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建筑大系》叩响海外图书市场

2016-04-01杜丙旭

出版参考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系丛书建筑设计

杜丙旭

《中国当代建筑大系》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一套全面反映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成就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出版项目。该系列图书从策划、海外推广到最终出版耗时3年,是迄今为止中国建筑设计类图书出版走出去中份量最重的出版项目。

热词:海外推广 丛书推广 走出去

《中国当代建筑大系》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一套全面反映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成就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出版项目。该套丛书共分为7个分册,涵盖了住宅、学校、博物馆、酒店会所、文化建筑、绿色建筑和城市景观等不同类型的建筑形态。该系列图书从策划、海外推广到最终出版耗时3年,是迄今为止中国建筑设计类图书出版走出去中分量最重的出版项目。

为何尝试大部头丛书走出去?

在推广这套《中国当代建筑大系》之前,我社所做的走出去图书都是以单册出版形式完成的,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海外推广模式。再加上我社对出口图书一直以来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和审核把关,多年来深受海外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但随着走出去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我们越发感觉到依靠单册出版的形式开展走出去很难实现较高的利润空间,难以形成图书品牌影响力且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成套图书走出去少。

单册图书在走出去的推广过程中,从谈判到完成出口需要一系列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和投入很高的推广成本,而且因为是单册图书,客户提供的报价和最终谈成的合同金额都不高,往往在做成订单之后的利润核算时,除去成本和其他消耗后所获得的收益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单册图书依靠“单打独斗”也很难在海外图书市场中形成影响力,吸引不了客户的眼球势必难以形成图书品牌。再加上设计类图书本身的读者受众面比较小,单册图书的海外发行数量也相对较少,也就较难形成全球的销售热度。

与单册图书相比较,成套图书从选题策划到实现走出去所经历的环节和过程,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相同的,但收益和影响力却是单册图书的数倍之多。因此,无论是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打造图书品牌影响力,还是提高出版效率,实现收益最大化,都有必要尝试大部头的套书走出去。正是因为如此,我社结合多年来在中国建筑设计类图书走出去过程中积累的设计资源和出版优势,提出策划并出版一套反映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主题的大部头丛书。这才有了《中国当代建筑大系》的策划、出版、海外推广及形成海外的销售热潮,同时因为我们对每个环节都认真对待并取得较为理想效果,才有了获得国家对外推广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

做大部头丛书的海外推广容易吗?

从我社走出去的切身经历来看,大部头丛书的海外推广自然不是轻而易举的,然而只要你找到了恰当的突破口,其开展过程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我社在提出《中国当代建筑大系》的选题策划之时,就已经做了大量的海外市场调研。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很快发现,随着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的建筑市场便出现空前繁荣,大量海外设计师涌入中国,中国建筑市场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国题材的建筑设计类图书也受到海外市场更为广泛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我社此前所完成的中国建筑设计图书走出去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我们很快发现国际上虽然存在关于中国建筑题材的设计图书,但都是以单册形式出现,缺少对中国建筑设计领域有深度和全面报道的系列图书。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我们与客户的不断沟通,我们发现有很多海外客户一直很渴望能够有成套此类型的选题图书。鉴于以上多方面因素,我社得出的结论是策划这样一套图书符合当前海外市场的客观需求,具备很大的海外推广潜力。

为了能够使接下来做海外推广的过程相对顺利,我社制定了细致可行的工作计划。

我们精心为《中国当代建筑大系》挑选主编并组建编委会。通过筛选和细致比较,我们最终选定了崔恺院士作为该系列的丛书主编。确定了由刘克成、张雷、朱晓峰、杨维菊等多位设计师及专家组成编委会同时承担各分册主编,这些编委成员既包括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也包括具备时代精神和设计新思维的青年设计师,此外还包括在高校从事研究的设计专家,正是因为编委成员具备的丰富的层次性,能够分别从设计和理论两方面角度对该丛书的内容进行全面把握,也使得《中国当代建筑大系》在作者层面具备了很高的起点。通过专家们的把关,我们在收入作品的过程也有了严格的入选标准和审稿机制,确保了丛书内容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大部头丛书海外推广要点有哪些?

