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茶业的影响分析
2016-03-31康绍大陈金香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康绍大,陈金香(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互联网金融对茶业的影响分析
康绍大,陈金香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摘要:茶产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农业产业形态,在机制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方面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的平台获得全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范畴包括:互联网金融的实现方式已经从简单的第三方支付发展到了互联网融资;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小微企业与普通大众;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客户导向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对茶业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可以为茶业的产业投资提供融资支持;为茶业的整合营销提供全新活力;为茶业的品牌塑造提供价值创造。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茶产业;影响分析
康绍大(1977-),男,河北青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财政金融。
陈金香(1978-),女,河北枣强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我国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但在西方社会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互联网金融引入我国以后,我国传统的基于商业银行实体的金融体系至少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金融管理机制、金融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变革。近几年来,“互联网+”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突围方向,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也成为传统产业在融资、金融甚至是营销方面获得全新产业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方面。茶产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农业产业形态,在机制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方面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金融+”这个新的平台获得全新的发展机遇。
1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范畴
对于任何形态存在的金融业而言,其本质都是特定形式的“信息数据”,当然这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讲也不例外,它的本质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存在的信息数据。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加密技术等形成的可以实现诸如电子资金支付、资金融通、电子套现、实时转账等功能的新型金融模式。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范畴可以归结为这样几点:
1.1互联网金融的实现方式:从简单的第三方支付到互联网融资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传统的银行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潮流下,学习到了美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经验,纷纷开始朝着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方向发展,这个时期的互联网金融呈现出来的特点有:一是传统纯粹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信息化,比如网络银行的产生、互联网货币基金的产生;二是一批新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产生。到了21世纪以后,更高一级的互联网金融形态产生,主要的标志是“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产生,消费者在网络上购物、转账、汇款等都可以借助于独立于银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2010年以后,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金融融资发展阶段,诞生的主要标志是“P2P”融资形式的形成,在这样的金融形态下,资金的用户可以直接与第三方资金方借助于互联网“P2P”平台对接完成融资,比较典型的P2P方式比如有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小贷”等。
这种逐步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过渡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实体产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网络银行到网络支付、网络券商、网络贷款再到在线理财等,互联网金融的成长形成了这样一种逻辑:互联网金融在逐步与传统的金融形成某种制约和制衡关系,这种竞争的结果导向就是会促使传统的金融体系发生深刻的变革与效率的提升。
1.2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小微企业与普通大众
互联网金融近几年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基于新媒体、云计算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中小企业、普通大众等提供了一个“互联网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降低了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传统的金融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大型企业、高收入群体、政府机构等,而互联网金融依托一个开放的、相对自由的、信息相对对称的网络环境,主要承担着向小微企业等群体的金融服务职能,有效地填补了金融布局中的不平衡状态。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等平台为例,活跃在上面的融资供给侧、需求侧群体90%以上的属于散户、个体和小微企业,其服务的客户很少见到大企业的踪影。
