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茶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研究
2016-03-31袁继红西南医科大学外语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袁继红(西南医科大学外语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茶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研究
袁继红
(西南医科大学外语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茶名翻译是我国翻译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翻译行为本身就需要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但是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文化缺失,或者是省略的情况,茶名翻译也是如此,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与茶叶贸易的繁荣,在文化功能视角下,对茶名翻译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中国茶文化的普及发展,以及茶叶贸易的繁荣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翻译文化功能;文化缺失;文化胜率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国家间的文化交往也更加密切,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跳板,近些年来,尤其受到关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必然会涉及语言翻译,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是连接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桥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知识系统也在变化,从而导致整个文化系统都焕然一新。知识传递依赖语言,外来知识必然要牵涉外语,因此翻译成了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本文所研究的是在翻译的文化功能下,茶名翻译中文化缺省问题,而翻译最大的难题,就是在两个不同文化领域中,补偿译文读者的文化缺省,这对翻译者专业要求非常高,不但要充分了解理解词语的意义与句法关系,而且还要对原文的文化缺省成份有敏锐的洞察力。
1 翻译的文化功能
1.1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语音符号体系。音位、语素、词以及词组都是组成语言的要素,长久以来,相关领域的学者对语言的讨论从未停止,人类对文化问题从古至今都非常关注,但是对“文化”的定义,至今尚未一个统一的定论。一般说来,文化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有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务的总和,包括宗教、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以及风俗习惯等等。文化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不断更新,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国家交流,各国文化也在相互渗透,而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而文化借助语言传播,也就是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
1.2翻译与思想文化交流
语言的内容也十分丰富,翻译是语言活动的一部分,在人类交流活动中,翻译作为一种交流的方式,为不同国家、不通过民族,操着不同语言的人提供了交际平台,翻译将一种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表示出来,使读者可以对原语作者的思想有所了解,从而获得与原语读者相似的感受。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文化是语言孕育语言的土壤和根基,翻译作为语言交际行为,在两种语言相互转化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机械式地翻译,而是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规律进行,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外来思想文化进入到国内,并将国内的文化传递出来,翻译能够为人类除去语文文字的障碍,是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相互交流。这就是说,翻译是人类思想文化进行传播时不可缺少的行为,也是跨文化、跨民族交际的纽带,在各个国家、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1.3翻译的文化功能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就形式而言,翻译就是将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而从本质方面来看,翻译则是两种语言文化的转化。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但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居民的思维特点,还要考了翻译语境以及文化差异等等。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对语言进行转换以及归化,但是必须要以保持文化特色为前提,也就是翻译要做到“文化传真”,从语言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到一种翻译方法,而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又会得到另一种翻译方法,而文化的翻译方法,更加合理。所谓的“文化传真”,就是指翻译最大限度保存原语中的文化,是译语接受者能够在阅读译文的时候,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文化,从而获得知识和启迪。这就要求翻译者不但要熟悉原语文化,同时还要对译语所在的文化系统非常熟悉,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的翻译的手段,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一名翻译者的职能,并完成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繁荣中国文化的神圣职责。
1.4翻译中文化缺省
