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社会中的产品非物质设计

2016-04-01陈文雯西华大学610039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消费社会产品

陈文雯 (西华大学  610039)



消费社会中的产品非物质设计

陈文雯(西华大学610039)

摘要:当代消费社会区别于以往的工业时代,消费者更加关注的是人与产品的关系,这也就使得产品设计逐渐地从重视物质设计向非物质设计转变。本文以产品为例,分析了非物质设计的产生,消费社会中的的产品非物质设计的体现,提出了将非物质的设计思想应用于产品设计中。

关键词:非物质设计;消费社会;产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今数字技术的蓬勃,人们步入了消费时代,消费时代产品所体现的物质和非物质、有形和无形的元素结合的产品体现了当代消费发展的一种趋向,这些产品不仅有实物形态设计,还有凸显人们的情感、审美等非物质的产品,这些非物质的产品体现了从最初功能主义和商业主义到现在的产品提供多样的非物质设计。

一、非物质设计产生的背景

(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工业设计最早出现在20世纪早期,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定义工业设计: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以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叫做工业设计。不管是手工业时代,工业革命所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还是包豪斯推崇的功能主义设计,都是物质设计,产品是具体实物的形态。但是到了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工业产品开始与虚拟产品并存,就产生了物质设计与非物质设计并存,非物质产品是无形的。随着信息技术日益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物质设计在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消费社会的出现

当代消费社会是一个与以往工业时代完全不同的时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各种琳琅满目的物品塞满市场,电视里不停播放着消费广告,路边街边的广告牌竖立在城市各个角落,人们最喜欢去的娱乐场所是商场、电影院。这种变化体现了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消费者更多的是关注产品的功能、样式等,而在消费社会,消费者更加关注的是产品与人的关系、产品的内涵、产品的个性化,人性化,情感化等更多服务性的因素,此外,物质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也使得人们对审美的要求不断提供。产品不再只具有自身的物质价值,满足产品的功能需求,产品的非物质(个性、人性、情感等因素)同样成为消费者追求的新趋势。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把非物质设计的因素考虑进去。

(三)对环境环境的关注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人类生存与环境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早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就开始掀起了一股“绿色消费浪潮”,“绿色设计”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设计发展到现在,也成为非物质设计所包涵的其中内容。绿色设计提出的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都体现了抑制人类过度的物质性设计、生产及消费行为,力图通过设计活动,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制。

二、非物质设计的发展及其含义

(一)非物质设计的发展

非物质理论的确立和设计理论的提出,是当代设计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变革。在现代设计史上,从莫里斯首倡艺术与工业结合到包豪斯提倡导艺术与科学的统一,强调功能主义,到现在非物质设计的飞速发展。都体现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期待和追求更多的是情感,精神层面的需求,这些产品也体现着随着社会的变化,超越实用功能的变化。非物质设计的产品无疑是得到了消费者更多的青睐,这些超越了功能的产品是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给人们的生活带了影响和改变,同时非物质设计也是对产品设计的提升。

(二)非物质设计的含义

非物质—immaterial的英文原义是“not material”。它的提法主要受西方当代历史学家汤比因的启示。汤比因这样写道:“人类将无生命的和未加工的物质转化成工具,并给予他们以未加工的物质从未有过的功能和样式。而这种功能和样式是非物质性的。正是通过物质,才创造出这些非物质的东西。”1显而易见,非物质设计是基于物质设计而言的,又是对物质设计的超越。物质设计是传统的设计方法,关注的是可见的,可以感受到的设计,而非物质设计更加强调物质设计以外的因素,情感体验、个性选择等,比如一个物质产品使用感觉是非物质的,开发的软件和界面是非物质的,提供的方法和服务也是非物质的。

三、消费社会中的的产品非物质设计的体现

(一)多元化设计

产品的非物质设计体现了多元化和包容性。当今消费行为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精神或物质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行为活动。对于消费倾向的研究有利于设计师更好地把握产品设计的背景,特别是对于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的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观的多元化,人们的消费倾向也在从重视品质性能及价格的理性消费时代过渡到重视品牌设计及使用性的感性消费时代,并逐步进入重视满足感及愉悦感的消费时代,人们更注重个性和自我需求,也就要求产品设计的多元化。

比如积木手机是谷歌2推出一款模块化智能手机,该手机将让人们可以依照需求喜好选择自己的手机硬件,就像根据自己的喜好堆积木一样。比如,某个模块已经老化,直接可以换掉老化的模块。或者,某种功能我不再需要,我可以直接去掉这个模块,而将资源用在其他更需要的功能上。比如我是个白领,业务多,使用手机的功能多是电话、短信,那么我需要的是强大的电池功能,那我就可以选择最大的电池模块,稍小的速度部件,以及其他一般的功能;又如我准备要去旅行,那么我给手机换上更好的镜头;又或者我是老人,相对于其他需求,对声音的要求较高,那么我会选择更大的喇叭模块。

