不仅仅通道、共鸣腔要打开获取高位置,在科学共性不变的情况下,还要再加上它的水平线,也就是声音的支撑点,露上牙抬笑肌,声音明亮集中,音色甜美灵巧。民族唱法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语言和咬字,交待要清楚,说字头、拖字符、收字尾要精、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不同民族风格有不同的表演方式,语言和生活习惯的表现方式也会不同,那么声音的特点和色彩也就相应的不同。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马秋华布置给学生声乐作品,首先是了解词曲作者和作品的产生背景,作品的曲式及内容,它的民族语言,民族表演的形式,分析二度创作所需要的情感,在做好这些案头工作的基础上,学会在框架上处理歌唱。这种通过对作品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后再进行自主体验的实践,开发了学生的归纳思维及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唱声音、唱情感、唱文化、唱个性[4]。

三、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启示

第一,注重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世界共性运用。

歌唱本身并无种类之分,是专业人士把它分成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无论是哪种唱法,只要涉及到唱法,那么就一定会具有科学的共性。马秋华认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是互通的,各唱法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但都不能脱离国际通用训练的声音,要想拥有自由驾驭演唱的能力,就必须掌握歌唱的共性——科学的发声方法。作为演唱工具,在演绎不同风格作品时不能被演唱方法牵绊住。美声、民族、通俗三种演唱方法的科学性是相同的,区别在于美声唱法要求通道、共鸣腔打开,强调气息的支持和运用,重视起音和声音的连贯性,注重声区的统一及有效的控制音量,其声音的灵活度和音质的优美性在美声演唱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成份。而民族唱法,则是要求表现出本民族的风格特色,将各个民族的艺术特色和思想特点集中表现出来。不同民族会存在语言、风格、生活习惯和欣赏习惯的不同,因此随着民族个性和特色的变化,唱法也会发生变化,但归根结底,无论怎么变,各唱法的科学性是不会变的,都应当在科学共性的前提下去发展表现个性。通俗唱法也称之为流行唱法,它也同样需要在科学的发声方法前提下去演绎作品,只是要求没有美声、民族两种唱法那么严格,它最讲究的是突出个性,富有意境地去演唱,作为通俗歌手,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生理条件、个性特征和嗓音素质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演唱方法,并进一步形成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歌唱风格,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演唱之路[5]。

第二,重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教学的民族个性体现。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建立在中国民族语言的基础之上,它采用适合中国各民族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表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神韵,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品格和人文精神的用嗓方法和演唱风格。中国声乐艺术终归是为中国观众服务的,美声、民族、通俗这三种唱法想要在我国声乐舞台上经久不衰,就必须融合我国的民族特色,如语言、欣赏、审美等要与观众拉近距离,得到观众的认可。马秋华认为,我国的美声唱法教学需要加强民族性的训练。在她自己的声乐教学过程当中也经常可以看到美声唱法的学生学习民族唱法,如“漂亮美声”王莹,她是美声民族化的代表。在马秋华民族声乐教学的个性化体现中,总政歌舞团的王庆爽就是典型个案,她以民族戏剧性音色为特色,运用通畅圆润的管道,准确地表达人物思想情感,她首唱的《断桥遗梦》以及她自己作词的《梁祝新歌》在参加全国权威性大赛中获奖,并在媒体传播中受到了广大中国观众的喜爱与关注,许多专业声乐人士和业余爱好者也争相演绎。《千古绝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首戏歌,她以其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同时结合我国戏曲唱腔的运用,说唱之间游刃有余,可以说她是当下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佼佼者。马秋华对通俗唱法是非常喜爱的,早年还开办了通俗唱法培训班,培养了白雪、阿鲁阿卓、姚贝娜等深受观众喜爱的歌星。她觉得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有所不同的是在歌唱的科学性上要求不是那么严格,重要的是张扬个性,形成自己的演唱特点。我国的通俗唱法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许多地方还要向欧美通俗唱法学习和借鉴,但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中国特色[6]。马秋华在将传统民族唱法与民族流行化相融合的教学中,实力唱将姚贝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学习了很长时间的民族唱法,拥有深厚的民族唱法功底,在演唱流行歌曲时,这些民族声乐技巧有利于她对声音的把握和音乐风格的演绎,听她的演唱会让人感到一种特殊的音色质感,美妙动听。总的来说,通俗唱法强调个性,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体现独到的个性风格。

第三,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马秋华的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互相借鉴,相互融合各自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她根据各个学生嗓音特色、性格爱好等为其制定特有的歌路,在三种唱法中综合选择,因材施教。在训练过程中也会根据学习的需要变换练习方法,如她的学生戴玉强,学习美声唱法中期训练民族唱法,再回到美声唱法的道路,两种唱法互补,游刃有余地驾驭两种唱法中不同风格的作品。还有为王莹量身打造的美声民族化的教学方式以及王莉的美声通俗化的教学,他们唱法上既有共性,又在演唱风格及音乐表现力上又保持自己的个性,他们成为国际国内舞台上闪耀的新星,也足以证明马秋华教授在追求三种唱法相互融会贯通的教学尝试是十分成功的。

四、结语

马秋华教授对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独到见解,倡导科学与时尚、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是一代中国声乐艺术家们对声乐艺术追逐的一个缩影。她的声乐教学理念,既符合中华民族文化共性及中华民族审美情趣,又符合当下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化声乐发展之路,是用科学的实践观及平等的文化视角,来看待当下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中不同种类的共性与个性,使其结合、互助地向前发展,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创新发展。马秋华教授三十多年来全身心地投入歌唱与教学,其教学相长的效果显著。她不拘一格的声乐教学理念创新了我国声乐教育理论,促进了专业人士和大众对中国声乐的认知,为中国声乐艺术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179-233.

[2]翟江锦.浅谈中国声乐发展问题[J].音乐大观,2011(9).

[3]董大汗.抓住学生的演唱特色——访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马秋华[N].中国艺术报,2010-02-09.

[4]曾诚.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理念解读——以马秋华声乐教学理念为例[J].南宁:歌海,2012(2):98-100.

[5]马秋华.科学性、民族性、文化性、时尚性在美声唱法中的具体体现[J].音乐创作,2011(5).

[6]丁旭东.驾着三套车,她驰骋在歌唱艺术的高原——记马秋华教授与她的声乐教育理念[J].北京:艺术教育,2006(7):12-14.

[责任编辑:杨勇]

中图分类号:J 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6)03-0111-04

收稿日期:2016-03-10基金项目: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鄂西南地区传统民歌引入地方高校音乐类专业教学与实践模式研究——以三峡大学为例”(J2015039)。

作者简介:李晓艳,女,土家族,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