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为智慧型师者

2016-03-31孟夏

中国德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参狐狸课堂

鉴于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语文教师既要成为学习智慧者,更要成为智慧的学习者。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貌似“错误”的教育契机,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促进课堂生成,同时加强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善于从书本中学习,从社会生活中学习,要突破思维定式,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激活智慧的火花,并以创造性的智慧火花,来点亮学生的心灯。

让“错误”变得更美丽

“问”是一门深奥的教学艺术。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什么样的答案才是好答案呢?很多时候,课堂随机生成的答案经常会远离教师的预设,有些回答在教师眼里是明显的“错误”,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但恰恰是这些答案,才真正体现了新课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要求。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堂课,其中有一道案例题,要求对《小猫种鱼》教学片段进行发散。

教师让学生用“种”来扩词,并练习说一句话。学生说了很多句子:“农民伯伯在田野里种花生”,“妈妈在山坡上种玉米”,“我和姐姐在花园里种花”……

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可不可以说种太阳?”其他学生都哄堂大笑。

教师却耐心地询问:“你为什么这样问呢?”

这名学生认真地回答:“不是有一首歌就叫《种太阳》吗?”

“好孩子,你说得一点儿没错。”教师带头为这个学生鼓掌,鼓励道:“你能把这首歌唱给大家听吗?”

这名学生边唱边跳,快乐不言而喻,课堂气氛被带动起来了。

歌舞结束后,一个小女孩神气十足地站起来说:“孙中山种了中华民国。”课堂立刻沸腾起来,有了前面的认识,课堂上没有了嘲笑声,却出现了一道道探求的目光。教师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把这个一鸣惊人的句子写在了黑板上,然后介绍了孙中山的事迹。小女孩激动不已,两腮绯红。孩子们似懂非懂,但在教师激昂情绪的感染下,都陶醉地笑了。

面对这个案例,很多听课教师竟然否定了“种太阳”和“种中华民国”的说法,理由是:语法要规范,不能这样遣词造句,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应该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对此,我无法苟同,因为这个案例最能体现现代课堂在尊重学生话语权、学习权、探究权和发展权等方面的要求,我也由衷赞叹这位教师的做法!本来平淡的课堂,因为一个看似错误的答案而打破了平静。面对“错误”,教师没有听而不闻,也没有拘泥于所谓的语法而妄加否定,而是与学生积极互动,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并充分运用启发诱导、赏识激励等教育技巧,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受欢迎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才是素质教育理念所要求的课堂。

当然,教师在一番表扬之余,对于初学语言的学生,最好从正面分别给学生讲清楚两种不同的“种”:前者种玉米、种花生,说的是“种”字的本意,意思是将种子安放到地里,在阳光、雨水、肥力都具备的情况下,让其长出新苗、开花、结果,这是植物生长过程的开始;后者却是“种”的引申意义,既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种太阳”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光和热;“种下中华民国”就可以让中国社会获得更多进步性成果,如人们不再流行磕头礼,不再流行缠足……这样,“错误”就变得更美丽了,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受到了德育的熏陶,接受了一次简短的爱国主义洗礼,德育的学科渗透自然地发生了。

用课外功夫完善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节精彩的观摩课,旁人问:“您用多长时间准备这节课?”历史教师郑重地说:“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历史教师的话,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品味。它启示我们,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我们投入全部的精力、能力和知识素养。而知识素养的获取与提高,又需要我们不断吸取智慧、充实自己。

曾经听过一节有关“古琴”的校本课程,年轻的音乐教师将大量音乐、文学、影视艺术融为一体,我真是感慨于这样的魅力课堂。课下交流时,任课教师不好意思地说:“为了这节课,我在假期特意读完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要不然真怕给学生讲歪了。”这最简单的话语,却让我很感动!这样的课外功夫,如今有多少教师会特意为之呢?

听《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有学生将主人公严监生的“吝啬”说成是“俭朴”。老师只是简单地纠正了学生的答案。当课下被问及:为什么不能用‘俭朴时?教师犹豫了。不了解原著的内容及相关背景,又缺乏对社会生活精神文化应有的价值判断,使得老师无法对人物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考量。其实,从两个词语含义的准确辨析及原著里对严监生入木三分的描写中,并不难得出结论。正是因为缺少阅读,教师丢失了最有利的“补白”机会,也就失去了一次非常适切的教育契机。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把握住“愤”“悱”的时机。记得朱永新说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阅读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和品味,腿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可以到达,心可以到达。”做人如此,做教育更是这样。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永远存在缺憾的艺术,只是教师随着阅历和认识深度的增加,不断有新的发现,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弥补自己的缺憾而已。因此,这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历史教师为什么用一生备一节课的道理了。

挖掘教参之外的答案

语文教学中,一些教条化的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浅尝辄止,脱离实际,出现“唯教参为是”的现象,把教参中的提示当做颠扑不破的真理,严重抑制了生动活泼的语文思维。实际上,教参往往仅提供了思考问题的一种角度,而为培养发散思维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故优秀的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参的束缚,而应积极鼓励学生挖掘教参之外的答案。

记得在一次职评答辩中,有一个《狐假虎威》教学片段的案例。

师:故事读完了,你想对老虎说些什么?

生 1:虎大王,狐狸是借了你的威风才吓跑百兽的。

生 2:虎大王,你上当了,其实百兽怕的是你。

生 3:我想对狐狸说一句话。

师:哦,想说什么?

生 3:狐狸,还是你了不起,真聪明,会随机应变,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强大的老虎!

师:(一愣,片刻后露出笑容)真会动脑筋,认识与众不同!

看完了这个片段,有些评课教师否定了第三个学生的说法,提出“怎么能说狐狸是聪明的呢,聪明是褒义词,这里应该说是狡猾”。后来我问评课人为什么这样认为,大多数都说,教参上的答案是“狡猾”。

显然,这些教师都是“本本主义”的受害者。为什么不能夸狐狸聪明呢?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样的文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从人本的角度看文本,狐狸为了求得生存,巧妙地借助老虎的威势,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对于狐狸这种不畏强权,与强敌斗智斗勇以维护自己生存权利的正当行为,我们有什么理由要一味地予以贬斥和挞伐呢?并且我认为,案例中的教师也是值得赞赏的,体现出了民主、人文的教育情怀,从而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与价值。

过去的语文课堂常常是教师教“书本”,学生基本上是容器。我常想:教书究竟要教什么?阅读理解真的只有一个千古不变的标准答案吗?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可能更多的教师会选择回避学生的异议,因为他们的回答了偏离了教参的标准解读,偏离了老师的预设。但换而言之,如果这些教师能够直面社会现实,能够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入些,对学情再了解些,对课堂预设再充分些,机械、教条的内容是否会有所改变?我们的课堂是否就会多些灵动?多些精彩?

说到底,教师眼里就必须有学生,不能只盯教材、教参、标准答案和分数。要知道,教学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让他们敢于创新、大胆思考,在掌握已知的基础上去积极探索未知。故一个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各种表现作出正确的反应,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让学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孟夏,北京市安慧里中心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肖茂红

猜你喜欢

教参狐狸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狐狸和猫
狐狸
写字大课堂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神秘的教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狐狸便当
教师、教参、教学之辩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