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出诗歌的魅力

2016-03-30陈水明陈莹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读准诗歌朗诵课标

陈水明 陈莹

诗歌“朗读”和诗歌“朗诵”都是把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的活动,但两者也有不同:“朗读”重在“读”,强调地是准确地念;“朗诵”重在“诵”,强调地 是有感情、有感染力的再创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中的“吟”和“诵”意思相近,从这句话能很好地看出“朗诵”是“朗读”的较高层次。初中阶段如何进行诗歌朗诵教学呢?

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朗诵要求要有层次

教师都知道朗诵的重要性,但实际教学中,大家往往只在上课之初让学生朗读几遍,且要求又多又杂,比如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重音和停顿,把握语速和语调,读出感情等。“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如果学生听读一遍、自读几遍就能达到这些要求,恐怕就不需要教师指导了。

学习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最终回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所以,诗歌朗诵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应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而言,诗歌朗诵教学应该有三个环节:初读,只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品读,要求整体感悟,把握诗歌的节奏及感情, 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感情;悟读,能够用不同的停顿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诗歌语言的魅力。

比如,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何其芳的《秋天》时,可以设计这样三个主要环节:一是“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初读诗歌只能要求学生读准确;在学生听读、仿读之后,进入第二个环节,“再读诗歌,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这个环节可以出示几幅图,让学生给图配诗,并了解诗歌内容,从而读出情感;第三个环节是“品读诗歌,读出语言美,读出诗味”——在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之后,更高层次的要求“读出诗味”就水到渠成了。

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朗诵形式要灵活

虽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如果每一遍朗读都采用一样的形式,学生也会生厌。朗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演读等。教师要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边读边学,边读边思。

一般情况下,对于现代诗歌中较直白的,应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读得琅琅上口,直至熟读成诵;需要强调课文中的重点段时,应指导学生齐读,比如《沁园春·雪》(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的最后一节;让学生体悟文辞的优美,或欣赏其艺术特色时,应指导学生自由读,这适用于大部分古诗;特殊字词需要强化直观、形象感受时,需要演读,比如《黄河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中“掀起万丈狂澜”的“掀”字,就可以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来体会。

对诗歌更高层次要求的朗诵,指在对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之后,能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就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比如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在“诵读知情”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因为这首诗的生字词较多,然后让学生反复听教师范读,并模仿读——由于其写作年代的特殊性;在“研读悟情”环节,教师最好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因为内容理解的难度较大;在“以声传情”环节,因为学生已经对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知道这首诗的感情经过痛苦、期盼、欣喜、亢奋这一系列的变化,所以,最好让男女生配合读,女生用柔和的声音读第一、二节,男生用高亢的声音读第三节,全班齐读第四节,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朗诵重在情感体验

诗歌含蓄隽永、内蕴丰富,加之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因此对同一首诗歌的理解往往不尽相同。因此,诗歌朗诵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尽量少做统一的要求。

比如,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的《我爱这土地》时,有的学生朗诵时扯着嗓子吼叫,因为对于“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一句,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诗人尽管身心俱伤,但仍然爱国的一往深情;大部分学生朗诵时会很深情、很深沉,因为他们觉得唯有如此,才能传达“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情感。这些体验都难能可贵,教师要尊重这些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作者单位:武穴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读准诗歌朗诵课标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优化字母教学,夯实英语基石
中考学生文言文复习初探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诗歌朗诵会举行
浅谈“朗读”训练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中韩诗人诗歌朗诵会
北京举办第二届诗歌朗诵大赛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