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戏曲文物研究综述

2016-04-03车文明

曲学 2016年0期
关键词:戏台剧场戏曲

车文明

《曲学》第四卷

中国戏曲文物研究综述

车文明

中国戏曲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由于戏曲在古代的社会文化地位不高,所以传世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而戏曲文物的大量遗存可以弥补这一缺憾。通过几代学人的努力,戏曲文物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千篇,发现并公布的戏曲文物几万种。

戏曲文物指与戏曲有关的有价值的遗物与遗迹。文物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古本图书自然也属文物,但一般称这些为文献。本文所指戏曲文物包括: 一、 所有出土的与戏曲有关之文物(包括抄刻本);二、 地上遗存的与戏曲有关之文物,包括戏台、碑刻、雕塑、戏画(包括绘画、壁画、年画等,书中插图版画除外)、舞台题记、服饰道具等;三、 一些民间私人珍藏的祭祀礼仪抄本,与主要供传播的戏曲抄、刻本有别,也列入戏曲文物范畴,至于公私藏书、海外孤本等文献则不作为文物进行研究。研究中国戏曲史的学者,一般认为戏曲形成于宋代,我们的研究的主要范围上限为宋代,下限则到清末。本文将戏曲文物分为戏台、雕塑、碑刻、戏画、抄(刻)本、舞台题记、服饰道具、乐器等8类。

戏台指为戏剧演出而建的专门场所,当然,戏台上也可进行其他活动,如说唱、杂技表演或召开会议等,但这只是临时借用而已,它的主要用途还是戏剧演出场所。所以,像撂地为场的广场以及堂会演出的厅堂等,就不能算作戏台。戏台的历史可以追述到汉魏时期的露台,宋金时期露台繁荣,同时出现了城市商业性剧场——勾栏。现存最早的戏台是金代戏台,此外还有10余座元代戏台,它们均在山西省。明代戏台相应遗存较多,除山西仍占鳌头外,分布在豫、陕、鲁、皖、赣、浙、苏、川、贵等十几个省。现存最多的戏台是清代戏台,遍布全国近30个省市、区。早期戏台以木结构为主,后期则砖木并重。戏台主要遗存于神庙中,此外,祠堂、会馆、宫廷、私家花园等并有遗存。

碑刻指有铭文的纪念性或标记性地面立石。迄今为止,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先秦时期的具有固定形制的石刻文字。所以,先秦石刻都是在天然石块上镌刻而成,一般称之为刻石(摩崖与碣)。碑在东汉时期突然勃兴,形制十分完善,颇令人费解,赵超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 标识墓葬习惯的逐渐普及,厚葬之风的盛行,西亚北非等西方文化影响的传入等”*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10页。。到宋代,碑刻已十分常见,金石学也已问世。

戏曲碑刻是按属性分类法归类所得,特指铭文中有戏曲内容的碑刻,至于建筑物附属零散铭刻则放在建筑物类型里,不列入碑刻中。大多数戏曲碑刻都有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圆首方趺占多数,少数为螭首龟趺,前者身首多为一体,后者身首大多分离。也有一些砌入墙壁的石刻则不带首、座。碑的大小各异,大者高3米多(碑身)、宽近 1.5米,小者仅半米见方,多数在高2米左右,宽1米上下之间。戏曲碑刻中有些碑文的内容全部或大部分与戏曲相关,可称之为“专门类”戏曲碑刻;有些碑文主要内容与戏曲无直接关系,只有一小部分与戏曲相关,可称之为“非专门类”戏曲碑刻。

古代骚人墨客常有将诗文题于名胜古迹墙壁、柱子上的雅兴,如唐孟浩然《秋登张明府海亭》诗:“染翰聊题壁,倾壶一解颜。”还有著名的李白登黄鹤楼“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故事*(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崔颢”,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第202页。。舞台题记大概就是戏曲艺人受此启发而为,他们走南闯北,到处卖艺谋生,常于戏台(或神殿)墙壁或梁枋上留下墨书题记,内容主要为演出时间、班社、剧目、艺人等,有时艺人也将自己演艺生涯之艰辛与感想书于壁上,间或炫耀自己高超的演技。其中以前三者为多,剧目也多为花部。本志所收题记均留于清代,其中前期(嘉庆前)较少,嘉庆以后较多,剧目以花部为主。

在我国许多史前文化遗址中都发现过一些人像雕塑品,主要为灰陶塑,个别加彩,亦有少数石雕人面。先秦时期,青铜雕塑与玉雕非常发达,陶塑则处于初创阶段。汉代众多的画像砖与墓室壁画、陶俑(见后)共同展示出汉代百戏艺术的发达与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雕塑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在规模、数量、技巧及雕塑艺术对人们精神生活之影响方面均超过了前代。佛教雕塑居于主导地位,成就最为突出。留存至今的隋唐雕塑品,仍以佛教内容为多,而唐代帝王陵墓前众多气势雄浑华丽的大型纪念性群雕最能展现时代风格。五代前蜀王建墓乐舞石雕最为艺术史研究者称道。

宋元雕塑缺乏隋唐时期的宏伟规模和奔放气势,但在写实手法的精雕细琢则有所发展。神佛塑像中理想化成分明显减弱,现实性生活气息大大增加。二十四孝故事、世俗生活内容、乐舞杂剧艺术大量出现在墓葬装饰雕塑中。专供人们欣赏的案头摆设或玩赏类小型雕塑的兴起是宋代雕塑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为明清时期此类雕塑的繁荣开了先河。明清戏曲雕塑则全部表现为建筑装饰雕刻与工艺雕刻和小品雕塑中。戏曲雕塑遗存较多,单从数量上看,可能占绝对优势,但对其进行统计却颇为困难。不仅统计不易,对戏雕进行分类也有诸多不便,如按质地分类法或形式分类法分类,对戏曲研究无大裨益,徒添烦琐;如按属性分类法(乐舞、社火、杂剧、传奇等),则不少对象的属性很难确定。从内容上看,宋金杂剧、大曲、社火等与清代昆曲、花部占绝大多数,砖雕、石刻、泥塑(包括陶塑、瓷塑)主要集中在宋金与清代,木雕则全部为清代遗存。雕塑中还有一类独特的明器艺术——俑,目前考古发掘所得之最早的俑约在春秋晚期,为一件木俑*参见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33—39页。。山东济南无影山西汉墓之乐舞杂技陶俑盘*出土文物展览工作组《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873年,第125页。、河南洛阳烧沟东汉墓群的乐舞杂技俑*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196页。,则以塑造欢快热烈气氛而见称。四川东汉墓说唱俑将民间说唱艺人兴高采烈、自我陶醉的神情刻画的惟妙惟肖*刘志远《成都天回山崖墓清理记》,《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中国文物精华》,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04图。,堪称东汉陶塑之杰作。其中1979年山东莱西县西汉墓还出土了一件提线木偶*王明芳《山东莱西西汉墓中发现提线木偶》,《光明日报》1979年11月6日。。以上几例常为戏曲文物研究者称道。北宋时期,由于随着丧葬习俗的变化,特别是焚烧纸明器习俗的兴起,使墓中随葬的俑骤然减少。南宋、金代墓葬中出现了杂剧、社火、伎乐俑,有的虽然姿态还欠生动,但属珍贵的戏曲文物,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元代墓葬中的俑群又以车马出行和男女侍仆为主,但未见戏俑。明代陵墓中,庞大的随葬俑群又成为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主要内容是出行仪卫,未见戏俑。清代随葬俑已为数很少,濒临绝迹了。

我国史前人类就有在陶器上绘画的习惯,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中国传统绘画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绘于纸帛上的卷轴画,另一种是宫室庙堂墙壁上的壁画。现存之两宋绘画中即有社火图、杂剧图、木偶图等。元代传世绘画中尚未发现戏曲绘画,明清两代卷轴画中之戏曲内容主要集中在宫廷画内。其余戏曲绘画皆出自民间画师之手,内容多为戏出场面、脸谱与扮相谱,其次为城乡演剧图、赛社走会及节庆演出图,以及木偶影戏图等。

壁画指绘在墙壁上的画,原始社会人类绘于洞壁上的画可视为壁画之滥觞。魏晋以来,佛道二教大盛,寺观遍天下,其墙壁上多有壁画,且多出自名家之手。石窟壁画的兴起与繁荣,在壁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敦煌壁画早已饮誉全球。在这些作品中有不少宗教音乐、舞蹈场面,常为戏曲、音乐、舞蹈史研究者引用。宋、金、元时期,随着宗教的世俗化,戏曲的形成,民间赛社活动中演奏大量俗乐百戏(包括戏曲),于是一些戏曲内容也进入壁画领域。现存古建筑之戏曲壁画以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酒楼说唱图、傀儡图与洪洞明应王殿元代杂剧壁画为最早,其余皆清代遗存,多绘于墙壁梁枋之上,内容也以花部为多。

墓室壁画汉代已经出现,到唐代墓室壁画已非常精美,显示出盛世气象,外出游猎、家居生活、山林城阙、仪卫车马无所不有,乐舞画面也比较普遍。宋金时期几乎所有的砖石墓都绘壁画,元以后渐渐衰落。现发现的墓葬戏曲壁画皆为宋辽金元之作,内容主要有乐舞、说唱、杂剧等。

旧时民间过年时张贴于屋内墙壁(或门窗、家具)上的以驱邪志喜为目的的画被称为年画。年画源于汉唐时的门神画,直至宋元时期,其内容仍以门神、灶君、钟馗、回头鹿马等为主。明代年画题材开始增多,到清代,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小说、世俗生活、神祇鬼怪等,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戏曲年画现存最早者为明正德九年(1514)与万历三十三年(1605)的三幅作品,余皆清代(特别是清后期)之物。年画多为木版印刷,人工彩绘(或木版彩色套印),少数完全由人工绘制。戏曲版画主要有三种制作方法: 一为彩色套印;二为彩色套印一部分,人物头脸及衣饰重点用人工绘制;三是墨线印刷轮廓,余皆人工彩绘。戏曲年画一般绘戏曲故事,早期作品多场景写实,人物戏扮,后期制作大多描绘舞台演出实景,有的还将舞台搬上画面。

抄(刻)本包括: 出土戏曲抄刻本、私家祖传戏曲抄本、戏折、戏票、戏单、海报、演出合同书、戏会簿以及与戏曲有关的祭祀科仪本等。

戏曲服饰道具与乐器是舞台艺术必不可少的装备,戏曲服饰用以体现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民族和职业特点,并显示剧中特定的时代、生活习俗和规定情境等。戏曲服饰在中国戏曲中习称“行头”,具有写意性、程式性、夸张性、装饰性以及实用性等特征。此外,还具有等级明显、色彩多样等特点。戏曲服饰的出现可以追述到先秦时期戏曲的萌芽期,汉、魏、隋、唐有一定发展,宋、元渐趋成熟,明、清全面繁荣。现存戏曲服饰道具与乐器等戏曲文物主要为清代,尤其是晚清至民国之物。一般而言,比较正规的戏班、剧团对服饰、道具、乐器进行分箱管理。

戏曲文物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为发轫期,50年代至70年代为发展期,80年代至90年代为繁荣期,新世纪进入稳定持续状态。

第一个时期的研究以文物介绍为主,以齐如山、傅惜华在《国剧画报》上对古代戏台、戏曲脸谱与扮相谱的介绍,张次溪对戏曲碑刻的搜辑为代表。与此同时,更深入的研究也初露端倪。卫聚贤《元代演戏的舞台》*清华大学中国文学会《文学月刊》第二卷第一期,1931年12月15日。可以说是戏曲文物研究的第一篇论文。该文不但介绍古戏台碑刻,还罗列了宋元明清古戏台的八种名称,试图通过对名称演变的考察探求历代戏曲之不同特征。最后,作者还对山西万泉宋元戏台之幸存原因作了分析。1936年,周贻白《中国剧场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征引资料虽然以文献为主,但在《舞台》一节中通过现存几座明清戏台的个案研究概括出神庙戏台的四种类型。上述成果虽然不免带有学科草创时的粗陋,但作者表现出的学术自觉性,则标志着戏曲文物研究的真正起步。

第二个时期为发展期,具体表现为研究范围与队伍的扩大及研究力度的加深。本期共发表带有戏曲文物的报告近30篇,戏曲文物研究论文16篇。出版兼收戏曲内容的碑刻集1部,戏曲版画集1部。

古代戏台的介绍与研究仍在继续。墨遗萍《记几个古代乡村戏台》*《戏曲论丛》1957年第2辑。是本期第一篇介绍古戏台的专文,该文从文物、文献资料稽得古戏台14座,其中仍存者8座,包括著名的临汾魏村、东羊元代戏台。丁明夷《山西中南部的宋元舞台》胪列了15座宋、金、元戏台(或资料),首次总结出“中国舞台演变的大趋势,就是: 由平地上演出到建立高出地面的台子;由上无顶盖的露天舞台到有屋顶的舞台;由演出面的四面观到一面观。……这种由‘舞基’而‘舞亭’而‘舞厅’的发展,说明随着形式的变化,而名称也逐渐不同”*《文物》1972年第4期。。

