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16-03-30牛吉峰韩冰兵孟庆婷
牛吉峰 韩冰兵 孟庆婷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78例不孕不育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9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妊娠率、妊娠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改善不孕症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提高受孕率, 效果满意, 临床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不孕不育;护理护理;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181
目前我国很多家庭均为独生子女, 不孕不育症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病常常导致家庭关系的不和谐, 患者心理压力非常大。不孕不育症可引起心理问题, 反之精神紧张、抑郁等不良心理也会导致不孕不育, 所以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于缓解病情有着重大作用[1]。作者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在本科进行治疗的不孕不育症患者78例,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 婚后均同居 2年以上, 有正常性生活, 未采取避孕措施仍未妊娠者;排除男方因素所致不孕者;既往有精神性疾病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40岁, 平均年龄(28.63±5.03)岁, 其中原发性不孕者8例, 输卵管性不孕者14例, 卵巢性不孕7例, 子宫性不孕者10例,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11例, 高中或中专学历10例, 初中学历9例, 小学及以下学历1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28.35±5.84)岁, 其中原发性不孕者9例, 输卵管性不孕者16例, 卵巢性不孕6例, 子宫性不孕者8例,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12例, 高中或中专学历10例, 初中学历10例, 小学及以下学历9例。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原因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均应用相应的常规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 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 2. 1 健康指导 健康指导在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辅助生育技术的同时, 给予正确的生育技术指导。使患者夫妻双方一起接受由护士进行讲授及指导的关于生殖健康教育讲座[2], 讲解女性的排卵周期, 最佳受孕时间及行房时间的把握, 并讲解胚胎生长发育的过程, 使患者夫妻双方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 以利于增加受孕机会。
1. 2. 2 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不能受孕, 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大多数患者常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而这种不良的心理会严重影响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和受孕。因此,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沟通, 尊重、理解、同情和信赖患者, 积极主动地接触、关心患者, 用亲切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 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 并给患者讲解予不孕症相关的知识, 使患者对本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还要对患者的生活背景、家庭成员、家庭结构等因素进行评估, 并将认知性心理治疗的方法引进家庭互动的过程中[3], 使家属特别是患者的丈夫给患者以鼓励和支持, 使患者放松心情, 消除紧张、不安及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 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1. 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HAMD评分、妊娠率、妊娠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变化并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妊娠率、妊娠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大, 我国的不孕不育症发生率也是逐年增高, 不孕不育症除了身体疾病的因素, 心理因素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不孕不育症患者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大,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社会对不孕症的偏见及歧视, 以及长期的就医致使患者身心疲劳[4]。导致患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出现自卑、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的心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由原来的生物模式转向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 护理模式也随之转变, 心理护理在临床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心理护理以尊重患者为核心理念, 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 以促使患者达到心理、生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5]。本次临床护理干预显示, 给患者以心理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促进患者受孕, 提高患者的受孕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妊娠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心理护理可改善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提高受孕率, 对改善生活质量, 促进家庭和谐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汉泉.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1):63-64.
[2] 马桂华, 邓宇, 罗颖红, 等.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4, 22(9):157-158.
[3] 齐晓燕, 黄旭华, 孙晓蕊.家庭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影响.浙江临床医学, 2013, 15(4):579-580.
[4] 林秋琼, 黄宇松, 杨雯, 等.行为疗法对不孕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12):3533-3524.
[5] 张洁.探讨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方式.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19):2958-2959.
[收稿日期:2015-10-16]