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建设特色品牌栏目的途径
——以《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为例
2016-04-02朱晓华袁丽华何书金
■朱晓华 袁丽华 王 岱 林 静 何书金 刘 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100101
数字化浪潮正在全方位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中文科技期刊而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的出现促使科技论文的传播更加便捷、更加广泛[1]。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相对于纸媒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主要是指由媒介载体的不断发展创新而产生的新的传播工具。目前,微信被认为是新媒体的主力军[2-4])给科技期刊论文的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2-4],单纯只依靠期刊数据库来传播论文,将使科技期刊论文的传播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使科技期刊的发展大大受限[5]。另外,国内各高校及科研单位对SCI/SSCI论文期刊的片面追捧使得国内部分优质稿源外流,也使得中文科技期刊论文的学术价值认可度相应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6,7]。再者,科技期刊的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同种学科的科技期刊在栏目设置、刊文类型与内容等方面存在相似、刊物的特色模糊、刊物之间形成同质化竞争[8]。
在三面夹击的情况下,中文科技期刊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如何特色办刊,如何保持竞争力,维持并继续扩大影响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栏目策划是期刊创新的重点,在期刊总体编辑宗旨和方针不变的前提下,重视栏目策划已成为部分期刊不断创新的策略之选[9]。但在“互联网+”时代,仅仅进行栏目策划、被动等待传播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对科技期刊传播文化的要求,期刊更需要主动出击。因此,中文科技期刊进行栏目创新时,还需要结合新媒体(特别是微信)进行主动传播。目前,期刊利用微信进行宣传的案例虽然较多,但是利用微信配合栏目创新,成效较好的案例较少。因此,本文以我国地理学的三大权威中文科技期刊之一——《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的成功案例为例,来系统介绍中文科技期刊如何进行栏目创新,如何利用微信进行宣传,如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栏目,以期为其他中文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1 “观点与争鸣”栏目的创立
《地理研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共同主办,属于我国地理学的三大权威中文科技期刊(《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和《地理科学》)之一,是 CSCD、CSSCI核心科技期刊,刊文领域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创刊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推动中国地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底,《地理研究》所载的文献包括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摘要、学术会议报道、书评、征稿简则等多种类型[10]。总体而言,我国地理学的三大权威期刊的办刊宗旨与形式并无明显差异,刊文类型与内容存在相似,彼此之间的定位不甚清晰,形成同质化竞争。
为了打造鲜明的办刊特色,实现我刊与其他地理学期刊之间的差异化发展;为了吸引优秀论文,增强科研工作者对中文学术期论文学术价值的认可度,引领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为了给中国地理与资源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个人独特、鲜明观点和思想的舞台;《地理研究》编辑部于2015年1月推出全新栏目——“观点与争鸣”。也为了应对新媒体(特别是微信)对期刊传播的冲击,《地理研究》同期开通微信公众号,主动给读者推送“观点与争鸣”栏目的论文。该栏目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内外地理与资源学科工作者思想交流与碰撞、开展实质性对话,引领学术思想创新的国家级学术平台。
“观点与争鸣”栏目每月刊出1~4篇学术论文,年论文刊出量约为20篇,约占《地理研究》年论文刊出总量的10%。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观点与争鸣”栏目以中国地理与资源学科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重大学科问题、未来走向,对社会地理资源与环境管理的责任、贡献,以及当前的热点领域等为主题,共推出了39篇学术论文。“观点与争鸣”栏目开通两年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口碑,成为了《地理研究》的品牌栏目。目前稿源充足且优质,栏目具有可持续性。
2 “观点与争鸣”栏目的建设途径
为了突出“观点与争鸣”栏目的鲜明特色,《地理研究》编辑部采取了五大措施对其进行打造:创新论文格式;创新组稿方式,首次推出笔谈;与作者共同创意与创作;制作新媒体编辑形式的微信内容,以及高力度宣传。
2.1 创新论文格式
