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探析*

2016-04-03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文院校素养

李 帆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科研处,陕西 西安 710119)



【教学研究】

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对策探析*

李帆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科研处,陕西西安710119)

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是实现高职教育从规模化建设向内涵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人文教育边缘化、目标定位不明确等现实问题。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实施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文类课程和教学体系;二是提升教师个人人文素质修养,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个人人文修养。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目标定位;培养策略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大部分院校在建校初期忙于扩规模,求效益,在办学理念方面呈现出功利主义价值倾向,相对忽略了内涵充实,导致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出“重科学、轻人文”的传统。

爱因斯坦曾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大学不应只教给学生一个技能,更要培养一种精神。通过人文教育,使学生能够审视自己,感悟人生,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 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然而,许多院校在强调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并未能将人文教育纳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这一缺失已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1]

所谓人文教育,学界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人文学科教学,即指以人文学科为基本内容的教育。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让学生获得相关的人文知识,进而达到训练心智与陶冶情操的目的;二是关于“成人”的教育,这是针对教育中只重视知识化、专业化,而忽略了其“育人”本质而言的。它强调教育应该使人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实现人的全面价值。笔者认为,人文知识不仅是人文学科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文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所必备的基本气质,提升受教育者的修养和人格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人文教育,是将人类文明成果通过知识讲授、环境熏陶等一系列方式,内化为学习者素质,塑造其理想人格,并提升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人文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受益终身的,可以使人洞察人生、洗涤心灵,更加深层地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并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懂得如何在顺境中不骄不躁,在逆境中依然坚韧乐观。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法国哲学家卢梭说过:“在人类所有一切有益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正是教育人的事业。”人文素养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也是一个人人格健全发展、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石。在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文底蕴不足的人将缺少发展的后劲,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威胁,不可能成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大学阶段,正是人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学生具有很强可塑性,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无疑对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实现其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 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现实困境

纵观我国高职教育,人文教育尚未进入高职教育的核心层面,仍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高职人文教育的自我定位及目标模糊化,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人文教育缺乏系统性及有效性,造成有课程但无教育,学生在人文课堂上收效甚微。

(一)市场经济功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下,人文素养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

高职教育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高等教育类型,与生俱来地带有一定的工具性和功利价值。高职院校普遍办学时间短,缺乏积累,因此学校大都把精力放在硬件投入和抓技能强化实践方面,通过这种方式,迅速为学校赢得荣誉,为高职院校创立品牌。这种功利性办学导致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仅仅把人文教育作为“软任务”去抓,使人文教育日益边缘化。

然而,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目前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人文知识欠缺,人文感情淡漠、缺少同情心和正义感,人生观与价值观错位,这反映了高职人文素养教育薄弱、淡化的现实。高职学生走入社会后依然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不能及时融入团队工作,心里期待与现实工作之间出现的心理落差等等。这个时候,仅懂技术是远远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文教育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促进学生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故而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显得极其必要与迫切。

(二)定位及目标的模糊化:缺少职业特点

高职学生入校后的专业选择与未来从事的职业直接挂钩,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这就决定了高职人文教育应当体现出职业因素。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目标应当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

高职人文类课程大部分采用选修课形式,面向校内所有学生开设,缺少专业针对性。在人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对于人文课程的意义和作用缺乏明确认识,学习目标的模糊不清,学习动力不足。人文教育和职业教育仍然是两张皮,无法粘合,自然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技术是人的创造,本来就应当渗透着人文精神。如果说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实用理论、实用技能,那么人文教育就应当贯穿并支撑着高职教育,它以人文化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特定职业的社会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责意识。和所有人文教育的宗旨一样,高职人文教育的实质也是培育完整的人,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这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中应当秉持的原则。

(三)人文素养教育缺乏系统性及有效性:有课程但无教育

高职人文素养教育普遍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有些高职院校模仿普通高校人文教育的做法,按照普通高校的思路安排人文教育的课程及活动,脱离了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由于对人文教育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是象征性地开设一些人文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更像是对初高中知识的一种复习和“补课”。造成了“有课程但无教育”的现状,学生从人文课堂上获得的收获甚微。

人文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完善被教育者的人格。让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决心,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拥有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面对金钱和诱惑时绝不丧失个人的原则和底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遇而安,以一颗快乐和感恩的心态去生活和工作。而通常的实现方式是,我们要知晓过去未来,在面对历史长河里人类的精神文明时,了解自己的渺小和世界的广大,不局限于自己眼前的世界,不管任何时候都绝不自轻自贱,既有追求有梦想又保持对自己的清醒认识,而不是只懂得现在看不到未来,只知道找工作不知职业理想,空有梦想却缺乏毅力,在顺境里沾沾自喜却在逆境里自怨自艾,处在只懂技术而缺乏人文知识的不完整的人的状态。

