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语文:简单、快乐、开放的课堂追求
2016-04-01李琳严伯春
李琳 严伯春
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语言的训练意识增强了,但对课标提出的语文素养概念却关注不够;在学科教研活动中,研究的往往也只是语文本身,对于儿童的研究常常处于陪衬的状态。我们认为,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只是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培养隐含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综合体的语文素养才是真正关注到“人”,关注到人的现在与未来,这是“人文性”的具体表现。语文学科研究不能忽视儿童的存在。儿童体验应当成为学科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准。“眼中有人”,这是情怀,也是智慧。因此,我们提出“捍卫童年,成就童年”的口号,开始“童年语文”的课堂实践,追求“简单、快乐、开放”的学科特质,站在“学习发动者”的视角,表达对儿童的敬畏,对语文的理解。
一、“童年语文”的内涵解读
“童年语文”承载着我们对语文课程内容与价值意义的理解,寄予着我们对语文学习主体儿童的关注、关怀,表达着我们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
1.教“适合童年”的语文
开发或设置教学内容的时候,心里要想着儿童,想着儿童是不是可以接受。再好的东西超越了儿童此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不仅毫无意义,也许还会带来伤害。所以“难易适度,趣味盎然”是童年语文内容设置的出发点。当然,强调“适合”并不意味着低就,我们需要针对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结合儿童生活,进行学习内容的二度开发,将目标要求转化为适合儿童学习的环节、步骤。适合,儿童才会喜欢,喜欢就能发展。
2.语文学习的主语是儿童
让童年生活更充实、更美好,这是童年语文的追求。课堂上儿童主动地学,得法地学,这是美好的风景。儿童天生就是学习者,儿童又是本能的缪斯,所以,童年语文正是回到儿童的天性,让儿童独立地面对学习,在学习中表现生命的活力。我们认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与强调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并不冲突。教师在成人的高度引导方向,热情地调度着儿童的学习走向。童心则发挥着制约和能动作用,提醒着教师走进儿童、理解儿童,让儿童学习走在健康的路途上。
3.“生长”是童年语文的主题词
童年,就像朱自清笔下春天里“欣欣然张开眼”的花草们,它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使了劲地汲取养料,活泼泼地生长。儿童是自然之子,生长是童年的特性,生长也是童年语文的本质。生长是一种生命本领,我们要创造条件,释放儿童语言生长的渴望,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吸纳,灵活地实践交流,发现语文的博大、深邃与美好,生长智慧,生长人格。在学习过程中,还要遵循“生长”规律,顺应儿童语言学习的整体性特点,实施“全语言”教学,同时承认季节性、主体性、差异性是“生长”过程中的“自然”表现,不拔苗助长,不越俎代庖,也不搞工厂化标准件生产。
二、“童年语文”的课堂建构
童年语文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模型建构?我们给出的回答是三个词:简单、快乐、开放,这是课堂建构之“纲”。纲举,教的内容、学的方法、课堂关系,教学效果等一个个“目”也就赫然开张。
1.简单——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
无印良品的设计总监原研哉说,“设计的原点不是产品,而是人。”他的这种设计理念为中国许多同行欣赏,被称为“简单力”哲学。我们提出课堂的“简单”原则同样是尊重儿童、基于人性的考虑——让教学更易于被儿童接纳,提高效率。理想中的“简单”课堂: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教学内容不繁、不杂,教学过程不碎、不绕。一切那么自然、妥贴。
童年语文所说的“简单”,除了难易程度上适合儿童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内涵是指开发设置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此阶段最要紧、最关键的学习内容,是具有生长性的语文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与素养。这样的学习内容看似简单,却最根本,可以起到以一当十、以十驭百的功效。陆志平先生介绍他参与2011版新课标修订过程时,专家们曾为列出先要学习的100个汉字展开了深入研究。他说,这100个汉字要是儿童学习其他汉字的基础(根字),要让儿童开始阅读有可能(最常用字)。我们说,童年语文就是需要这样的“深入研究”,“洗”去冗余,凸显本质,让根本性语文知识与能力素养进入课堂。为此,我校在实践中归纳出校本的“研究点、兴趣点、结合点”操作范式,强调抓住文本的核心价值展开学习研究,强调研究点的设置不仅要由儿童兴趣生发,还要善于打组合拳,把多个任务匹配“结合”在一件事里去完成,简单之极,却又深邃无比 。
纷繁复杂的事情,只要理出了头绪,抓住了规律,就会变得简单、顺利。语文教学同样如此。从一般意义上,课堂学习首先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教与学的关系,教是为了唤起、保持并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二是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一节课当然要一课一得,除此之外,一节课的“得”还要向课外延展,引发并促进课外更丰富深入的学习。就语文学科而言,老师在课堂上还要指导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什么是语文的方式?多读,用朗读帮助理解,在朗读中培养语感。边读边思,在勾画批注中触摸、品味语言,提高语言的欣赏力。读中学写,迁移运用,联结原来经验,表现生活感受,享受语言创造的美感。
2.快乐——从瞬时的感官娱乐走向深刻的学习体验
从浅表的层次观察,语文课堂上,儿童的快乐往往来自于学习内容及其方式的趣味。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快乐的元素。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情景化的生活再现,鲜活的形象,直指心灵的情愫与思想,都让学生亲近向往。但现实是,文本的趣味并未转化为学习的快乐,根本原因在于一篇篇完整的课文在课堂上被老师处理为一个个知识训练点,学习过程也是碎步向前,甚至异化成为了考试的准备,枯燥机械,不得要领。
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不快乐,究其根本,笔者将其归纳为儿童课堂学习中的“三máng”综合症:一“忙”——在老师的驱赶下忙着读、写、说,在这种他控的忙碌中,儿童之“心”已然走失。试想,没有了感受世界的“心”,还有什么快乐可言?二“盲”——教师崇拜,书本崇拜,只有接受,没有批判,盲目,盲从。可以想象,缺少了与世界“互动”的勇气、眼界与智慧,课堂生活还有多少幸福存在?三“茫”——因为课堂学习碎步而前,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经常训练。学习离开了老师,学生便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前方在哪里,也不知通往前方的路怎么走。这种“失措”,带来的是恐惧!
