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清徐:疑用工业冰乙酸勾兑食用醋存隐患

2016-04-02曹静

21世纪 2016年2期
关键词:冰乙酸清徐县冰醋酸

本刊记者/曹静

山西清徐:疑用工业冰乙酸勾兑食用醋存隐患

本刊记者/曹静

山西醋,名列四大名醋之首,山西老陈醋更是山西的一张金质名片,至今有几千年的醋历史文化。山西省清徐县,是山西老陈醋的发源地,也是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素有“醋都”之称,全县共有70多家食醋企业,拥有六大系列60多个品种、年产醋10万吨的规模优势,占全国醋产量的六分之一。

《人民法治》杂志分别在2015年9月号、12月号刊登了《为食醋安全“打包票”,缘何这么难?》、《紫林醋同批超产近千桶 调查至今无结果》两篇报道后,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报道并未主动采取实际行动来消除社会大众对其鼓包、溢液产品能否食用的担忧,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未对检测合格但出现鼓包、溢液的紫林陈醋是否可以安全食用,产品鼓包、溢液的原因给出明确的说明。

2016年1月13日上午10时,在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楼会议室,召开了由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总队、大同市食品药品稽查队、清徐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科、山西省食品检验研究所、中国食品安全报、《人民法治》杂志、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参加的会议,对记者提出的紫林陈醋同批超产近千桶、封存、召回、工业冰乙酸、检测合格但出现鼓包、溢液的产品食用是否安全等问题分别进行答复。

桶与箱的“混淆”

会上,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总队薄队长首先介绍了从接到消费者投诉紫林陈醋鼓包、溢液至今调查的全过程,并对《人民法治》记者报道的真实性给予了肯定。

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总队张喆对紫林陈醋同批超产近千桶的情况进行了介绍。据张喆讲,企业提供的2014年7月2日生产记录表写的是2188件(是箱的概念),2014年11月5日,清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查取证也是2188件,陪同调查的是企业生产负责人,对生产数量清楚。2014年11月20日,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总队调查时,陪同调查的是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不太清楚生产情况,也不清楚“件”是什么概念,后经落实是“桶”的概念。实际应该是箱的概念,所以不存在超产的问题。

2015年6月8日,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总队出具的《关于举报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食醋包装变形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现场检查情况:该公司(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记录显示,2014年7月2日生产紫林醋(2年陈酿、2L/桶)共计2188桶,2014年8月6日生产的紫林醋(2年陈酿、2L/桶)共计918桶。

2015年10月20日,还是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总队出具的《关于对紫林醋业有限公司食醋包装变形有关情况再次协查的函》(晋食药监稽(举)函字[2015]460号)显示:总队执法人员调查证实,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7月2日生产紫林醋(2年陈酿、2L/桶)共计2188桶,2014年8月6日生产的紫林醋(2年陈酿、2L/桶)共计918桶,两批产品共计517箱。

随后,大同市食品药品稽查队李志斌对封存情况进行了介绍。据他讲,受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总队的委托,2014年11月23日稽查队联系了举报的消费者,2014年11月28日到大同市左云县进行了现场检查,抽样后并没有对现场存放的紫林陈醋进行封存。

之前,在大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大同市食品药品稽查队陈队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称已经封存(现场存放的紫林陈醋),至今还在封存中。

对此,李志斌解释:陈队长身体不太好,血管多处堵塞,你(记者)采访时,他(陈队长)属于病重期,应该是口误。

薄队长说:“这也证明两点,一是陈队长对程序不太熟;二是理解错了。”

在会上,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裕峰说:“紫林醋业有配制食醋资质,可以生产配制食醋。具体鼓包、溢液的原因,据现在我们掌握的信息和技术是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一种,哪类哪种微生物就不太清楚,微生物代谢产物是山西醋的许多营养成分的一部分,鼓包、溢液与外包装无关。”

会议最后,闫裕峰表态:消费者投诉的紫林陈醋鼓包、溢液产品坚决召回,并将对产生的合理费用进行赔偿。

工业冰乙酸埋隐患

在对紫林醋事件追踪采访期间,《人民法治》记者接到清徐县群众举报:清徐县一家销售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将工业冰乙酸(又称“冰醋酸”)销售到食醋生产企业,再被用于勾兑食用醋。

举报称:位于山西省清徐县清源镇人民政府大楼后边20多米处(东兴路43号)有一家无证经销食品添加剂企业,老板叫赵某山,在清徐县经营已有10多年,主要经营焦糖、冰乙酸、苯甲酸纳等,并将工业冰乙酸销售给清徐县西堡村多家生产食醋的企业。

