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刊物的责任及其学术精神
2016-04-03邓佑玲
邓佑玲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主编约我作“舞蹈刊物的责任及其学术精神”这个命题作文,我十分高兴。这个题目出得好,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舞蹈刊物及其责任
首先,何谓舞蹈刊物?舞蹈刊物是指刊发舞蹈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国内舞蹈刊物目前主要有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北京舞蹈学院学报》①、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舞蹈》、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办的内刊《舞蹈研究》等,这些舞蹈类刊物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繁荣了舞蹈学术研究,为推动中国舞蹈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刊物反映了不同时期舞蹈研究的方向、主题和内容,既是新中国舞蹈事业发展轨迹的文本记载,更是舞蹈学术文献的数据库。但与各门类艺术比较而言,舞蹈类的刊物特别是专刊总量客观上严重不足,与中国作为舞蹈文化大国的国情很不相称。
其次,舞蹈刊物的责任是什么?笔者认为,舞蹈刊物的责任从本质上说就是对科学办刊理念和先进价值取向的坚守,其核心是坚守办刊的宗旨与导向,体现学术品格和学术精神。每一种刊物自创办之初都有各自的定位和价值取向,一份刊物的质量、价值、作用和影响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此。因此,舞蹈刊物的责任就在于将科学的办刊定位和先进的办刊理念一以贯之。以笔者目前主编的《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来说,其前身是《舞蹈教学与研究》,其办刊定位如陈锦清在《祝词》里所表达的:“我衷心祝愿这个刊物能够成为交流教学经验的园地,成为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园地,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而做出贡献。”[1]这一定位延续至今。如今《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的办刊宗旨可以系统表述为,把刊物建设成为舞蹈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园地,舞蹈学者的成长和学术建设的园地,发现培育舞蹈学术人才的“孵化器”,舞蹈学科内涵建设的“助推器”。坚守和落实这一宗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高度重视栏目建设:常设“舞蹈史”“舞蹈理论”“舞蹈文化”“舞蹈教育”“舞蹈编创与表演”等栏目,旨在为学科内涵建设服务;设立“舞蹈美学沙龙”“舞蹈现代性探讨”“舞蹈批评”等特色专栏,旨在引领舞蹈学术前沿,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高度重视组约稿制度建设,确保优质稿源,注重发挥教学名师、学术名家的学术引领作用;关切青年学者,选登研究生优秀论文,培育舞蹈学术研究新生代人才,助力其学术成长。高度重视高水平、专业化、校内外结合的编校和审稿专家团队建设,以保障期刊的学术视野和编校质量。《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所刊文章的作者,以李正一、唐满城、王萍、罗雄岩、许淑 、吕艺生、刘青弋、于平等一批学人为代表,在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等学科领域,在中国古典舞(专业)、民族民间舞(专业)、舞蹈分类、舞蹈美学、舞蹈(剧)作品编创与表演、舞蹈人才培养等研究领域积淀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提出了古典舞“身韵”、民间舞的“元素”、“元素化教学”、“动律”、“动态切入法”、“身法”、舞蹈的“体现”、“相、法、气”、“概念丛”、“本体意识”、“学院派舞蹈创作”、“舞蹈美学”等范畴和概念,在舞蹈研究及其学科建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从文章下载和引用的频次来看,刊发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上的上述舞蹈学术名家的论文,显示较高的转载、下载和引用率,这一载体发挥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和广泛的传播力。
《舞蹈》是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并延续至今的一本舞蹈刊物。起初由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编辑部出版。20世纪60年代,编辑者更名为中国舞蹈工作者协会舞蹈编辑委员会。栏目设计包括“理论研究”“舞剧问题讨论”“舞评”“表演和导演”“基训教学”“散论杂感”“舞美”“生活散记”“内外交流”“通讯”“古代舞蹈素材”等。从刊物文献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焦点在民族舞剧和教材建设上;八九十年代的焦点在复古舞剧、身韵、芭蕾基训、舞蹈比赛的新作品上;新世纪以来的重点在于更为多元的舞蹈美学、舞蹈作品评论、舞蹈人物等方面。目前的《舞蹈》为单月刊,内容灵活,图文并茂,生动性胜于学术性。