三、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对策及实施途径

高职人文教育具备人文教育的一般特征,又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它不能脱离人文教育的本质内涵而独立存在,它以全人教育为理念,强调人身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自身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的特殊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文类课程和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冲破学科教育验证性教学的束缚,努力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一些基础人文知识的学习,还应当结合专业特色来开设人文课程,确立具有专业特点的职业人文教育内容。例如,化工、建材等专业的学生更需要美学的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因此应当开设一些诸如“设计美学”“环境艺术”之类的课程;而旅游专业的学生,越多历史文化方面知识的积累,越会使得他们在专业上游刃有余,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去面对历史,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和热爱自己的职业。事实上,所有人文课程都有这样的功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自己的专业,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且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坚毅的决心去面对日后的未来和工作。一个只懂得技术的人是不完全的人,只懂技术而缺乏人文关怀,人就与机器无异,只能是冰冷的,缺乏想象力和激情的。

学校应对现有人文课程进行整合,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人文类课程,有了专业针对性,就能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人文课程时候的迷茫和困惑状态,不知道为何要学习人文知识,也不知道学习这些课程何用。同时,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一些和专业联系紧密的课程应该放在与专业课程同等地位,包括在课程安排和考核体系上面。约束机制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众多高职院校热衷于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而现在的微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也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各类微课比赛也更是如火如荼。在微课设计中,如果缺乏人文思想和艺术修养,想要制作出内涵丰富且赏心悦目的微课是不可能的。可见,在任何技术领域,有人文知识作为支撑基础,才会增加其宽度和广度,才会丰富和拓展技术知识的内涵,让自然科学和技术走得更远,更贴近人的情感和需求。人文知识是一种底蕴,不易显现,却可以为个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增光添彩。

(二)提升教师个人人文素质修养,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其认知系统深受教育者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文感召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因此,教师自身的以身作则和表率尤为重要。讲授高职课程的教师自身应当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文修养,才能贯穿在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和高职院校倡导的“双师型”教师一样,兼具人文素养的教师也应该是高职院校教师日后发展的方向。

韩愈《师说》里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要“授业”,也要重视“传道”和“解惑”,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当肩负起培养人文素养教育的使命,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从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来说,教师的个人修养和人文内涵会直接影响着学生。一个具备着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会将人文观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会利用丰富的人文知识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也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

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人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特别注重自身职业理想的塑造,明确教师职业的意义,处理好“志业”与“谋生”的关系。榜样的力量总是会启发并且感染学生,在课堂中,不仅有知识传授,也穿插人文知识,传递给学生积极、勇敢、正直和坚持的正能量,让他们具有战胜和克服任何困难的勇气。同时,老师的个人气质和谈吐也是学生的一个表率,会直接影响着学生。一个知识丰富的老师总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根据调查,学生专注听讲的时间大约在20-30分钟左右。这个时候,老师如果能穿插讲解一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背景或者延伸人文知识,会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三)重视“隐性”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人文精神建构的最大困难是实现由知识层面到智慧层面的跨越。[2]人文精神的建构仅仅依靠课堂讲授是不够的,而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隐性”课程的建立不可忽视,“隐形”课程是相对“显性”正规课程而言的,属校园文化范畴。

校园文化建设是隐性人文课程的最综合的展现形式。成功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学生经过浸染后,带有一种本学校的明显烙印。一个学校的学生往往可以自称“某校人”,因为他们身上传承着这个院校自身优秀的人文底蕴和气质,使他们明显区别于它校学生。这是一所大学赋予一个学生的气质。学生通过大学学习,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需要经过校园文化的浸染,提升个人的素养,最终内化为个人气质。

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去积累。例如人文讲座的开办,艺术活动的举办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自然受到身边人文艺术的影响。高职院校应广泛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此外,应当重视图书馆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大学图书馆可以定期开展读书日,举办读书推荐活动,与学生们之间交流读书心得与感受。通过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大学文化,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个人人文修养。

[1] 丁丽燕,沈潜.高职人文教育研究评述[J].学术界,2007(1).

[2] 金雁.高职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1).

[责任编辑张君宽]

Realistic Predicament and Training Strategies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Fan

(Shaanxi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Xi'an 710119)

The strengthening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expansion construction to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present,some realistic problems such as marginalization in humanities education,ambiguousness of target location etc are ubiquitou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re should be three aspects as follows in implementing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establishment of humanitie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system with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is the first; Second,enhance teachers' humanistic qualities of the individual self-cultivation and establish a high-quality teachers team; And third,the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improve the personal humanistic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mperceptibl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Humanistic education;Target location;Cultivation strategy

2016-06-07

李帆(1981—),女,陕西省西安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副教授。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应用对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JK1057);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高职人文教育的功能定位与培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SGH13529);陕西工商职业学院2015年度科研项目“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G-04-B17)阶段性研究成果。

G718.5

A

1008-4649(2016)03-0035-04

猜你喜欢

人文院校素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