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茶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016-03-31王丽志
王丽志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试析茶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王丽志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
我国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茶文化历史,茶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体现包括宫廷绘画、民间斗茶、文人画等,并且茶元素在不同的美术创作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为美术创作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美术史料和参考。因此,文章针对茶元素和美术的历代表现进行了研究,并探析了茶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茶元素;美术创作;应用
我国茶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广大茶人的喜爱与青睐,茶和画的结缘,在我国茶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古以来,我国茶和美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和茶相关的美术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史上都留下了显赫的声誉。茶元素和美术创作的结合,主要是画家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古色古香、琴音袅袅、流水潺潺、竹影清风,茶画大家汲取茶文化的精华,再加上自身的人生感悟,创作一幅幅弥漫茶香的不朽画作。文章针对茶元素在美术创作中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茶元素和美术的历代表现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虽然表现茶的美术画卷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和茶元素相关的美术作品众多。根据我国现存史料记载,和茶元素相关的最早画作为《调琴啜茗图卷》,描绘了宫廷女子品茶、听琴的清闲生活;北宋《妇女烹茶画像砖》,在民间木刻艺术的影响下,描绘了一副妇女擦拭茶具(如茶壶、茶碗等)的景象;元朝《斗茶》,描绘了四个茶贩在树下进行斗茶的场景,展现了当时民间斗茶和茶叶买卖的繁华场景;明代的《惠山茶会图》,描绘了在山崖边烹茗的场景,同时也描绘了山川的秀美;清代的流传的关于茶叶题材的绘画众多,主要包括四王(王原祁、王翠、王鉴、王时敏)、六家(四王、恽格、吴历)、扬州八怪(高翔、罗聘、汪士慎、李方膺、李鱓、黄慎、郑燮、金农)等都留下了关于茶题材的传世佳作;进入现代,我国众多画家都创作了许多涉及茶事、茶品的作品,如齐白石、张大千等。由此可见,茶元素和美术的结合从古至今不胜枚举,在此不一一赘述。
2 茶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分析
2.1茶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原则
现阶段,国家大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茶文化史角度还是美术史角度,茶事、茶品题材绘画的研究和创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美术创作中应用茶元素时,应该注意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1和谐原则。和谐是茶文化的精髓,画家在描绘画面时,非常重视画面的背景,例如相互交错的老槐、古松,瘦如刀削的山石等,通过自然景物烘托和谐的氛围,当画面中人物较多时,通常会采用“S”型排序的方式,这样能够实现动静结合、井然有序以及和谐均衡,例如,在《茗园赌市图》、《撵茶图》等画作中,人物都是按照“S”型排序,传递和表达了茶道的“和谐”精神。
2.1.2真实原则。写实造型是我国绘画的基础,我国历代茶事题材的画作,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并且都是对当时茶文化、茶事的真实写照。画家在进行茶事绘画时在茶盏、茶壶、茶担等方面都一丝不苟和严谨认真,无论是刻画民间的《茗园赌市图》,还是描写先贤高士的《卢仝烹茶图》,都是对当时斗茶、饮茶等茶事以及人物形象的真实描述。因此,美术创作在应用茶元素时,应该始终坚持真实的原则,以此创作一幅幅真实、动人的人、物画作。
2.1.3理性原则。著名美术史论家郑午昌表明“宋人善画,要以一‘理’字为主”,在进行茶事绘画过程中,高度概括,理性用线,用线简洁却如骨在内,对每一线条都进行精心提炼和加工,从中国画审美角度出发,其线有韵、有神,精确地勾勒人物的面部表情、茶事的动态结构,尽可能用简洁而有力的理性线条,传神的表达茶事活动,即所有的线条都应该恰如其分地为所表现的对象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应该借鉴先人的经验,吸取先人优秀的作品的精华,准确把握茶元素的和谐精神,遵循人物写实的造型,保证每一根线条都能够为表现对象服务,尽可能的做到传统和创新的完美结合,不断的提高茶元素美术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新性。
2.2茶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纸和茶、笔和茶、墨和茶、水和茶看似为单一元素,上述单纯的元素并不能够体现美术创作的艺术之美,通过将上述的元素进行重组、融合以及扩散,能够将茶元素具有的艺术和灵性融入到美术绘画作品中,不断地提高美术绘画作品的艺术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将茶元素应用在美术绘画创作中,还能够暗喻茶文化的精神,美术家通过自身的品茶行为和经验,将其转化成美术创作的元素,将美术作品从单纯、原始的感官享受,转变成高层次的审美、精神享受,即美术家应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对茶文化的理解,严格遵循茶文化真实的原则,深度挖掘茶背后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我国许多传统画作中,通常以自然、洒脱、放荡不羁的形式来展现美术绘画的意境,用色彩、水墨等将茶元素中隐藏的文化内涵展现在世人面前,创作的美术作品彰显了绘画艺术和茶文化的精神和思想。我国茶画中包含许多人物和山水,山水自然和人们和谐共存,用美术绘画的方式