随着墓葬雕砖的出土,传世绘画的再现,寺庙、墓葬壁画的发现,宋、金、元舞台形象的探讨成为本期文物研究的热点。大家运用文物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对宋杂剧、金院本、元杂剧的角色数量、服饰装扮、舞台场面作了深入探讨。刘念兹《元杂剧演出形式的几点初步看法——明应王殿元代杂剧壁画调查札记》*《戏曲研究》1957年第2期。、《中国戏曲舞台艺术在十三世纪初叶已经形成——金代侯马董墓舞台调查报告》*《戏剧研究》1959年第2期。,徐苹芳《宋代的杂剧雕砖》*《文物》1960年第5期。、《白沙宋墓中的杂剧雕砖》*《考古》1960年第9期。,周贻白《南宋杂剧的舞台人物形象》*《文物精华》第一辑,文物出版社1959年1月。、《侯马董氏墓中五个砖俑的研究》*《文物》1959年第10期。、《北宋墓葬中的人物雕砖研究》*《文物》1961年第10期。,赵景深《北宋的杂剧雕砖》等*《戏剧报》1961年9月10日。,均是这方面的力作。宋元戏曲此前只有剧本传世,舞台形象资料难得一见,戏曲文物的发现与研究填补了此项空白。

明成化本南戏刻本《白兔记》的出土无疑给了戏曲研究界一个惊喜,这是迄今发现的刊行年代最早的南戏刻本,为成化年间民间南戏班子以元南戏《刘知远》为基础、根据演出需要进行过适当处理的舞台演出本,由北京书坊永顺堂刊行。它大体保留了明代南戏脚本的本来面目,为我们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南戏的搬演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史料。赵景深《明成化本南戏〈白兔记〉的新发现》开此项研究之先河*《文物》1973年第1期。,80年代后,此刻本与另两个出土抄本得到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收碑文370篇(其中民国碑29通)*三联书店1959年5月。,按地区分类。其中苏州碑刻最多,共253通,又按行业分为17类。第15为“民间戏曲、弹词类”,收碑32通(碑文26篇)。加上其他类及其他地区有关戏曲的碑文13篇,全书共收戏曲碑刻45通。这是自《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后戏曲碑刻研究的又一大成果。现在,原碑大多已毁,此书尤显珍贵。欧阳予倩于1954年以戏曲家的慧眼发现了一直不被人重视的广州外江梨园会馆的11通戏曲碑刻,并要求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拓碑,在195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一得余抄·谈粤剧》中有所提及。冼玉清《清代六省戏班在广东》以广州外江梨园会馆所存11通碑刻为资料*《中山大学学报》1963年第3期。,梳理了乾隆中叶以后,活跃在广东舞台的外地戏班及剧种情况,计有姑苏、安徽、江西、湖南、广西、河南六省50余班。作者指出:“要研究十八世纪后半期长江以南四省的戏剧历史,不能不研究外江梨园会馆碑记。”遗憾的是迄今为止,11通碑刻全文尚未发表。

刘念兹《从建国后发现的一些文物看金元杂剧在平阳地区的发展》征引众多文物、文献资料*《文物》1973年第3期。,论证了“在公元十一世纪到十四世纪初叶,它(平阳地区,即山西南部——引者)是中国北方杂剧艺术逐渐成熟的摇篮”这一事实,显示出戏曲文物研究由单种器物的介绍考证到众多文物的综合研究、由个别地方的考察到区域性研究的转变,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在戏曲文物搜集整理上也有较大进展,除《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外,王树村编辑的《京剧版画》选刊墨线年画100幅*北京出版社1959年。,《杨柳青年画资料选》收入彩色戏曲年画20余幅*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土南戏刻本《白兔记》也由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明成化本说唱词话丛刊》,文物出版社,1979年。。

第三个时期为繁荣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使许多地下文物重见天日,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新重视也使大量地上文物再现辉煌。为适应文物工作飞速发展的需要,许多省先后创办了文物专刊,加上原有的国家级刊物《文物》、《考古》等,给众多宝藏的亮相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各种戏曲、艺术刊物也不甘落后,纷纷刊登戏曲文物调查报告,80年代中期还出现了以戏曲文物的介绍、研究为主的集刊《中华戏曲》。这样,不但新发现的文物能够及时披露,上一时期出土的文物也得以陆续公布。本期共发表有关戏曲的文物考古报告130余篇,文物类刊物与非文物类刊物各占一半。在此形势下,研究领域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截止1999年底,共发表论文300余篇,报告130余篇,相当于前两个时期总和的6倍多。

研究专著的出现是一个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志。1986年3月,戏曲文物研究的第一本专著——刘念兹《戏曲文物丛考》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全书近8万字,附14帧照片。书中简要介绍了宋、元、明、清戏曲文物的新发现,宣告了戏曲文物学的问世,并对“北宋杂剧丁都赛雕砖”、“南宋饶州瓷俑”、“金代侯马董墓舞台”、“明应王殿元代戏剧壁画”、“亳州花戏楼”、“苏州老郎庙碑文”进行了详细考论,同时载录作者1956年抄录的苏州老郎庙碑文19篇。1987年11月,由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编撰,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问世,这是第一部图文并茂,“图”、“论”结合的研究专著。全书搜集了182幅图片,以10万字的篇幅勾勒出宋金元戏曲演出诸方面(舞台、角色行当、化妆、服饰、砌末、乐器)的历史面貌,分析了宋金元戏曲各阶段的艺术特征,对宋金元戏曲形成、发展原因作了有益的探讨。书后附录宋金元戏曲碑记17篇。1989年2月,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作者用洋洋35万余字的篇幅,配以82幅精美的彩版(或图版)和127幅插图,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宋、辽、金、元戏曲文物的产生、分布、形态、内容等各方面问题,以及戏曲文物与民间习俗的密切关系。全书共分4编16章。第一编《宋元戏曲文物概论》设5章,主要论述宋元戏曲文物的产生背景、分布情况与发展阶段、遗存形态,并单列“戏台”一章。第二编《宋元主要戏曲文物叙考》选择了宋金元时期23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详加分析,描绘其形态,考订其内容,作者旁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学术功力。第三编《戏曲文物与宋元杂剧》首先依据文物分布情况及文献史料勾勒出宋元杂剧“发源于中原,衍流到北方各地,扩布全国”的发展与传播路线,然后对宋元戏曲的角色形象、人物扮饰、道具、乐器进行探究,使读者对此能有一个整体直观的把握。第四编《宋元祭祀演剧遗俗》专门研究1985年发现于山西潞城的明万历二年(1574)抄本《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周乐星图》)。这一明代北方乡村迎神赛社礼仪程序簿,保留着大量宋元时期的祭祀演剧习俗。作者“结合有关文献、文物史料,对照《礼节传簿》,辅以近世晋东南地区祭祀活动的民俗,对宋元祭祀演剧情况”作了探讨。最后又对该抄本重新作了笺释。书后又附“宋元戏曲文物名目索引”,给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1992年底,杨健明《中州戏曲历史文物考》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区域性戏曲文物研究专著。全书20万字,150帧照片,叙录了从先秦至民国时期河南一省戏曲文物250余组,其中古戏台152座。1993年9月,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周华斌《京都古戏楼》是区域性专题研究的一部力作。全书22万字,44幅图片,分5章,外加一《序篇》。作者以“中国早期剧场论”为序篇,阐述中国古典式剧场的发展演变规律,概括宋代都城剧场概况,随后各章分别阐述唐辽、金元、明清时期京都的戏剧迹象及演剧场所。书中各章均选择重点文物古迹为典型详加考述,尤重清代的戏楼类型,末章为“京都演剧场所旧迹一览表”,共151处。此外,李近义《泽州戏曲史稿》在舞台题记的搜录方面*李近义《泽州戏曲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刘文峰《山陕商人与梆子戏》在会馆戏台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就*刘文峰《山陕商人与梆子戏》,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2011年(新版书名加“考论”)。。

抄刻本的整理研究亦有专著问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影印《明本潮州戏文五种》,同时又出版了刘念兹校注本《宣德写本金钗记》。陈历明《〈金钗记〉及其研究》是这一珍贵抄本的唯一一部研究专著*陈历明《〈金钗记〉及其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全书20余万字,分上下两卷。上卷先介绍了这一抄本面貌及其发现经过,然后从剧本的文学内涵到所反映的舞台特征条分缕析详加阐述,最后进一步探讨了《金钗记》与明代潮州戏剧之诸多关系。书的下卷依据《金钗记》的出土原件、抄件、临摹本、书影,校勘整理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本子。黄师竹三与王福才合撰的《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扇鼓神谱〉调查报告》于1994年5月由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出版。全书近20万字,以1987年发现的古代傩祭礼仪抄本(清宣统三年)《扇鼓神谱》及重新恢复的傩祭活动为考察对象,用5大部分依次概述了《扇鼓神谱》存在的生态环境,追述了抄本的流传和傩祭活动的恢复情况,介绍了扇鼓傩祭活动的组织与程序,描绘了扇鼓傩祭的服饰、道具、乐奏、祭器,探析了《扇鼓神谱》的渊源与演变。书后附抄本影印件与74幅图片。景李虎《宋金杂剧概论》是又一部专题研究著作*景李虎《宋金杂剧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全书20余万字,分七章,第一章简述宋金杂剧概貌,第二章分析宋金杂剧的艺术体制,第三章介绍表演场所,第四、五两章描述宋金杂剧的角色与化妆,第六章探讨宋金戏曲观念,末一章讨论宋金杂剧成长发展之社会文化动力。书后附论文9篇,其中8篇为戏曲文物研究论文。本书“以建国以来发现的戏曲文物为中心,辅以历代文字史料,力图用社会学、经济学、市场学、人类学、考古学、宗教民俗学的方法,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上多侧面、立体化地勾勒出宋金杂剧的面貌”(作者《前言》)。

1997年5月,“迄今最为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古代剧场史的专著”——《中国古代剧场史》问世了*见邓绍基《中国古代剧场史·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本书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之一种,由廖奔撰写,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近25万字,附图片168幅,分12章。前两章概述剧场的变迁与戏台的沿革,第三、四章追述汉、魏、晋、唐的演出场地,第五至十章分别论述了“勾栏演剧”、“堂会演剧”、“戏园演剧”、“神庙演剧”、“宫廷剧场”及“其他剧场”,第十一章阐述剧场的近代变迁,末一章对中外剧场作了比较。作者将文物与文献资料相结合,条分缕析,考论相兼,钩稽出了中国剧场发展演变的大体线索。

1996年8月,廖奔所著《中国戏剧图史》由河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迄今为止戏曲文物研究中最为宏富的一部巨制,全书8开1000页,搜集了从先秦到清末1384幅图片,分三大部分,以中国戏曲的孕育(先秦到隋唐)、成熟(宋元)、发展(明清)为框架,为我们展现出一部生动立体的戏曲史。每一部分均由简略的概述开头,然后勾勒戏剧发展脉络,对戏剧文物进行分类介绍,最后描绘演出场所。全书以历史发展为经,以文物分类为纬,“从而使千余年的戏曲发展脉络形象的突现出来”(作者《后记》)。

李畅《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首先将清代宫廷剧场、府邸戏台、会馆及饭庄戏台、庙宇戏台及野台子、商业性茶园戏楼做了系统梳理*李畅《清代以来的北京剧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并对清代剧场习俗进行了总结(第一编)。第二编“对1912至1949年至北京剧场”做了介绍,并对演出习俗变化做了记录,比如女伶的出现、话剧的演出等。第三编着重关注新中国以来的首都剧场建设,时间延伸至1996年9月,新的长安大戏院落成。

此外,本期还出版了几部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的《河东戏曲文物研究》近20万字,收集了31位作者的27篇论文。1998年3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黄师竹三的《戏曲文物散论》。全书30余万字,收文28篇。

研究队伍的出现与壮大是一个学科形成发展的首要条件。上一期的研究者中已有不少大家,如周贻白先生、赵景深先生、徐苹芳先生、刘念兹先生,但除了刘先生外,其他几位均非戏曲文物之专门研究者,对文物仅是偶尔关注一下,所以这一时期还谈不上形成“研究队伍”。本期情况则大为改观,有戏曲文物研究专著者7人,发表论文者140余人,10多个单位,其中论文数量在5篇以上者23人(包括有专著者5人)。其中,北京的刘念兹先生、廖奔先生、周华斌先生,山西的黄竹三先生、冯俊杰先生、杨太康先生、柴泽俊先生、杨富斗先生、杨孟衡先生、寒声先生,河南的杨健民先生,浙江的谢涌涛先生等均取得了较大成就。另外,一批年轻的研究者亦渐露头角。可以说,一支数量可观的、稳定的研究队伍已经形成。

文物的考查搜集及整理公布是戏曲文物研究的前提,本期此项研究成就十分突出,20年来共公布戏台近千座、雕塑150多组940余件、碑刻350余通、抄刻本12种、舞台题记300余条(本文收录内容相对完整者194条)、其他文物上百件。前面所谓300余篇论文中也有公布与研究相交叉的情况,不少论文的研究对象属首次公布。《文物》、《考古》、《中原文物》、《戏曲研究》、《中华戏曲》、《考古与文物》、《文物季刊》、台湾《民俗曲艺》等刊物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戏曲志》专列“演出场所”与“文物古迹”两项,是迄今为止对全国各地戏曲文物一次最全面的展示,虽然由于作者人数多、水平不一而导致一些文物的鉴定与文献的征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丛书对戏曲文物搜集整理之功绩应得到充分肯定。此外,《中国博物馆丛书》、《中国美术全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及《中国音乐史图鉴》、《中国戏剧图史》等在戏曲文物的搜集介绍方面均有较大贡献。