2015年第4期,“观点与争鸣”栏目对论文格式方面进行了创新,在论文题头增加了不超过80字的主旨聚焦,并进行艺术化的编排。主旨聚焦要求用80字以内的文字来概括文章最主要学术的贡献或观点,比微博不超过140个字更简练。主旨聚焦简练的文字及文章题头艺术化的编排,能够更加吸引读者对文章的关注与阅读,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自2015年第12期开始,对笔谈类文章的格式进行了创新,图文并茂地展示观点主持人、各位嘉宾及其各自观点,例如吴志峰等发表在2015年12期的《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一文[11],不仅展示作者观点与思想,还展示了作者的照片,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搭建起了一架认识一线科研学者的直接桥梁。
2.2 创新组稿方式,首次推出笔谈
研究表明,与普通学术论文相比,笔谈的形式更灵活,更有创意;时效性更强;观点更为集中、突出和鲜明[12,13]。为了更好地活跃学术气氛,为了获得学术界更高的关注和强烈共鸣,《地理研究》对组稿方式进行创新,于2015年第8期推出了首篇笔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14],也是地理学类期刊的首篇笔谈,在地理学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强烈的反响。笔谈可以让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学者就某个主题展开观点的讨论与争鸣,既可以为地理学中的某一问题提供进一步的研究思路,也可提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的路径。
截至2016年12月,“观点与争鸣”栏目已经成功推出6篇笔谈(表1),这6篇笔谈或是当前该研究领域的热点,或是当前研究领域的前沿。每一篇笔谈及该笔谈的微信内容一经推出,便会在地理学界引起一阵热议。需要注意的是,第4和第5篇笔谈是蔡运龙教授等在2016年6月大卫·哈维访华交流期间,迅速地组织海内外学者探讨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并获得了大卫·哈维对中国地理学者的亲笔信,促进了海内外学者关于该研究领域的交流。
表1 2015—2016年《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推出的6篇笔谈
2.3 与作者共同创意与创作
“观点与争鸣”栏目的论文主要由编辑部与作者一起创意与创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大部分稿件是编辑结合地理学各个学科知名学者的科研专长,为作者量身定制,并与作者一起选题与创作。第二,部分稿件是一些作者多年的学术积累,但是并未进行高度的总结与提炼,编辑部则协助这部分作者进行学术积累的总结、提炼与提高,确保论文质量过硬,能够达到“观点与争鸣”栏目的要求。编辑部深知优质的作者队伍是刊物生存和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编辑部十分重视对这部分作者的挖掘与培养。第三,稿件以向作者约稿为主,但也有部分作者的慕名投稿,编辑部能够确保稿源充足;“观点与争鸣”的文章均必须同行评议,务必确保稿源优质、富有思想且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目前,该栏目的稿件数量充足且优质,2017年计划出版的稿件已经排满。第四,每一篇论文均由编辑部和作者共同创意与制作精美的新媒体编辑形式(指在新媒体时代能适应手机端阅读的版式活泼,语言生动形象,观点简洁明了的编辑模式)[19]的微信内容,提升作者的阅读体验[20],吸引读者阅读。
2.4 制作新媒体编辑形式的微信内容
2014年8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开设公众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公众需求”[21]。在“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界也开始关注微信公众号服务,部分科技期刊已将微信公众号服务应用在办刊过程中[22-24]。但是,从一些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使用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微信内容形式与纸媒并无差异,仅仅是将论文全文或部分直接复制到微信之中,并没有制作适应移动终端阅读的微信内容[24],文字冗长,字号小,图文杂乱,缺乏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浓缩与提炼,没有体现微信阅读“微”的鲜明特点,很不方便读者的阅读,许多读者不愿意读,读后也不愿意主动传播,从而导致许多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少,不能达到有效传播科技论文的效果,不能保证微信公众号能够良性维持下去。
研究表明,新媒体编辑形式的微信内容被阅读的平均数是传统媒体形式的2.8倍[19]。《地理研究》编辑部为了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24],为每期论文专门制作精美的新媒体编辑形式的微信内容:首先,高度凝练论文的核心内容;其次,搭建图文并茂并简短生动的整体制作框架;再者,从图片、字体、字号、颜色等方面对微信内容进行精心的制作和创意加工;最后,还要给每期的微信内容起一个吸引读者眼球的标题。图1展示了陆大道院士等发表在2016年第5期的《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一文的微信内容。微信题目则变换为:总理问“胡焕庸线能否突破”,我们的思考是……。该题目一方面与大众关心的“总理之问”相呼应,另一方面点出了地理学家的思考是怎样的。这样的题目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与传播兴趣。事实表明,这则微信推出后,效果极佳,一周时间,阅读人数超过1.5万人,阅读将近2万次。
图1 新媒体形式编辑的原创微信内容示例