解决“三máng”综合症的路径在哪里?首先是让儿童做学习的主人。相信儿童,相信儿童有能力面对。相信之余更重要的便是具体而切实的帮助。帮助儿童制定学习目标,监控学习过程,学习使用工具学习,学习与伙伴交流互助,学习如何预习,学习如何独立地区别不同文体开展学习,学习如何朗读,如何勾画批注,如何摘抄做笔记……一个人掌握方向与方法,也就把握了自己的未来,这种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信心,对于儿童,是怎样深远的快乐?第二,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老师还要善于引导,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带领儿童走向学习的深处,把儿童引至“伟大事物”面前。“伟大事物”是什么?是感动人心的形象,是启迪人生的思想,是激发想象、回味无限的语言,是文章谋篇布局的智慧,是作者别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发现一个个“伟大事物”的秘密,这种高峰“学习体验”会激发儿童对语文学习的向往,并让语文学习成为发现美、创造美的快乐旅程。
3.开放——为儿童未来之路铺上红地毯
有人说,“小学语文是打基础的学科。所以,小学语文无非就是教学生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这话有错吗?不错。写字、阅读、写作,本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必须扎实训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但有这些就够了吗?其实,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这些核心能力只是语文素养这座冰山显露出海面的小小部分,下面是支持这些能力形成发展的学识语感、方法习惯、审美情趣、思维品质等等。冰面下的支撑素养状态,决定着上面能力显露的大小可能。因此,狭窄的能力训练必须向广阔的素养培育开放。
在教学内容上开放。如识字教学并不仅仅只为识字,还要把儿童的眼光引向汉字的结构美感、书写韵律、字源文化,从而开发思维、训练审美,培养“有根的中国人”。在教学方式上开放。如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我来当老师”。你会看到,由于角色置换,课堂会焕发怎样的生命活力。为了走上讲台,学生会怎么投入地“研究教学”。而这番“研究”对于孩子的成长又具有怎样的动力。
教学时空开放。儿童学习的时空绝不会囿于课堂、囿于那固定的40分钟,当兴趣被点燃,学生的视角自然向外拓展,这是真正的主体性学习。所以,衡量一节语文课的效果,在保证“留下”的同时,更强调一节课结束之后对学生的“开启”:相关阅读的开启。教学课文,须把学生的阅读视野打开,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引发儿童对民国才女萧红的关注,进而阅读她的《呼兰河传》,很自然,也很美好。研究兴趣与研究思路的开启。进行比较阅读,引发话题讨论,并进而在课外展开研究,这样的语文课便成了思想的“播种机”。“发展思维、习得方法、培养习惯”是语文优秀课堂的标志。“童年语文”强调这些“带得走的学习力”的培养。这样的功夫下去,课结束了,但语文学习的生命力还在。
三、“童年语文”的文化立意
在“童年语文”的课堂建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诘问自己,为什么要强调“简单、快乐、开放”的学科特质,在这背后,到底潜藏怎样的文化立意?