在新中国舞蹈发展史上,还有两本舞蹈刊物不得不提,这就是《舞蹈论丛》和《舞蹈艺术》丛刊。1979年11月中国舞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后,次年便增加了这两种舞蹈理论刊物。《舞蹈论丛》是季刊,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1980年创刊,1990年停刊,十年间刊载内容包括舞蹈美学研究、舞剧文学台本、舞蹈历史研究、舞蹈流派介绍、舞蹈家传记和回忆录以及舞蹈和各种姐妹艺术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叶宁是《舞蹈论丛》的主编,副主编是胡大德,编委有朱立人、孙景琛、吕艺生、彭松等新中国舞蹈的开创者和前辈。《舞蹈艺术》丛刊是20世纪 80年代出版的季刊,1981年创刊时编辑者为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舞蹈艺术》编委会,随后,改为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主办,主编是吴晓邦先生,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舞蹈艺术》丛刊一共出版了49辑。该刊栏目内容包括“舞蹈创作”“舞蹈教学”“作品评论”“‘桃李杯’比赛”“舞蹈艺术家”“舞蹈史”等诸多方面。
此外,还有部分地方舞蹈的内部刊物,大多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在各地分会所创办,如云南的《民族舞蹈》、四川的《四川舞蹈艺术》、浙江的《浙江舞蹈家》、甘肃的《甘肃舞蹈通讯》、贵州的《贵州舞蹈》、山东的《山东舞蹈通讯》、江西的《江西舞讯》、江苏的《江苏舞蹈通讯》、上海的《上海舞蹈艺术》等,其中由广东舞蹈家协会编辑的《舞蹈研究》,于1978年首刊,由梁伦先生主编,有一定的学术性,可谓地方舞蹈刊物的代表。
最后,舞蹈刊物应当如何履行好自身的责任?每一本舞蹈刊物,都是一部舞蹈学术研究的发展史,如实地记录了这些学术历程。从新中国舞蹈的建立到几次重要会议对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探讨,从教室教材整理到舞台作品创作,可以看作是中国舞蹈学科发展的实录。论及舞蹈学术研究,从吴晓邦先生对舞蹈学学科的研讨开始,就有了这样两个分支:一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旨,包括舞蹈史学、美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资料学等;二是以应用理论为主旨,包括舞蹈教学实践、表演实践、创作实践、批评、鉴赏等[2]123。
今天,舞蹈刊物中的学术研究归类,虽然已比从前细化很多,但大体仍然没有脱离这两大分支。新时期,舞蹈刊物应在时代大潮中保持学术品格,发展自身:在基础理论上,舞蹈刊物应注重鼓励理论上的创新和研究领域的开拓,提倡学术内涵的学理化;在应用理论上,舞蹈刊物则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供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前沿性的创新成果。
作为学术传播媒介,舞蹈刊物在搭建学术信息传播桥梁的同时,也助推引领着舞蹈学术成果的发展。在这其中,刊物对学术质量起着引导作用。学术质量往往通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论文研究价值和撰写水平来体现。学术刊物,如《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在强调来稿学术性的同时,无形中强化了投稿作者“精品意识”的树立。“刊以文荣,文以刊贵”,才是刊物与作者之间应有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样,舞蹈刊物逐渐吸引核心作者,并发现和培养了作者群体以及舞蹈研究的新生力量。
作为舞蹈刊物的实施者——期刊编辑,在选题策划上,应能掌握正确的编辑理念、准确的发展定位;在组稿选题上,应能抓到一个时期的学术焦点与稿源,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策划;在修改稿件上,也应悉心认真地润色修改,甘为他人做嫁衣。作为编辑,以学者的身份融入到舞蹈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形成刊物编辑与期刊之间、编辑与作者之间、编辑与行业之间共同生长的良性学术生态。如此,方可坚守舞蹈刊物的主旨和价值取向。
二、关于舞蹈刊物的学术精神
决定一本舞蹈刊物是否具有较高的含金量的主要因素,在于刊物内生的学术精神。学术之旨意,除探寻事实和知识之外,其实质在于探究人的生存意义和境界,探讨与人的生命体验密切相关的意义与价值。舞蹈学术研究也只有对舞蹈艺术发展现实深切关注,并倾其情怀,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舞蹈学术的精神实质,才能结合时代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促进舞蹈人文学术价值和功能的发挥,由此实现舞蹈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成事实,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数据库相继完善,为舞蹈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它正在悄然改变着舞蹈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与研究方式。
