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地区礼制的研究状况与研究价值简述
2016-03-31刘利利
文/刘利利
土默特地区礼制的研究状况与研究价值简述
文/刘利利
摘 要:细致而深入地研究清代绥远城将军衙门典仪管理制度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将帮助纠正以往学者形成的土默特地区是边塞蛮荒之地的印象,将一套独特的礼仪制度呈现出来,从而推动土默特史的发展。课题也显现出必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探究土默特最高地方衙门二百余年间礼制典仪管理的真实状况,总结出古人用以导引社会风气向崇礼尚义发展的一整套措施,可以帮助摆脱当今社会典仪制度残破的局面。
关键词:土默特;历史档案;礼制
土默特部以往作为一个地理位置特殊,民族多元,语言混杂,人口流动频繁的地区,自然被视为礼制蛮荒之区,但事实上,从新发现的土默特历史档案中所含有关礼制的内容可以看出,在二百余年的长历史时段,面对复杂的政治局面,当地实际遵循着一套独特的礼制系统。如档案记载,土默特地方衙门对于大规模典仪的规程、人员调配、经费使用等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一套独特的制度。[1]政府对当时民间婚庆、治丧等典仪也实行具体的管理,以引导社会形成崇尚礼义的风气。[2]慈禧太后数次逾制进行生辰庆典,其影响包括正负两面,可以单独加以考量。[3]即使在以蒙语为主要语种的土默特地区,也按照规制建有文庙,并严格地施行二月初七日拜祭大成先师孔子的典仪。[4]亦即是说,结合以往的成果对土默特地区三百余年间的礼仪制度做一系统研究,将有可能展现出土默特地方道德文化的概貌,从而推进土默特史的研究向更深入发展。
再从我国当今礼制史研究的角度加以考量。礼制研究本就是中国古代礼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学人研探礼制典仪,可说基本皆从纠正五四以来的偏至,守护此古老礼义之邦的良好心愿出发,但在这一总体意愿下,四十余年来,研究的直接出发点还是显现出一些变化。本世纪之前的研究似更侧重于“保存”,在此主旨下,学者们自发地以忠实地阐释古礼,译注典籍为职志,期间名作辈出。如《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中国古代礼俗》等,此外,《归化城厅志》、《归绥县志》中亦多有关土默特地方礼制典仪的论述。本世纪十余年间,礼制制度研究的重心似从“保存”更多地转移到了“建构”上。二者虽并行不悖,但侧重有异。在“建构”心态下,阐释不再是唯一的目的,研究者更加注意择取材料,注重考查典仪的价值与意义,并重视参照西学中针对典仪的分析研究结论。概要而论,这一阶段典仪研究更多地分布在四个研究方向上:首先是对典仪政治作用的探讨,其次为对典仪之于教育作用的探讨,皆论著众多。再次为分析典仪对世风以及中国文化命运的价值与意义,其中也包括对儒家宗教性的研究。复次为蒙古族等民族正就本民族的典仪的内涵进行着新一轮探究。“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大雅·文王》),有良知的中国人一方面秉承着对中国“礼义之邦”的怀念与向往,一方面有愈加迫切的安身立命的现实需要,这是礼学必将走向兴盛的不可移易的基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自发探讨某一类具体典仪,从婚庆、祭祀到朝聘、饮食、衣饰、游艺、典仪花费等内容无不得到关注正说明了这一点。
对历史上的土默特地区的礼仪制度进行深入探究,实际正处于这一趋势的去向上。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将帮助纠正以往学者形成的土默特地区是边塞蛮荒之地的印象,将一套独特的礼仪制度呈现出来,从而推动土默特史的发展。当然,进行土默特礼制的研究还需要处理相当庞杂的内容,约略可归纳为六个方面。首先需要细致梳理当时政府管理的礼制事项及其管理效果。其中,土默特地方衙门对祈礼、祭礼、贺礼等国家规定重大典仪事项的管理制度尤为关键。其次,土默特地方诵经、婚庆、丧葬、年节等民间重大礼仪事项的状况也值得研究。此外,土默特地方的民间典仪事项呈现出满、蒙、汉礼仪混杂的特征,故而还非常有必要深入探究其婚丧等典仪。幸运的是,档案中遗留了大量土默特地方衙门礼仪经费经费管理的文字,[4]可以为研究提供坚实的资料基础。亦即是说,借助新的历史资料,可以深入考察清代土默特地方衙门礼仪制度的实际情形,通过对祈礼、祭礼、贺礼、诵经大会、那达慕大会、蒙地文庙官学、婚庆、治丧、年节等典仪事项,以及典仪程式、典仪经费管理等内容的逐一考察,深入地探究土默特地区典仪管理制度的施行背景、执行效果和影响,藉以重新认识古代土默特地区高度发达的社会礼制。
深入研究古代土默特地区的礼制具有真切的价值。它将帮助纠正以往学者形成的土默特地区是边塞蛮荒之地的印象,将一套独特的礼仪制度呈现出来,从而推动土默特史的发展。课题也显现出必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探究土默特最高地方衙门二百余年间礼制典仪管理的真实状况,总结出古人用以导引社会风气向崇礼尚义发展的一整套措施,可以帮助今人摆脱当今社会礼仪制度残破,民间礼仪混乱的局面,从而为当下人们在更深入意义上认识引导社会礼义发展的意义,为纠正百年来对于中国古礼的偏颇态度提供帮助。毫无疑问,揭示土默特最高地方衙门土默特这样一个地理位置特殊,民族多元,语言混杂,人口流动频繁的地区,如何通过一整套达到相当完善程度的礼仪制度,帮助导引社会风气尽可能长久地保持在尊尚礼制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土默特历史档案》80-7-3132号件.
[2]《土默特历史档案》80-8-3186号件.
[3]《土默特历史档案》80-7-3131号件.
[4]《土默特历史档案》80-10-3477号件.
刘利利(1976—)女,蒙古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S067);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2013C111);包头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2014S2004-2-1-1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