2.5 宣传力度高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量急剧膨胀,再精心策划的栏目,再高水准、高质量的论文,也很容易被海量信息所淹没[5],“酒香也怕巷子深”。故期刊不能被动地等待下载,要适应“互联网+”时代,要学会主动出击,主动地传播科学文化。因此,《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自开通以来,《地理研究》编辑部十分重视该栏目的宣传推广,除了继续采用纸媒传播,期刊数据库和期刊官网等网络传播,还通过学术活动与微信进行宣传推广。编辑部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地理学术专题会议、中国地理编辑年会、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等),不仅积极同与会科研学者进行交流,有时还会作报告;积极在与会的科研学者中宣传“观点与争鸣”栏目及微信公众号,通过让与会科研学者扫描微信二维码来增加微信用户。
利用微信公众号提供的分享、转发、转载等手段,可实现公众号和微信内容迅速在较大范围内传播。每期微信内容推出后,首先,编辑部在朋友圈中转发;其次,还在朋友圈和一些朋友群中进行传播;现在一些忠实的读者也自发地进行转发,大大增加了每期微信内容的曝光率。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运营,“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人数已增加至7000多人,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阅读群体,增强了读者、作者与科技期刊之间的“粘性”,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微信“生态圈”,扩大了“观点与争鸣”栏目在移动端读者群中的影响力。特别地,陆大道院士等发表在2016年第5期的《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一文的微信阅读量数据(图2)的显示:许多读者自发地在朋友圈中转发了该微信,使得朋友圈也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阅读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目前,“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的微信公众号能够使用户对微信内容进行评论留言,增加了编辑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沟通。
图2 《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微信阅读量数据
3 “观点与争鸣”栏目的反响
目前,“观点与争鸣”栏目引起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和热烈的学术讨论,获得了高下载、高阅读、影响力广等好成绩,这些成绩将增强期刊的总体水平,提升特色品牌栏目的影响力,提高期刊竞争力及影响力。
3.1 微信阅读量高
通过微信公众号主动向读者推送,改变了以往文献出版后被动等待读者下载与阅读的传统。目前,“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的平均每期阅读量约为5000,阅读率约为75%,远大于目前微信内容阅读率的平均水平(10%)。这对具有“小众”传播特性的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19]来讲,阅读率属于比较高的。例如,以陆大道院士等发表在2016年第5期笔谈《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的微信为例,微信平台将微信内容送达了4700多人。短短一周时间,通过不断的转发,阅读人数超过了15000人,阅读量将近20000次,并有1200人分享了该微信内容。
3.2 下载频次高、被引频次高
从中国知网(2016年12月14日)查询了已刊发的37篇论文(2016年12期的两篇论文还未上传知网)的下载频次。37篇论文总的下载频次为48381次,单篇平均下载频次为1307次。同期,2015-2016年《地理研究》其他论文的单篇的下载次数为379次。“观点与争鸣”栏目论文的下载频次远高于其他论文的下载频次。表2给出了2015—2016年《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下载频次排名前五的论文。其中,杜德斌等于2015年第6期发表的《“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下载次数高达11542次;排名第二的是黄震方等于2015年第8期发表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下载频次数高达5783次,一年多时间,已经超过了1982—2014年《地理研究》下载频次排名第一的论文次数(4684次)[10]。一般认为,学术论文的下载频次高低能够反映期刊学术水平高低[29]。论文的高下载的原因有:一方面,论文质量高;另一方面,“观点与争鸣”栏目的宣传,特别是微信宣传,每期生动活泼的微信内容能够吸引读者阅读,推动读者下载原文。
表2 2015—2016年《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下载频次排名前五的论文
学术论文被引频次的多寡是反映期刊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单篇论文被引频次越高,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因子就越高,期刊的影响力也就越高[29]。研究表明,论文发表后2~3年是论文被引的高峰期[30]。因2016年刊出的论文被引不显著,因此本文仅仅分析2015年“观点与争鸣”刊出的21篇论文的被引情况。截至2016年12月14日,21篇论文总的被引频次为191次,单篇平均被引频次为9.1次,被引频次较高,被引速度也较快;同期,《地理研究》其他论文的单篇被引频次约为2.5,“观点与争鸣”栏目论文的单篇被引频次远大大超于同期其他论文的单篇被引频次,因此“观点与争鸣”栏目论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理研究》的期刊质量和影响力。表3展示了被引频次排名前五的论文数据,其中排名第一的论文被引频次达38次,排名第五的论文被引频次也有15次。论文的高被引原因有:第一,这五篇论文的研究领域属于地理学科比较热点或前沿的领域;第二,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是国内相应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相应学科的发展方向;第三,论文学术水平高,具有高度的前瞻性,观点鲜明,能够引领相应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第四,“观点与争鸣”栏目的宣传推广,特别是微信宣传,促使了相应学科的读者阅读原文进行了优先引用。
