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泥土的芬芳

2016-04-02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5期
关键词:夷陵区理事长芬芳

本刊编辑部



来自泥土的芬芳

本刊编辑部

清明时节雨纷纷。

从宜昌机场到夷陵区高山云雾茶叶合作社的路上,细雨蒙蒙。狭窄的盘山道在茶田中蜿蜒逶迤,车窗外是一片浸到眼底的绿。颠簸了3个多小时之后,终于看到了合作社的办公楼。合作社理事长满面笑容,迎上来和我们一行人一一握手,说:“昨天新茶刚下来,待会儿请你们品品我们合作社成员亲手采的茶!”

一杯清新的绿茶,正式拉开了此次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聚焦专访的帷幕。

随后几天,我们相继走访了邓村绿茶联合社、山里来蔬菜合作社等若干家合作社,与理事长畅谈合作社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与县里和乡里的合作社辅导员围桌而坐,倾听他们对合作社发展实践的思考和困惑;我们深入田间与合作社成员促膝而谈,了解他们对合作社的朴素情感和真实评价。在高山云雾合作社的茶田里,六旬的老人娓娓道来他加入合作社之后的一桩桩好处;在邓村绿茶合作社的收茶处,排着长龙前来卖茶的村民们细细叙述他们采茶的艰辛和卖茶的难处;在星翔柑橘合作社的物联网基地里,带着自豪笑容的女成员流畅自如地向我们展示信息化种植技术;在山里来蔬菜合作社正在装修的合作社办公楼旁边,一脸严肃的理事长向我们倾诉领办合作社以来的疑虑和困顿……我们不夸大事实,也不回避问题;兼听则明,绝不文过饰非。

难得的是,这一次我们一行人还在合作社成员家里吃了一顿饭。房前屋后采摘的新鲜蔬菜,鸡舍里现掏的鸡蛋,年节下积攒的熏猪肉,一顿喷香的农家饭就热腾腾地摆上了桌。朴实的农家大姐话不多,只是频频添饭加汤,在阴雨蒙蒙的天气里,热辣的湖北土菜让我们感受到了真实的温暖。我们向她细细打问一年的生计,盖房的花费,子女的教育等,看她拿出来的合作社成员证上记录的一项项分红,与她一起感慨乡村生活的宜与不宜。屋外,油菜花正盛,深吸一口气,就能感觉到泥土的芬芳扑鼻,沁入心扉。

每年,《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编辑部都会选择若干地区做聚焦专访,这个传统从创刊时起就一直坚持到现在。作为合作社领域内的一本专业期刊,我们深知,离开实践,所有的文字都将失去根基和底蕴。因此,坚持“抬头看路”和“低头拉车”并重,是编辑部始终贯彻的工作原则。选择一个地区做专访,就如同解剖麻雀,从小处入手,从细处着眼,深入探究合作社发展实践在某一区域内的具体体现;又如同拼图,一个个区域就如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碎片,逐个描画拼制,或能还原我国合作社发展的真实面貌。地方聚焦之意义,就在于此。

本期,我们将聚焦湖北省夷陵区合作社发展实践。夷陵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也是示范区中少有的非粮食主产区。以打造“橘都茶乡”为战略目标,夷陵区发展了柑橘、茶叶、畜牧三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东边柑橘西边茶、中部粮油和蔬菜、全区畜牧及其他”的农业发展格局。在此过程中,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之一,在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水平、打造农产品品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如何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的关系,如何认识和看待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如何探索和创新合作社的治理机制等,也是夷陵区合作社理事长和主管部门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们力求能够在本期聚焦过程中客观反映这些成效和问题,以期为还原合作社发展原貌提供又一个真实的“碎片”。

猜你喜欢

夷陵区理事长芬芳
大爱芬芳
一路芬芳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柑橘销售超八成
周武胜理事长走访中国发明协会
花园里的芬芳
别样芬芳
中国照明学会召开理事长办公会议
宜昌夷陵区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
我为群众办件事
2015中国洗协理事长(扩大)办公会在广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