宋金时期,是中国戏曲的形成期,但由于传本罕见,资料匮乏,此项研究十分薄弱,基本上未超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宋金时期大批墓葬雕砖、壁画及地上碑刻的发现,宋金戏曲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首先,通过对数通“舞亭(庭)”、“舞楼”碑刻与山西侯马、河南安阳出土舞台模型及戏俑的分析,大家进一步肯定了戏曲形成于宋金的结论。同时,一些研究者对戏曲成因作了重新审视,强调了农村戏曲活动对戏曲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中国戏曲形成之动力,详见黄竹三等《从北宋舞楼的出现看中国戏曲的发展》*《曲苑》第1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景李虎《宋金杂剧概论》有关章节。依据金墓雕砖乐队与角色共置一处,角色排列由以副净、副末为中心到以旦、末为中心的变化,一些专家指出早在金代中期,杂剧中已出现了以旦、末为主兼有演唱与伴奏的比较成熟的北杂剧体制。此观点以张之中《从稷山戏曲砖雕看金院本的演出》*《戏曲研究》第14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1月。、杨富斗《稷山、新绛金元墓杂剧砖雕研究》*《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2期。为代表。景李虎《宋金杂剧概论》以戏曲文物为中心,征引文献资料,对宋金戏曲作了全面研究。首先,作者将宋金杂剧定义为“没有统一的体制、没有统一的艺术标准,(而)是一个丰富、庞杂的艺术综合体”*景李虎《宋金杂剧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页。。然后将宋金杂剧概括为三种形式: 偏重说白、滑稽成分较浓的杂剧形式,偏重歌舞的杂剧形式,偏重故事表演、综合性较强的杂剧形式。最后作者运用历史文化研究的方法,从对神庙文化与瓦舍文化以及二者之相互关系的分析中论述了宋金杂剧发展成长的社会文化动力。本书是继胡忌《宋金杂剧考》之后该领域研究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胡忌《宋金杂剧考》,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此外,周到在杂剧、散乐方面,廖奔在大曲、社火等方面的研究都引人注目。其他如宋金杂剧之分布流传及角色、化妆等方面的研究,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今后,文化学的研究,戏曲成因的探讨还将进一步深入。

元代戏曲文物种类比较齐全,但数量远不及宋金时期。戏台的研究比较充分,诸如从宋金舞亭到元代舞厅的发展,从四面观到三面观、一面观的变化以及戏台建筑构造等,都得到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柴泽俊《平阳地区元代戏台》*《戏曲研究》第11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2月。、《宋金舞台形制考》*《河东戏曲文物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最为著名,廖奔《宋元戏台遗迹——中国古代剧场文物研究之一》*《文物》1989年第7期。、《中国古代剧场形制沿革》*《文物》1996年第2期。、《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等并有阐发。

绘画方面,主要集中在对山西洪洞明应王殿壁画与运城西里庄墓壁画的阐释上。对前者描绘元杂剧舞台演出场景这一点基本无人怀疑,但反映的是开演前的全班亮相?还是正在演出某一剧目?大家还未达成一致,但多数人持前一种看法。在对题额中“大行”的解释仍各不相同,或曰地名,或曰大行院,或曰大队人马。关于运城西里庄壁画,多数学者认为是杂剧演出与伴奏场面,也有人觉得此说证据不足*徐扶明《关于运城西里庄元墓壁画的一封信》,《中华戏曲》第9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画中出现的掌记与琵琶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山西新绛吴岭庄至元十六年(1278)墓杂剧雕砖的发现填补了元代前期戏曲文物之空白,黄师竹三等《元初戏剧演出的重要史证——山西新绛元墓戏雕考述》从角色变化、堂会演出、文化背景三个方面对此组文物进行了阐释。*《山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江西出土的景德镇戏雕瓷器透露出南方元代戏曲活动的信息,但有人将青花釉里红楼阁式瓷仓当作舞楼*黄维若《中国南方农村古舞台巡礼》,《戏剧》1987年第4期。,似为不妥。本期新发现的元代戏曲碑刻有5通,均记载建修戏台事,几乎都有专文介绍研究,冯俊杰《新发现的一通含舞庭文字的元人碑刻》*《中华戏曲》第21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5月。、《平顺圣母庙宋元明清戏曲碑刻考》*《中华戏曲》第23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3月。详细考论了碑中所含之宗教、民俗、戏曲文化信息,可为其中之代表。廖奔《从平阳戏曲文物遗存看元代杂剧发展的时空序列》*《中华戏曲》第5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以发现的戏曲文物为支点,描绘了元代杂剧(主要在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平阳地区)变迁的轨迹。此外,《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夏杨《河东现存宋、金、元舞台碑碣资料辑校与浅说》*《河东戏曲文物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在碑刻资料整理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明代戏曲文物的发现以抄刻本最为耀眼,研究者对此投入的精力也较多。明代早期三大南戏剧本的出土虽然在上一个时期,但真正的研究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叶开源《〈白兔记〉的版本问题》详细介绍了包括成化本在内的《白兔记》重要版本之流变*《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2期。。彭飞《略论成化本白兔记》对成化本的祖本、源流及舞台特色作了概略而有价值的探讨*《文学遗产》1984年第4期。。孙崇涛《成化本〈白兔记〉刊行背景与刊本的性质问题》*《戏曲研究》第11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2月。、《明代戏文的曲调体制——成化本〈白兔记〉艺术形态探索之一》*《音乐研究》1984年第3期。、《成化本〈白兔记〉的排场结构——成化本〈白兔记〉艺术形态探索之二》*《地方戏艺术》1986年第2期。等系列文章,探索了成化本的渊源、性质、版本、曲调、演唱、排场、结构等具体问题。刘念兹先后校录整理了宣德写本《金钗记》与嘉靖抄本《蔡伯喈》,发表于《戏曲研究》第3辑和《学术研究》1984年4期的两篇《后记》对二抄本的特色与价值作了具体系统的阐述。陈历明《〈金钗记〉及其研究》是本专题的唯一专著,论述更为详备。以上成果填补了明前期南戏之空白,并使南戏研究向着纵深方向拓展。

山西潞城南舍万历二年(1574)祭祀仪式抄本《周乐星图》(《礼节传簿》)给我们提供了一笔丰厚的戏曲文化史料,它不但让我们详细知晓了明代北方农村迎神赛社及演出活动的全部过程与内容,还给我们开列出一部乐舞、戏剧演出节目单,其中有唐宋大曲和金元俗曲曲目53个,供盏队戏115个,正队戏24种,院本8种,杂剧26种。长期以来,由于资料的缺乏和方法的制约,曲学界对明代北方戏曲研究甚少。即使提到,也是或泛泛而谈或一笔带过,给人的印象是好象从元代后期到有明一代,戏曲重心南移,曾经是中国戏曲之摇篮的山、陕、豫地区真的衰落不振了。这一数目可观的剧目单的发现与现存的数十座明代戏台及资料记载,有力地否定了这一成见。院本、队戏的发现,使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两种早已失之记载的古老戏剧样式,献殿上敬献的乐舞戏曲中已有少量南戏折子戏,透露出南曲北传的信息,神庙戏台上演出的全部是队戏、院本、杂剧,说明直至明代中叶,南戏、传奇仍未占领北方舞台。寒声等《〈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初探》,黄竹三《我国戏曲史料的重大发现——山西潞城明代〈礼节传簿〉考述》,张之中《队戏、院本与杂剧的兴起》*《中华戏曲》第3辑,山西人民出版,1987年4月。、《中国古代戏曲的南北交流——〈礼节传簿〉探索之二》*《中华戏曲》第8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廖奔《〈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剧目内容考》*《中华戏曲》第7、8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1989年。、《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第四编,均有较为细致深入的探索。冯俊杰《赛社: 戏剧史的巡礼》*《中华戏曲》第3辑。、《傩祭传统与中国戏剧本体发生的逻辑起点》*《中华戏曲》第18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5月。由戏剧发生学入手,以傩仪祭礼中的扮神驱鬼活动为突破口,指出装扮—扮演正是中国戏剧发生的逻辑起点,从抄本中钩稽出“宗教仪式→装扮、扮演→仪式歌舞→队舞杂百戏→队戏→正队戏→杂剧院本→戏文、杂剧”这一中国戏剧历史发展的主线索,在对赛社活动的巡礼中,看出了一部运动着的戏剧史。

本期发现的明代戏曲碑刻达31通,远远超过元代碑刻,“创建舞庭”、“创建礼乐楼”、“重修乐楼”等戏曲专门类碑刻的出现,标志着明代戏曲观念的重大转变,一些反映祭祀活动的碑文也记录下了赛社演剧的较多信息。黄竹三《山西洪洞县霍山水神庙及水神庙祭典文碑考述》*台湾《民俗曲艺》第109期,1997年。收入作者论文集《戏曲文物研究散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杨太康、曹占梅《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例赛社活动——山西翼城曹公四圣宫考》*台湾《民俗曲艺》第107、108期,1997年5月。,延保全《新绛县阳王镇东岳稷益庙戏剧碑刻及赛社民俗考论》,车文明《稷山县法王庙明代创修舞庭及庙貌图碑考论》*并见《中华戏曲》第23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3月。等均条分缕析、考论相兼,对碑刻所蕴涵的戏曲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

明代戏台的遗存超过前代,但研究不及元代戏台充分。杨太康《试探明代的山西戏曲》*《山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较早关注明代戏台的研究,并在布局、面积等方面论述了明代戏台的发展变化。黄维若《宋元明三代中国北方农村庙宇舞台的沿革》*《戏剧》1986年第1—3期。、《中国南方农村古舞台巡礼》*《戏剧》1987年第4期—1988年第2期。为早期比较系统的古代戏台研究文章,对宋元明三代北方农村庙宇戏台的沿革有比较系统的描述,并力图从舞台形制与戏曲特征上探讨二者之关系,但由于作者引用的文物资料多次失真,所以使文章之价值大打折扣。

清代戏曲文物的数量颇为壮观,现存古戏台、戏曲碑刻、戏曲绘画、戏曲服装道具等的百分之九十都是清代遗存,舞台题记则全为清代遗留。戏曲雕塑的遗存由宋金时期的地下墓葬为主变为地上建筑为主。有关戏曲的抄刻本数量也超过前代。如此众多的戏曲文物的调查、整理、公布是本期研究取得的最大成果,在这一方面,《中国戏曲志》首当其功。此外,《中国美术全集》、杨健民《中州戏曲历史文物考》、廖奔《中国戏剧图史》、李近义《泽州戏曲史稿》、《中国美术全集》等均做出了不少贡献。

现存古戏台中,以清代戏台的数量为最多。大批戏台的考察与公布是清代戏台研究最主要的成果,《中国戏曲志》、《京都古戏楼》均有较大贡献。分析性论著较少,其中孙晓芬《戏台类型古今谈》*《四川文物》1985年第1期。、王亦民《北京清代会馆剧场初探》*《建筑史论文集》第8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5月。、谢涌涛《水乡舞台的形式及其文化背景》*《艺术百家》1991年第1期。、王强《清代的戏台》*《文物天地》1991年第6期。、周华斌《中国古戏楼研究》*《民族艺术》1996年第2期。和《京都古戏楼》、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论述较多。

碑刻方面,以刘念兹《苏州老郎庙碑文考释》为先,作者早在1956年就对苏州老郎庙碑刻进行了调查、抄录,后写成专题论文收入《戏曲文物丛考》,于1986年3月出版。文章对清代苏州梨园会馆——老郎庙的管理体制、经济运作、戏曲班社的演出活动、“花雅之争”等问题作了较详的探索,并附录19篇碑文。在原碑大多被毁,1959年三联书店出版的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不易见到的情况下,《戏曲文物丛考》成为多数戏曲工作者窥探这一戏曲文物宝库的唯一资料。杨太康《一处罕见的戏曲史料宝库——山西蒲县东岳庙戏曲文物考述》*台湾《民俗曲艺》第86期,1993年11月。著录了该庙有清一代与戏曲有关的20通碑刻,并附录其中重要碑文9篇。作者以现存戏台、碑刻与舞台题记为依据,拈出古代的戏台建设、昆曲北传、土戏乱弹、影戏、戏班、演员、剧目等几个问题加以探讨,多有新见。冯俊杰《平顺圣母庙宋元明清戏曲碑刻考》收录该庙与戏曲有关的碑文15篇(清代9篇),详细考察了该庙的历史变迁,并剖析了其中包含的演出信息与审美观念。延保全《山西阳城县北崦山白龙庙戏曲文物考论》收录该庙宋、元、明、清戏曲碑刻8通,考察、论述了该庙之戏曲活动与文化内涵*以上并见《中华戏曲》第23期,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3月。。此外,台湾《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中华戏曲》第21、23辑上的其他系列文章均收录、考析了一定数量的碑文。

舞台题记是戏曲文物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为戏曲演出之“实录”,对戏曲史研究大有裨益。李近义《泽州戏曲史稿》收录山西晋城地区清代到民国及时代不明的舞台题记近三百条,《中国戏曲志》亦偶有著录。目前,专题论文不多,其中杨太康《民俗曲艺》第86期之文、蔺永茂《“蒲剧”兴盛的潜台词——新绛县乔沟头玉皇庙乾隆“舞台题壁”》*台湾《民俗曲艺》第81期,1993年1月。、车文明《山西蒲县东岳庙及其戏曲文物考述》*《中华戏曲》第21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5月。等论述较多。