表3 2015—2016年《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被引频次排名前五的论文
3.3 社会与学术影响力广
截至2016年12月,“观点与争鸣”栏目有8篇论文或被权威媒体报道,或被权威杂志收录,或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1)被权威媒体报道。2016年6月16日,我国最权威的官方媒体——新华网以“科学研究表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将长期存在”为题[34],报道了2016年第5期发表的笔谈《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15],随后该报道被央视网、凤凰网、中国科学院网等权威网站全文转载。2015年7月21日,《中国科学报》第4版以“呼吁加强新型城镇化科学研究”为题,报道了2015年4期发表的《城市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33]。这两篇学术论文被媒体报道,有助于促进地理学科相关知识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力[35],提升作者的知名度和《地理研究》的影响力。
(2)被权威杂志收录。我国权威社科杂志《新华文摘》于2015年第18期全文转载了2015年第7期发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26],并上了当期封面要目。《新华文摘》是国内具有很高学术性和权威性的刊物,在国内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地位,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代表了该论文具有较高学术水平[36],同时《地理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也得以提升。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刊复印资料》(以下简称《资料》)全文收录了2015年第9期发表的《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资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影响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资源库,学术论文被《资料》转载是论文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表现之一[37]。2015年第6期发表的《“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25]、2015年第8期发表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14]、2015年第3期发表的《长江三角洲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与态势的判断》[38]成功入选了《中国地理与资源国情快报·政策版》2015年第1期的创刊号。
(3)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更好地宣传我国的优秀科技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建设了“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5000)”,集中对外展示和宣传我国的优秀学术论文[39]。目前,F5000项目得到了权威媒体、期刊及一些高校的报道与认可[39]。2015年第2期发表的《能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模式》[28]和第8期发表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14]入选了2015年度F5000。
取得的这些成绩,在社会上和地理学术界内扩大了“观点与争鸣”栏目和《地理研究》的影响力,极大地鼓舞了编辑部,为编辑部继续办好“观点与争鸣”栏目添加了新动力。
4 结论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部分优秀稿源外流及同类学科期刊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本文以我国地理学的三大权威中文科技期刊之一——《地理研究》的“观点与争鸣”栏目为例,介绍该栏目创立的背景、特色栏目的建设途径及取得的成绩。《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取得了高下载、高阅读、影响力广等好成绩,引起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对进一步增强期刊的总体水平与提高期刊竞争力及影响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本文案例,可以得出优质的论文、特色的品牌栏目与微信等新媒体是突出刊物特色、增强期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方法,对于促进中文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可为其他中文科技期刊打造特色栏目提供参考。
[1]沈丹,张福颖.学术期刊的栏目策划如何应对数字化挑战——从检索和阅读习惯的变革谈起[J].出版科学,2015,23(6): 37-41.