(二)设计对象的改变

在工业设计会中,工业设计的设计对象主要是物质产品的设计。但随着进入消费时代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消费者更加关注除物质以外的追求。众多IT企业推出了以内容为主的服务设计,以美国的苹果公司为代表,工业设计的对象为内容、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为主的非物质数字化产品,如服务设计、软件信息架构、用户界面等。都是以文化为支撑,通过设计将有形感官和无形文化的价值进行整合,为消费者带来愉悦的感受,促使其产品更好的适应用户的需求。

以手机为例,手机的功能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除了基本的功能外还有娱乐、上网、备忘录等功能、于是就出现了手机操作界面。苹果公司2007年推出的iPhone手机就是界面设计的典范,界面的设计是为用户与系统的交互行为服务的,它和人们的视觉、听觉等认知感受相适应。iPhone率先应用了触摸式的输入,用户用手就可控制输入,极大地提高了使用的交互性。此外,iPhone 的界面拥有强大的视觉魅力,如操作过程中图标的散开和放大,给人带来动感的享受。其操作的易用性使用户不用多看说明,就可以顺利使用,使用户可以轻松体验信息交流的乐趣。

又如现在众多的打车APP和租车系统,提供的是非物质服务系统,从本质上讲,就是改变耗费资源的传统设计模式,基于资源耗费与分配的考虑,强调提供可共享的交通服务,这种服务系统提供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提供了公众平台和共享服务,区别于以往对产品和服务的单独持有。比如Uber,设计了汽车的租赁服务和拼车服务体系,引导消费者以租赁的方式使用汽车,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更加合理的进行选择,从而达到资源最大利用化,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人性化,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三)关注人性、情感和环境

在工业时代,设计作为一种市场竞争的手段,为了赢得更多的利润,导致产品的目的是物而不是人,这也就导致了产品缺乏对人性,情感和环境的关注,导致产品走向了过度的商业化,然而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进入消费时代,人类已不仅仅只停留在最低需求,而是越来越关注情感、人性、实现价值等。比如,交通设计领域,出现了双能源汽车、天然气汽车、电动汽车、氢气动力车、太阳能汽车等。都体现了对产品除了要满足功能,结构等物质条件,还反映了非物质设计所提倡的人性化关怀,以及对环境的关注。

(四)高科技的运用

在消费社会中,高科技迅速发展,人们通过电子产品进行交流和沟通,往往需要非物质的界面设计、软件和服务来支持,产品的智能化和人性化必不可少,非物质设计强调产品带来的个性和情感体验。比如虚拟设计,虚拟设计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以机械产品为对象的设计手段。借助这样的设计手段,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多种传感器和多维信息环境进行更为自然的交互。在虚拟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能或多或少地接触到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信息,使设计人员不仅能看到和听到产品,而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到它的存在,感到其表面的纹理。

Oculus Rift是一款为电子游戏设计的头戴式显示器。这是一款虚拟现实设备。。Oculus Rift 这款虚拟现实眼镜可以通过 DVI、HDMI、micro USB接口连接电脑或游戏机。在带上它之后,使用者将看到的是另一个虚拟的世界,并且通过双眼视差,使用者会有很强的立体感。由于Rift眼镜当中配有陀螺仪、加速计等惯性传感器,可以实时地感知使用者头部的位置,并对应调整显示画面的视角,这样一来用户就仿佛完全融入在到了这个虚拟世界当中。

四、结语

随着消费社会的出现,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对产品设计也有了新的要求,非物质设计是设计界的变革,它超越了物质设计,不同于我们在工业时代所提出的物化形态设计,它是一种新的形式。非物质设计也改变了设计师固有的观念,和对产品的认知,提出了产品除了功能,结构等物质设计之外,更多的要注重情感、人性等非物质设计。

注释:

1.阿诺德•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修订插图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迟佳.论后现代主义艺术美学特征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3.

[2]朱建春.非物质社会背景下的设计新潮——基于非物质设计的研究[D].江南,2008.

[3]孙从丽.非物质设计的发展趋势——强调为“情感”而进行的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2).

[4]鲁丽君,李世国.论产品非物质设计中的内涵设计观[J].包装工程:理论,2008(11).

[5]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马克•第亚尼著,腾守尧译.非物质社会[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7]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修订插图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陈文雯,西华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教师,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其理论。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消费社会产品
从灵感出发,邂逅好产品
拒绝平凡,如何让你的产品变“有趣”?
美国消费社会是怎样“炼成”的
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
试论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瑜伽消费情况的研究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探析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脉络
鲍德里亚理论视角下解读《白噪音》中的消费文化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