表达茶文化思想,并歌颂生命的美好和对自然的敬意。将茶元素融入在美术作品中,借用焚香、赏花、饮酒、吟诗、对弈、抚琴等玩趣,能够进一步的丰富美术作品的内涵。茶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典型应用包括:
2.2.1《茗园赌市图》。该茶画是以民间斗茶为题材,画家刘松年对市井茶贩的竞卖斗茶场景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茗园是指茶馆,赌市指的是斗茶的场所。《茗园赌市图》总共描绘了八个人,画面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观看斗茶的人们,一位驼背的老者手里拿着茶壶准备离开,在离开时还时不时的回头看看斗茶的场景;还有一位茶贩放下自己的茶担,在茶担上摆放着茶具、茶壶,并且还贴有“上等江茶”的字条,该茶贩一边关注着斗茶的四个人,一边向路人推广自己的茶叶;还有一名妇人左手拉着自己的小孩,右手提着茶壶,一边走一边看茶贩们斗茶;另一部分,四名斗茶的茶贩,这四个茶贩仪态各异,一个茶贩用右手衣袖擦嘴,眼睛注视着正在点茶茶贩的手,大有喝完一碗再来一碗的架势;一位受众正在举着茶杯品茶、一位正在提着茶壶等待另一个人品茶。画家为了达到突出人物的目的,在进行背景描绘时,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简单的勾勒了右上角伸出的松树枝、集市沿街的栏杆,画作中的人物形态各异,并且茶贩的衣着以及斗茶用的茶具描绘的细致入微,人物的表情和动作逼真、形象,一场精彩的斗茶场景跃然纸上。
2.2.2《卢仝烹茶图》。该画作描绘的是晚唐诗人卢仝,卢仝所著茶诗《走笔谢谏议寄新茶》有第一茶诗的美誉,诗中描述了卢仝受到了朋友赠送的好茶,诗人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品茶一至七碗的不同体验,并且在诗的结尾还抒发了自身对茶农生计的关怀,表明自身惆怅和无奈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百姓生活的担忧。诗词中既描述了朴实无华的茶道精深,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卢仝烹茶图》中描绘了三个人物,一个是肩瓢汲泉的长须奴,一个是执扇烹茶的婢女,一个是拥书而坐的卢仝,卢仝在瘦削山石、古松老槐静谧、自然的环境中品茶,凸显了卢仝的高古意趣和清贫淡薄。画家在塑造卢仝形象时,勾勒出卢仝赤脚、素衣以及倚案而坐的清贫形象,并且为了提出卢仝的安贫乐道,画家用简单的几笔勾勒了茅屋结构,同时用汲泉的长须奴和烹茶的婢女进行呼应,并且还留有三分之一的空白,通过人、物以及景的相互映衬,反映了卢仝返璞归真、怡然自得以及安贫乐道的气度,把卢仝“茶仙”的风范刻画的惟妙惟肖,该画作已经成为描绘卢仝的经典作品。
2.2.3《斗茶》。《斗茶》是由赵孟頫创作,是茶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画上总共有四个茶贩在树下进行“斗茶”,每一个茶贩身边都放置自己的茶盏、茶壶、茶炉等茶具,画中一人提壶做将茶水倾入怀中的动作,画面左侧分别有一提茶桶和持茶杯的人,并且在画中还有两个旁观者,不同的人物神态各异,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民间斗茶的场景。
2.2.4《玉川烹茶图》。《玉川烹茶图》是由丁云鹏创作的茶画作品,所选题材为卢仝的“嗜茶的传”,该茶画是连续绘画创作,该作品自立风格,作品设计前卫,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美术史料参考。
2.2.5《事茗图》。《事茗图》是由唐寅所创,所画的是一个风景怡人的小山村,在一个农舍里有一个置茗而待的人,并且存在的小桥上还有一个老者拄杖而行,在老者的身后来跟着一个小孩,小孩怀抱古琴,在农舍的侧室还有一个人在烹茶,描绘了一种恬淡、幽静的农家景象。
2.2.6《寒夜客来茶当酒》。《寒夜客来茶当酒》由齐白石创作,作品中描绘了一个插着梅花的瓷瓶、燃烧旺盛的油灯、一个提梁茶壶、两个透明茶杯,画中人和客人赏梅品茶、促膝长谈,这种超然的情景,也表述了画家安于平淡、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古至今茶元素和美术创作的结合不胜枚举,并且为世人留下了众多传世佳作。值得注意的是,美术家在美术创作中应用茶元素时,应该始终遵循茶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原则,并借鉴先人、名家、美术家作品的经验,进一步的对画家的艺术风格、绘画语言等进行提炼,不断的拓宽茶元素题材的绘画思路和方式,进而创作包含了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价值观、文化精神的美术作品,这对于中国茶文化内涵的表述和茶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王丽,武立功.美术创作元素与茶元素融合下的艺术之美[J].福建茶叶,2016(2):209-210.
[2]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
[3]谢建华.中国民间美术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审美研究[J].福建茶叶,2016(3):238-239.
[4]李立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J].艺苑,2012(2):105-107.
[5]苏亚兰.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包装中的应用[J].包装学报,2014 (1):66-69.
王丽志(1982-),男,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美术与设计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