《扇鼓神谱》是继《周乐星图》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这一清代末年抄本记录的傩祭傩戏渊源久远,其主干部分驱瘟逐疫源于汉唐,吸收了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大约形成于北宋时期,以后逐渐融合了其他祭祀礼仪与节日庆典内容,吸收了唐宋以来众多的乐舞技艺表演形式(锣鼓、花鼓、扇鼓奏乐、舞蹈、歌曲、民间小戏等),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复合体*参见黄竹三、景李虎《〈扇鼓神谱〉源流再探》,《中华戏曲》第13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赵逵夫《汾阴扇鼓傩戏的形成时代与文化蕴蓄》*《中华戏曲》第13辑。从汉、唐、宋六个(实为七个)皇帝十五次至汾阴(在今山西万荣境内)亲祀后土这一重要史实入手,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分析了抄本的原始性及其所含的文化蕴蓄,认为《扇鼓神谱》之祖本完成于北宋,是祭后土仪式的遗存。作者的另一篇力作《北宋傩戏〈坐后土〉研究》通过对扇鼓傩戏《坐后土》的校理复原与考定,使这一隐没已久的北宋傩戏重新被认识,填补了北宋以前戏剧史的一大空白。黄竹三与王福才合撰的《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扇鼓神谱〉调查报告》则对这一古老傩仪作了全面的考查,并尽力探讨其源流演变。继1985年明万历二年抄本《周乐星图》披露之后,晋东南地区又发现了一大批明清赛社礼仪抄本,目前已知有14种,公布2种。《戏友》1990年增刊“《唐乐星图》专号”刊登了李天生校注本及研究专文《〈唐乐星图〉散论》,文章首先为《唐乐星图》及《周乐星图》(《礼节传簿》)正名,而后论及“队戏”之名,否定“哑队戏”之存在,所言极是。之后,作者对比了二抄本的曲目、剧目之异同,探讨了宋金戏曲演出的有关问题,对赛社演剧亦有较清晰的描述。廖奔《晋东南祭神仪式抄本的戏曲史料价值》*《中华戏曲》第13辑。挖掘了抄本透露出的北曲体系产生发展的历史信息,揭示了戏剧与祭祀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乡民生活中的地位。总之,这批保存了大量古老戏曲形式与剧目(历史题材皆为宋代以前),在祀神乐章上承袭唐宋乐曲的祭祀礼仪抄本的不断面世,必将为戏曲史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清代的戏曲绘画与雕塑作品数量亦较可观,但研究相对滞后。研究专著没有出现,论文也不足10篇。李畅《〈唐土名胜图会〉“茶楼”图辨伪》*《戏曲研究》第22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6月。对广为转载、影响甚大而又一度被误认为反映的是嘉庆年间广和茶楼面貌的日人作品《唐土名胜图会》,条分缕析,详加辨析,指出图中矛盾百出,经过认真稽考,终于使此图之真相大白于天下: 这幅有名的图画,只是根据当时的中国绘画场景拼凑而成,如图中戏台部分就是临摹、拼凑《钦定万寿盛典》而成,所以,它根本不是茶园剧场的格局。廖奔《清前期酒馆演戏图〈月明楼〉、〈庆春楼〉考》*《中华戏曲》第19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9月。征引清人鼓词、笔记、诗文,对两幅画进行了分析考辨,发现它们大体上反映了清前期北京、苏州两地酒馆戏园的面貌。文章认为从明后期到清前期,酒馆演戏与神庙演戏相呼应,是当时的主要演出形式之一,它将宋元到明初的勾栏演戏与清代的茶园演戏勾连起来,因而也是茶园剧场的滥觞。至于遗存甚多的年画作品,则很少专门研究。徐建融《清代建筑雕饰及其戏剧精神》*《戏剧艺术》1989年第4期。将装饰性雕饰名之曰“建筑雕饰”,它们主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商业会馆以及祠庙、衙邸、园林、住宅、牌坊等建筑上,包括床榻、案几、屏风等家具上。作者以现存的几座典型的雕饰性建筑为案例,分析了建筑雕饰的类型(砖雕、木雕、石雕、陶塑,圆雕、透雕、浮雕、线刻)、内容(戏文、故事、自然景物、生活习俗等)、风格(清幽明快、雅俗共赏)及其审美追求(世俗人情),并对这一现象出现的经济、文化原因作了探讨。同时,文章对戏文雕塑的本质特征——戏剧独有的“表演性”作了强调,明确指出“美术中的所谓戏剧精神,从根本上并不是取决于是否以戏剧故事为题材,而是取决于其特定的表现方式”。这一厘定,对戏曲雕塑、绘画等文物研究的规范化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随着文物发现的增多,微观研究成果的积累,本期戏曲文物研究在方法上有了明显拓展,本节开篇中介绍的几种方法基本上得到普遍运用。由前述可知,在前两个时期,由于是草创发展阶段,个体文物的介绍与考证是主要的研究方法,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刘念兹《从建国后发现的一些文物看金元杂剧在平阳地区的发展》才打破了这种单一方法的研究局面*《文物》1973年第3期。。但在1979年以前,区域性研究的文章仅此一篇而已。80年代以来,微观研究继续发展,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异军突起。区域性、专题性、断代式研究各领风骚,成果层出不穷,周到《金代院本杂剧在河南的流传》*河南《戏曲艺术》1981年第1期。,廖奔《宋元北方杂剧发展序列的历史沉积——从河南山西古代戏曲文物考查宋元杂剧的流播》*《戏曲研究》第1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7月。、《从平阳戏曲文物遗存看元代杂剧发展的时空序列》*《中华戏曲》第5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黄竹三《谈山西的戏曲文物》*《文史知识》1989年第12期。,谢涌涛《浙江演出场所的类型和嬗变述略》*《中华戏曲》第14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杨健民《中州戏曲历史文物考》,周华斌《京都古戏楼》等均为区域性研究成果代表。柴泽俊《宋金舞台形制考》*《河东戏曲文物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黄维若《宋元明三代北方农村庙宇舞台的沿革》*《戏剧》1986年第1—3期。、《中国南方古舞台巡礼》*《戏剧》1987年第4期—1988年第2期。,廖奔《宋元戏台遗迹——中国古代剧场文物研究之一》*《文物》1989年第7期。、《中国古代剧场形制沿革》*《文物》1996年第2期。、《中国古代剧场史》,冯俊杰《山西石刻戏曲史料的认识价值》*《文史知识》1996年第4期。,景李虎《神庙与中国古代剧场》*《戏剧艺术》1993年第1期。、《宋金杂剧概论》,均为专题研究之力作。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堪称断代研究之硕果。黄竹三《戏曲文物的历史信息价值》*《戏剧艺术》1992年第2期。、廖奔《中国戏剧图史》则为宏观研究的有益尝试。

戏曲文物研究方法上的重大突破,是历史——文化研究方法的尝试与运用。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产物,其核心则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所构成。文化粗略的可分为四个层面: 物质层面、制度层面、风俗习惯层面、思想与价值层面。历史——文化的研究方法,就是把对象放到文化整体中,在大的文化背景下来观照、审视对象。赵逵夫对晋南地区发现的《扇鼓神谱》的解读是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个案研究的典范*赵逵夫《汾阴扇鼓傩戏的形成时代与文化蕴蓄》,《中华戏曲》第13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针对古老的扇鼓傩仪及其所祭众神中以后土为核心这一现象,作者从汾阴(在晋南万荣县)为后土皇地祇之本庙所在地这一关键入手,考察了从两汉至唐宋先后有6个(实为7位)皇帝共15次到汾阴亲祀后土这一重要史实及其对当地民俗的影响,深刻分析了扇鼓傩祭、傩戏产生的政治、风俗、宗教、社会心理等文化背景,找到了其中所含特征的渊源,从而考定《扇鼓神谱》的祖本完成于北宋,是祭后土仪式的遗存,并从中发现了北宋傩戏《坐后土》之真相,视角新颖,考证精审,识见不凡。冯俊杰的《明王玹〈重修乐楼之记〉的文化内涵》*《戏剧》1998年第2期。,黄竹三与王福才合撰的《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扇鼓神谱〉调查报告》,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景李虎《宋金杂剧概论》皆自觉地运用这一方法,取得了一定成绩。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近年来发表在台湾《民俗曲艺》、《中华戏曲》的神庙、碑刻研究文章,从神庙建筑、所奉神系、祭祀传统、风土人情、演剧习俗等诸方面作综合阐述,也是运用历史——文化研究方法的尝试。可以预见,方法的多元化将进一步推动戏曲文物乃至整个曲学研究沿着纵深方向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以来,戏曲文物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田野调查继续深入但有所收缩,新的发现不断披露。

《中国戏曲志》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由政府主持编纂、全面反映中国各地各民族戏曲历史和现状的大型戏曲专业志书。志书明确地在《志略》中为“演出场所”与“文物古迹”立项,由此,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戏曲文物普查,将戏曲文物的考察、搜罗、统计和登录工作推进到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据权威部门统计,仅参加省卷编纂者就达 5000 多人,加上搜集资料的基层文化馆的干部,不会少于50000人,如此推断,参加文物调查的人员起码在万人以上*参见刘文峰《〈中国戏曲志〉的资料价值、学术成就和对学科建设的影响》,《中华戏曲》第28辑,第372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5月。。这在戏曲文物研究史上确实是空前绝后的举动。随着30卷本《中国戏曲志》编撰工作的完成(1999年出齐),全国规模的人海式戏曲文物普查工程宣告结束。田野调查从范围到规模都有所收缩。但是,那些稳定的戏曲文物研究机构与专家仍然在继续着他们的工作,其中也有个别参加过《中国戏曲志》编撰以及文物考察者,还有古建筑、考古等专业的加盟者。需要说明的是,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的师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新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全国范围的田野调查,尤其是对山西全省119个县(市、区)中的90多个进行了拉网式的普查*11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7月。,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随着学科建设经验的积累,近年来的田野调查与此前(尤其是早期)相比,不论在认识上,还是在方法与技术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规模与范围虽然有所收缩,但调查更加细致深入。

戏曲文物的新发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是戏曲文物研究工作者积极、深入的田野调查,这在新公布的资料中占绝大多数。集中发表在《中华戏曲》、《戏曲研究》以及台湾《民俗曲艺》等刊物上。其中像现存最早的古戏台——山西省高平市王报村二朗庙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戏台的披露*参见冯俊杰《中国现存时代最早的神庙戏台》,《戏曲研究》第58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4月;延保全《山西高平市发现一座有纪年之金代舞庭》,台湾《民俗曲艺》第140期,2003年6月。、山西省蒲县西河村娲皇庙宋杂剧石刻的新发现等*延保全《山西蒲县宋杂剧石刻的新发现与河东地区宋杂剧的流行》,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文学前沿》第2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均是极有价值的发现。20世纪80年代在山西长治市长子县发现的十四种明清赛社礼仪抄本的整理出版自然属于戏曲文物发现与整理的重大成果*杨孟衡校注《上党古赛写卷十四种笺校》,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出版,2000年。。其次是考古发掘,虽然具有偶然性,但新的地下发现还是时有披露,比如山西省侯马市二水M4金承安五年(1200)墓壁墨书诸宫调*杨及耘、高青山《侯马二水M4发现墨笔题书的墓志和三篇诸宫调词曲》、延保全《侯马二水M4三支金代墨书残曲释疑》,《中华戏曲》第2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6月。、山西省闻喜县中庄村金墓社火人物壁画*《大运路考古成果》之田建文、李永民《中庄金墓: 砖雕也流俗》,《文物天地》2002年第11期。、陕西省韩城市宋墓戏剧壁画*参见焦海民《韩城盘乐宋墓杂剧壁画初步考察》,《戏曲研究》第7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姚小鸥《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外色”考》、康保成《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延保全《宋杂剧演出的文物新证——陕西韩城北宋墓杂剧壁画考论》《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河南省洛阳市道北史家屯村金墓乐舞砖雕等*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道北金代砖雕墓》《文物》,2002年第9期。。需要提及的是陕西秦始皇陵园出土的秦代百戏俑*袁仲一《关于秦陵百戏俑几个问题的探讨》,《文博》2000年第4期;段清波《武俑之后是文俑——秦始皇陵园文官俑百戏俑发掘记》,《文物天地》2001年第6期、2002年第1期;张卫星《秦始皇陵百戏俑的彩绘纹饰》,《文物》2002年第3期。,虽然在严格意义上它还不能算作戏曲文物,但对研究戏曲形成的历史却是颇有价值的。众所周知,汉代百戏俑及画像石(砖)的出土很多,秦代百戏俑的首次发现,丰富了杂技史甚至戏曲史的研究资料。第三是相关学科公布的连带资料,比如美术史、民俗学、古代建筑学等领域公布的研究成果中就有部分戏曲文物资料。

第二,研究队伍有所缩小,但更加精炼,一批年轻学者逐渐成长,形成了合理良好的学术梯队。

伴随着全国规模的人海式戏曲文物普查工程的结束,戏曲文物研究人员从绝对数量上讲是大大减少了,但正如大浪淘沙,留下的更加精炼。戏曲文物研究队伍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形成*参见拙著《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6页。,现在,老一辈学者年事已高,多已退休(有的已辞世),大多已不再从事调查与研究工作了。中年一代学者多为复合型人才,他们年富力强,锐意进取,成就斐然,代表人物有北京的廖奔先生、周华斌先生、麻国钧先生、刘文峰先生,上海的叶长海先生、王季卿先生,天津的冯骥才先生,广东的康保成先生,山西的冯俊杰先生等。年轻一代学者渐趋成熟,并崭露头角,代表人物有山西的车文明、延保全、曹飞,北京的罗德胤、薛林平,广东的宋俊华,河南的元鹏飞等。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每年都招收戏剧戏曲学专业戏曲文物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同时,一些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如考古、文博、古代建筑、美术史等个别研究生也将目光投向戏曲文物,这些都使本学科研究人才的培养,从教育机制上得到了保证。