倘若舞蹈研究者仅以某一预定主题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概括、重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所谓“阐释”和“阐发”,从而获得所谓“研究成果”,那么,一个舞蹈研究者的学术精神及其人文内涵便荡然无存。这样做不仅屏蔽了作为艺术实践者的“人”的生活和世界,而且隔断了与“人”的生命的碰撞交融,同时,文本中原本具有丰富意义的文字被抽离为干瘪瘪的知识——“学”与“人”便如此被分离开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目前舞蹈研究事业客观存在的不良倾向。许多舞蹈刊物编者普遍感到好稿子不多、重磅稿子匮乏就是这种倾向的直接反映。简言之,研究问题成为利用方便文献数据库“做”电子“粘贴”,这不是研究方法问题,而是“学术精神”缺失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严峻问题。
理想的舞蹈学术研究,应当是在坚持学术独立的前提下,在尊重学术自身特点、规律及其价值和功能的前提下,倡导舞蹈学者和研究者关注“人” 的现实。这个“人”包含了研究者、学者自身,也包含了“被研究对象”,演员、艺术家、编导,更包括作品所反映的大众主体。坚守舞蹈研究的学术精神,应当关切当下境遇的体验,以“人”的生命体验为起点,以“人”的人生践履和生活世界为归宿。只有这样的学术研究,才能够推动学术的创新与发展,才能为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提供有益启示。一个称得起是舞蹈研究者或学者的“者”,首先面对的是自己置身的现实“境遇”,其次才是那些与之相关的文本和知识系统。学术,始终还是“我们”,是“人”与世界的精神关系与思想对话。
三、舞蹈刊物的价值判断
人文学术“除了它的知识以外,它还会包括一种与价值、理想、规则和塑造未来的目标相联系的价值判断和命令系统的意识”[3]27-28。如果说学术包含了事实、命题、价值判断三个层次,那么,价值判断是最高层次。马克斯·韦伯也曾谈到,人文学术的基本对象是文化事件,而文化事件的根本特征在于其价值和意义。
学术期刊是学术批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舞蹈刊物应在舞蹈学术批评中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舞蹈学术刊物最难做到的不是逐字地审读、更正;而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地进行学术价值的判断,对舞蹈的艺术事件、现实现象、学术研究成果的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
首先,刊物本身的栏目设计与文章编选,其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学术成果的选择和判断:发表什么、不发表什么;每期的栏目重点与文章侧重点是什么。这要求刊物编审者较高的学术素养:编审者必须具备对舞蹈艺术现象、人物、事件的批评、判断能力,其能力建立在编辑专业知识结构、历史哲学功力、人文修养诉求的基础之上。此外,编审者还需要具备对舞蹈艺术现象、人物、事件进行批评的勇气。
其次,真正的舞蹈批评的建构,即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学术批评,它是对舞蹈现象、热点问题的“争鸣”;也是适时地对看似已经被权威定义了的观点的“商榷”“质疑”“指谬”与“修正”。2016年,《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开始设置“舞蹈批评”栏目,是有意识地承担舞蹈学术批评的开始。然而,在统筹稿件、编审稿件的过程中,遇到两个问题:一是文稿质量普遍较低,大多文章介于“鉴赏”“评论”之间,尚未达到“批评”层面,多数作者停留在对舞蹈作品的鉴赏品评上;二是缺乏理论支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者没有舞蹈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背景,尚未学会使用某一哲学美学理论去阐释、批判舞蹈作品、艺术现象亦或是舞蹈人物。如没有对世界现代舞各流派、舞蹈语言、编导者创作技法的通史性的熟知,没有扎实的舞蹈理论上的支撑,就不会有作品批评实践上的自如和高度自觉,更不会有高水平的舞蹈批评。
毫无疑问,舞蹈刊物体现着舞蹈学术的基本价值判断。而这个判断,理应“因心以会道”(《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自古文人有言: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但是,“弦箭文章苦未休,权门奔走喘吴牛。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陈寅格《阅报戏作二绝·其一》)。试想,如果人文学术研究者自己都在金钱名利诱惑下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也不想找到学术方向和归宿,学术研究变为服务于某一政治经济目的的产物,甚而沦为世俗功利的“传声筒”或工具,那么,舞蹈刊物何谈为读者、为人们构建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和价值坐标呢?
【注释】
①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7月1日,其前身是《舞蹈教学与研究》,1992年更名为《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从内刊升为公开发行刊物。现为北京大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来源期刊目录中唯一舞蹈类学术期刊,武汉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目录,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1] 陈锦清. 祝词[J].舞蹈教学与研究(创刊号).
[2] 殷亚昭.舞蹈精神的求索:从舞三十八年谈[J].艺术百家,1994(1).
[3] 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M]. 赵稀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