1.3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趋势:客户导向的金融服务
从产生的逻辑来看,传统银行金融营销开展的主要逻辑是基于“金融利润”,是一种先有资金供给,后有资金需求的营销逻辑,或者可以称之为“供给型的营销”。在市场营销学术的范畴中,大致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统的4P营销策略逐步转换为了4C营销策略,再到后来的“整合营销”实际上都是在朝着一个“消费者需求导向”的营销路线在发展。实际上,整合营销的基本内涵也就是如舒尔茨所讲的,我们的营销着眼点应该致力于“驱动消费者/潜在消费者购买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保持对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忠诚度”。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的“利润导向”、“供给导向”的金融营销,也呈现出了一种基于消费者需求、基于客户需求的营销特点。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从诞生之初向小微企业、中小企业、广大社会公众提供金融服务,再发展过程中又在逐步地向大型企业提供服务,遵守的逻辑固然有“利润驱动”因素,但是更广阔的意义上它是一种“普惠金融”的实践,为客户服务、为客户需求服务是互联网金融的使命。同时,互联网金融基于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它的“所有工具创新都源自于客户的需要,而不是自身利润的需求”,带有以客户价值为本的一种金融精神。
2 互联网金融对茶业的主要影响分析
“互联网金融+”形态下的茶产业面临着空前的历史机遇,从茶业的源头到终点营销环节都可以广泛地应用互联网金融理念或者机制,实现一种产业链条的有机整合与发展。
2.1茶业的产业投资:互联网金融的融资功能
茶农、茶生产作坊和数量众多的涉茶小微企业是金融资金的重要需求客户,但是受制于产业政策和传统金融体制下的融资政策,这些活跃的资金需求方往往难以从传统银行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以“P2P”、网贷、小额贷款、直贷、低利率等为主要特点的互联网金融可以为茶产业的投资、茶产业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灵活的融资支持。例如,2015年上半年我国湘西地区的中国工商银行变依托其传统实体的强大资金优势成立了“融e购”互联网金融平台,直接向湘西地区广大的小微企业和茶农提供茶业融资服务,解决了茶农、茶加工小微企业的资金困难。
2.2茶业的整合营销:互联网金融的营销拓展功能
早期的互联网金融为茶业的金融服务仅限于第三方支付等浅层次的实践,近几年互联网金融除了在“直接融资”方面向茶业注入了鲜活的金融血液之外,还为茶业的营销实践提供了现实的途径,并且在朝着整合营销的方向在发展。例如,普洱茶与互联网金融进行深度融合就诞生了我国首个茶叶主题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大圆普洱交易中心,这个交易中心旨在打造国内普洱茶交易第一品牌中心。借助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这个交易中心将旗下的普洱茶产品从生产源头到包装设计、生产加工再到末端的销售都为每一分普洱商品标上了编码,确保了产品的实施动态跟踪。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借助于交易中心背后的资质优势、产品优势、专有的定价权优势、数据库系统跟踪优势、团队优势、仓储物流优势、整合营销传播优势,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关于普洱茶业的“线下众筹、线上交易、全面交收实现普洱茶金融交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了从融资、生产、加工、包装、营销、仓储物流、营销传播等功能的一体化,也可谓是一种整合营销。在这种整合营销的模式下,传统的茶业产业链在纵向上得到了有效整合,降低了各种因为各自为政、部门主义存在而导致的重复营销传播,另外还增加了专门的营销融资系统,实现了整合营销的高效化运作,有效地降低了营销的交易成本。
2.3茶业的品牌塑造:互联网金融的品牌价值构建功能
从市场营销发展的角度来看,一般的产品营销会先后经历价格竞争、产量竞争、渠道竞争、品牌竞争等典型的发展阶段。当前我国茶产业的竞争可谓十分激烈,处于一个显著的“品牌竞争”的发展阶段。简单来讲,品牌营销的核心就是“以创建品牌,将品牌转化为名牌,巩固、提高名牌的竞争力和价值为核心内容的市场营销活动和过程”。事实上,“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茶业品牌建构正在成为一个互联网金融对茶业影响的重要方面。
首先,互联网金融可以发挥资本识别、资本差异化投入的策略,有选择地对差异化的茶业企业进行投资,用类似于创业投资或者风险投资的思路逐步围绕着“差异化竞争”的思路对目标小微企业进行扶持,为其品牌的树立和市场的认可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在这方面,比如说近年来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个茶业品牌“初印茶社”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另外,他们还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与年青一代就茶文化进行对话,获得了年轻人对于其品牌的价值认可,促进了茶业品牌的塑造。
其次,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整个产业链的交易成本,为基于产业链的品牌做大做强提供助益。例如坐落于北京的“茶百科”金融服务平台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其运作方式是:改变茶叶零售商从银行贷款购进茶叶再卖出去收回货款归还银行贷款的经营模式,采取构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方式,将上游的茶叶生产商、茶农等与下游的分销商联系起来,引入外部银行以零售商户“团购”的方式向银行申请无抵押授信。在这样的互联网金融的思路下,茶产业链条内部的进货价格、融资价格、产品价格都得到了显著的降低,带来的不是产业内部的互相消耗,而是基于一种产业链条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范畴、革新与展望[J].财经科学,2014 (6):22-30.
[2]吴晓求.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财贸经济,2015(2):5-15.
[3]陈锞.普洱茶+金融+互联网创新茶的流通模式 [J].普洱,2015 (12):76-77.
[4]曾晓洋.品牌营销:从品牌到名牌的系统工程—兼论12世纪企业品牌营销的战略调整[J].商业研究,2001(1):10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