第三,成果丰硕。在十几年时间里,产生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廖奔先生是以戏曲文物研究为切入点开始戏曲史研究的,早在20世纪,就出版了数部高质量的戏曲文物研究专著,成为本学科的领军人物。进入新世纪,廖先生笔耕不辍,不断创新,与夫人刘彦君合著出版了4卷本140万字的《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著作出版后,立即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多名学者撰文评说,赞誉有加。该书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宏大的气魄立足于戏曲史专著之林,成为中国戏曲研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作者将戏曲作为一种演出形态来考察,对与戏曲演出有关的内容如剧场、戏班、演员、表演技艺等作了考察与论述,并且将它们与戏曲文学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立体式的、比较完备的中国戏曲发展史著作。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多年来对戏曲文物的考察与研究,全书采用了大量田野调查资料,仅插图就多达305幅,在为读者提供详尽的文字描述的同时,又给读者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形象资料。戏曲文物研究不是专门为文物而研究文物的,它要通过对文物的研究来考察论证有关戏曲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面貌,并总结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中国戏曲发展史》正是戏曲文物学学科宗旨成功实现的一个范例。此外,2003年底,廖先生还出版了论文集《戏曲文物研究发覆》*廖奔《戏曲文物发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是对作者过去20年所着力从事的戏曲文物研究工作的一个回顾性总结。将这些很有学术价值的个案研究与综合性研究文章结集出版,也是一件嘉惠学林的好事。

周华斌先生是著名的戏剧学专家,也是成果丰厚的戏曲文物研究专家,与廖奔先生一样,也是20世纪戏曲文物研究的领军人物。2002年,周先生又主编出版了一套大型的《戏剧戏曲学书系》*周华斌总主编《戏剧戏曲学书系》计划出版24种,目前已出版14种,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其中的《中国戏剧史论考》、《中国戏剧史新论》汇集了作者近20年来对中国戏剧史探索的成果,既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探寻,其中多数论文从戏曲文物入手。由周先生与朱联群先生合编的《中国剧场史论》与《中国剧场史资料总目》是书系的另两部力作。前者收录了国内44篇具有代表性的剧场史论文,分为“总论”、“原始祭坛与宗教坛场”、“古代舞台与传统剧场”、“近代戏院与现代剧场”四篇,时间上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到2000年。后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剧场史研究资料索引*朱联群、周华斌《中国剧场史资料总目》,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全书分“专书与参考书”“期刊与报纸”“论文集与资料汇编”“志书”“百科全书、辞典、年鉴”“图片与图表”六大部分,将1913— 2002年间出版的有关剧场史的文献目录搜罗完毕,对一些专书的相关章节,志书、辞书中的条目以及书中插图均一一录入,尤其是一些内部出版的资料汇编亦囊括殆尽,实为珍贵。全书28万字,内容宏富,体例完善,给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收录范围以大陆为主,兼及港台。以上两部著作,都是戏曲文物学资料建设的新收获。

黄竹三先生是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创始人,戏曲文物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进入新世纪以来,他仍然笔耕不辍,与其弟子延保全教授合著50万字《戏曲文物通论》*黄竹三、延保全《戏曲文物通论》,(台湾)“国家出版社”,2009年,《中国戏曲文物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戏曲文物的学术专著,阐述了戏曲文物的定义、类型和研究意义,概括了戏曲文物研究的分期和各阶段的成就、特点,详述了戏曲孕育期演艺文物、形成期演剧文物、成熟期戏曲文物的性质、种类、数量、形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戏曲发展不同时期演出场所、脚色行当、表演形态的衍变,并放置于历史发展与文化层面上来认识。全书资料丰富,图文并茂,论从图出,收入各时期珍贵戏曲文物图片近300幅,并附有详细说明。作者对不同时期戏曲的演出状况论说周详,见解多有卓异之处,如戏曲产生的多元性、戏曲形成时期的泛戏剧形态、戏曲表演的多样性等,对我们重新认识重新认识中国戏曲发展演变颇有启发。特别值得称赞的是,有些戏曲文物是作者在田野考察中的首次发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书为戏曲文物学的建立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叶长海先生是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戏剧史家,近年与张福海合作出版的《中国戏剧史(插图本)》*叶长海、张福海《中国戏剧史(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用大量珍贵的图片展示了中国戏剧发展演变的生动画面,并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概括了中国戏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有助于人们对中国戏剧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全面了解,是文物与文献相结合的优秀成果。

麻国钧先生长期关注戏曲文物的发现,并经常做相关的田野调查,早在1996年就对古代酒令牌——元明戏曲叶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考证*麻国钧《元明戏曲叶子考略》,《中华戏曲》第18辑,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5月。。其学术专著《“行”与“停”的辩证》*麻国钧《“行”与“停”的辩证》,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抓住了被多数戏曲史家忽视了的古典戏剧结构与表演的两个重要特征“行”与“停”,发人深省,书中对戏曲文物的引用也非常突出。其余有关《扇鼓神谱》、竹竿子的考论,中日古代舞台建筑文化一通的论述均为戏曲文物研究的优秀成果,有关傩戏研究的成果也有着明显的戏曲文物烙印。

康保成先生早期多从戏曲文献入手进行戏曲研究,成就斐然,近年来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载体的相关物质遗存,尤其是戏曲文物也非常关注。如对陕西韩城宋墓杂剧壁画的考释*康保成《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中山大学所藏药槽戏剧石刻的发现*康保成、姜兴发《中山大学藏药槽形戏剧石雕试解》,《文化遗产》2009年第4期。,《傩戏艺术源流》、《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等著作中对戏曲文物的引用也颇具特色。

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是教育部“九五”规划、第二批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成果,共55万字,143幅图片,将地下考古资料、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资料相结合,对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研究作了细致的梳理,著录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该书首次从正面的、以整体学科为对象来审视戏曲文物,同时从剧场史、演出史、观念史三个方面抉发了它的价值内涵,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比如,庙台广场是中国古代剧场的主要形制、赛社献艺是中国古代戏曲生成与生存的基本方式等。30万字的戏曲文物资料附录是本书具有了学科数据库的性质。所有这些,均推动了戏曲文物学的发展与深入。本书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获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6年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刘文峰、江达飞的《中国戏曲文化图典》*刘文峰、江达飞《中国戏曲文化图典》,作家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是一部图文并茂,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的著作,同时也是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成果。编著者从搜集到的数万张图片中精选出2300多幅,加之20多万字的介绍、论述,以戏曲发展史为纲,以戏曲艺术的各个门类为目,呈现给读者一部戏曲文化形象史。本书的成功得益于《中国戏曲志》的编纂,刘文峰先生自始至终参加了《中国戏曲志》的编纂工作,从普通编辑到编辑部主任,历时17年,同时积极从事戏曲文物的考察工作,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使本书的编撰成为可能。

杨太康、曹占梅先生的《三晋戏曲文物考》是迄今为止有关山西戏曲文物收罗最全、资料最详的一部研究专著,也是戏曲文物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杨太康、曹占梅《三晋戏曲文物考》,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民俗曲艺丛书”,2006年5月。。“全书收录山西有关戏曲文物方面的建筑、碑石文字、砖木雕刻、泥塑、墓室壁画、服装道具、人物脸谱、手抄唱本、木偶皮影、乐谱等”,共253处,全部为作者实地调查所得,许多资料为首次公布。而“公开出版的文字、照片、画册,一般比较容易找到的,不在收录范围之内”*《三晋戏曲文物考》“编选说明”。。在对每一处戏曲文物进行精练的介绍后,详细附录有关碑刻资料。在近10万字的“前言——我们的一些认识”中,作者从乐舞、服饰、化妆、乐器、舞台等诸方面探讨了戏曲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少独到的有价值的看法,深化了戏曲文物学的研究。全书约100万字,838幅插图,上下两册装订。

元鹏飞《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元鹏飞《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中华书局,2007年。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着重论述图像与戏曲的关系,探讨图像的产生、功能及其表现方式的演变,根据戏曲场上案头兼备的特点,论述图像与演出的关系等;下编则主要是由图像引发的对于戏剧演剧形态不同侧面的研究,如明清传奇演出与砌末、脸谱,开场形式流变考述,剧本中的梦境与舞台搬演等。本书是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省宋金戏曲文物考论》*元鹏飞《河南省宋金戏曲文物考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4月。也颇见功力。

李文《金代河东南路戏剧研究》*李文《金代河东南路戏剧研究》,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运用历史文献、田野考察,调查采访相结合的方法,从现存的金代文物入手(其中部分为作者初发现)分析了河东杂剧的形成,发展及衰落,考证了它的脚色渊源、艺术体制,探究了演出场所的演变,特别评述了神庙剧场的形制、特点以及对后世神庙剧场的影响,从考古学与艺术学视角对戏剧流变予以探究,极具价值。文章不仅探究河东杂剧的艺术本体,而且把这种戏剧形态置于当时社会背景中考察,包括其历史地理文化、民俗、丧葬于乐舞传统,并从中探索其人文价值很有见地。

张林雨先生的《山西戏剧图史》*张林雨《山西戏剧图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也属于《中国戏曲志·山西卷》编纂工作的后续成果,全书篇幅宏大,计2500万字,3000多幅图片,对山西戏剧的历史及其相关文物作了描述,尤其是有关舞台美术、演出习俗、班社艺人等内容,颇有史料价值,不足的是内容庞杂,略显粗疏。

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是新世纪戏曲文物研究最富成果的领域。冯俊杰先生《戏剧与考古》*冯俊杰《戏剧与考古》,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对神庙剧场、戏曲碑刻、祭祀与神诞献戏、赌博罚戏等民俗进行了论述,还把中国古代神灵分为政统神系、民俗神系、佛教神系和道教神系四大统系,对这四大统系的神庙及其戏台建筑进行分别研究,总结我国神庙剧场的演进历程。作者的另一部力作《山西神庙剧场考》*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中华书局,2006年。选取山西神庙160余座、剧场180多处,以现存戏台创始年代的先后为序(截止于清末民初),重点考述各庙主神来历及其历史演变,神殿、献殿、戏台、看楼等建筑特征与演剧概况等,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图片资料。书中指出,在中国,神庙戏台作为一种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曾是宗教侑神、娱神的主要工具,并因此获得极大的发展和普及,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戏剧的主要载体。中国历史上信仰的诸多神灵可分作四大系统,即民俗神系、政统神系、道教神系和佛教神系,并由此形成各类庙群。凡是拥有戏台的庙宇,皆因其神灵的假定性和崇高性,使其戏台也被赋予了浓郁的灵性,自始就和神殿一样受到人们的自觉维护。山西现存神庙戏台约有2000余座,数量最多,金元明清历朝俱有存留,文化底蕴深厚,形制也多种多样,实为缩小版的中国神庙剧场史。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规划项目成果,2010年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收录了696座古戏台资料,其中将剧场史研究作为20世纪曲学研究的重要开拓领域来看待,指出:“庙台广场是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数量最多的一种剧场形制,他在整个戏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时候则为霸权地位,所以说它是中国古代剧场的基本形制毫不过分。”同时,作者从剧场形制与戏曲特征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古代神庙剧场开放性、驳杂性的演出环境对古代戏曲脸谱化、舞蹈化以及强烈的节奏、高亢的声腔与热闹的锣鼓伴奏等均有直接、间接的影响。《中国神庙剧场》*车文明《中国神庙剧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是作者关于神庙剧场个案研究之结晶,全书总论神庙剧场之缘起、特征以及早期表演场所露台、献殿的形成与演变,然后选取山西、陕西、江西等省10个神庙、祠堂剧场详加考论。着力之处不仅在戏台,同时涉及所祀神灵、庙貌沿革及建筑特征、相关人物及赛社演剧的诸多侧面。《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车文明《中国古戏台调查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是作者近年又一部研究力作,本书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对中国现存数百座古戏台进行了深入考察,并提供了大量戏台照片、测绘图(共429幅),以图片结合文字,力求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古戏台的面貌。全书以“金元戏台”“明代戏台”“清代戏台”分章,另加“会馆剧场”与“宗祠剧场”,按照戏台遗存状况、建造年代与结构、装饰艺术、神庙形制、相关研究等进行考述。对每一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戏台、剧场建筑规制进行了细致考察,联系舞台演出剧本、历代戏班规模、演出实况等,作进一步比对,得出结论: 戏台建筑首先要满足演出的需要,其次,也要适应地域、时代、建筑风格的规范以及建筑审美的追求,最后,还要考虑财力、物力的支撑以及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写意化的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特征,它对戏台建筑的要求太简单了: 一个可供演出的一定面积的平台加上一桌二椅,再有供演员化妆的后台、通向前台的上下场门即可。这样,大家欲在戏台建设上出奇制胜,只能在高耸而富于变化的屋顶以及各种建筑装饰上做文章了。同时,书中还附加了日本古代剧场建筑调查资料,以便读者进行比较认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罗德胤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戏台建筑研究》*罗德胤《中国古代戏台建筑研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是近年来戏曲文物研究的重大成果,它首次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古代戏台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戏台建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填补了该领域之空白。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讲,它的意义更是非同一般。我们知道,戏曲文物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有一些考古学家(如徐苹芳先生、杨富斗先生)、古建筑学家(如柴泽俊先生)涉足该领域,并取得了一些经典性的研究成果,但在非戏曲研究专业人员中,仍然没有出现一本戏曲文物研究专著。作为一名建筑技术专业的博士,写出一部中国古代戏台建筑研究方面的专著,对戏曲文物学学科建设的启迪与示范,大大超过了著作本身所含学术价值的作用。同时,作者还有一些新发现、新观点,比如对现存元代戏台梁架结构的新发现,对清代戏台的论述:“总体而言,随着戏曲程式化和时空虚拟化特征的进一步发展,清代戏台建筑除了极为特殊的皇家三层大戏楼外,已基本放弃结构上和尺度上的努力,转为追求装饰和屋顶造型的丰富和华丽,同时戏台与其建筑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同上,第149页。诚为不刊之论。全文25万字,199幅插图。论文修订后以《中国古戏台建筑》*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之名正式出版。此外,作者还发表了数十篇有关古代戏台的研究论文,显示出对这一课题钻研的连续性。