在交际过程中,想要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交际双方除了语言互通之外,还要对彼此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才可以达成共识,如果双方是处于同一个交际文化中,那么很多双方都十分熟悉、显而易见的内容就会被省略,这样不但会提高交际的效率,也不会影响交际的效果。这种省略的现象就是“缺省”,而“文化缺省”就是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有共识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从语言交际的方面分析,缺省是为了提高交际效率,而缺省的内容即便是不说出来,大家也都会明白。但是这种比较常见的交际策略,如果实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的人,原语文本作者与原与文本读者之间本身就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一旦省略,就会出现一些交际问题。这就需要翻译者采用一定的手段,将这些缺省的部分弥补回来。
2 从翻译的文化功能看茶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
2.1中国地大物博,很多地区都是以茶为主要的经济作物,也就是说茶叶的产地很多,并且很多茶叶名称都是以产地命名的,这些名称同样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在翻译的时候,一些翻译者往往采用笼统的方式,或者直接采用拼音的方式翻译,虽然将茶叶名称的字音翻译出来了,但是对茶叶名称背后的文化含义却没有涉及,从而导致茶名翻译过程中文化的缺省。比如“六安瓜片”,这是一种在六安出产的茶叶,因为茶叶的外形与瓜片相似,因此茶叶命名为六安瓜片,但是单纯的音译,既无法体现茶的种类,也无法凸显茶的外形。
2.2一些翻译人员,对茶名本身的内在文化内涵与背景并不了解,比如“工夫红茶”与“功夫红茶”,都被直接翻译成“congou black tea”,两个字读音本身就不同,另外在含义上,“工”的意思是力气或者时间。而“功”的意思是武功、火功。两个字的意思也不同,所以“功夫茶”与“工夫茶”不属于同一类茶,相关资料记载,“武夷岩茶与红茶都被成为“工夫茶”,而在民国之后,岩茶就不再使用“工夫”表示了,因此“工夫”就只有红茶的意思。这里“工夫红茶”就是茶叶,而“功夫茶”并不是一种茶叶,而是一种泡茶的方式。英文翻译直接将两个茶都翻译为“congou black tea”,显然是不完善的,并没有将两种茶名背后的文化涵义翻译出来。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国外客户对茶叶认识以及茶文化的混淆。
2.3还有一些翻译者在翻译中国茶名的时候,对国外读者的文化背景了解不足,从而也会导致一些文化缺省的问题,比如“西湖龙井”被翻译为“dragon well”,在中国,龙被视为权利的象征,在古代,中国人讲皇帝成为真龙天子,并将皇帝的样貌称之为龙颜,穿的衣服叫做龙袍,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则是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大蛇”,是非常残暴的人,或者是严厉而有觉醒性的女人,有邪恶的意思。如果将中国的“西湖龙井茶”直接翻译为“dragon wel”并不合适,茶名背后的文化并没有被翻译出来。
3 语言缺失在口译现场的处理策略
3.1直译
在跨文化交际下,交际双方对茶名的认识会存在茶艺,直译方法是目前翻译中比较常见而实用的方法,翻译者要从认知角度、消费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减少翻译中文化缺省的问题。
比如:乌龙茶可细分为“白茶乌龙”、“条型乌龙茶”以及“白毫乌龙”等,直译可以分别翻译为“White Oolong”、“Twieted Oolong”、“White Tipped Oolong”等,这种翻译方式不仅能够将茶名中的文化内含传递出来,同时也比较适合译语接受者理解。另外还有一些比较成功的茶名翻译典型,比如:“Yellow Mountain Fuzz Tip”、白牡丹“White Peony”等,这些茶名都是采用直译的翻译方式进行翻译的,考虑到译文接受者与源语文化语境之间差异所以,翻译不但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同时也准确地翻译除了茶名,因此可以被视为茶名翻译的典范。
3.2意译
由于处于不同的文化领域,民族心理差异大,原文与译语接受双方在理解方面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茶名翻译中,考虑到这些情况,适当增加或者删减一些内容,来弥补文化缺省的问题,从而是翻译更加完整。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这方面的例子就是“红茶”,被翻译为“Black Tea”,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消费者由于文化语境不同,在词汇重点方面也不同,中国消费者比较关注茶汤的颜色,因此称为“红茶”,而西方国家消费者则是从茶叶本身的颜色出发,因此称其为“Black Tea”,红茶又可以细分,比如:“工夫红茶”、“碎型红茶”,意译分别为Unshredded Black Tea、Shredded Black Tea。可以看出这里的翻译,翻译者并没有直接翻译,而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变化,科学地反映出来源语的文化语境。另外,普洱茶也可分为“陈仓普洱”以及“渥堆普洱”,意译的翻译可将两个词分别翻译为Age-fermented Puer、Pile-Fermented Puer。在文化语境背景下,陈仓普洱是常年放置在空气中,等待茶叶自然氧化之后饮用,陈放了几年之后,就成为了陈仓普洱。相对来说握堆普洱则是经过堆放、揉捻、存放之后,茶叶会逐渐卑微深红色,就是渥堆普洱。翻译的时候,翻译者为了便于人民理解,有时候会舍弃一些内容,或者是增加一些内容,从而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所以说,有时文化的缺省,会帮助译文接受者更快理解译文的。
结束语
在茶文化输出的过程中,茶名翻译出现文化缺省的情况十分普遍的,这种文化缺省主要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接受方式、思维习惯之间的差异导致。还有一些文化缺省的问题,是由于翻译者并不了解源语文化背景,不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从而导致翻译中出现文化缺失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就会影响翻译效果,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对这些缺失的部分进行弥补。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有所促进。
[1]张颖.旅游文本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以江西旅游景点英译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7):12-18
[2]崔康力,刘颖.《生死疲劳》中翻译补偿策略[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5-48
[3]张志全,刘蕾蕾.文化缺省的翻译补偿——以《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5(11):47-48
[4]罗永辉.浅析湖南花鼓戏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9):23-27
[5]贾云鹏.汉语四字成语翻译中的文化补偿与缺失 [J].语文建设. 2015(9):14-19
[6]张杰,李科.解读美国幽默电视剧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J].海外英语.2014(19):35-36
袁继红(1977-),女,四川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