按群众举报的地址,记者来到东兴路43号,看到一处用石棉瓦搭建的棚子里存放着大量的冰乙酸,这些冰乙酸用塑料桶装着,每桶25公斤。

一位先生购买了两桶工业冰乙酸,每桶70元,据这位先生称购买的工业冰乙酸是用于勾兑食用醋。

2015年12月16日,记者来到清徐县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该局清源镇工商所秦所长称(东兴路43号)就是企业的仓库(中转库),并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不过,该企业已经办理了营业执照。随后,秦所长联系赵某山来到工商所,赵某山拿来的营业执照正副本显示企业名称为清徐县兴华食品添加剂经销部,办理时间是2015年12月3日。

工业冰乙酸(CAS:64-19-7)属于危险化学品,依据《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实行许可制度。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依照本办法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未取得经营许可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清徐县兴华食品添加剂经销部经营范围为食品添加剂销售,并不含危险化学品的经销,其销售工业冰乙酸已经超出了经营范围。

据了解,2015年12月3日,中国日报网记者已将该情况举报到清徐县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但令人不解的是,清徐县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不仅没有对超范围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反而是在有媒体举报的当天,该企业取得了营业执照。

记者在清徐县清源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所向清徐县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的汇报中看出:赵某山于2015年12月3日在清徐县工商局领取营业执照,名称:清徐县兴华食品添加剂经销部,证照齐全。对于媒体举报赵某山销售工业冰醋酸一事,建议媒体向当地安监局举报。

随后,记者将购买了一桶工业冰乙酸及该企业销售工业冰乙酸的情况反映给清徐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清徐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清徐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化工科科长杨利忠介绍说,接到记者反映的情况后,已经安排人员到该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只发现一些经营范围允许的食品添加剂,并没有发现工业冰乙酸。

当记者提出查看现场检查笔录等行政执法文书时,杨利忠称:“有隐患我们查处,没隐患怎么查处,现场没有(工业冰乙酸)就不处理,也没有现场笔录等行政执法文书。”

之后,记者又来到清徐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该局食品安全监督科科长王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接到记者反映的情况后,该局高度重视,已经对全县食醋生产企业进行检查,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也会持续下去。

记者得到一份工业冰醋酸经销点工作人员与购买者的通话录音,通话录音中,购买者称购买的工业冰醋酸被查到了。经销点的工作人员称不是什么大事,找找关系,花点钱就能解决了,以前遇到这种事就是这样解决的。

执法有待加强

据专家介绍,冰醋酸有两种。一种是食用乙酸,就是食用冰醋酸,它可以添加到食醋里面;一种是工业冰醋酸。严格地讲,食用冰醋酸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可以添加,而工业冰醋酸是种化工原料,是不允许添加到食品里面的。用了工业冰醋酸后会产生一些游离矿酸和重金属砷、铅超标,消费者食用以后,会造成消化不良、腹泻,如果长期食用会危害身体健康。

2016年1月13日上午的会上,清徐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科科长王磊介绍了对工业冰乙酸的检查情况,目前检查了38家食醋生产企业,暂时没有发现工业冰乙酸,会继续加大日常检查。

“工业冰乙酸就像埋了‘一颗炸弹’,清徐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打击工业冰乙酸的力量还是薄弱。建议:由清徐县政府‘三委’联合公安、安监、工商和质监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业冰乙酸销售点在清徐存在了十多年,如此之久,一定有其生存的道理在里头,产品去向如何,不会无缘无故一个‘僵尸’企业放在那儿十多年,骗小孩都骗不过。”薄队长说。同时,他提出了两个困惑:一是技术上,食醋中工业冰乙酸检验时很难发现,多年来只发现过一例,检查出游离矿酸,这是认定工业冰乙酸的唯一依据。但山西省没有一家有资质检验工业冰乙酸的检验机构。二是法律上,食用冰乙酸和工业冰乙酸判定不清楚,如果检验不出来游离矿酸,就算移送公安,也无法立案。

猜你喜欢

冰乙酸清徐县冰醋酸
种植绿芦笋,把好品种育苗关——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太原市清徐县芦笋协会会长丁茂发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钠、镁与冰醋酸、浓盐酸反应的实验探究
冰醋酸对水溶性伊红Y染液的影响及应用比例
冰醋酸与液氮冷冻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观察研究
广西不同产地走马胎总三萜的含量测定
非水滴定法测定盐酸亚胺代甲醚的含量
氯化铷与氯化钾在冰乙酸-水中溶解行为研究
白云凤爪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