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2016-04-02孙仲彝
■孙仲彝
加快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孙仲彝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应该充分利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给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新机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全面认识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随着经济社会历史发展逐渐丰富,认识也逐步深化的。一方面,随着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进步,促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环境条件改善等,促使农业经营效率提高,从而使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加深。
中国农业现代化既有类似于其他国家之处,又有自己的特色。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一方面要借鉴国际经验,另一方面更要自主创新。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等,而且要拓展到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生产标准、生产组织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基本设施体系、经营管理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资源保护体系的过程,也是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突破技术制约、化解自然风险、减轻资源压力和消除环境污染的过程。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要努力形成多学科、多产业联合支撑的系统化综合体;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商业流通、金融服务、货物运输诸多产业部门形成合力支撑。
简要地说.农业现代化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所谓现代农业,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条件、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职业农民等新型要素基础上的农业形态,体现了传统农业的革命。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的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所带动,并渗透到农业的结果。农业现代化同一切现代化一样反映的是一个过程,虽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但没有终结的一天,永远是在路上。
二、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我们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世情国情农情,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一)中国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也有经历曲折道路的教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单位产量不高,发展也不平衡;农产品的品质较差,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经营规模较小;农业生产中科技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程度较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农业资源配置不够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不够高;农民收益增长不快,城乡差距较大。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成为“短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农村成为“短板”。
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要继续强化农业基础产业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资源环境硬约束的条件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紧迫性。
(二)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在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各具特色,对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有借鉴意义,应该科学地总结并加以吸收有益的经验。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延伸、完善、升级,并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融合,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提高农业科技在生产中的作用,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超过70%;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地利用和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保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农业经营有较大的规模经营,获得较好的规模效益;注重生态农业发展,实现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和持续发展。美国农业人口有5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2%左右,不但养活了3.17亿美国人,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很少,而从事农产品加工行业的雇员占美国就业人口的20%,达2100万人。
2.英国是依托科技发展现代农业。英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坚持走集约化和机械化道路,以全国1%的劳动力,完成全国所需农产品生产的60%;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营模式,政府对农业管理的重点是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集中力量引导发展优势农业,用法律手段保护和支持农业,实行价格保护政策,用农业政策实现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鼓励农场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建设国家和地方多层次的自然保护区,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英国成为全球城乡差别最小的国家之一。
3.法国是世界农业强国。法国农业就业人口约87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3.6%。农产品出口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一大食品加工出口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农业强国。法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强调发挥各级民间合作组织的作用,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农业信贷、技术指导服务等四大类合作社的作用。法国的主要经验是重视农业科技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教育,推行生态农业和标准化农业,使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严格按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控制农业污染源,确保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优质,并绿化、净化、美化环境,建设了完善的农业互助保险体系,国家制定了《农业保险法》。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如水稻、小麦、大麦,以及对饲养动物如牛、羊、马、猪、蚕等实行强制性保险。
4.荷兰发展创意农业,实行产业链经营,在世界现代农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荷兰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发展创意农业,形成了完整、发达的创意农业产业链。尤其是花卉产业链经营,不仅提高了创意农业产业化程度,减少了行业风波,规避了价格风险,更有助于创意农业升级、提高产业集中程度、扩大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保持了荷兰创意农业的世界领先地位。荷兰的鲜花、奶酪、蘑菇和土豆种子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正是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应该很好借鉴的经验。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应根据世情、国情、农情,既借鉴国际经验,更注重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不断地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把握“中国特色”和“新型道路”这两个基本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认识上逐步深化而形成的。
1.从“中国特色”方面考察,其内涵就是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主要把握好以下方面:一是立足世情、国情、农情,遵循客观规律,顺应时代要求;二是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与多种经营共同发展;三是传统的精耕细作要与现代技术装备的运用相辅相成;四是实现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与生态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相协调;五是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的功能互补;六是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济体系;七是以解决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力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八是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概括地说,要按照中国特色的基本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从“新型道路”方面考察,其内涵就是遵循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紧密结合中国农业的实际。实现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途径,主要把握以下方面:一是要用现代化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二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三是要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四是要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五是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六是要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概括地说:要按照世界农业发展规律新的基本要求,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3.把握“中国特色”和“新型道路”两个基本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就是建设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过程,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同时,要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主线贯穿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把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统一起来,应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来对待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问题。
当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信息化;增强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强化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力度等。
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保障。
(一)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依据世情国情农情,农民是农业经营的生力军,更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造就高素质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要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实行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运输、服务等产业,以及农村的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等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经营,既适应城乡、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又实现农业的增效与农民的增收。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农业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跳出农业单一生产经营的观念,从建设农业产业链到实现农业价值链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三)把农村商业、农村金融业、农村保险业列入农业经营体系
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农产品的购销以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运输都由供销合作社经营,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由信用合作社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及部分经营风险由保险公司进行保险,政府对重要农产品实行保费补贴,有利于增强农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鼻咽癌(NPC)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疾病谱中位于14位[9]。目前国内外对鼻咽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挽救性手术治疗等[10]。其中放射性治疗被公认为鼻咽癌的首选治疗,5年生存率达80%以上[11]。局部未控或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困扰着医务人员及患者[12]。因此,探索精准的靶向治疗,提高NPC患者的治愈率,增加预后效果,延长远期生存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总之,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是推动现代农业提高和保障农业效益、农民收益的关键性举措。
四、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性环节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来衡量,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2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采取以下重大举措:
(一)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这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前提条件,从注重年度产量向更注重保护和提高粮食产能转变,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继续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广优良品种和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技术模式。
(二)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强化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加上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理想格局,既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又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以服务的规模化带动生产的规模化,延伸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加收入。
(三)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好农业污染治理的攻坚战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从追求产量为目标向发展生产与生态保护并重转变,从单纯追求高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节水节肥节地转变,这种转变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趋势。在我国特别要打好农业污染治理的攻坚战,大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提升科技装备和劳动者素质
这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现代农业本质上是科技农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的手段。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应该把农业科技摆在国家科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相结合的格局。提升农业科技装备和农业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发展农业现代化,就要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要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健全监管制度,让城乡居民吃得安心,身体健康。
(七)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加强农业国际合作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开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根据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确定农产品生产发展优先顺序,依据国际市场供给潜力制定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业“走出去”战略,要通盘考虑,既要让国际市场和资源“为我所用”,又要避免农产品过度进口“伤及根本”。要随着国际情势的发展趋势,从大局出发、从长远着眼创新国际农业合作模式。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作为世界上农业大国、农民大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问题和重大课题,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农”问题没有解决好,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