1.捍卫童年,为儿童生命成长及其幸福奠基
儿童本是自然之子,然而,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儿童在社会浪潮的裹挟下,难以与自然充分对话,“知识文明”却从各个管道进来,一步步侵蚀着原本属于儿童的“自然领地”,让童年过早地消逝。说成人话,用成人思维看世界。而儿童毕竟还不是成人,许多不明白只能等成人告诉,而不是用自己天赋的“自然能力”去解决,畏手畏脚,少年老成,看似沉稳,却是创造力、生命力的丧失。早年,一位美国母亲把教孩子认识字母的幼儿园老师告上了法庭,她的理由是孩子本可以看到字母“O”,将其想象成太阳、气球、车轮等事物,并进而编出许多精彩的故事,现在孩子思维却因教师的行为受到限制。这条“旧闻”提示我们:儿童世界是开放彩色的,无视儿童“自然能力”的教育实质是一种压迫。
儿童的“自然能力”首先是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想小时候,墙上的斑痕光影常常引起我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无绵无尽,乐此不疲。多少学者著文呼吁,要给孩子的生活“留白”,让孩子有时间看看天,发发呆。“发呆”是什么?就是沉浸于想象的世界里,沉浸在他创造的世界里。再看看,社会上那些“创意梦工厂”玩的是什么?是想象,是想象力的比拼。一位哲人说,“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教育的未来在哪里?保护并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童年语文应当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汉字是想象的创造,识字教学就回到想象的创造中。儿童的语言具有诗的特质,其中的相似点在于“不受约束”的想象。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让孩子喜欢的原因,还是故事引发了孩子的想象。所以,童年语文的写作教学要从“做诗”开始,让每一个孩子留下他们童年时代稚拙而神奇的诗篇;从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开始,让每一个孩子留下他们童年时代清新而传奇的故事。
儿童的“自然能力”还是对世界的整体辨认洞察力。台湾学者黄武雄将其支撑点概括为三大“原始创造特质”,即“无边的好奇、无限的勇气以及不带偏见的宽容之心”。可以这么说,因为好奇,因为有探索的勇气,因为没有过多的知识与情感羁绊,儿童比成人更具有主动学习的动力与能力。而且,儿童的这种整体洞察力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整体思维习惯,符合汉语言意合性特征。所以,童年语文“捍卫童年”就具有了非常实在的内容,那就是“多整体阅读,少琐碎分析”。整本书阅读,系列丛书阅读成为语文教育最重要最经常的事情。阅读是另一番经历,阅读是儿童从此侧世界到彼侧世界的穿越。这种“经历”“穿越”让儿童拥有了多样童年,并在多样童年的比照中洞察生命的本质、文字的美好。
2.发展教师,让语文教育润泽,散发生命的光辉
立足“自然”的童年语文需要教师回归自然。回归自然,就是让教育回到其本然状态上,更符合学科性质,更顺应儿童特性。在这个“符合”“顺应”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调整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及其对儿童的认知。
童年语文希望教师认识到教育最重要的是发展儿童与世界的互动。“维生”“互动”“创造”是人存在的三个支架(黄武雄《童年在窗外》)。人存在的前提是生存,在匮乏社会里创造与维生犹能共存,寓创造于维生,使生命不致干枯。而创造的动力,更依赖于人与世界的互动。为维生而进行的互动,无法弥补人内心孤独的空虚。只有为创造而进行的互动,才会让人精神健全,人格独立。儿童为什么去学校?是学会与世界真正联结。联结的方式便是打开经验世界,与世界互动——经过主观的体验、印证、观察或思辨,让客体知识主观化,并在创造中让人自由通达。所以,学习的本质就是互动。学习的质量取决于互动的宽度与深度,学习力、生命力也于此表现。但今日学校教育,知识至上,升学至上。语文教育同样功利化明显。功利化的“维生”,往往无视学习者的“经验世界”,放弃“互动”的展开,更来不及思考“创造”的重要,直奔升学目标知识而去,三个生命支架仅存一支。离开经验世界的教育是“干的”,忽视“创造”的教育是“燥的”,放弃“互动”的教育实质已经不把学生当人。但“人即是目的。”所以,童年语文强调教育从儿童的生活经历出发,给知识涂抹上生活的蜜汁。创设互动的话题情境,探索用“笔记对话”的技术手段让儿童独立地面对文本,独立地面对生活,发展儿童与人、与自然、与社会、与文本的互动与联结。
发展儿童与世界的互动,有一个前提条件,教师善于与儿童展开互动。互动畅达才有教育的畅达。为此,童年语文提出一条很现实的举措:和儿童一起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老师在书中等你”是我们推广儿童阅读的宣传语,也是教师向儿童的宣誓——我们一起来阅读,我们一起来交流。阅读与交流儿童文学作品,让老师不仅走进书中的儿童生活,更在交流中走进现实儿童的心灵——教师因为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更加地理解儿童,掌握了儿童思想的密码。用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个人物形象,轻易地打开儿童的“经验世界”,建立思想交流、语言学习的互动场。
在与儿童的互动中,教师会深切体认到孩子的宇宙是多么深邃。“向儿童学习”成为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向儿童学习什么?学习儿童“原始创造特质”,充满好奇,充满勇气,不存偏见,主动地互动外在事物,使外在事物的秘密一层层地同化于自己的认知图式之中。这样我们就可以突破各种文明枷锁,达到思想解放的目的。
(李琳、严伯春,南京市力学小学, 210013)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