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现实、理想与浪漫
2016-04-01柳袁照
我的理想是建立没有标准答案的一门课程与一个课堂。现在,我们就来到了这样的课堂并正共同构建着这样的一门课程。我们现在的谈论,没有对与错,没有标准答案。大家提出的观点,只要站得住脚,只要有理由证明它,就是最优秀的回答。
而教育的现实是:工具理性代替了价值理性,教育被日益“异化”“窄化”,功利主义盛行。教育的现实甚至还存在着“扼杀”健康的、快乐的“生命”的现象。但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会是绝对的,都是会变化的、转化的。“现实”中有“理想”的因素。现实的不让人们满意的、存在缺陷的教育教学的矛盾、问题,只要我们正确地去面对,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同样会使教育的“现实”走向教育的“理想”。
“现实”是一种常态,常态往往会流于“平庸”,如何在平常中走向不平常,脱离“平庸”,这就是理想。现在的有些“有效”“高效”的课堂,在有些地方已经沦落成“考试”的有效、高效的工具,课堂成为“车间”与“流水线”。如何突破这种“现实”,还要把课堂变成“草原”?课堂就是学生在知识的草原上驰骋的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去经历草原上的各种可能性,那会是无限的美妙与美好。这就是我们的课堂的理想,从“车间”走向“草原”。没有一条标准的路线供学生去寻找,寻找的只是属于自己的答案。
什么又是“浪漫”?浪漫是梦中诗意般的徜徉。我们怀揣理想,以“现实”为起点,那个一步一步的过程,就是一种教育的浪漫。教育的浪漫,不是梦,是从梦中走出来的踏踏实实的教育改革的实践。我们的思维要拓展,视野要开阔,一个事物,不能只看成一个事物,一就是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我们教育所需要的。
教育的本意是真善美。真是教育的起点,善是教育的本性,美是教育的形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陶行知的愿望,我们说了那么多年了,如今仍然是我们学校教育的理想。“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的理想,提出来那么多年了,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善是教育始,善亦是教育终。人人都懂的教育意蕴,仍然需要日日自省。当下,学校教育最缺少的是什么?我们老师最缺少的是什么?我们学生有哪些素养是应该被重点关注与培养的?志趣与担当,仁爱与情怀,进取与原创品行,这些在我们日常学校生活中,有没有真正摆在应有的位置上?我们常挂在嘴上的理念,有没有真正地落实在每一天、每一个细节上?
行走是美妙的过程,也是痛苦的过程。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行走,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行走。尽我们的所能,追求卓越。尽管,现实有时不尽如人意,还是要有诗,要有远方。
(柳袁照,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215006)
责任编辑:赵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