《中国古戏台研究与保护》*吴开英等《中国古戏台研究与保护》,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十五”规划项目成果。该项目研究历时3年,由文化部梅兰芳纪念馆研究员吴开英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罗德胤副教授、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柴泽俊研究员、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车文明教授等参加了该项目研究,是老中青三代古戏台研究学者的一次集体合作成果。该项目成果共60万字,由“古戏台的历史演变”(周华斌执笔)、“古戏台建筑形制及类型”(罗德胤执笔)、“古戏台匾联艺术”(吴开英执笔)、“古戏台保护与维修”(柴泽俊执笔)、“古戏台遗存状况及保护对策”(车文明、吴开英执笔)五部分组成,并附录70座古戏台测绘图、700余座古戏台历史沿革与现状的1100幅插图,资料丰富、翔实。全书从古代演剧史、古戏台演变、古戏台建筑形制和建筑装饰、古戏台匾联艺术等方面来研究、发掘我国古戏台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首次将散布于我国各地的戏台建筑,概括为广场型(露台、庙台)、厅堂型(堂会、宴戏)和剧场型(勾栏、乐棚、祠堂、会馆、戏园)3种类型,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以我国古建筑保护、维修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为指导,第一次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戏台保护工作和科学修缮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古戏台修缮保护的基本方法和工程程序,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同济大学王季卿、薛林平师生的《山西传统戏场建筑》*薛林平、王季卿《山西传统剧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是研究山西古代剧场的第一部区域性专著,作者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将古代演戏场所泛称为“戏场”的做法,进一步将中国戏曲表演场所称之为“戏场建筑”。全书首先介绍山西历史地理文化概况,然后按时代先后,分为宋金、元代、明代、清代及民国时期几大块,从历史文化背景、建筑发展历史、戏场建筑形制等几个方面勾勒山西戏场建筑的发展历史,每一时代都附有若干建筑实例。最后,从传统戏场的空间、建筑形制、戏台形式以及戏台装饰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从建筑历史的角度出发,并利用现代声学理论和测试手段分析和评价传统戏场的声学问题是本书的独特之处。作者是建筑专业出身,对戏曲研究领域的已有成果引用较多,这是很正常的。但在资料来源,尤其是首次发现公布等方面,标注或有疏漏,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涉及金元戏台研究,由于相关研究已经很充分了,所以很难有所突破,但几幅戏台测绘图,还是显示出作者的专业实力。王季卿先生对传统建筑的声环境特点的分析,属于传统剧场研究的新领域、新收获*王季卿《中国传统剧场声学问题初探》,《声学技术》2002年第1— 2期;《庭院空间的音质》,《声学学报》2007年第7期。。薛林平博士的另一部著作《中国传统剧场建筑》*薛林平《中国传统剧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成果,对中国传统剧场建筑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做了一定梳理,重点对庙宇剧场、祠堂剧场、私宅剧场、会馆剧场、皇家剧场、清代戏院以及集中特殊剧场进行了较多的个案介绍,范围涉及北京、上海、山西、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云南、广西等省市。全书最后对传统剧场的空间做了分析,并对传统戏台的形制与装饰加以论说。全书近百万字,1747幅图片,其中包括建筑照片、传世图片以及建筑测绘图。

曹飞《敬畏与喧闹: 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曹飞《敬畏与喧闹: 神庙剧场及其演剧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首先从史学的角度梳理神庙剧场的流变,将前剧场时期分为史前祭祀演出场所、礼制祭典献艺场所、寺院戏场,然后从宋金形成期、元代成熟发展期、明清完善普及期进行详论。同时,作者从演者、观者、戏神以及神庙演剧题材内容、仪式规范着眼,将神庙剧场的研究拓展到民俗学与社会学范畴。本书建立在解读个案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民众观念与表演形式是神庙剧场形制发展变化的终极依据。”同时再次重申:“神庙剧场及其演剧是中国古代戏剧存在的主流形态。”此外,图文并茂亦为本书一大特点。

段建宏《戏台与社会: 明清山西戏台研究》*段建宏《戏台与社会: 明清山西戏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运用历史学与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山西戏台进行了考察,分析明清时期山西戏台的特色及其形成原因,解析古戏台的社会功能,并进一步探讨戏台所蕴涵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民间信仰对戏台的影响,指出,戏台不仅是社会教化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交往的中心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牛白琳《明清时期太原府剧场考论》*牛白琳《明清时期太原府剧场考论》,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在梳理太原府剧场变迁历史的基础上,对明清两代太原府剧场的存佚状况作了全面考察,对其布局及建筑特色作了论述,特别以晋祠剧场和榆次城隍庙剧场为代表,对其历史沿革、剧场功能,戏剧活动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中凸显太原府剧场的总体特色。论文同时考察了太原府剧场与不同社会团体的关系,包括晋商对剧场建设的推动,家族对剧场建设的影响,村社合办对剧场建设的保障,对剧场史研究有新拓展。论文发现了许多新资料,新文物,细加考辨,考论结合,很见功力,对于剧场史的研究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王鹏龙《雁北明清剧场及其演剧研究》*王鹏龙《雁北明清剧场及其演剧研究》,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选取雁北明清时期剧场及演剧状况进行系统论述,弄清了该地域的剧场状态及相关历史文化情形。论文概述当地的乐舞传统,重点在于阐论明清时期当地人文环境的变化,以及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神庙剧场,指出雁北剧场与山西其他地区乃至华北剧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更具有区域特征。作者对信仰与剧场之间关系的探讨,充分论证了各类神灵信仰为神庙剧场的普及与演剧活动的兴盛创造了条件。同时,论文还结合文献和舞台题记,对乐户演剧、士绅家乐演剧、民间社火演剧等,进行了考述研究,涉及当地的梆子戏、地方小戏及名班名角。

台湾学者罗丽容《中国神庙剧场史》*罗丽容《中国神庙剧场史》,(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是一部综合性的神庙剧场研究专著。全书从原始艺术与戏剧谈起,简略阐述了中国古代剧场演变之脉络,探讨了神庙剧场之渊源,着重描述了神庙剧场之形成演变、主要建筑特色以及演剧之概况、文化意蕴与影响。最后,作者分析了神庙剧场文物在戏曲史上、在建筑美学上以及在民俗学上的贡献。田野调查资料主要采用大陆学者的成果,对现存金元戏台均有介绍。

河北的张家口地区也是古戏台遗存较多的地方,近年统计仍有500多座*陈贵主编《张家口历史文化丛书》,邓幼明主编《张家口独特的古戏楼》,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第 3页。。作为《张家口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的《张家口独特的古戏楼》一书就真切地反映了这一事实。作者选取了60余座古戏楼,分为“寺庙戏楼”、“城堡戏楼”、“宅院戏楼”、“灯影戏楼”、“特例戏楼”等几项,然后按屋顶及主体建筑形制再分为12类,详加介绍,既有精确的建筑描述,也有当地演剧历史及演出习俗的追述。最后介绍了戏楼碑记与近代戏园遗迹。全书14.5万字,202幅插图。

浙江省绍兴市艺术研究所的谢涌涛先生参加了《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的编纂以及相关的田野调查工作,任务结束后,谢先生的调查研究没有停止,虽年过花甲,但壮心不已,仍然独自一人进行古代戏台的考察研究,终于在2000年出版了专著《绍兴古戏台》*谢涌涛、高军《绍兴古戏台》,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全书16.5万字,130幅插图,全部铜版纸印刷,非常精美。作者对“戏曲之乡”绍兴地区的古戏台(当地因其“永久”存在而称之为“万年台”)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并力图从文化层面发掘其价值内涵。

浙江省宁海县曾有古戏台600余座,现存120余座,其中10座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戏台大多位于祠堂、神庙中,前台一间,设“鸡笼顶”,为江南典型的明清戏台建筑样式,比较特殊的是,除了院两侧有专供妇女儿童使用的看楼外,在戏台前伸出一到两间看亭,与戏台通脊连檐,顶部亦设“鸡笼顶”,且风格各异,当地人习称“二连贯”、“三连贯”,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比较少见,很有特色。宁海县文化局徐培良、应可军撰写的《宁海古戏台》以10座古戏台为代表*徐培良、应可军《宁海古戏台》,中华书局,2007年。,作者对每座古戏台及所在祠堂、神庙的建筑形制、建造工艺、艺术特色等都做了细致深入的描述与分析,并配以16张建筑测绘图与164幅精美照片,图文并茂,充分挖掘出了宁海古戏台的文物古建价值。同时,他们还把古戏台还原到历史过程和生活氛围中去,利用丰富的乡土史料,让读者感受民间戏曲活动的盛况与功能。这是区域性剧场研究的又一部力作。

陈琪、张小平、章望南合著的《花雨弥天妙歌舞——徽州古戏台》*陈琪、张小平、章望南《花雨弥天妙歌舞——徽州古戏台》,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是《中国文化遗珍·徽州卷》系列丛书之一种,全书13.9万字,170幅插图,不仅全面介绍了徽州现存古戏台(以祠堂戏台为主),而且叙述了当地戏曲发展之历史以及演出习俗等内容。徽州是南方古戏台遗存较多的地区,其中以明代《新编目连救目劝善戏文》作者郑之珍的家乡祁门县最夥,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祁门古戏台”。

江西与浙江一样,属古戏台遗存较多的南方省份。王亚菲、朱黎明所著《笙歌满庭芳: 江西古戏台旅游》*王亚菲、朱黎明著《笙歌满庭芳: 江西古戏台旅游》,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年。为《江西古文化旅游丛书》之一种,对现存明清江西神庙戏台、宗祠戏台、会馆戏台、私家府邸戏台以及万年台(共87座)与临时搭建之戏台做了系统介绍,同时涉略外省江西会馆戏台。著作对江西戏剧、剧场发展历史、产生于流行之剧种以及民间信仰、风土人情均有考述,不仅仅是一部宣传旅游的通俗读物,也可视为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乐平市保留有明清戏台78座,民国戏台59座,较为珍贵。由乐平市政协编纂的《中国乐平古戏台》以图像的方式,艺术地再现了当地古戏台的今昔风貌,并展示了当今古戏台上戏曲演出的盛况*政协乐平市委员会编《中国乐平古戏台》,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图片说明为中英文对照,极大地便利了海外读者的阅读与欣赏。同时,车文明、郭文顺《江西东部宗祠剧场举隅》*车文明、郭文顺《江西东部宗祠剧场举隅》,《中华戏曲》第2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6月。、罗德胤《中国古戏台建筑》等均有对乐平古戏台的个案研究。

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刘闽生研究员也是《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编纂成员,由此引起了他对古戏台考察研究的兴趣,经过20多年的持续调查研究,终于完成了专著《福建古剧场》*刘闽生《福建古剧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全书23万字,上百幅图片,从福建省古剧场历史沿革入手,详细考述了“撂地为场演剧场所”、“戏棚演剧场所”、“庙宇演剧场所”、“堂会演剧场所”、“会馆演剧场所”、“商业性演剧场所”,除了从文献、文物中钩沉外,重点对福建省现存近30座古剧场进行介绍、分析。作者还从地理环境、气候因素、人文生态等方面探讨福建古剧场及其演剧风格形成之原因。

由云南艺术学院王胜华老师主编的《云南古戏台》是作者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志10余年辛勤考察专研的结果*王胜华主编《云南古戏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书中对云南现存(个别为仿古建筑)80座古戏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之作了几种分类尝试。作者还对云南古戏台作了比较恰切的文化解读:“云南古戏台与寺观神庙、传统公园及民居之间,天然和谐,具备强大的粘合力。古戏台……不仅是社区的艺术中心,也是景观中心,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文化遗存物中心。”

王强的《会馆戏台与戏剧》*王强《会馆戏台与戏剧》,台湾文津出版社,2000年。是迄今为止搜集国内会馆戏台最多、史料最丰富的一部学术专著。作者搜集、汇集各省、地、县的会馆戏台,进行实地考察、拍照、抄录碑刻,并有系统地编撰成书,供研究戏剧史、剧场史的学者进一步探索。全书通过大量文物、文献史料,对清代板腔体戏曲大变革的动因、规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商品经济发展、商贸流动和商业资本增强,促使花部乱弹在清中叶勃兴;其次,商业资本积累和繁荣是促成戏曲变革演进的直接原因;最后,徽商、西商的经济实力,导致花部中山陕梆子的秦腔风靡全国、轰动京师,导致徽班入京和皮黄戏的形成。无论从文物文献资料的价值,还是从戏曲史研究的角度,本书均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冯骥才先生是当代著名作家、艺术家、民间文艺家,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多年来致力于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主持编纂了一批传统文化研究与保护丛书,其中就有对戏曲文物的挖掘与介绍。2003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系列丛书《古风》*冯骥才主编《古风: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丛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共八册,由专门摄影师拍摄了3000多张珍贵图片,再请建筑史专家以散文的笔法诠释。其中的《老戏台》分为“宫廷老戏台”、“市井老戏台”、“寺庙道观老戏台”、“祠堂老戏台”、“家庭老戏台”、“会馆老戏台”,并对老戏台的前世今生做了回顾与展望。