[2]谢文亮.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创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65-72.
[3]梁凯,陈鹏,江敏,等.微信平台在科技类学术期刊中的应用现状——以“2013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为例[C]//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223-227.
[4]石婧,段春波,周白瑜,等.科技期刊应用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5):655-660.
[5]吕冬梅,杨驰,陈玲,等.科技期刊的微信创新定位与公众号的运营——以《中国中药杂志》微信公众号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6(6):16-19.
[6]朱晓华,何书金,王岱,等.SCI/SSCI期刊与中文权威学术期刊论文的学术价值评价——基于地理工作者的感知分析[J].地理学报,2016,71(4):680-692.
[7]夏金玉.国内科技期刊优质稿源不足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4):485-487.
[8]叶利荣.学术期刊同质化成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4):58-60.
[9]王树槐.期刊栏目如何策划成市场卖点[J].编辑之友,2015(6): 74-76.
[10]刘宇峰,原志华,郭玲霞,等.基于CNKI的1982-2014年《地理研究》载文情况统计分析[J].地理研究,2015,34(6): 1188-1202.
[11]吴志峰,柴彦威,党安荣,等.地理学碰上“大数据”:热反应与冷思考[J].地理研究,2015,34(12):2207-2221.
[12]翟坤周.选题如何融入“栏目”和“笔谈”[J].改革,2015(7): 154-155.
[13]谭广鑫,李寿荣.《体育学刊》“探索与争鸣”栏目的建设与成效[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9):1013-1016.
[14]黄震方,陆林,苏勤,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J].地理研究,2015,34(8):1409-1421.
[15]陆大道,王铮,封志明,等.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争鸣[J].地理研究,2016,35(5):805-824.
[16]蔡运龙,叶超,马润潮,等.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跨国、跨界、跨代”[J].地理研究,2016,35(7): 1205-1229.
[17]蔡运龙,叶超,Trevor Barnes,等.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规划与实践反思[J].地理研究,2016,35(8):1399-1419.
[18]孙九霞,周尚意,王宁,等.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J].地理研究,2016,35(10):1801-1818.
[19]邓群,张贵芬,王彩云.学术期刊品牌形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6):629-636.
[20]赵文青,宗明刚.学术期刊微信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6):611-616.
[21]网信办.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EB/OL].[2014-08-07].http://tech.qq.com/a/20140807/059046.htm.
[22]冀芳,夏恒.CSSCI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及优化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7):756-762.
[23]张艳萍.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种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 524-531.
[24]王宝英.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号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85-93.
[25]杜德斌,马亚华.“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J].地理研究,2015,34(6):1005-1014.
[26]刘沛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地理研究,2015,34(7):1205-1212.
[27]黄震方,黄睿.基于人地关系的旅游地理学理论透视与学术创新[J].地理研究,2015,34(1):15-26.
[28]杨宇,刘毅,金凤君.能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模式[J].地理研究,2015,34(2):213-224.
[29]李勤.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途径[C]//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2007:52-53.
[30]郭亿华.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1094-1097.
[31]顾朝林.论中国“多规”分立及其演化与融合问题[J].地理研究,2015,34(4):601-613.
[32]龙花楼.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J].地理研究,2015, 34(9): 1607-1618.
[33]陈明星.城市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J].地理研究,2015, 34(4): 614-630.
[34]新华网.科学研究表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将长期存在[EB/OL].[2016-0-06].http://news.xinhuane t.com/2016-06/16/c_1119058382.htm.
[35]闫蓓,严谨,肖宏.搭建科学与大众的桥梁——谈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的新闻报道合作实践[J].编辑学报,2009,21(4): 325-327.
[36]谢东,江惜春.基于检索统计系统的《新华文摘》引刊分析[J].情报科学,2007,25(6):869-871.
[37]周晓英,余隽菡.《复印报刊资料》的核心价值和社会作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8(5):8-11.
[38]陈雯,闫东升,孙伟.长江三角洲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与态势的判断[J].地理研究,2015,34(3):397-406.
[39]温晓平,郭柏寿.对“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建设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4,26(2):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