虽然专业的主编作者团队为这套图书的内容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但在大部头丛书海外推广过程中,还需要把握三个要点。

第一,要明确做海外推广图书的同时也是在宣传中国的建筑文化。有了使命感,在洽谈的时候就会有高度,碰到困难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虽然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图书走出去,但是我们在做《中国当代建筑大系》这套丛书走出去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在做中国的建筑文化走出去,与客户谈判的时候更多谈到的是中国建筑设计市场的繁荣以及中国本土建筑设计的进步,所以当客户有意提出质疑的时候,我们都能以中国建筑设计整体的高度将其化解。也就是说,通过面向海外推广这套丛书,我们对祖国的建筑设计也越发增强了信心,继而用这份自信来影响客户,用坚定的态度打消他们的顾虑。

第二,基础工作做的实才会对内容有自信,在谈判时碰到客户有意压价时才会有底气去争取。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走出去的过程其实都是一个商业过程,讨价还价是伴随始终的。之前我们经常碰到客户有意压价的情况,而在一些具体操作中,因为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我们往往会在与客户谈判时吃亏。这次在做《中国当代建筑大系》丛书时,我们也碰到了类似情形。但这次我们没有妥协,而是选择了力争。我们将内容和条件摆在客户面前,认为他再也找不到与这套书同等质量的选题,可能是看到了我们的坚定信念,客户在多次试探之后终于做出了让步,我们争取到了应得的权益。

第三,谈成订单本身不是目的,能够将中国建筑设计推广到更多国家才是出版人的职责和使命。

在做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的过程中,相信会存在一些出版单位为了做成订单而谈订单,因为我社曾经有段时间也是这样,在海外推广时缺少话语权,距离真正的传播中华文明还存在很大一段距离。而当我们在做《中国当代建筑大系》的海外推广时,我们得以有机会承担起推广中国建筑设计的历史使命,这种责任感让我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多看重对方的发行渠道和全球的辐射力。因此与我们最终选择签署走出去版权合同的是具备全球发行渠道的出版机构,通过其强有力的全球销售系统使本套图书得以实现真正的全球推广。

申请国家工程,心里有底吗?

在《中国当代建筑大系》完成订单之后,正好赶上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的申报时间。那么,我们能否有机会申请国家工程并获得国家的资助呢?

在申请项目时我们并没有想太多,而是将其作为一项份内的事情来操作。我们怀着一颗平常心,能够获得国家支持获得国家的肯定当然是最好,反之即使我们没有获得国家支持也没关系,毕竟并不是所有项目只要申报了就一定能获得通过。当然,在做申报工作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我们都是非常仔细。我们深入研究了申报的要求,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加项目通过审核的可能性,我们也深入研究了历届入选推广计划的其他出版单位的申报项目,研究其内容撰写的角度、所包含的方面。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海外推广所做的具体工作内容,有条理地将该项目做了详细的汇报,并将中文版图书一并附上。

在提交项目申报资料的同时,我们的内心都存着强烈的期许感,隐约感觉到这个项目是能够通过的。而当我们的项目最终真的获得总局的肯定并通过审核,顺利列入2013年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的时候,我们内心的那份激动和兴奋真的无以言表。

总结这套丛书走出去的过程,我们觉得做中国题材的图书走出去工作,自信是基础。只有踏踏实实地对所策划的走出去选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的论证,并在操作环节做到细致认真,才能建立自身对选题的自信,有了自信才能够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此外,使命感是开展走出去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具体开展走出去工作的时候,自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因为我们代表着中国,我们的图书是来自中国的图书,在与海外客户谈判时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掌握了自身的特长,自然就能够发挥优势,在走出去工作当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作者单位系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大系丛书建筑设计
嘉兴学院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中心揭牌
彝族传统诗歌大系《彝族克智》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汉语“大系”考源
建筑设计的困惑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