此外,侯希三《北京老戏园子》*侯希三《北京老戏园子》,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戏楼戏馆》*侯希三《戏楼戏馆》,文物出版社,2003年。,周利成、周雅男《天津老戏园》*周利成、周雅男《天津老戏园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韦明铧等《梦中江南系列: 江南戏台》*韦明铧等《江南戏台》,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4年。,刘徐州《趣谈中国戏楼》*刘徐州《趣谈中国戏楼》,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乔忠延《山西古戏台——豪华落尽风真淳》*乔忠延《山西古戏台——风花落尽风真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等雅俗共赏的著作也为古戏台研究增色不少。同时,一些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在古戏台调查研究上也时有贡献*邓位《四川传统观演建筑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2月;毛万红《传统戏场建筑研究及音质初探——暨浙江传统戏场》,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徐翠《湖北现存古戏台调查研究》,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林然《福建民间信仰建筑及其古戏台研究》,华侨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朱永生《中国传统公共观演空间研究》,华侨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傅继强《弋阳古戏台研究》,苏州大学艺术设计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吴炳黄《乐平古戏台研究》,江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田建飞《河北省现存古戏楼调查研究》,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元文忠《陕西古戏楼调查与研究》,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白洁《明清山西戏台与中路梆子研究》,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翟振宇《平阳古戏台研究》,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蔡敏《晋东南汤王崇拜与赛社演剧研究》,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马慧《襄垣古戏台调查》,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戏曲碑刻的发现与整理研究,在新世纪也取得了很大成果。冯俊杰主编的《山西戏曲碑刻辑考》*冯俊杰主编《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2年。是山西戏曲史料的新发现,本书精选了一百通宋、金、元、明、清戏曲碑刻,以时代为序,先录碑文,接附考述。考述中对庙宇沿革、主神来历、戏台建筑、碑文作者等均有详略不等的考论。同时,考述中还不时提出种种阐释,多有发明,更有创获。这100通碑文绝大多数属于首次公布,为中国戏曲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神庙剧场资料及其他戏曲史料。该书也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曹飞《山西清代神庙戏碑辑考》收录清代碑刻68通,除了与《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体例相近外,又增加了“原碑格式”一项内容,使得体例更加精细。原碑格式是指按照碑刻行数、字数、格式原样移录的碑文样式,有利于防止碑刻整理过程中漏字或错录,由中法国际合作项目《华北水资源与社会组织》之《陕山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首创*参见《陕山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秦建明、〔法〕 吕敏编著,第二集《尧山圣母庙与神社》,黄竹三、冯俊杰等编著,第三集《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董晓萍、〔法〕 蓝克利著,第四辑《不灌而治——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献与民俗》,中华书局,2003年。。近年,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编的《三晋石刻大全》已陆续由山西出版集团下属的三晋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经出版近20种。丛书内容包括碑刻及拓本照片、碑刻简介、碑文标点整理。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嘉惠学林、造福子孙的善举,其中包含的戏曲信息,被我们权称之为“戏曲碑刻”的数量也十分庞大。此外,《广东碑刻集》*谭棣华、曹腾騑、冼剑民编《广东碑刻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杨榕《明清福建民间戏曲碑刻考略》*《文献》2006年3期。,车文明《北宋舞楼碑刻的新发现》*车文明《北宋舞楼碑刻的新发现》,《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王潞伟《北宋上党神庙演出场所探微》*王潞伟《北宋上党神庙演出场所探微》,《戏剧》2015年第1期。,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师生在《中华戏曲》、《戏曲研究》、台湾《民俗曲艺》上发表的众多神庙剧场及其碑刻考述文章,公布了大量的戏曲碑刻,均为戏曲碑刻研究的新创获。

戏曲雕刻遗存广、多分散,收集整理及画面识别相对比较困难。本领域一项代表性成果是对四川省自贡市西秦会馆戏曲雕刻的整理研究。西秦会馆为陕籍商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动工兴建,乾隆十七年(1752)竣工,俗称陕西庙、关帝庙,1959年辟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西秦会馆木雕数量大、质量高、保存好,在国内十分罕见,其全部木雕127幅,被著名建筑学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木石雕刻的奇葩,会馆建筑之瑰宝”。会馆雕有戏曲雕塑的主要建筑有献技楼、贲鼓阁、金镛阁、参天奎阁等,在楣板、楼沿栏板雕有可判读剧目70多出。戏台(献技楼)与钟鼓楼的楼沿栏板长约23米、宽0.6米,共雕镂人物350个,并配以山川屋宇、花鸟鱼虫等背景。木雕分上、中、下三层,分割成大小不等的208幅画面,下层画面较大,以高浮雕表现数十出演出场景,计有《追潘》、《辨琴》、《忠义堂》、《失泰州》、《游月宫》、《王母献寿》等。博物馆研究员郭广岚先生历时十几年,对每一幅雕刻认真研究,对其中绝大多数雕刻内容做出了正确的识别,取得了重大成就。*郭广岚、宋良曦《西秦会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年。

浙江省温州市林成行对温州戏曲瓦当的收集、整理、研究别具特色*林成行《温州明清戏曲瓦当》,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8年。。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带有圆形或半圆形头的筒瓦,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历代瓦当均有纹饰。在现存的温州地区明清建筑中,瓦当(当地称“花檐”)别具特色,具有“型大、框方、幅宽”的特点,上面雕有以戏曲人物、传奇故事为题材的纹饰。瓦当正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长20— 28厘米,宽16— 26厘米。有研究者搜集了有代表性的温州瓦当1008片,其中戏曲瓦当680片。680片中有184个模式,剔除重复着,有86个款式。其内容可分为五大类: 1. 南戏、传奇及其折子戏,如《金钗记》、《琵琶记》、《千金记》、《西厢记》、《穆柯寨》、《梁祝》等; 2. 百戏类,有扛鼎、鱼龙曼延、幻术、角抵、杂耍等; 3. 彩头戏类,如《跳加官》、《大八仙》、《小八仙》、《蟠桃会》、《麻姑献寿》、《刘海戏金蟾》、《双圣和合》等; 4. 时调歌舞类,如《打花鼓》、《扭秧歌》、《浪子踢球》、《小放牛》等; 5. 傩戏类,有《驱鬼纳吉迎祥》、《王牌傩面具》等。

此外,康保成、姜兴发对中山大学所藏戏剧石雕的研究*康保成、姜兴发《中山大学藏药槽形戏剧石雕试解》,《文化遗产》2009年第4期。、延保全对山西省蒲县娲皇庙宋杂剧石刻的新发现*延保全《山西蒲县宋杂剧石刻的新发现与河东地区宋杂剧的流行》,《文学前沿》第2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延保全《蒲县河西村娲皇庙及其戏曲文物考》,台湾《民俗曲艺》2003年第139期;延保全《蒲县娲皇庙宋杂剧石雕香台订名及年代判定的一个旁证》,《中华戏曲》第31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王云雪对河南省社旗县山陕会馆戏曲雕刻的研究*王云雪《浅谈社旗山陕会馆的戏曲艺术》,《殷都学刊》2003年第2期。,王云奎、刘子建对山西省凤翔县戏曲泥塑的介绍*参见王云奎《凤翔泥塑》,《光明日报》2002年2月27日、3月3日、3月23日;刘子建《浅析陕西凤翔彩绘泥塑的艺术特征及其内涵》,《雕塑》2003年第3期。,徐雪凡对浙江戏曲木雕的关注等*徐雪凡《浙江的戏曲木雕》,《戏文》2005年第2期。,均是本时期戏曲雕刻研究的新收获。

新世纪戏曲壁画的重大发现与高端研究莫过于陕西省韩城市盘乐村北宋壁画墓宋杂剧壁画及其研究*焦海民《韩城盘乐宋墓杂剧壁画初步考察》,《戏曲研究》第7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姚小鸥《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外色”考》、康保成《陕西韩城宋墓壁画考释》、延保全《宋杂剧演出的文物新证——陕西韩城北宋墓杂剧壁画考论》,《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壁画墓发现于2009年3月3日,4月11日该墓被整体搬迁至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位于西安北郊高陵县经济开发区的泾渭基地。砖券墓长2.45米、宽1.80米、高2.25米,墓深7.4米。整个墓室为磨砖对缝,壁面似做处理,致使壁画能够直接而自如地绘制于砖上。墓内东、北、西壁面上所绘壁画最为珍贵,北壁为墓主人行医图,墓室东侧绘制佛祖涅槃图像,墓室西侧绘制由17人组成的宋代杂剧图。杂剧壁画场面宏大,画面高0.875米,长2.45米,共17人,其中乐队11人,以所持乐器名: 大鼓1、笙2、腰鼓1、拍板1、筚篥6,脚色6人: 副净2、副末1、装孤1、引戏1、末泥1。中间4人,正围绕一把作为道具的椅子进行积极的戏剧动作。4人的右方有3人,其中1人,戴簪花展脚幞头,身着广袖圆领黄袍,秉笏静立,似为装孤。画面的最右方,是两位头戴团冠、身穿彩裙外罩、对襟旋袄、双手持笙的女乐手。乐队成员,由左向右排列: 6人为筚篥色,皆手持筚篥,头戴簪花展脚幞头,分别身着红色或黄色圆领广袖宽衫,束带,内有衬领斜着耸起。这是一幅正在表演的图画,阵容庞大,脚色齐全,是偏重故事表演、综合性较强的杂剧形式。其所展示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数最多、场面最大、色彩最艳、表演最生动、画面最完整的有乐队伴奏的宋杂剧演出图景,对于进一步研究北宋杂剧的演出结构、脚色行当、音乐伴奏、表演及其剧目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其次,姚小鸥、孟祥笑先生对长安地区新发现的唐墓壁画“乐舞图”为唐代著名歌舞剧《踏摇娘》的演出场景的考证,是近年戏曲文物研究的又一重大发现。作者认为该图当命名为《〈踏摇娘〉演剧图》,它们表明,唐代的《踏摇娘》已经是具有一定长度的、情节相当复杂的戏剧,这对认识中国古代戏剧乃至整个中国艺术发展史都具有重要意义*姚小鸥、孟祥笑《唐墓壁画演剧图与〈踏摇娘〉的戏剧表演艺术》,《文艺研究》2016年第1期;《长安地区新发现的唐墓壁画》,《文物》2014年第5期。。

由冯骥才先生主持的新世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第一个项目是对木版年画的普查与整理研究*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中华书局,2011年。,正如作者所言:“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它题材广泛,手法多样,色彩斑斓,地域风格多姿多彩,其他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经过9年的抢救性普查,至2011年4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全部出版完毕。它不是一般意义的画集,不是书斋中材料的搜集与编辑,它是21世纪中国民间文化工作者对木版年画所做的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普查的成果。此次普查强调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美术学等各学科的交叉融合;采用文字、录音、摄影和摄像同步的全记录;内容涉及从历史遗存到活态现状、从作品到制作、从艺人到销售张贴、从艺诀到年俗,而且将所有产地囊括其中,一网打尽,不留死角。此种普查在历史上应属首次,也是终结性的。大量的第一手的发现性的素材和严格的学术整理,是本集成最重要的价值。《中国木版年画集成》共22卷本,300万字,10000幅图片,1000多分钟动态影像DVD光盘,除了杨家埠、杨柳青、朱仙镇、武强、桃花坞、平阳、绵竹等重要产区的纪录得以单独成卷外,境外收藏中国年画最多、研究颇丰的俄罗斯和日本的收藏,也被单独编撰成卷。这是俄、日两国珍藏的中国木版年画及研究成果首次大规模在中国亮相,书中收录的绝大部分藏品已在中国绝迹。另外,作为地区性年画产地,台湾、澳门也纳入此次年画调查的范围。年画分为十几类,其中有“戏文故事画”与戏曲人物画。

杜广沛先生从自己收藏的几千张戏单中精选出134幅,出版了《旧京老戏单》*杜广沛《旧京老戏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时间从1909年到1949年,忠实地记录了这一戏曲鼎盛时期的盛况。我们可以从每张戏单中的戏班、演员、剧目窥知当年剧场之变迁、演出之习俗、剧目之安排,是一部近代北京戏曲的演出史,这是戏曲史研究领域的珍贵资料,当然更是戏曲文物研究的新资料。

舞台题记的发现与研究以山西省之题记居多,其中栗守田《上党梆子》*栗守田《上党梆子》,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杨太康、曹占梅《三晋戏曲文物考》收录最夥*杨太康、曹占梅《三晋戏曲文物考》,台湾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民俗曲艺丛书”,2006年5月。。此外,暴海燕对上党舞台题记的收集*暴海燕《乾嘉时期上党舞台题记汇编》、《道咸时期上党舞台题记汇编》,《中华戏曲》第35、36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5月、12月。、杨榕对福建省舞台题记的调查*杨榕《福建民间戏台题记概略》,《中华戏曲》第37辑,2008年6月。、孙俊士《文水县武则天庙及其舞台题记述略》*孙俊士《文水县武则天庙及其舞台题记述略》,《中华戏曲》第28辑,2003年5月。,以及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师生在《中华戏曲》等刊物上发表的神庙剧场调查研究文章与部分学位论文对舞台题记多有公布。

