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育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迫在眉睫

2016-04-01胡瓦提别克沙尼亚孜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双语双语教学少数民族

胡瓦提别克?沙尼亚孜

众所周知;语言是我们相互交流感情、交流知识的工具、没有语言交流就谈不上文化交流、从小抓好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已迫在眉睫。双语现象,是指个人或集体使用两种语言的社会现象。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双语现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而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確地认识这一社会现象,恰当地解决双语教学中的问题,对于改善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繁荣民族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双语教学的推进,应该与学生的汉语能力相适应。要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汉语听课和学习能力后,再使他们进入汉语与少数民族课程比例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环境中。要避免为追求“双语教学普及指数”而将大量不具备汉语听讲能力的少数民族学生“投入”以汉语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中。

在当今学校实行的“双语”教学中、民族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难题就是;教师自身汉语水平较差、学生学习汉语困难、所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汉语水平和搞好汉语教学成为汉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如今、双语教学已经从娃娃抓起、学前教育中、民族学生学习汉语主要是以听、说为主、学前教育中这一点体现的尤为突出、并伴随着一些有益的游戏活动来有意识的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能力、这种快乐的氛围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环境。

现在许多少数民族家庭特别重视幼儿的汉语水平表达,特别是没有良好汉语言环境的各乡、场的少数民族家长把幼儿送到幼儿园来学习。这部分少数民族幼儿入园时的汉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幼儿园每个班级3位教师中必配一名少数民族教师,以便在保育教育工作中和少数民族幼儿进行交流。此外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汉语言资源,通过听、说、游戏等方式不段提高幼儿的汉语水平。日积月累幼儿到学前班时许多少数民族幼儿的汉语水平不亚于双语幼儿。

到了小学阶段、这种方式有了延伸和推进、小学阶段不仅增加了识字教学、还在写字等方面增加了要求、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课堂教学同样也有一些弊端。如果我们的民族教师能具备较好的汉语水平、在课堂上言传身教、同时加强教育和引导学生课内课外都少用母语交流、加强汉语交流、那么我们的汉语教学就能更上一层楼。针对以上的问题、大家一定感同身受、本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认为想要提高学生第二语言的水平、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这也是给全体双语教师的共同建议。

1.在课堂上、加强听、说、读、写的基础教育和训练

听、说的训练听是吸收营 养,增长知识、才干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听觉能力,才能有一定的说、读、写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我做到讲课用语有趣、有内涵、吸引人,把用语设计成小故事、小典故,幽默、生动、形象,讲时要求学生认真细听、用心记,然后让学生复述,从而练习听和说的能力。说是看和想的结果,是思维过程的表白,是培养学习。

2.民汉合校是我们学好汉语的契机

所谓民汉合校,是指在同一所学校既有民语班也有汉语班,同时使用民语和汉语开展教学的学校管理模式。也就是说民汉合校以后,民汉学生、民汉教师在一起互相交流,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特别是推进双语教学,既创造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环境,又利于少数民族教师提高双语授课的能力。当然,合校后的民汉学生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生活,必将较之于非民汉合校学生面临的问题复杂。

3.课余时间不能经常用母语

课间使用汉语沟通可提高对汉语的进一步认识,提高汉语演说能力以及汉语理解能力,强化口音正确。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改革最大和最难的问题始终是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明确双语教学是新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必然选择,进一步提高对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认识;二是尽快制定双语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实行合同聘用制管理,不断扩大双语教师的来源;三是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四是加快民汉合校步伐,为双语教学创造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

5.学校应每周搞一次汉语学习或校本培训来提高年轻教师的汉语水平

加强流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益。在教学管理上,校本培训,汉语学习以课堂质量评价的深入实施为重点,以加强流程管理为手段,过去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为引领,以营建和谐教学氛围为纽带,以促进师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

6.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查询了解汉语知识,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综合运用汉语能力的挺高应有两个战场,一是课上,二是课下。课上课下学习要紧密结合,想和配合。语言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课本上的知识,一般来说,都是常见或规范的语言,句型对话都不很复杂。这是静态的语言,但课下就不同了,课上学会的语言有时课下不会使用,而且无法表达语义。因此,汉语学习课上课下都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

7.学校应多多举行各类比赛

例如在学校里开展演讲比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开展汉语歌唱比赛;也可以在校内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性格,多方面爱好;实行结对子活动,师生结对子,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感情,民汉同学结对子,加强同学之间的配合,关爱,团结以及默契。

8.教师应经常家访,让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空间

现新疆大部分家庭离学校太远,大部分学生只能住宿,无法和老师交流学习,这在老师教育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困难,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固定,有些老师甚至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在空余时间开家长沟通会,让家长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双语方面的成绩,让家长用正确的方式教导孩子。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在这偏远的乡村学校、学生及其家长本身对第二外语的认识和掌握就不够、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我们作为第二语言的传授者、不得不为学生的汉语水平的提高绞尽脑汁、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引起有关领导和全体教员的重视和关注。

猜你喜欢

双语双语教学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少数民族舞》等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