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有效的立德树人教育
2016-04-01王锦珠
王锦珠
实现中国梦,教育任重道远。笔者从安全教育的环境下,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学校部署,营造安全教育的新局面
根据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对全市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要求,为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筑牢安全防护网,确保学生在校不会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一)高度重视学校的国旗下讲话
自颁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来,我校积极响应,各年级各班的教师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中小学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安全知识教育外,反复强调,加以要求,以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文明班评比,诱发学生的良好习惯
为了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强化学生管理,我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文明班的评比活动。在评比过程中,通过学生会的监督和管理,对各班学生的清洁区、班容班风等实行自主管理,让文明班评比平台成为学生的自觉遵守的内在诱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学生健康快乐地进行学习。
(三)教师要完善监督管理工作
为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大家“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做到人人为班集体增光添彩,减少学生在校的安全问题,教师就要充分发挥班委会作用,制定班级管理的文明公约,有效避免学生的言行引起冲突的特发事件。
(四)家校共建,安全教育要形成合力
家校联系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做好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搞好班级事务,就应当搭建好家校联系的渠道。
1.召开家长会
每个学期我校都会召开一次家长会,通过家长会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家校教育同步化,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消除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误解,使家长对学校工作安排有进一步的理解,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敞开方便之门,因而,我校的教职员工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
2.面谈——行之有效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一对一、面对面的家访,可以使老师更深入、有效地了解情况,与家长的这种互动式交流是短信和邮件不能替代的。因此,面谈已经成为我校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的重要的渠道。
3.家校联系本——相得益彰
我校各年级各班都建立了家校联系本,教师通过此平台与家长沟通交流。每天下午放学前,学生记录当天的课外作业内容以免忘记,也让家长知道孩子的作业情况,个别学生把教师简短留言的联系本带回家,第二天家长对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留言。这个平台还是面谈的有益补充,它可以将学生的表现清晰地表述出来,从而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4.“和教育校讯通”—— 好帮手
为了实现快速、方便、有效的“家校互动”。我校为每班搭建了“和教育校讯通”平台。通过“校讯通”,家长该懂得如何去配合老师做好工作;目前要注意的事项等,都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校讯通”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这种及时、互动的交流让家校联系更紧密,更及时,对孩子的教育也更有效,确实是教师的得力助手。
5.组建班级网页,形成班级管理文化
班级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中最基本的内容,通过网络信息化提供的技术,随时更换,快捷、简单、方便。早在二年级时,我就为班级建立了Q群,一转眼几年过去了,从建立Q群起,班级里的一些情况:如“家长会开放日”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成绩方面;“体育节”中运动健儿努力拼搏、团结合作和获奖情况;“英语才艺比赛”中学生的能力展示等,无不通过网络信息化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也为同学们的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二、教师注重业务水平,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修养
“立德树人”不仅是对学生教育培养,把德育作为出发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不论是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积极学习《中小学教师安全教育培训手册》《中小学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新消防法解读》等知识。
其次,教师要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行车、规范停车,不乘坐或驾驶无牌无证的各种机动车辆,切忌酒后驾车和无证驾驶。
再次,教师在外出时,要维护自身的形象,做到不酗酒、不参与赌博等不健康的活动,注意人身安全,做好自我保护工作和教师自身安全工作,以身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进一步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最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做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三、捕捉语文教学中的契机,实施全方位的安全教育
德育的落实不是落到教材里、课堂上和活动中,而是要落到人心里。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认真开展安全活动以外,还要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安全教育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让安全教育植根于学生的心里。
1.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前,我事先让学生搜集关于安全的知识。收集关于珍惜生命的格言。课上,我将在网上下载了有关地震前的征兆、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的文字、图片、影视资料,并利用5.12汶川大地震作好地震知识宣传,让他们掌握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和防灾自救的知识,随后,我在班里举办了主题班会《生与死的距离》就是为了提醒和告诉同学们要时刻注意安全,爱护自己,珍惜生命。
2.关心时事,聚焦热点,切实筑起安全桥梁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但社会是活生生地存在。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这件事发生后,我在班上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设当时你是昆明火车站的一名乘客,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會如何?很多同学发表了看法:我趁热打铁,拓宽学生思维,让他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将如何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并说说当亲人离世后,你会怎样安慰身边的亲人等,通过关注热点学生感同身受,这样给学生打开了思路,还能教育他们面对生活、笑对生活,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教育。
总而言之,安全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大事。学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