中山大学中文系宋俊华博士的《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虽然不是专门研究戏曲文物的,但确是“二重证据法”的成功之作*宋俊华《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大量戏曲文物资料的征引,成为本书一大特点。该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者的博士论文获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此外,不少单篇论文也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平。

中国戏曲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不论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京剧……还是一直被华夏儿女视为精粹的各种地方戏;无论是曾经活跃于瓦舍勾栏及庙台广场的杂剧,还是上演于红氍毹与茶园酒楼的传奇……都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戏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备受歧视,主流文化长期将之拒之门外并时有摧残。历代正史《艺文志》不予著录,《四库全书》“集部”亦不收入,“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王国维语)。戏曲文献资料的遗存与其辉煌的历史很不相符,导致戏曲史研究中有更多的空白或模糊区域,有些结论因资料所限而与历史事实相左。戏曲文物的发现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并由此而带来一些方法、观念上的更新。粗略划分,其作用与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填补空白,如剧场史、舞台艺术的形象资料、明代北方地区戏曲活动情况、民间戏曲史等;其次是印证文献记载,补充并丰富史料之不足,前者如河南出土的大量北宋墓葬杂剧雕砖与文献中有关中州地区杂剧繁荣的记载,山西中南部众多的金、元戏曲文物与古籍中有关平阳地区戏曲活动之频繁的记述相一致,后者如历代民间尤其是农村戏曲活动情况、地方剧的兴起与传播等均需文物材料的补充;第三是纠正并完善戏曲研究中某些既定看法,如由以前的戏曲起源与成因上的一元论与唯传播论到多元论的转变,对成熟的北杂剧的命名由“元杂剧”到“金元杂剧”的变化,对元末明初北杂剧衰微说的质疑等;第四是引起了研究方法与戏曲观念的丰富与更新,如由单纯的爬梳文献到注重田野考察、文物与文献相结合,运用文物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多种方法,由此引发大家对戏曲史被描述成戏曲文学史加音律史现状的日益不满,更强调对综合艺术的真正综合研究。

戏曲文物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文物研究戏曲,从曲学的角度审视文物,是戏曲学与文物学相结合的产物。充分利用已有的文物考古学成果,是戏曲文物研究的必要前提,同时要对这些成果再进行戏曲学的分析,重新挖掘它们在戏曲史上的价值,而不是简单地满足发掘报告中的一般性分类与鉴定。中国戏曲的活跃期为宋元明清,就历史学而言,本时期文献材料比较充分,成为研究的主要依据,相对于先秦时期,文物的作用有所减弱,文物部门的相关调查与研究也因而不够充分。再加上戏曲文物多遗存于农村,够不上“国保”“省保”级别而不被文物部门重视,因此,文物研究领域能给我们提供的戏曲文物资料是十分有限的。同时,主动地进行专门的戏曲文物考察应成为获取资料的主要途径,也是本学科得以成立的前提。所以,戏曲文物考察是研究者的一项基础工作。戏曲与宗教、民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一种尚未消亡或仍存在于人们记忆之中的艺术,对之进行实地调查,是戏曲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由此,田野调查就成为戏曲文物研究的一种最主要方法,研究者不仅要对现存的文物进行考察,而且还要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宗教民俗、戏曲传统及自然人文等情况做调查。前者有别于社会学、民俗学的田野调查;后者又使戏曲文物研究与一般的文物调查相区别。对所得文物进行分类、鉴定、资料整理汇集等是戏曲文物研究的一项基本内容。戏曲文物分类方法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形态分类法、功用分类法等。除结合文字资料进行断代外,比较分析是戏曲文物鉴定的主要方法。与历史文献特别是戏曲文献相结合是戏曲文物研究的一项基本原则。由单种对象的介绍考证到众多遗物的综合研究、由个别地方的考察拓展到区域性的研究,从而分析某一地域在特定时期的戏曲发展状况,或进而推向更大区域与更长时期戏曲历史的研究是戏曲文物研究常用的方法。以戏曲形态为标准,将某一时期的某类文物作综合比较,从而归纳出某种戏曲样式的特征,是戏曲文物研究的又一常见方法。对某一类戏曲文物(比如古戏台、戏曲碑刻等)进行专门研究,考察其遗存状况,梳理其演变轨迹,把握其内在规律,是近年来戏曲文物研究者最喜欢使用的方法,也是成果比较突出的一个领域。把对象放到文化整体中,在大的文化背景下来观照、审视的历史文化研究方法是戏曲文物研究者正在积极尝试并努力追求的方向。在不断的探索、发现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某些研究范式。

范式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的一个解释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概念*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于1962年,中译本出版于1980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它包括科学家们所具有的共同理念,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他们所共同遵守的操作规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科学实践中产生的某种公认的范例等。范式既不能从资料中推导出来,也不能从规律中推导出来,他不是研究的结果,而是研究的前提,是科学家共同体的集体信念。科学家之所以共同接受这样的信念,不是推导、论证出来的,而是由于同样的教育和训练。范式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学科成熟的标志: 只有当一门学科的研究者(至少是一部分研究者)形成了共同的范式,该学科才从前科学时期进入科学时期。

依照库恩的划分,范式的形成及其革命有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范式前时期,在理论层面上表现为无共同范式,研究对象不确定,研究范围不明确;没有共同认识到的观察结果或标准的研究方法;搜集到的数据没有系统性。在社会学层面上表现为同时存在很多相互竞争的流派或制度规范;学科成员之间缺乏沟通;书本是最重要的沟通媒介。其次就是范式的确立阶段,在理论层面上表现为出现了可效仿的研究成果;在有关学术问题、解决办法以及研究方法上取得了一致;就基本的形而上学问题取得了一致。在社会学层面上表现为开始专业化;产生了专门的期刊、协会和科学团体;安排了专家会议;期刊的文章成了最重要的沟通媒介。下一步就是标准科学时期,在理论层面上表现为研究作为范式的明确表达,有清除和解决疑惑的作用,研究者遵从相同的规则和标准。由于有了共同遵守的准则,研究的进展十分迅速。在社会学层面上表现为大学里有了这些学科和教材;该学科取得了对新成员社会化的控制权。以后就是有了异常现象,出现了新的不符合范式的现象,范式出现危机,导致科学革命,旧的范式被抛弃,新的范式出现。

虽然库恩的“范式”理论从一开始就有人反对,但40多年来,在世界上还是颇有影响,在我国学术界也被经常引用,所以笔者试图从范式的视角总结一下戏曲文物学的发展历程。

虽然学术界对戏曲文物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直至70年代,戏曲文物研究仍然是零星的、分散的,既无专门研究人员,也无专业刊物以及专著出现,对一些学科基本问题如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还未探讨,这类似于范式前时期。

戏曲文物研究的大规模兴起以及研究范式的逐步形成始于80年代。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专列“戏曲文物”项目,表明了戏曲研究界对戏曲文物研究的高度重视。1984年,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成立,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家以戏曲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所。1986年,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创办了学术辑刊《中华戏曲》,第5辑开始与中国戏曲学会合办,目前已出版45辑。该刊以公布并研究新发现的戏曲文物、戏曲文献为主,同时兼顾理论探索与当代戏曲问题的讨论,是海内外戏剧戏曲学核心辑刊之一,发行到欧美及东南亚、澳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同年,刘念兹先生的《戏曲文物丛考》出版,虽然主要是调查报告与研究文章的汇集,但毕竟是戏曲文物研究的第一部著作,其意义不可低估。而且,更具学科建设价值的是作者首先宣告了“戏曲文物学的问世”,同时对该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及其定义作了比较准确的概括与界定:

专门研究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考察论证有关戏曲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面貌,借以观察戏曲艺术形态的发生、衍变的历史过程,由点入面,一事一物,予以详尽的阐明,提出新问题,填补戏曲史上疑难不解的史实空白,这就是一种新学科戏曲文物学的兴起和当前的任务。戏曲文物学,是戏曲艺术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产物,是运用考古手段研究戏曲历史现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刘念兹《戏曲文物丛考》,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第1页。

此外,诸如戏曲文物研究范围的重点应该从戏曲形成的宋代开始,宋以前者应从略等主张在学科建设、规范上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前言》对戏曲文物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学科性质以及学术工具、研究方法等又作了进一步阐发,显示出“戏曲文物学导论的构设”框架*见廖奔先生为该书所作之《序》。。

近年来,对戏曲文物的历史文化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比如,从1997年台湾《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开始,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的师生开始以一种新的撰写方式发表有关神庙剧场的调查报告,主要内容有庙貌描述及庙史沿革、所祀神灵考、赛社演剧考、重要碑文附录等,基本上囊括了整座祠庙的所有历史文化内涵。近年来,他们在《中华戏曲》、《民俗曲艺》、《戏曲研究》等刊物上共发表了近200篇这类调查报告。论文后面附录碑文,显得累赘,是不太符合常规学术期刊以及论文的写作、刊发要求的,但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研究资料多数为尚未公布的第一手资料,如果不全文公布,读者就无法窥其全貌,对作者在论文中引用的片段资料以及对其的阐释也难以完全相信。不像引用传世文献,读者可以核对原典。就戏曲文物研究领域里发生的一些争论与遗憾而论,虽然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当时作者没有公布完整的碑刻文献以及留下拓本或照片*如1951年第2卷1期《新建设》上发表的大兵《谈山西梆子》的文章称,山西吉县户口龙王辿有明嘉靖年间《重修乐楼记》碑,上有“正月吉日由蒲州义和班献演”之记载,如此则梆子腔遭在明中叶就很成熟了。但是,由于此碑后来没有被找到,作者也未附录碑刻全文,而所引内容又存在疑点,故一直成为一桩悬案。广州外江梨园会馆存有大量有价值的碑刻,1950年代,戏剧家欧阳予倩考察时发现,并指示当地文化部门传拓保留。冼玉清在《中山大学学报》1961年第3期据此发表了《清代六省戏班在广东》的论文,很有价值,但是文章为附1篇碑文,后来碑刻毁坏,拓本不知下落,留给后来研究者无尽的遗憾。。此外,由于《中华戏曲》、台湾《民俗曲艺》属于学术集刊类,每期像一本书,容量较大,论文篇幅可以放宽,也为此类文章的发表提供了便利,当然,主要还是办刊者明确的另类学术意识与学术理念在支持着这种范式的成长。再如,以前在传拓、整理碑刻时,只注重碑阳(特别是涉及戏台、赛社等部分)内容,而对那些主要记录捐施名单等内容的碑阴则不大重视(个别涉及“舞亭”、“舞楼”者除外)。其实,碑阴中恰恰包含着许多当地社会组织、宗教信仰、民俗文化信息,是研究民间社会史的宝贵资料,具有学者可资利用的学术价值。在近年的碑刻辑录中,研究者开始重视碑阴内容的收录*黄竹三、冯俊杰等编著《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辑录》“陕山地区水资源与民间社会调查资料集”(第三集)为典型代表,中华书局,2003年。此外,近年来公布的祠庙调查报告附录中也多有碑阴文字。。在多数专著中,研究者都特别注意从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历史文化角度审视、分析戏曲文物以及赛社演剧的价值与意义。将地下考古资料、田野调查资料、文献资料相结合,注意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考证、阐释研究对象,已经成为戏曲文物学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

在做相关庙宇的田野考察的同时,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的师生就敏锐地发现众多地方戏、民间小戏的遗存价值与研究缺憾,及时组织研究生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内容从剧种起源、发展演变、现存状况、文化生态环境到音乐体制、表演特征、艺人传承、班社组织、剧目内容、思想品格及发展前景,均有论述,形成了相关研究的又一个学术范式。所里安排导师带领学生作山西境内的地方小戏研究学位论文,后来又扩展到临近省份与外省学生的家乡所在地,迄今已经形成80余篇相关学位论文,有的发表在海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有的荣获校级、省级优秀学位论文。2009年文化部授予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与此也有关系。

由前面的研究综述可知,戏曲文物研究成果丰厚,仅学术专著就达近60余部,其中不乏优秀的传世之作,论文更是数以千计。研究队伍早已形成,并表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随着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硕士、博士、博士后戏曲文物研究专业方向的设立以及其他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如建筑、考古、文学、美术等部分同仁的加盟,戏曲文物研究已经从学科建设、队伍培养上走上了自身独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术范畴具有理论意义上的普遍性和形态上的稳定性,也是作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独立存在和走向科学化的标志。戏曲文物研究的基本范畴大致有: 戏台、神庙剧场、赛社献艺、祭祀演剧、仪式剧、戏曲碑刻、舞台题记、戏曲雕刻、戏曲绘画等。

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在从分散的、零星的研究向具有独立的方法论、学术工具、理论方向及研究课题的系统化学科的转变,是一个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期间,要经历许多变化,比如知识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要取得“知识性认同”。戏曲文物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者除了具有戏剧戏曲学的基本学术素养外,还必须掌握文物考古学、古建筑学、金石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文物工作者要掌握戏曲知识与理论),成为复合型人才。经过几代人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逐渐形成了一支这样的研究队伍,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苗怀明《从文学的、平面的到文化的、立体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戏曲研究方法变革之探讨》http://xiju.www92.cn4e.com/2004年4月27日。,这从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总之,戏曲文物学已经进入了类似库恩所说的标准科学时期,研究进展迅速,研究成果丰硕。当然,研究者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范式本身,扩展范式的应用范围,尤其要准备应对范式出现危机时“科学革命”的挑战。

2016年,281— 322页

猜你喜欢

戏台剧场戏曲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欢乐剧场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论《日出》的剧场性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山西古戏台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